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天后,龙南县西南的良溪村里,一队身着笔挺龙卫军军服的人将一朵布扎的大红花挂在了徐三六家的门楣上,旁边还有军鼓军号奏响欢快的乐曲。

    村里的人都跑来看热闹,有好事的高声问道:“三六家这是中状元了吗?”

    带队的指导使立刻为大家解释道:“龙卫军一等兵徐三六,在全军实战演练中获得优异表现一等奖!特奖银十两!”

    “十两银!”

    村民们眼睛都直了,这当兵还有这等荣耀,大红花送上门,还奖这么多银子!

    立刻就有几个还拦着自家后辈不许去投军的老顽固跑回家去,让家里子侄去投龙卫军。当得知龙卫军如今连后备营都招满了的时候,一个个都悔得直拍大腿。

    午后,宣教府的人来良溪村了。

    村民们谈着徐三六得一等奖的事,一起朝村口涌去,宣教府的惠民大戏那是肯定不能错过的!现在连赶集的时间都和宣教府演出的时间保持一致了。

    宣教说完政策、时事,大声宣布戏名:《从军龙卫》。

    戏开锣不久,村民们便发出阵阵惊呼——台上那名武生演的正是他们村的徐三六!那英武的身姿,在校场上帅气的表现简直如同关二爷临世!

    徐三六的娘差点儿兴奋得晕了过去。

    村里凡是家里有闺女的,都悄悄地朝三六娘身边挪动。

    因为新人不易,跪求推荐、收藏、评论,各种求,打滚求!

 第65章 奉旨北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苏承羽展开刚送来的战事邸报。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第一行便是:正月,郑彩未尝一战便弃广信府、杉关,撤至福京建宁府。监军张家玉切言之,下诏严责,迄不惧。唯广信知府解立敬、典史周寅生托城固守。

    这郑彩便是郑芝龙二弟郑洪奎的儿子。朝廷言官一直以来俱斥郑芝龙畏战,于是他便派自己这个侄子带了两千老弱之兵,去紧邻福京的江西广信府充充样子。

    如今清军刚到广信,他便逃之夭夭。即使隆武下诏严厉斥责,这厮也毫不在意,一路跑回福京。

    邸报紧接着便是:福建土寇阎、罗、朱三姓纵掠抚州,别贼掠南康,重以金声桓淫掳屠杀,江西大乱。

    苏承羽越向下看,眉头越是紧拧在一起——江西战局堪忧。

    由于郑彩逃跑,清军趁胜南下,整个建昌府除了最南边的一点地方之外已全部沦陷。

    清军江西总兵金声桓遣高进库统兵一万五千攻抚州。金声桓则亲率主力攻打吉安府,吉安已危如累卵。

    赣州以北共三个州府,从西至东依次是:吉安、抚州、建昌。

    现在建昌已失,吉安朝不保夕,抚州也面临重兵压境。若这三个州都被清军攻陷,那么赣州将屏障尽失三面临敌,陷落便是早晚之事。

    赣州东连福建,西接湖广,又是广东的屏障,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赣州若失,清军南下广东将是一马平川,隆武朝的首都福建更要面临清军南北两个方向的夹击。

    苏承羽放下邸报,心中极为惊讶——按照他的记忆,隆武二年年初这会儿江西应该是相持的局面,金声桓手里只有江西北部几个州府才对。

    但眼下清军满八旗主力还未出动,战局便崩坏到如此程度。照这形势下去,历史上原本能坚守到十月份的赣州府,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清军攻占。

    难道是因为自己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苏承羽沉吟片刻,命令龙卫军所有高级军官立刻集合,召开全军作战会议。

    他有预感,战争的洪水很快便会涌至龙南,留给自己练兵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所有军官就坐之后,苏承羽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目前的局势,众人俱是深感忧虑。

