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人攻上来了……”

    “败了,败了,快跑啊!”

    片刻,邓山率部在城头排成简单的步兵线列,开始向两侧齐射。随着更多的明军士兵登上棱堡内墙,建虏溃败的速度愈发快了起来。

    桦山久守惊魂未定地跑到山下,喘了好半天的气,等他再望向山腰处时,见那棱堡上已是火把通明。旋即,两颗绿色信号弹升空,明军大营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之声。

    好半天,总算有岛津军的士兵找到了他,七手八脚将他架回营中,其中一人指着山上兴奋道:“大人,敌城已被攻下!”

    “这、这么快!”

    “嗨!有明朝的大人说,那敌城之中至少有一千多人。大人,这次您战功不小啊!”

    直到次日,桦山久守望着明军将数百俘虏押下山来,却闻身后丰臣军的几个军官在窃笑私语。

    “听说昨夜岛津军在撤退的时候,有人嫌背着的硝化棉碍事,竟随手扔下了山。”

    “soga!难怪有两次爆炸!”

    “原本岛津军只阵亡了三百多人,结果这一下多炸死了一百多。”

    “据说就连桦山久守都差点儿被炸死……”

    “哈哈,八嘎!”

    几人从桦山背后走过,却没认出满身绷带的他。

    白台山棱堡得破,塔山的道路便可勉强通过,毕竟鱼山上的棱堡火力只能覆盖塔山东侧,明军只要紧贴西侧行走,鱼山上的建虏便只有干瞪眼的份。

    要他们下山突袭明军?没影的事儿。

    鱼山的建虏那晚也看到了白台山方向巨大的爆炸火光,听到闷雷般的巨响,都传言明军是召天雷击破了白台山城塞,只怕明军也对鱼山施法,哪儿敢主动挑衅?

    朱琳渼为谨慎起见,还是留了八百破虏营在此盯住鱼山敌军,大队人马则穿过塔山一路向北,两日后便已抵达乳峰山一带。

    又过了一个月,两门极为沉重的四十二磅长身管巨炮被大量车马运至塔山。

    这是南京军器局为北伐辽东所特别打制的重器,全部青铜精铸而成,炮重六千多斤,威力极其惊人,只是移动起来太过费事。

    当炮手们终于看到鱼山上的棱堡时,皆难掩心中兴奋——赶了几个月的路,都快闷出鸟了,这总算逮到个能过过瘾的东西。

    炮手们熟练地选好了阵位,架起大炮,计算诸元,装弹瞄准。

    随着两声巨响,四十二磅的巨大弹丸激射出三里开外,从山脚下直接砸中棱堡外墙,巨大的冲击力震得棱堡一阵颤动。

    炮击只持续了半天,虽然未对棱堡造成太大的实质性伤害,不过那隆隆的炮声足以击碎虏兵的士气。

    镇守棱堡的虏将出城乞降,至此,塔山一线彻底收复。

    乳峰山坐落在松山以南,乃是松山山脉的最高峰,据此可扼守北上的要道。

    而松山之后便是锦州,后者又是通往沈阳的唯一通道。一旦过了锦州,沿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纵马数日便可直逼沈阳城下。

    同样,沈阳的人马想要南下,这也是必经之路。故而乳峰山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崇祯十三年起,明、清双方便在松锦一线爆发激战,来回拉锯三年,最终因明军在笔架山的屯粮地被阿济格偷袭,最终粮尽而败。自此,建虏南下一片坦途,而明军再无北上之力。

    时隔数年,当两军又一次在乳峰山相遇,却已攻守易势。

    三万大明野战军精锐,加上日、朝、澳、蒙仆从军一万三千余人,总共四万三千大军兵临乳峰山下。在他们身后,再非崇祯朝时不堪的后勤,而是以木轨道支撑,源源不断运抵的补给。

    在他们对面,只有四千建虏守军,另有豪格五千京营正在急赶而来。更多的清军则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抵达,慢的甚至要一个月。

