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还有这粮草……”

    “是!”余新一一记下,领命离去。

    朱由槙在苏承羽军营外转悠了半天,最后终是拉不下脸,一挥马鞭返回了自己营帐。

    当他到了自己大营门口,却看到有好几辆大车正朝里走。

    朱由伭见他回来,忙上前喜滋滋说道:“王兄,这陈州王端的大方!竟让人送来了五百匹军马和一千三百多石军粮,另外还有不少军器。”

    朱由槙一愣,难以置信地望向那些大车,他原以为曾对陈州王多次言语冲撞,人家打下来战利品肯定没他的份,不料陈州王竟送来了他最急需的军马和粮草。

    他和朱由伭率王府护军征战原本是为了夺回益藩的封地建昌,完全是“自筹资金”,没有朝廷的粮饷资助。

    不料这仗越打越大,他俩的家底已快耗用干净了。但两人身为大明皇室宗亲,仍是咬牙坚持着,在江西各地来回征战。

    现如今有了这批物资,他们无疑又能多和清军周旋一阵了。

    朱由伭不禁感慨,“先前以为陈州王只是在龙南募了些人来凑热闹,没想到他竟如此能打。”

    “而且这陈州王还是心胸宽广之人。”朱由槙点头道,“先前倒是我有些不是了。”

    “大不了我们兄弟日后跟他多亲近些便是。”朱由伭乐道,“咱们到底都是宗亲,怎么也要相互照拂些。”

    “眼下有了粮草,正可乘胜夺回建昌!”

    朱由槙朝龙卫军方向望去,微微点头。

    其实苏承羽根本没考虑这么多,眼下龙卫军是一支少而精的部队,就算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兼顾整个江西的战局。

    他从余新那得知,这永宁王和罗川王在江西各路明军之中算是很能打的,接济他们些粮草军马,也是为了帮大明保存一支有生力量。

    没过多久,应天祥将此战中士兵们的战功统计了出来,呈报给苏承羽。

    “二等功三人,三等功二十五人。”苏承羽点头,这二等功要毙敌九名才能获得,没想到竟有三人达到标准,可见龙卫军此次毙敌之多,“按照立功奖励政策执行。还有,此番大胜也该给将士们庆祝一下,对了,让宣教府挑两个最好的戏班,来一次慰问演出吧。”

    “是!”

    应天祥又问道:“大人,还有这些俘虏,您看要如何处置?六千多人每日吃饭都是不小支出。”

    “送去赣州做苦力。”苏承羽又补充道,“记得先把辫子都剪了。”

    “是!”

    “至于那些军官……”苏承羽眯眼想了想,很快有了主意,“让人通知金声桓,这些人可以卖给他。游击每个两万两,千总每个一万两。给他一个月时间,不买就全都砍了。”

    “大人,这……”应天祥对这种明码标价卖战俘的事情简直闻所未闻。

    “一定要到处散播消息,让金声桓的部队上上下下都知道此事。”苏承羽笑道,“他要么老老实实拿十几万两银子给我们,要么就等着军心尽失吧。”

    “大人,若放虎归山恐怕……”

    “你放心,我自有办法。”

    “是!”应天祥立正敬礼道。

    次日,明军主力部队开至金溪县修整。

    万元吉将苏承羽、永宁王、张家玉等各路将领请至金溪巡检司,共议大军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众人先是对苏承羽一番感谢,明军眼下俱是粮饷不济,能分点战利品都跟过年似的。

    朱由槙几次也想上前,但最后只是站在原地冲苏承羽拱了拱手,挤出一个他自己觉得很友善的笑容。

    待众人落座,万都堂首先开宗明义道:“此番我军,咳,陈州王殿下大溃清军,虽然那高进库逃回了建昌,但其主力尽失,当再无力进犯抚州,赣州北面无忧矣。

    “而眼下金声桓正进攻皂口,所部三万有余。杨部堂那儿仅有张安的六千龙虎新军,以及滇军赵印选部四千人。我主力应立即回援,以保皂口不失。皂口要塞既在,赣州方能稳妥。”

    张家玉却立刻拱手道:“皂口天险易守难攻,短时间内应当无虞。下官以为,时下清军新败士气正低,我军当乘胜东击建昌,而后北取广信。

    “下官得闻清军徽州张天禄部正集结准备南下广信府。广信之新城与永定关乃福京屏障,此门户不可失!”