    随后,他下达命令,龙卫军全军立刻整理装备辎重,保持最高战备状态,准备随时拔营开赴前线。

    后勤司派人通知承包龙卫军后勤供应的两家商户,准备好首批半个月的粮草物资,近日即同龙卫军一起出发。后续粮草也要有所预备。

    另外大明皇家军官学堂的第一批学员即日结业,分派龙卫军各部担任底层军官。

    事实证明苏承羽的预感非常正确,作战会议还未结束,便有军情急报送来——金声桓兵攻吉安,守将胡长荫违令擅自出战,至总兵邱龙、张魁战死。张安部救援不及,吉安军溃。杨部堂退守皂口。

    至当晚,太监杨守明便传来隆武圣旨。

    这次不再是密旨,苏承羽跪接旨意,杨公公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侄陈州王琳渼,率所统龙卫新军即刻赶赴抚州,以助万元吉御虏。宜速进北上,以固战局……”

    其实此时整个赣州能调动的兵员俱已前往赣州或抚州。包括云南参将赵印选的三千兵和两广总督丁魁楚的三千兵都已入赣,甚至连何腾蛟都派了两千人,不过慢吞吞地刚走出湖广。

    倒是苏承羽这边因为是遵密旨练兵,是以兵部两天前还不知道有一支龙卫新军存在。

    直到朱聿键得知赣州局势极为危险,将所有能调往赣州的力量都划拉了一遍,忽然想起还有个得仙翁真传的侄儿,在龙南练有一营兵。

    实则他也没指望这支新军能有多少战力,本着多个人多份力量的想法,这便下旨让朱琳渼增援抚州。

    次日一早,兵部的调令也送至龙卫军营。至此,龙卫新军总算是在朝廷挂上了号。

    龙卫军的动员、集结速度极快。在苏承羽接到圣旨不到一天之后,全军便已做好了拔营出发的准备。

    这一方面得益于新式的后勤系统,在龙卫军一营官兵进行作战动员的时候,赵记和甄家共有上千名伙计、脚夫、管事在为他们准备后勤物资。

    这些商户经常将货物运至天南地北,对装运大批物资驾轻就熟。对他们来说,为龙卫军准备粮草,和以往贩卖货物并无不同,都是他们做了千百遍的事情,所以效率高得惊人。

    另一方面龙卫军的训练水平也相当高,平日里每一名士兵都将各自的行军装备码放整齐,这边集合号声响,那边不到半刻钟,所有士兵便已全部整装在校场列队了。

    若不是要等帐篷、铺路器具之类的军需品装车,步兵和骑兵这便可以开赴前线作战了。

    中午时分,龙卫军全军在校场集合,等待军团指挥进行出发前最后一次训示。

    苏承羽立于木台之上,望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心中顿生一股豪迈之气,这就是我的力量,也将是大明傲视天下的力量!

    最左边是骑兵阵列。前排盔甲闪亮的重骑兵,后排是装备手枪和骑兵剑的骠骑兵。

    龙卫军有1个整编骑兵营,也就是骑兵一营,下辖2个重骑兵营和5个骠骑兵营。由朱家弟任营总。

    另外还有2个独立重骑兵连,分别是骑兵十一连和十二连。由赵之玺兼任两个连的连总。

    骑兵共有官兵657人,军马700匹。

    校场最中间的是人数最多的步兵阵列。龙卫军标准步兵装备带刺刀的燧发铳一支,制式钢盔一顶,二尺钢铲一把。冲锋步兵则多配发及膝棉甲一套。

    步兵共有4个整编营,从步兵一营至步兵四营,每个营都下辖3个冲锋步兵连和4个普通步兵连。营总分别是余新、黄奇寿,李瑛和刘长。

    外加两个独立步兵连,独立一连和独立二连,由刘国轩兼任连长。

    此外步兵还下辖一个龙骑兵连,连总夏孚先。

    龙骑兵其实就是骑马的步兵,一般采用下马步枪射击的作战方式,但也为他们配发了骑兵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临时客串骠骑兵。

    关于龙骑兵的归属,苏承羽在全军作战会议上和军官们反复研究过,最后考虑到可以增加步兵的战术灵活性,这才划归给了步兵。

    这4营加3个连的步兵是龙卫军的核心力量,共有官兵2500多人。

    因为新人不易,求各位看官不吝推荐、收藏、评论,在下感激不尽!