    不过建虏所依仗的,却是松山与乳峰山之间的三座大型棱堡,以及附近用于支撑的多座小型棱堡,可谓经营已久。

    松山附近的地势虽比塔山一带开阔,但只要据乳峰山高势,以骑兵猛冲而下济南抵挡。真正能够展开大兵团作战的,仅有锦州和乳峰山之间的一片空地。

    xb1806091

 第795章 东海女真

    (全本小说网,HTTPS://。)

    乳峰山南十二里处。全本小说网https://。

    明军大营中,几乎所有人都谈笑风生,仅仅不到三天时间就攻克了建虏苦心经营的塔山防线,也难怪大家心态都颇为轻松。

    而且此战看似惨烈,死伤一千四百多人,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倭兵,明军伤亡仅有不到六十。

    是以北伐军上下对眼前的几座棱堡并不显担心,甚至有人在议论着正月之前能否兵抵沈阳了。

    不过朱琳渼和张家玉等高层将领此时却在一处矮山上远眺松山一线商议着,几人都是眉头微皱。

    “这豪格在川陕祸害一圈,却学会建造棱堡。”朱琳渼摇头道,“此番北镇情报也稍慢了些,以至我们未能对此早作准备。”

    张家玉接道:“陛下,虏贼蓄谋已久,势必做了极多掩饰。再说这其中也有颇多意外,若非豪格政变成功,以多尔衮的习性,多半会于我军正面对决。”

    “是啊,先前锦衣卫往辽东派的人手也有些不足。”朱琳渼又举起了望远镜,“建虏这些棱堡虽建得不算密集,但却都卡在紧要处,且大多都能相互支援。此地距离锦州又极近,贼军补充粮草、军器也甚为方便。”

    邓山仍是大咧咧道:“陛下,咱们两三日便破了白台山,眼下仍依样画葫芦,这松山虏贼也就是几天的事儿。”

    朱琳渼却是暗自摇头,拿下白台山棱堡的确非常利落,不过经他事后了解,其中却有很大偶然。若非上杉军所带的硝化棉意外爆炸,扬起了大量山石泥土掩住了棱堡上一处城垛,致使那里的敌军火力减弱,后面岛津家很可能无法顺利靠近棱堡。

    就连之后明军强攻棱堡内墙也有一定运气成分。如果建虏并没有因为爆炸而丧失士气,明军怕得付出几百人的代价才能夺下棱堡。

    一旁余新也道:“邓将军怕是不知,经过白台山之战,倭兵皆已吓破了胆,再无人敢去炸城。若以我军前去……”

    开玩笑,日本人虽有不要命的二愣子精神,但身后背一筐一碰就炸的玩意,稍不留神,连自己带周围百余人就连渣都不剩,这要还能不怕就见鬼了。

    邓山拍了拍胸脯,“靠甚的倭兵,我带人去便是。南京城下我便干过一回,手熟。”

    朱琳渼抬手阻止道:“不成,伤亡太大。”

    他指向远处山峦,“要通过松山一线,至少得拿下那两个最大的棱堡,还有西侧那个小些的。按照白台山的伤亡情况,恐怕至少要损四五千将士。”

    张家玉赞同道:“圣上明见。白台山虏贼不知我军会用硝化棉炸城,方得速破之,而松山之敌则必有防备,伤亡定然更大。”

    正说着,有传讯士兵驰来,在余新耳旁低语几句。后者忙转身对朱琳渼禀道:“陛下,据报那两门四十二磅重炮已近永平府,一个月内定能运抵。”

    朱琳渼点头,“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倒是当初铸得少了些,有六七门才堪用。”

    棱堡的结构非常适合防御炮击,纵然四十二磅炮威力惊人,但要靠两门炮硬生生撕开棱堡外墙,或许得连续轰上半个来月才行。

    说到重炮,他又吩咐余新道:“未雨绸缪,提早令军器局再铸三门四十二磅炮,就算赶不上在辽东之役,日后也可以做要塞炮用。

    “还有,铸五门六十磅的臼炮。”

    轰击棱堡这种固定工事,能够曲射的臼炮杀伤力更大。反正现在大明已不再缺铜,造这些个巨炮其实并花不了多少银子。

    “是!”

