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枪机的巨大差异,至少毕懋康的自生火铳是种长手铳,而他眼前这支却是标准的步枪。为方便区别,他决定将这支新铳改名为燧发铳。

    苏承羽对众工匠交代了后几天的工作安排——主要就是多制出几幅枪机,优化加工流程。

    然后他又找来军器局大使徐桐,让他带着去了趟火药司。

    贿赂了徐桐几两银子之后,两名火药司的工匠被派给了苏承羽帮工。

    他们按照苏承羽吩咐,将一盆火药加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在屋外晾晒。

    福建七月份的太阳端的厉害,不到一个时辰,那一盆火药已干成了硬块。

    苏承羽倒出盆里那一坨黑乎乎的东西,让工匠们将其敲碎,再用筛子仔细筛过,只留下尺寸如芝麻粒大小的装入袋中。

    这种简单到极点的处理方式便是火药颗粒化。

    苏承羽依稀记得,颗粒化之后的火药能使火铳威力提高15%!更可贵的是,能减少炸膛的几率。

    所有准备工作做完,他用厚麻布裹好新鲜出炉的燧发铳,让乔千扛起小半袋火药,打道回府。

    陈王府。

    既有燧发铳做敲门砖,余新这一营兵做突破口,苏承羽决定这几天就去见隆武帝朱聿键。

    不过在这之前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让人取来隆武朝立朝之后的资料翻看,又找来王府长史询问朝廷政策。

    直到次日,苏承羽对隆武帝朱聿键总算是有了整体的了解。

    说起来朱聿键绝对是个明君,登基伊始就定下很多相当有用的政策。例如严禁党争,反腐败,举贤任能,团结抗清力量,赦免已归顺满清的平民等等,甚至还计划于八月十八御驾亲征。

    可以说,在他这个年代,能想到的他基本都做了。但一来受时代局限,很多方面他不可能想得到,二来他手里没钱没兵,政策的执行力几乎为零。

    对于朱聿键这个有能力却生不逢时的好皇帝,苏承羽是一定要想办法保住的。

    他并没有嚣张到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挽救大明于危局。眼下这个时代,帝王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同时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精神支柱。在封建时代,一个明君是真能抵得上百万雄师的。

    苏承羽结合前世经验,又经过认真思索,心里已有了大致的规划。

    次日正午刚过,他让婵依取来整套世子行头换好,驱车朝皇宫而去。

    从这一刻起,大明的历史命运便要看他苏承羽的了!

    隆武朝所谓的皇宫不过是以前的福建布政使司衙门稍作扩建,比起故宫来简直小得可怜,不过距离原是学政衙门的陈王府只有六七里路程。

    朱聿键正在御书房看书,就听太监禀报说陈王世子求见献宝。

    他有些奇怪,这个侄子昏迷了一个多月,前不久才刚转醒,他还派太监去送了些药材。

    在南阳时这侄子就不大出门,和自己见面甚少,今天倒主动跑来送礼……难道是为袭爵之事?

    他放下手中书册,让太监宣朱琳渼。

    苏承羽脑子里还有朱琳渼学过的礼仪,对宫里规矩还算清楚。

    他随太监一路走去,待进了御书房,只见朱聿键正坐在御案之后看书,四十来岁,长了个蒜头鼻,样貌并不出众,不过神色却挺和蔼。

    苏承羽上前行礼参拜。朱聿键说一声“平身吧”,这才放下手中书册,微笑道:“琳渼给我送什么来了?”

    “可定国之宝!”苏承羽站起身来,摊摊手道,“只是被御林军扣在宫门外,还得皇伯父亲宣才能呈上来。”

    “定国之宝?”