    朱由槙听说要打建昌,立刻高声附和,“张监军所言有理。”

    “江西之咽喉在南昌,腹心在赣州。如今南昌已失,若再失赣州,江西便是俱为虏有。”万元吉立刻摇头道,“皂口乃赣州屏障,皂口若失,赣州危矣!张天禄便是兵进广信,自有永定险关阻其去路。待赣州局势已稳,再取广信不迟。”

    立时双方各持一词,谁也难以说服对方。忽然便听罗川王朱由伭道:“陈州王有何见解?”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同时转头望向苏承羽。几天前的军事会议,他们还几乎将这位陈州王当做空气,而此时,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话才最有分量。

    苏承羽前一阵向余新了解过皂口要塞的情况,那里是赣江的一处渡口,在赣州正北,同赣州府一样建于赣江西岸。

    金声桓想要攻打赣州,就必须跨过赣州东侧的赣江,或者在皂口渡过赣江,然后向南直取赣州。

    不过虽然赣江在皂口这里的流速缓慢,但清军想要隔江攻下皂口要塞也绝非易事。

    于是他更赞同张家玉的策略,“皂口要塞地势险要,清军没两三个月绝攻不下来……”

    他刚说了一半,万元吉便急道:“清军现有红夷重炮十门,若日夜轰击,皂口要塞至多只能撑半个月。”

    “十门重炮?”苏承羽疑惑道,“王得仁不是只有四门炮吗?”

    万元吉老脸一红,尴尬道:“杨部堂攻取吉安之后,便留下六门重炮守城。胡长荫违抗将令,致吉安又失,炮重难于搬运,尽落入清军之手……”

    苏承羽气得牙痒痒,原来这用于攻打皂口的炮竟是他给杨廷麟铸造的那一批。

    感谢骨炎同学对我的慷慨打赏,让赶稿赶得半死不活的我立马满状态原地复活!

 第77章 反其道而行

    (全本小说网,HTTPS://。)

    听到万元吉所言,包括张家玉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出声了——金声桓既有大量红夷火炮,那么在皂口要塞被摧毁之后,明军势必要在赣江西岸和渡江的清军展开决战。//全本小说网,HTTPS://。)//

    金声桓的主力部队有两大来源,一是他从南京带来的明军降兵,战斗力倒是一般。而另有两万多人乃是依附于他的原闯寇精锐。这些人随李自成抢遍大明半壁江山,和明军、清军交手数十次,能活到现在的,那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狠角色!战斗力之强远非杨廷麟手下的明军可比。

    而金声桓的副将王得仁也曾是李自成手下猛将,辽东人,极为剽悍。隆武元年时,他曾带数百骑兵自九江起,于南康、南昌多次击败明军主力,一路杀至临江,一个月内竟突进七百余里,攻占了江西四座州府!

    面对如此强敌,若无要塞依托,即使万元吉率部回防怕都难以招架。当然,如果有陈州王这一营精兵强将参与防守,当有机会抵住清军攻势。

    苏承羽眉头紧皱,高进库的主力在抚州被歼灭之后,金声桓两路攻打赣州的计划便已落空,眼下他必会集中所有力量攻取皂口。防御皂口的确是燃眉之急。

    但如果坐失江西东北部的战机,待徽州的清军南下,想再夺回广信便要多付出百倍代价。

    要如何取舍?

