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望向哲布库,“她是?”

    “回主子,这是奴才手下得力干将,名叫阿茹娜,乃是东海原瓦尔喀部的。”

    多尔衮点了点头,“消息准确?”

    “回主子,她随蒙正发一直待在长沙,方才所言皆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好,”多尔衮终于点头,“看来这是个机会。宣那个姓蒙的觐见。”

    “嗻!”

    感谢:bili8021,十一月的smile,136****1423给我的慷慨打赏!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第664章 主政之人

    (全本小说网,HTTPS://。)

    “哼,全罗道水师皆以郑将军马首是瞻,而郑将军已明誓讨汉城逆贼!”金正庆白了李兴立一眼,又拜道,“陛下,仁兴君将令水师从天朝调用,再遣人修复皮岛天军营寨!

    “只愿陛下颁旨,褫夺叛逆李倧王号!朝鲜往后必举国侍奉天朝,万年不改!”

    “我、我……”

    毕竟朝鲜国小而弱,加上连年被建虏侵略,李兴立已实在拿不出什么了,愣在原地急得脸色铁青。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金鍊急忙救场道:“我王誓忠天朝,亿万年不敢有变!还望陛下莫要听信叛逆谗言,以扶朝鲜王室正统。”

    朱琳渼又两边“撩拨”了一阵,见确实已榨不出什么油水了,这才作为难状,道:“你们说得似都在理,不过朝鲜距离千里之外,仅听你们所言难免会有偏颇疏漏。朕将遣使入朝,细查事情来龙去脉。在事情查明之前,你们双方以黄州至新溪一线为界,暂且罢兵,以待旨意。”

    李兴立当即松了口气,眼下自己这边战局不利,正可借此机会修整。

    而金正庆却有些急了,“可是,陛下……”

    “好了,朕意已决。”朱琳渼甩手向后殿而去,临了给马文晟使了个眼色。

    太监会意点头,转身高声道:“李大人,金大人,二位方才应承圣上的兵马、物资还当速速运抵。这可是表忠的好机会啊。”

    “这……是,小臣不敢有忘!”

    “小臣即刻传书朝鲜。”

    朱琳渼作为后来者,深知朝鲜这个国家及民族的尿性——谁强谁是爹,最擅抱腿哭,等你弱了立刻翻脸不认人,恨不得每天踩你两脚。

    故而对朝的最佳策略,就是创造一个羸弱且永远离不开大明的朝鲜。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比让其长时间内斗更为有效的办法了。

    所以他这次是两不相帮,还给两边都留点儿时间积蓄力量,这样他们就都会有求于大明,做一个听话的属国。

    当然,要行此方略还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日本也同样虚弱,否则没有抵抗力的朝鲜必会变为倭国的盘中餐。

    至于日本,朱琳渼也早有安排,只是日本如今已完成中央集权,要实施下来还需要时间。

    出了文华殿,他朝东北方向望去,心中暗道,算起来戴修远入倭已有两三个月了,也不知他那边进展如何。

    次日。

    天色初亮,顾炎武便亲持密报入宫求见。

    “臣,拜见……”

    待他进了养心殿,正要行礼便被朱琳渼抬手止住,“顾大人不必多礼,有何事快说。”

    顾炎武递上密报,眉宇间多有喜色,“禀皇上,湖广传回消息,一切顺利。”

    由于湖广布局乃是大明最高机密,是以来回消息连兵部都不经过,皆由锦衣卫直接传送。

    朱琳渼忙拆开密信查看,乃是木云所呈。前半部分写的是武昌那边已按计划调张先壁主力出了武昌城,何腾蛟倒比较老实,配合万元吉控制了武昌。只是诱张先壁部入城以绞杀之时,不知为何被他看出了破绽,有万余楚军随其逃往兴国。幸有秦佐明率白杆军将张先壁围于梁子湖一带,不日当可剿灭。

    密信后半部分则是长沙的情况。由于李定国下手太快,木云还未将朱琳渼的方略送至,李部便已赶至麻塘,又杀得刘体仁残部大溃,剩余不足四千人逃回了长沙。而郝摇旗、王进才部主力在得知武昌楚军“大捷”的消息之后,果如朱琳渼所料,两队人马立刻毫无防备地北上。眼下忠贞营已撤去防线放他们通过,并在武昌以南设伏,估计再有六七天时间郝摇旗等人便会进入伏击圈。

    “看来湖广那边已无大碍,现在就看建虏那边几时上钩了。”朱琳渼又略做思索,吩咐顾炎武道,“湖广首要乃是看住何腾蛟,其次便是保密,定要反复叮嘱木云。南边让翟式耜先在长沙以南隐匿下来,只等多铎南下,便令他火速攻取长沙。”

    “臣谨记。”

    “另外,调李定国秘密返回南直隶。湖广已经没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了。”

    “是!”顾炎武恭敬应了一声,又道,“陛下,还有一事,需臣亲禀。”

    “你说。”

    “唐王殿下已经在长江水师的战船上了。您看……”

    “秘密接他回京,直接送去永寿宫。沿途定要注意安全!”朱琳渼点头道,“我得去只会老太后一声,这对她来说可是最好的消息。”

    ……

    北京。

    紫禁城武英殿。

    “当真?!”多尔衮噌地从榻上站了起来,表情甚为激动。

    哲布库忙躬身道:“回主子,他人正候在宫门外。”

    多尔衮却强自冷静下来,又缓缓坐了回去,“这会不会是蛮子使的苦肉计?”