    这更勾起了朱聿键的好奇心,转头吩咐太监:“庞天寿,去让他们拿来。”

    苏承羽却接道:“皇伯父,此物在御书房可能不够施展,还请移驾到宽敞些的地方。”

    朱聿键愈发好奇,想了想道:“去御花园。”这哥们自来了福建之后真被闷得够呛,此时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少时,叔侄俩走入御花园。苏承羽有些挠头了——福建布政使司原本没什么花园,等改作皇宫之后才选了片宽敞地又略为扩建,简单种些花草,便是所谓的御花园。

    长最多也就六十来米的样子,宽不过三十米,这尺寸还是不够啊,看来只能凑合演示了。

    太监庞天寿随后便带了两名禁军赶到御花园,两人分别捧了一个黑布包着的长杆状物和一个装了小半的麻袋。

    “打开。”朱聿键对两名禁军道。

    待两人利索地打开布包和麻袋,朱聿键不禁大为失望,瞥了苏承羽一眼道:“这鸟铳就是定国之宝?”

    “皇伯父明察,此非普通鸟铳!”

    朱聿键点头,拿起火铳观看。他熟悉火器,很快注意到发火机构的不同,“这铳有何不凡之处?”

    “此是原兵部毕大人设计的自发火铳,臣在此基础上改良而成,唤作燧发铳。已可用于实战。”苏承羽道,“相比鸟铳,此铳取消引火绳,发射间隔更短。还能增加阵形密度,夜间不易暴露……”他将燧发枪的优势详细讲了一遍。

    朱聿键眼前一亮。他在崇祯九年曾带兵勤王,是实际临阵指挥过战斗的。是以苏承羽一说,他马上就明白了燧发枪的优点,“若真如此,简直能使军队战力倍增!”

    他一指御花园尽头,“庞天寿,去那边竖几个靶子。”

    “是。”

    片刻后,几只厚木板在六十多米外架好,朱聿键将自生火铳交给一名禁军,朝木靶示意,“发几铳让朕瞧瞧。”

    若非这个时代的枪经常炸膛,他真想亲自试射一番。

    苏承羽对那禁军简单讲了操作步骤,其实和鸟铳用起来基本一样,还省略了处理火绳的几个步骤。是以那禁军几乎没费什么劲便已掌握。

    他熟练地倒引火药、合火镰、装发射药、装弹、杵实火药……十几个动作极为连贯,不足一分钟时间,便瞄着远处的木靶砰的一枪射去,那木靶应声炸烂一大块。

    隆武帝明显能感觉到这一枪准备时间之短,他略一思索,对另一名禁军道:“去拿支鸟铳来,你们一起连射比比看。”

    “是!”

 第10章 献铳

    (全本小说网,HTTPS://。)

    鸟铳是皇家侍卫的制式装备,那禁军转身便从守卫御花园的同事手里拿了支噜密铳过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朱聿键正要吩咐让两名禁军发铳对比,苏承羽却伸手将燧发铳拿了过来,“皇伯父,不如让侄儿来。”他从带来的麻袋中摸出一把东西,接道,“这还有另一宝,正好可以一同展示。”

    “还有?”朱聿键朝苏承羽手中看去,只见他正抓着一把比花生略大的纸包。

    他当下也不多询问,点头道:“好,你演示给朕看。”

    苏承羽挽起拖沓的大袖,将纸包塞入腰间的荷包中,看了眼对面的木靶,对太监皱眉道:“这木靶太薄,还是多叠几层吧。”

    庞天寿一愣,心说这可是一寸多厚的板子,但还是招呼人将四片木板摞在一起,立了整齐的一大排。

    苏承羽对身旁手持噜密铳的禁军点头,“开始吧。”

    随着两人各自取出工具开始装弹,朱聿键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起先明显是动作熟练的禁军速度快,他已经开始倒入发射药,苏承羽才刚撕开纸包一角将里面黑色的东西倒入药锅。但随后,苏承羽将剩下的纸包一股脑塞进了铳口,用?杖压实,拉开击锤举铳便射。而一旁的禁军还正在吹火绳……

    片刻工夫,苏承羽已发铳六次,那禁军才刚第四次举铳。这还是苏承羽动作明显比对手慢,若是两人同样熟练,恐怕他能发出八到九铳!

    朱聿键太清楚这个射速意味着什么了,清军眼下装备最好的火器也不过就是噜密铳。若这燧发铳比噜密有翻倍的射速,那交战时几乎相当于明军多了一倍的兵力!