    “对了,工部前些天奏称长杆镗钻已堪用,可以他们用这东西造臼炮。”

    大明的冶金及精加工技术在之前的大半年时间里有了不小的进步,在精炼高碳钢和精密测量仪器的帮助下,朱琳渼的‘巅峰’科研规划中最早取得突破的便是镗钻机。

    他让军器局用新制的镗钻来造臼炮其实也是有长远规划。因为十九世纪的海战“神器”卡隆炮就需要用镗钻技术来制造。这种炮气密性好,重量轻,甚至可以配置在露天甲板上,同时火力极强,一经出现就改变了那个时代的海战格局。

    这次接着制造大口径臼炮的机会,可以让军器局先练练手,熟悉一下镗钻技术。

    随后,朱琳渼与几名将领又商讨了一番,定下了等四十二磅炮到位之后再发动总攻的基本策略。

    待一行人回到明军大营,朱琳渼正要令张家玉集合军官召开参谋司会议,研究作战细节问题,忽见赵士超带了十多名骠骑兵赶来。

    “陛下,”赵士超上前敬礼,神色却有些古怪,声音压得很低,“有个鞑子前来求见,还是个女的。”

    “哦?”朱琳渼挑了挑眉毛,“可知道她想干什么?”

    “这,末将问了,但她说必须向圣上亲禀。”

    朱琳渼点头,“带她去我行营。”

    “是!”

    松山旁的天子临时行营。

    石霖带了众御营士兵如临大敌,箭在弦,铳装弹,只消来人稍有异动,立刻便会甚是当初。

    朱琳渼却显得颇为放松,上下打量着眼前这名肤色略黑,却眉目清秀俊美,线条结实如同一头小母豹的女子,“你是何人?”

    那女子上前跪礼,“民女乃是东海女真,瓦尔喀部齐泰之女阿茹娜。拜见吾皇万岁。”

    东海女真?朱琳渼心中一动,这不是野人女真吗?方才这女子称他为万岁,令他忽然想起一事。历史上有野人女真的一支,对大明甚为忠心,直到建虏入关之后,他们仍暗奉大明正统,却与建州女真多有龃龉。

    难道她就是这一支的?

    “平身。”他抬手道,“建虏在松山一线层层设防,你冒险经此南来,应是有要紧事,说吧。”

    “谢陛下。”阿茹娜却不起身,叩首道,“民女死罪,先前为贼人所迫,多次寻机刺杀陛下……劫持当今唐王送往湖广的是我。大半年前,密谋救豪格脱困,并助其成为贼酋的也是我……”

    xb1806091

 第796章 开辟第二战场(求月票)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闻言神色不变,只道:“继续说。全本小说网;HTTPS://。m;”

    阿茹娜伏在地上,语速极快,“东海各部被努尔哈赤所败,我爷爷为护族人,死在阵前。其时我父向朝廷请援,但援兵不至,父亲困守数月,族人死伤极多,于是只得投降建州。

    “后东海十二部暗中商议,欲举族往北逃避,却不料事情败露,被皇太极派兵截住,近半族人被充入奴籍,余者皆为人质。

    “十多年来我父在建州部逼迫下率军为他们四处征战,民女也被皇太极召入内务府为差,稍有不从,哲布库便以我族人性命相威胁。

    “其后民女与豪格密议,他答应我只要能救他脱困,便不再为难东海十二部。民女其后调动各方势力,趁多尔衮去兴京之际,入宫救出豪格。”

    她再次顿首,“民女罪孽深重,不求陛下宽恕,但东海十二部始终心向朝廷,此番眼见王师即将深陷泥沼,特令我前来示警。”

    “示警?详细说来?”