 第66章 杀!杀!杀!

    (全本小说网,HTTPS://。)

    炮兵是龙卫军中人数最少的部队。//全本小说网,HTTPS://。)//

    仅有三个炮兵连,分别为炮兵一、二、三连。共装备8门六磅炮、3门三磅炮和2门二十四磅臼炮。

    其中一连和二连都装备4门六磅炮和1门三磅炮。这两个连负责野战,以攻击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连总由陈雄飞兼任。

    炮兵三连则装备1门三磅炮和2门臼炮。连总是赵之壁。

    臼炮是一种非常粗短的火炮,可以发射个头极大的炮弹,但是弹道弧度很大,只能进行抛射攻击。臼炮常用来攻击躲在防御工事后面或者城中的敌人,有时也可以发射开花弹轰击敌军密集的队列。

    炮兵虽然只有320名官兵,但装备却非常豪华。每门六磅炮配军马10匹,三磅炮和臼炮配军马8匹,三个连就有120多匹马。

    所有的炮弹、火药、火炮维护设备全部使用马车运输。甚至一些不常用的诸如起重架之类,都用十来头驴子拖运,具备极强的整体机动能力。

    另外炮兵的望远镜装备率也是全军最高的,龙卫军前后共购入100副望远镜,其中三cd配给了炮兵。

    除了三大主战部队之外,还有两个纠察排和一个亲兵连,暂时都由石霖担任排总和连总。

    在所有主战部队的后面,还有一个连的工兵,一个连的医兵。

    对这两个辅助兵种,苏承羽深知数量还远远不够,但这两者专业性太强,短时间之内能各组建出一个连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他收敛心神,只见眼前的士兵们正昂首挺胸排成整齐的纵列,纵有三千多人矗立于此,却静如旷野。

    “稍息!”苏承羽声音洪亮地命令道。

    “诸位将士们。”他话音甫一响起,校场上众官兵立刻啪地立正,行注目礼。

    “我大明立国二百七十余载,承太祖训诫: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数百年来,与北虏大小鏖战千次,大明忠勇抛头颅洒热血,从未让蛮夷侵占去半寸土地!”

    苏承羽向台下扫了一眼,继续道:“然我泱泱大国,铮铮铁骨,今时今日却遭受从未有过之践踏,之羞辱!民众流离失所,半壁江山沦于建虏!”

    他话音未落,便见校场上所有的官兵脸上都充满悲愤之色,一个个牙关紧咬。

    大明,以前对这里的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地理概念,而现在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这是他们的国,是他们的家,是他们不容侵犯的尊严!

    苏承羽的语速越来越快,“建奴本是荒蛮之地野人,受我大明泽及方始文明。然劣奴不思报恩,却窥我流寇肆虐之际,趁虚而入!占我南北两京,助我逆臣,陷我城邑,辱我弘光,蔑我潞王!更是威逼我大明子民去发剃头,以禽兽之风俗换华夏之衣冠!所到之处劫掠百姓财物,淫占百姓妻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毁城灭邑杀人无算!”

    他说到这里,龙卫军官兵们俱是睚眦欲裂,通红的双眼几乎要滴出血来!

    苏承羽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道:“将士们,对建奴此等禽兽恶行,你们,要如何回击?”

    “杀!”

    “杀!!”

    “杀!!!”

    一个杀字从校场直冲云霄,久久盘桓不散。

    苏承羽抬手用力一指北方,“建虏就在那里,用你们的刀,用你们的铳,让他们世世代代都牢牢记住,犯我大明者必诛不赦!”

    “是!”