    待两人放下手中火铳,朱聿键急问苏承羽道:“为何刚才未见你装铅弹?”

    苏承羽拿起之前发射用的纸包,拆开,只见里面正是黑芝麻粒一般的颗粒火药,而纸包的顶端则是一枚铅弹。

    “回皇伯父,此物称作定装弹。”他为朱聿键解释道,“事先将称量好的火药和铅弹包在一起,作战时撕开一角,倒出少许做引火药,剩下的直接装入火铳即可发射。”

    朱聿键大为惊讶,这看似简单的发明,减少了以往装弹过程中取铅弹、装铅弹、压实、抽出?杖这几个步骤,要知道,用?杖压、抽这两个动作可是最费时间的。

    他心中甚喜,却又谨慎地问道:“这新铳的射远、威力比鸟铳如何?”

    苏承羽指着对面的木靶,“皇伯父一看便知。”

    庞天寿忙指挥小太监颠颠地将对面的木靶扛了过来。

    只见禁军那一侧的第一层木板俱被射穿,第二层背后凸出一块,却未伤及第三层。

    而苏承羽那侧的一二层都是洞穿,第三层或有裂痕或嵌着铅弹残片。

    “这铳的威力为何如此之大?”朱聿键立刻问道。

    苏承羽再次拿起纸包,“并非火铳威力大,而是这颗粒火药。

    “粉末状的火药在铳管中燃烧过快,所含火力瞬间释放干净,其中大部分都被浪费,而此时铅弹还未飞离铳管。”

    他举起纸包里的“黑芝麻”示意,“我让火药板结,然后粉碎成颗粒状。如此药粒之间会留下空隙,燃烧速度减慢,蕴含的火力均匀释放。火铳射远和威力都能大幅提高。”

    “如此威力,纵五十步外亦可击破棉甲!”朱聿键不住点头,盛赞道,“至宝!琳渼这两样东西的确是至宝!有此利器,清虏可灭也!”

    苏承羽心道,这才刚开始而已,以后惊喜还多着哪。

    “唉……”朱聿键忽又显得意兴阑珊,屏退左右,长叹一口气,“仅有火器之利还远远不够啊。朕昭告天下八月十八御驾亲征收复河山,但郑芝龙百般阻挠不发一兵一卒。朕堂堂一国之君,竟无分毫能调动的兵马钱粮。亲征之事,怕只能失信于天下了。”

    要说朱聿键运气确实不好,先前做藩王时带了王府护卫军勤王崇祯,护军路上战死大半,结果还被崇祯疑他有不轨之心,削了王爵关入牢中。崇祯朝亡,他又被弘光帝调去广西。走到半路弘光朝也亡了,他匆匆赶往福建建立朝廷,是以连点藩王护军都没有,是个如假包换的光杆司令。

    苏承羽立刻上前道:“皇伯父,侄儿此来不止是献铳,这兵马倒也有些谋划。”

    “哦?”朱聿键意外道,“你有何策?”

    “侄儿近来得知,郑芝龙将一些不愿同他沆瀣一气的军士调去偏远之地,又不拨发饷银,欲将这一营兵拖垮。”苏承羽道,“皇伯父可将这些人留在天兴府,给予军饷、装备。这些人俱痛恨郑芝龙,必感朝廷之恩,忠心耿耿。”

    朱聿键闻言苦笑,“郑芝龙之所以用军饷掣肘,就是因为户部拿不出钱来。便是有兵,朝廷也养不起啊。”

    “军饷之事侄儿当能解决,请皇伯父放心。”苏承羽说这话底气十足。他脑子里有大把后世的新东西,随便选几个造出来,赚的银子养活几千人的部队不成问题。等他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就会力主开放海禁,用对外贸易的利润来支撑战争。

    朱聿键大喜,忙问:“这一营有多少人马?”

