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铜的延展性好,不易碎裂。而受限于炼铁工艺,铸炮的铁中往往含有大量硫、磷等杂质,导致造出来的炮身发脆,极易炸裂,所以很少有人愿意用铁来铸造大口径火炮。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英国。英国有质量上乘的铁矿石,加上他们拥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反射炉精炼法,所以铸造的铁炮质量还不错。但由于工艺复杂,英国铸铁炮的成本比铜炮还高。

    感谢:二丫她爹真拉风和书友1280515553对我的慷慨打赏,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真诚拜谢!

    声明:本书男主的名字问题被大家吐槽多次,在下决定从今晚起,陆续将男主的名字按史实改为朱琳渼。对故事情节不会有任何影响。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本书,在下感激不尽!

 第108章 获封亲王

    (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这一切对苏承羽来说都不是问题,苏记铁场拥有后世的铁水脱磷脱硫预处理技术,炼出来的生铁无需二次处理就能将大部分杂质清除掉,用来铸炮比铜丝毫不差。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对赵印选等人道:“诸位放心,我铸的铁炮非常可靠,绝无炸膛隐患。”

    “当真?”

    杨廷麟最清楚苏承羽的铸炮技术,又将上次陈州王变戏法般拿出了八门重炮之事对众人讲了一遍。

    “殿下果真神乎其技!若真能铸得重炮,这克复南昌的首功非您莫属啊。”

    “事不宜迟,还望殿下早制神器,助我大军取胜!”

    只有万元吉建议道:“殿下,隆武初年,建虏围攻江阴,起初便是用数十门千斤大炮袭城,数月不得攻破。贼遂调集十余门三千八百斤的重炮,这才轰塌江阴城东北角。”说到此处,他沉默了一下,显然是想起了江阴大屠杀,阖城数十万军民无一生还的惨况。

    “南昌城较江阴更为坚实,却不知两千斤的大炮是否够用?”

    苏承羽点头,他知道现在的火炮发射的是实心炮弹,十二磅炮对于南昌这种五六丈厚的城墙可能真的力不从心。如果真一时半会轰不动,岂不坏事。

    明末时,清军装备最重的火炮是仿英制寇菲林十八磅炮,更重的很少听闻。万元吉说的三千八百斤炮指的应该就这种炮。

    若十八磅炮能轰开江阴,那么以此类推,用二十四磅炮对付南昌城墙应该非常保险。

    “那我便铸数门四千斤重炮来,”他对万元吉道,“这种炮的结构我非常清楚,用铁范铸炮,不用一个月定能完成。”

    因为不久之后注定要面临和博洛所率八旗军的一场恶仗,是以即使没有这次铸造铁炮之事,苏承羽也打算要回一趟龙南,着手升级一下龙卫军的军备,再将后备营全都带出来。否则以龙卫军目前的实力,如果博洛利用人数优势拼命,胜负还真不好说。

    苏承羽深知,这绝非是一支军队的胜负,龙卫军背负着整个大明的前途命运,只能胜不能败!

    杨廷麟闻言躬身揖礼道:“那便有劳殿下。我等在此围住贼兵,静候殿下破城利器!”

    他一言未毕,便见有军士进帐禀报,说礼部右侍郎陈洪谧陈大人车驾已到十里外。

    众人相视微笑,他们早就得到信,朝廷的封赏将至,于是这便来了。

    待陈洪谧到了杨廷麟大营,笑道:“恰好陈王和诸位大人都在,却省去在下奔波之苦。下官这便宣旨吧。”

    杨廷麟听到“陈王”二字,惊讶地看了陈洪谧一眼,后者却笑而不语。

    由于江西接连大捷,故而此次受恩赏的人极多。陈侍郎倒也不急,一个个地招至近前宣旨。

    杨廷麟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万元吉领兵部右侍郎,文荐佥都御史,总督江西诸军。

    赵印选擢升副将……

    众人皆是相互施礼恭贺。

    待在场诸官员封赏完毕,陈侍郎轻咳一声,对苏承羽甚为恭敬地微笑道:“殿下,请接旨。”而后便开始宣读今天的重头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王者之笃于亲,爱莫隆于父子。圣人之谨于礼,治尤始于家邦。自尔父陈王闵逝,朕心恻然。幸侄琳渼聪颖纯德,以文驭武,施镇赣平虏之功……