    骑兵开道,两个独立连的步兵紧随其后,步兵大队殿后,将炮兵和辅助兵种护在中间。辎重车辆则坠在队伍的最后面。

    三千六百余名龙卫军将士以整齐的队列徐徐踏出龙卫军营,迈上了他们重塑大明辉煌的征程。

    这一天是隆武二年正月十九。后来,这一天也成为龙卫军的军庆日,延续千年不变。

    从走出军营百丈,便开始有百姓在道路两旁送龙卫军出征,随着队伍不断前进,来送行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甚至有近来从吉安府、建昌府逃难而来的人跪于路边高声哭喊。

    “为我妻儿报仇!”

    “为我娘雪恨!”

    徐三六用余光扫了眼身旁的小柱子,这年轻小子此刻满脸涨红,手脚都有些微微颤抖。

    “小子,怎么?要打仗就怕了?”他目视前方,嘴唇轻轻阖动。

    “我、我才不怕!”小伙子显然有些激动,声音都没控制住,“我就是想要多杀几个清虏,为乡亲百姓们讨回血债!”

    管队回头瞪了他一眼,却并没说什么。

    徐三六等了片刻,低声接道:“傻小子,你没听排总讲过吗?你这么一直绷着劲,还没等到抚州就累得拿不动铳了。”

    “我……”

    “听老哥我的。啥都别想,好好养足精神。等上了战场就按平时操练的,听管队指挥,利索放铳。肯定能杀光那些鳖日的清狗!”

    他看小伙子还是一副血上头的样子,自信一笑,“杀五个建奴便是三等功,到时候天下也太平了,分上几亩良田,再取个婆娘。哎,你知道不,现在好些女人都想嫁给我们龙卫军……”

    “徐三六,噤声!”管队终于忍不住了,回头斥道。

    “是……”

    待大队行至宁都县,正遇到江西督师揭重熙所部殿后的队伍。

    当龙卫军队列整齐地从揭重熙部旁边走过时,后者队伍中的士卒们的眼睛都要直了。

    “他们穿的这是军装吧?这样式端的奇怪。”

    “不过这穿在身上咋就显得这么精神呢?”

    “哎,你看人家的鞋。我的天,这好像是皮靴啊!我就见过王把总有一双,还没人家这看着鲜亮。”

    “老安,你见识多,他们这背的是什么铳啊?”

    “不晓得。咋铳上面还带个矛子?”

    “诶,他们这走路还敲着鼓点?”

    有人还朝龙卫军这边高声招呼:“嘿,你们是哪位将军麾下的?”

    他却见龙卫军的士兵们依然是昂首阔步向前走去,没一个人哪怕偏头看他一眼,所有士兵的脚步都随着军鼓的节奏同时起落,踏在地上发出整齐的唰唰声。

    感谢:心在流浪同学和makerd同学对我的慷慨打赏,真的十分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我以后一定码出更多精彩的故事以会报大家!

    因为新人不易,跪求推荐、收藏、评论,各种求,打滚求!

 第67章 合军

    (全本小说网,HTTPS://。)

    “咋还不理人……”高声询问之人不满地撇了撇嘴。(全本小说网,https://。)

    一营四连的连总正好经过,将这话听在耳中,不禁微微一笑,转头喊起口令:“一二一,一二一。”

    士兵们的踏步声更响了些。

    忽然,他的声音提高八度,“一、二、三、四!”

    整个一营四连的士兵们立刻随他放声高呼,“一!二!三!四——”

    洪亮的声音如同实质化一般扩散开去,将附近百米内的鸟雀尽数惊飞。

    不远处揭重熙部的士卒们被这整齐如一的吼声吓得一哆嗦,虽然明知眼前的部队是友军,但这股凌厉的气势,竟让他们潜意识里出现想要避开这队人的念头。

    很快,当后面另一队龙卫军官兵们高唱着“……端起了弓弩火铳,嘶吼的红夷重炮,保卫家乡,保卫长江……”的龙卫军军歌,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