    “站在金声桓的立场,他认为明军会如何部署?”他忽然问道。

    “金声桓很清楚赣州的重要性。”张家玉道,“他如今集中兵力猛攻皂口,应是料定我军会调集所有力量死守皂口。”

    苏承羽手指轻敲椅子扶手,缓声道:“那我们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众人俱是惊疑地望着他,等待下文。

    “趁清军聚于皂口,其他各处兵力空虚,以我军主力迅速袭取建昌、广信,甚至一鼓作气拿下西北方向的饶州和南康两府,形成对南昌府的合围态势。”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万元吉连连摆手,“就算一仗不打,大军走到广信也得半个月。等再回兵皂口,怎么也在一个月后了。届时莫说皂口,就连赣州府……”

    “万都堂莫急,若我有办法让金声桓在两个月内攻不下皂口呢?”

    “殿下所言当真?”

    苏承羽神秘地一笑,“有种名为仙石粉的东西。用它在皂口要塞处修一座棱堡,可保万无一失。”

    其他几人俱是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半个时辰后,众将商议计定。

    由万元吉率本部人马押送俘虏,大张旗鼓地返回皂口,同时四处张扬,说杨部堂下令江西所有明军即日于皂口集结,准备和金声桓决一死战。

    揭重熙部负责收复建昌府中部和南部,这些地方已无大股清军,以揭督师兵力足以应付。

    永宁王兵围建昌府所在地南城,在此歼灭高进库残部,届时视情况决定是否北上。

    陈州王则直接北攻广信府,此处仅有金声桓手下的柯永盛聚兵三四千人,当不是龙卫军的对手。待拿下广信之后,龙卫军将继续西进饶州、南康,这些地方清军力量薄弱,且有不少义军配合,应该很快便能光复。

    至此,明军便已形成对江西核心南昌府的合围,整个江西的战局将变得极为有利!

    至于张家玉所部人马,经过抚州之战已伤了元气,就留在金溪修整。

    而苏观生这边,众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的存在。他自己倒也有自知之明,带了仅存的三百新威军去了赣州,名曰增援赣州防御。

    待苏承羽回到自己军帐,万元吉和揭重熙先后前来拜访,都是先将苏承羽吹捧一番,然后便试探着询问能否分他们一些龙卫军装备的新型鸟铳。

    说实话,原先苏承羽是准备在明军内部普及燧发铳的,但今日听了杨廷麟“送”重炮给金声桓的事情之后,立刻打消了这个想法。

    燧发铳这种利器若落在建虏手中,以目前大部分明军孱弱的战斗力,恐怕大明从湖广到浙江的防线都会立即崩溃。

    最终,他婉拒了两人的请求,但答应提供一种火力更强的鸟铳给他们。两人也是兴高采烈地离开。

    片刻之后,张家玉也来到苏承羽帐中,还带了一名军官同行。

    见礼之后,张家玉道:“此次双陈河一战,殿下以一营兵力横扫清军一万五千,如风卷残云,着实令下官佩服之至。”

    他躬身深揖,“下官慎思,仅以手中千余残兵断难有所施展,望能随殿下左右鞍前马后,略尽绵薄之力。若可得习殿下兵法战阵,更乃大幸。”

    苏承羽大喜,张家玉可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带了两千羸弱之兵,就能在江西指东打西呼风唤雨,军事才能可见一斑。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他忙扶起张家玉道:“得家玉相助,龙卫军真是如虎添翼!

    “那家玉就留在我这儿任龙卫军军团参谋如何?”

    “谢殿下不弃,固所愿也!”