    哲布库道:“应当不是。奴才布在南京朝中的暗线送回消息,南明朝堂上因湖广兵败已乱成一团,哀鸿遍野。蛮子皇帝已调南直明军主力往武昌平乱,眼下即便镇江、江阴等重镇守军也不足千人。

    “另有江南线报,南直隶各地数万征十多万民壮向南京运粮,粗计也在十万石以上。长江渡口也是粮船密布,当是要输粮入楚。”

    多尔衮又问道:“湖广那边情况如何?你估摸那个何腾蛟能拖住南蛮主力多久?”

    哲布库向身后示意,一个身形矫健的女子上前揖道:“回摄政王殿下,小的离开长沙时,得闻武昌张先壁部剿灭江西明军万余,现三万大军围五千四川明军于樊口一带,不日即可传捷。何腾蛟已令长沙楚军北上,准备合兵与南京明军决战。

    “蛟之兵马数倍于朱琳渼,又得天时地利,纵不能胜,陷南京军半年当不成问题。”

    多尔衮望向哲布库,“她是?”

    “回主子,这是奴才手下得力干将,名叫阿茹娜,乃是东海原瓦尔喀部的。”

    多尔衮点了点头,“消息准确?”

    “回主子,她随蒙正发一直待在长沙,方才所言皆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好,”多尔衮终于点头,“看来这是个机会。宣那个姓蒙的觐见。”

    “嗻!”

    感谢:bili8021,十一月的smile,136****1423给我的慷慨打赏!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第665章 日本刀

    (全本小说网,HTTPS://。)

    豪格皱了皱眉,不耐烦道:“你且说要怎么办吧。(全本小说网,https://。)”

    孝庄也不以为忤,继续道:“我有个提议。既然东、西战局都十分要紧,不如便以此为约。

    “肃亲王自四川南下攻明,豫亲王渡长江取南直隶。待到南明覆灭,看你们谁夺取的土地多,谁便是大清头号功臣,朝廷自然由他主政!”

    豪格闻言转头对代善低声道:“礼亲王觉得如何?”

    代善略做思忖,微微点头,“我觉得可以接受。南明主力俱在南直,博洛、勒克德浑先后被其所败,虽有侥幸,但可见这队人马不弱。多铎便是聚两白旗加晋、鲁、北直等地绿营,须臾间怕也难取胜。

    “何况南京乃是南人国都,若其战局不利,必会调各地明军赶赴南直勤王。

    “而四川那边,仅有秦氏所部近万明军有些战力,余者皆为乌合之众。肃亲王可先调空陕、豫两地绿营,我再派两红旗人马襄助,必能一举破敌!

    “其后四川仅重庆可守,只要攻下此地,广西、贵州、广东皆无强敌。若按夺取的土地多寡判输赢,这几省都面积甚大,反倒是江浙、福建那边,人多地少,多铎沿途阻碍极多。相较之下,肃亲王乃是优势。”

    豪格思索一番,也觉代善所言有理,当即起身嚷道:“好!那便看看谁是真的勇士!”他又望向多尔衮,冷冷一笑,“你不是怕了吧?”

    “怕你?”多尔衮等的就是这一刻,傲然环视在场之人,“我多尔衮应下这赌约了!大家可都听好了,到时候谁若敢不认账,诸位皆可杀之!”

    实则孝庄方才也藏了私货。她所说的乃是“待到南明覆灭”再定由谁主持朝政,如果战事拖得久一点,顺治可能便已成年,到时候有豪格和多尔衮两边制衡,他亲政所遇到的阻力必然会小很多。

    几人各怀鬼胎地散了会,多尔衮立刻便将谭拜、范文程、马光远等人招至武英殿,开始商讨攻伐南直隶的战事,显然对此役极为重视。

    “摄政王殿下,”范文程见人还没到齐,先凑到了多尔衮身侧,颇为忧虑道,“据逃回来的正红旗残部所述,南人火器极为精良,其中最良者可于百多步外洞穿普通棉甲,且准头极高。便是稍差些的,至少也不比正红旗新编火器营所配的火铳差。

    “若我军没有可与之匹敌的利器,临战必吃大亏。下官以为,若要使豫亲王南征,必要对此早作准备才是。”

    多尔衮却是微微一笑,“范大人所言极是。我此番也细问过蛮子火器之事,实则正红旗火器营所配燧发铳并不逊于南人。只是铳机所用钢片乃是购自南蛮,多半被其动了手脚,临阵之时大量铳机断裂,这才导致大溃。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燧发铳不出问题,南人的火器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范文程却仍是皱眉道:“殿下,下官听闻若用寻常钢材,那燧发铳发火率不足四成,怕不堪用……”