    “是。”阿茹娜道,“豪格率五千京营正疾赶而来,最迟后天便能抵达松山。仅松山一线便有近万建州兵。他们依托山间城垒固守,就是为了拖住朝廷大军。

    “对了,陛下是否知晓,豪格令人修筑的这种城垒极为坚固,里外两层,内中多备铳炮,攻之定死伤惨重。”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出,“这是我重金买来的城垒结构图样,陛下一看即知。”

    “你起来说话吧。”朱琳渼让人收起那图样,笑而摇头,“这棱堡乃是我最先修建的,豪格偷师而已,火候还差得远。不瞒你说,至多月余,我便能攻破松山虏贼。”

    他此时还不能完全确定阿茹娜没有问题,所以故意夸大明军战力,以震慑敌军。实际上他与张家玉等人商议,至少也两个多月才能拿下松山。

    阿茹娜急道:“陛下有所不知,豪格使的便是拖延诡计。他在松山之后,还于大凌河、锦州、义州广修城垒,严令只准死守,不得出城与朝廷大军接战。如此下去,纵然陛下用兵如神,将士效死命,没有大半年也难攻至盛京……不,是沈阳卫。

    “就算兵临盛京城下,豪格也会继续退往兴京,再退宁古塔……他已下令调满、汉旗所有十六岁以上男丁从征,又让汉人、朝鲜人奴隶当兵,复他们自由。另有四千科尔沁骑兵也正赶来。

    “是以朝廷大军会在辽东举步维艰,而豪格的人马却越来越多。朝廷远道运送粮草辎重而来,花费必定极大,若这般拖下去难免不会粮饷不济,或有疏忽,便被豪格袭了粮草。如此不利局面,是为身陷泥沼。”

    朱琳渼微微点头,原来建虏是仗着辽东地处偏僻外加天寒地冻,沿途处处设防,以图拖垮大明。这倒也是他们眼下唯一的可行之策了。

    不过豪格这战略注定会遭遇失败。莫说以明军的战斗力,配合即将造出来的超大口径火炮,至多半年就能推平整个辽东。就算真的打成持久战,陷入对耗局面,凭借深入辽东的木轨道补给线和海外贸易带给大明的恐怖财力,耗干建虏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然,朱琳渼的目光可从来不只局限在辽东这一块,广饶的西伯利亚现在还是无主之地,正等着大明前去采撷,是以辽东战事也不宜拖得太久。

    阿茹娜又道:“陛下,民女斗胆而谏,眼下朝廷宜立足宁远经营,大扩军镇,广集粮草辎重。东海部充作内应,说降辽东各部,离散被掳来的汉人、朝鲜人。”她说着又取出一张纸,“这是辽东建州军的兵力、粮草辎重部署图。待朝廷兵众粮足之后,再施雷霆一击,则辽东大定……”

    朱琳渼心道,若没有自己的后世经验,此女所言的确是最为稳妥的策略,不过眼下却没什么大用。

    他接过那份部署图,正准备让阿茹娜回去,却忽然想起一事,问她道:“对了,你方才说,豪格将辽东所有兵力都调至松锦一带?”

    “回陛下,不止战兵,是近乎全部男丁。”

    锦州乃是北上沈阳的唯一通道,只要能堵住这里,就能阻挡明军北上,豪格的部署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

    但这对于熟知明、清乃至一战、二战战争史的朱琳渼来说,漏洞却非常明显!

    他手指轻叩椅子扶手,低声自语,“甚至还有科尔沁蒙古兵,以及汉人、朝鲜人的奴隶。也就是说,整个辽东中北部就是个空壳……”

    他思索片刻,对阿茹娜道:“东海十二部对朝廷一片忠心,朕心甚慰。至于先前种种,皆是不得已为之,朕恕你们无过。

    “朕会派两个人随你回去,再约定联络方法。朕日后对东海部自有吩咐。”

    阿茹娜大喜,忙伏身叩谢。随后,锦衣卫北镇依旨挑了两个精干之人,次日随她一同北去。

    朱琳渼这边将阿茹娜留下的建虏部署交由北镇前去核实。至于那张棱堡结构图,他前日去白台山上看过,确实与实物一般无二。

    数日后,各处的番子陆续探明,至少辽东中、南部建虏的动向与那部署图上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