    苏承羽笑着纠正他道:“在龙卫军中只我只是军团指挥,莫要称我殿下。”

    “是,指挥大人。”张家玉立刻改了称呼,随后他又指向身后的军官,“大人,这是陈逸,曾在广信组织义军,后跟随属下在江西各处征战。”

    陈逸忙上前见礼。

    张家玉继续道:“逸兄擅长筑城。属下今闻大人所言之棱堡和筑城有些相似,思忖他或能出得上力。”

    苏承羽大喜,他本来是准备让宋应星来建皂口的棱堡,如果有更专业的人选那是最好不过。

    他立刻拿出纸笔,简单绘制出一座六边形棱堡,然后对陈逸逐项说明其中要点。

    这陈逸果然是熟谙土石工程,很快就搞明白了苏承羽的意思,然后便讲述了他修筑此“城”的具体施工方法。

    苏承羽对建筑学毫无涉猎,只能尽量将棱堡结构图画清楚,各种参数标注详尽,其它的就得依靠陈逸这位建筑专家了。

    最后他将水泥,也就是仙石粉的混合比例、使用方法等详细写在纸上交给陈逸,让他随万都堂大军同回皂口,尽快开工修建。

    而后苏承羽又让亲兵传令龙南水泥场,即日起将所有产出的仙石粉全部沿赣江运往皂口。

    龙南水泥场已经过两次扩建,如今每三天便有二十七万斤的产量,但他仍担心会不够用,便又让人去了趟赣州,吩咐将所有库存甚至刚卖出去的仙石粉全部送去皂口。

    毕竟在任何时代军事需求肯定都有最大优先权。

    今天卡文卡的厉害,更新得非常晚,在下深感抱歉。

 第78章 扩军

    (全本小说网,HTTPS://。)

    “指挥大人,”待苏承羽处理完修建棱堡之事,张家玉禀道,“属下那一千多名闽兵,是否要并入龙卫军中?”

    苏承羽见过张家玉的部队,那真是除了青壮年之外,什么样的兵都有,想必郑彩当初将这些人挑出来也是费了番工夫的。(全本小说网,https://。)

    他略做思索,对张家玉道:“你将这些兵里三十岁以下的挑出来,先送去龙南龙卫军新兵营进行基础训练。至于三十以上的,分给遣散银子,让他们回福京吧。”

    “遵命!”

    “至于军官,我正准备开招皇家军官学堂第二期的学员,你选些资质好的,让他们进军官学堂学习一下吧。”

    “遵命!”张家玉又疑惑道,“敢问大人,这皇家军官学堂是何物?”

    苏承羽对他解释了军官学堂的情况。张家玉立刻表示自己也要进军官学堂学习。

    “你啊,还是做讲师吧。”苏承羽笑道,旋即又点头,“也好,你就即做学员,也做讲师便是。”

    最后,他又唤来应天祥,让他给张家玉讲解龙卫军的各种规则、条例。

    当晚,苏承羽终于处理完了其他事务,召集所有军官,进行抚州之战的战后总结。

    他先是赞扬了此战龙卫军的表现——纪律严明,面对数倍敌虏毫不畏惧,打出了在龙南的训练成果。

    “我已上表朝廷,相信朝廷的嘉奖很快就会下来。”

    众军官闻言皆是一片喜色。

    之后便是总结了一些出现的问题,诸如炮兵动作迟缓、战斗预案准备不全面、工兵数量不足等等。

    最后苏承羽拿出写好的龙卫军整改方案道:“首先,要从龙南的后备营调五百人补充兵力。新兵训练就在前往广信的路上进行。

    “在补充伤亡空员之后,再扩建一个炮兵连,三个步兵连,一个龙骑兵连。

    “其中炮兵连暂由赵之壁任连总,所有四个炮兵连合并为炮兵一营,由陈雄飞任营总。”

    此次炮兵出现了统一调动时命令不统一的问题,这也是上次炮兵动作慢的原因之一。

    所以苏承羽决定成立炮兵营,虽然暂时不能满编,但可以让炮兵先习惯于营总的统一指挥。

    “此次缴获军马拨四百五十匹给炮兵,尽早完成全营骑炮兵化。”

    陈雄飞和赵之壁立刻起身敬礼,“是!”

    “新建的三个步兵连和步兵独立一连、独立二连合并,成立步兵五营。”

    苏承羽继续命令道:“由刘国轩升任步兵五营营总,要好好训练这些新兵!”

    此战刘国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