    “范大人有心了。”多尔衮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已寻到了合适的精钢,一个多月前便使匠人用此制铳,效果甚佳。”

    他在勒克德浑战败后便严令汤若望设法改良清军燧发铳,恰有自日本贩货的海商进献了数柄钢刀,他将其中一把赏给了汤若望。

    后者发现倭刀刀刃所用钢材极为优良,便试着用其制作燧发铳的弹簧。但刀刃所用的皆是高碳钢,极易折断。

    汤若望经过反复试验,毁了多尔衮所有的日本刀,最终发现经过合适的煅烧之后能增加刀刃钢的韧性,并再次试制弹簧,竟达到了七成以上的发火率。

    其实这就是加热钢材,令其中部分炭氧化掉,从而少量降低含碳量。也恰好刀刃极薄,使得内部可以受到部分氧化,倒也是汤若望运气不错。

    多尔衮闻讯立即花大价钱从日本买了近千斤精钢,捎带着还买了极多铜锭。还好日本此时已施行了刀狩令,否则经过多尔衮这么一番“搜刮”,德川武士们想要买把好刀怕得跑遍小半个日本。

    范文程这才展颜,揖道:“原来摄政王殿下已然谋定,倒是下官多虑了。”

 第666章 调兵遣将

    (全本小说网,HTTPS://。)

    待朱玛喇最后一个赶到武英殿,多尔衮没等他们跪拜,便先一甩手道:“都免礼吧。全本小说网;HTTPS://。m;”目光又在几人身上扫了一圈,“朝廷要发兵南征的事儿都听说了吗?”

    屋里这些人都是满清重臣,无不消息灵通。午时乾清宫的会议刚结束,他们便已得到了信儿,是以纷纷点头。

    不过以往说要南下攻掠大明土地,他们脑中立刻便会冒出“军功”、“钱财”、“女人”之类,而此时却都兴奋不起来,想的只是这仗要如何打。

    这也难怪,先前博洛、勒克德浑先后大败,当年努尔哈赤、皇太极在中原攻城略地几无败绩所凝聚的自信,现在已开始出现了大片裂隙。

    多尔衮接道:“此战极为重要,若不尽快攻灭南人朝廷,待他们筑城、屯粮已毕,我们想要夺取江南之地必得付出数倍代价。”

    这一年来大清连吃败仗,令举国上下士气大挫,人心浮动,甚至令他的权势地位都不再稳固。他太需要一场大胜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了,此外还有和豪格的赌约,故而他必须倾尽所有力量,只能胜不能败!

    “我准备调山西、山东、京畿乃至辽东十余万大军赴扬州,与豫亲王所部合兵,一举荡平南明……”

    大学士刚林却轻咳了一声,揖手道:“禀九王殿下,我大军雷霆南进,南人必不是对手。但是眼下正值寒冬,若兴十数万大军,恐影响春播大计。或等开春之后再发兵攻明,更为妥当。”

    对于一个农业社会,春天播种乃是得以生存的基础。若此时调动十几万大军作战,肯定还要辅以三四倍的民壮搞后勤,这势必会使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来年大清上下都得喝西北风去。

    这也是为何清军一直以来,都是秋季收兵修养,次年春天才大举南犯的原因。所谓“修养”,其实就是让这些兵员回去种地。

    多尔衮怎能不知春播的重要,他皱眉叹口气,道:“等不及了。不瞒你们说,眼下南明出现内斗,南直隶空虚,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绝不容错失!”

    豪格已经答应和他打赌,他此时也不用再掖着藏着了,何况这么大的事情,消息要不了几天肯定会传入北京的。

    刚林和身旁几人对视一眼,仍要劝阻,却被多尔衮抬手阻止了,“至于春播的劳力,”他一指范文程,“范大人即日去趟朝鲜,令他们送十万民壮来,聊做补充。”

    范文程一愣,忙道:“殿下,朝鲜小国,前番三四十万人入辽已是伤筋动骨,要他们再出十万人,恐怕……”

    多尔衮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告诉李倧,这是最后一次。这十万人我只用一年,一年后还还给他便是。”他只觉得自己作为征服者,这态度简直是太和善了。

    范文程见他甚是果决,只得硬着头皮应道:“下官遵命。”

    多尔衮又问刚林道:“月初时让你运盛京屯粮入通州,办得怎么样了?”

    “回九王爷,共运粮十五万石,五日前已过锦州。”他犹豫了一下,小心接道,“只是,盛京库中余粮仅够驻军三月之用。”

    “三个月足够了。粮草也不用在通州停留,直接运去扬州。”多尔衮转望向朗求,“对了,漠北那边有消息了吗?”

    后者忙揖道:“下官今早本就要向殿下禀奏此事,但殿下一直在忙,还未得传见。

    “昨晚李若琳送回消息,说素巴第已将人收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