    “大概八百余人。”苏承羽如实回答。

    “怎如此多的空额?”朱聿键摇头,通常来说,大明一营军力三千左右。但他旋即又道:“不过只要有军饷,朕发文昭告天下,相信募到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苏承羽顿感头疼,心说十万人,这得多少银子才能养活?数量致胜的老观念要不得啊!

    他立刻揖手道:“皇伯父,侄儿以为,当练一营,至多两营兵。一则阵仗太大,会引起郑芝龙的警觉,万一他狗急跳墙,社稷危矣。二则,兵贵精不贵多。便仅有三千精兵,只要装备燧发铳和火炮,配以侄儿新式操练之法,足抵万余普通士卒。三则……这军饷压力也能小些。”

    朱聿键细思量之下,微微点头,“是当以精兵为宜。”他旋即又惊疑道,“你还会操练士卒?”又转头看着一旁的燧发铳,“还有制作火器之法。以前怎从未见你展露过?”

    明代火铳的命名确实较为混乱,鸟铳即是火绳枪的统称,同时在某些场合也特指具体的一种火铳。文中的倭铳、西洋铳、三钱铳、噜密铳等都是鸟铳(也就是火绳枪)的一种类型。

 第11章 辩北伐

    (全本小说网,HTTPS://。)

    苏承羽闻言一愣,这表现得太妖孽了也是个麻烦,他大脑飞转,发现这事还真的很难有个科学的解释。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他猛然灵机一动,没科学的解释,那就来不科学的呗。

    他调整一下情绪,肃然道:“回皇伯父,在侄儿昏迷的一个多月里,有一白发长须的仙翁每日入我梦中,传授火器及练兵之法。他还反复训诫,要侄儿日后用所学匡扶社稷,辅佐贤君,言我大明国运未尽,天数定有此次中兴。”

    朱聿键闻言大惊,忙问:“你所言当真?!”

    苏承羽心里苦笑,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不敢欺君。”

    朱聿键顿时愣在原地,眼神中满是激动,半晌,突然高声唤道:“庞天寿,去通知礼部,朕要南郊祭天!”

    苏承羽没想到随便编了几句,还搞出这么大动静,心说还真是低估了古人迷信的程度。

    待朱聿键平复下来,又反复问及“白发长须的仙翁”之事,苏承羽只能用“仙翁不许泄露天机”之类搪塞。

    说了好一阵,朱聿键总算又想起了正事,转问道:“待新兵练成之后,继而如何打算?”

    苏承羽立刻道:“有新军之战力,皇伯父便宣布率营御驾亲征。以九五之尊,加上抗清大义,郑芝龙断不敢与您翻脸。纵然他狗急跳墙,在强弱未定之际,大部分的福建兵必会观望为主。届时不论是与郑氏一战,还是在徽州或赣州与清军一战,只要取胜,各观望势力定然闻风而附。皇伯父坐拥富庶江南,携新军之威,以正朔击虏,社稷可复。”

    朱聿键立刻抓到问题的关键,“这数千新军定能战而必胜?”

    “侄儿有九成把握。”苏承羽很清楚新式军队和封建军队的战斗力差距。

    朱聿键微微点头,虽然对苏承羽说的新军战斗力并不完全相信,但眼下这却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条路。况且他一心西进湖广,最差的情况下,这支新军也可以作为禁军护他西行。最重要的是,这编练新军不要他朱聿键出一两银子一点力气,何乐不为呢?

    “社稷危难之际不拘成法,纵皇室宗亲也该为国家出力了。”他很快下定了决心,对苏承羽道,“就依你之策,待朕祭天之后,便以增援赣州为由下旨编练一营新军。由你统领此营,即日操练。”

    “臣,遵旨。”

    两人又聊了一阵,朱聿键发现自己这个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侄子竟对时事颇有见解,不少事情都说得对他很有启发,不禁大为喜欢,更信了仙翁传道之事。

    他哪知苏承羽只是按前世看过的历史资料照本宣科而已。

    直到庞天寿进来通禀,说内阁首辅黄道周求见,他们才不得不暂停了谈话。

    待黄道周见礼之后,朱聿键问道:“黄阁老找朕有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