    “……朕甚期之。式崇宠秩,授以册宝,以承父爵,封为陈王。望尔躬行不怠,思报朝廷,荣以功授,扶保社稷磐固,尤期永誉……

    “临军受封,聊以草草,待朕驾临赣地,必亲持陈王封典,与国以同荣!钦此。”

    苏承羽恭接圣旨,又象征性地接了金册、金宝等一应礼器。这些东西回头还是直接让人送回王府的好,打仗时候带着还不够累赘的。

    周围一应官员待陈侍郎将圣旨宣毕,于苏承羽面前按级别排列整齐,一同施以大礼,同称,“恭贺陈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他们中大多人也都猜到陈州王此番定会有不小的封赏,只是没料到圣上竟不顾郑芝龙的颜面,直接复了陈王的亲王爵位,还要日后亲自主持册封仪式,足见恩宠。

    苏承羽忙招呼众人起身,揖手称谢。

    随陈洪谧同来的太监此时也走了出来,高声道:“陈王殿下,圣上还有口谕。”

    苏承羽忙又转回身来,跪听圣谕。

    “圣上说:陈王私刑参将张安一事甚为不妥,当反思己行。但,打得深得朕心!”

    众官员又是一愣,这是皇上给陈王鞭打张安的事情定了调子,也就是说,日后若让陈王抓到劫掠百姓之事,张安就是前车之鉴。而且纵使有再多奏章弹劾,朝廷也不会对陈王有任何苛责。

    随后新晋陈王又设宴招待陈洪谧等人,南昌城外的明军官员们自是笑语欢庆。

    次日一早,苏承羽先安排了龙卫军的事宜,吩咐由张家玉和余新负责日常事务,如遇战斗,定要召开全军作战会议,按会议结果进行战斗部署。

    而后他便登一条江船,准备顺流而下直达龙南。

    正要上船,就见江面远远驶来许多大船,密密麻麻气势不凡。为首最高大的帆船有三层楼高,船头立着两排背弓弩的水兵,显然是一个舰队。

    待行得近些,又看到船上旗帜招展,上面是一个硕大的“罗”字。

    苏承羽这才想起昨日杨廷麟提到过,这是广东招安来的水寇罗明受。

    他总觉得罗明受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片刻后,他猛然想起,以前看过一本明末小说上提到过罗明受的名字,说的是清军围攻赣州的时候,这个罗明受曾率舰队前往支援。

    后来……他一拍额头,忙令石霖亲去告知罗明受,千万不要过于靠近江岸——在历史上,金声桓就是利用赣江枯水期水位较低,派人靠近船队将其一把火烧光。

    等石霖领命而去,苏承羽仍是不太放心,又让亲兵去吩咐张家玉,派人沿岸巡逻,一定要保住罗明受这支舰队。

 第109章 解决民生问题

    (全本小说网,HTTPS://。)

    五丈长的哨船沿江而下。//全本小说网,HTTPS://。)//

    江面上风不算大,故而还另加了六名桨手不停划动船桨,船速倒比骑马快了许多。

    罗明受的舰队将赣江“捋”过一遍,是以朱琳渼完全不用担心有清军的战船袭击,连护航的船都没带。

    不过相比起后世的大型渡船,这条只有两米多宽的木质帆船平稳性极差,不断地摇晃让他差点晕船。

    而原本就不算宽敞的船舱里,还挤进来一位不速之客——江西布政使张沧海张大人。

    他是临开船的前一刻才匆忙赶上的,此时正斜坐在朱琳渼下首。

    “殿下,何部堂是给了下官死命令,要下官用半年时间使治内的税赋达到建虏未侵之前的水平。”

    张沧海小心地看了朱琳渼一眼,“何部堂说殿下有成策助江西消弭兵灾之创,还求殿下能指点下官一二。”

    如今隆武朝就只有江西这块政令畅达,是以朝廷上下都盯着他张大人如何施政。他是户部尚书何凯的门生,所以很快便得到了口风,说陈王对江西的治理有良策,于是立刻赶来讨教。

    朱琳渼又一次感受到了信息不畅时代的可怕。他上疏说有办法恢复江西百姓的正常生活,等传到张沧海这里,就成了能让江西整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不过眼下的大明还是个农业社会,能让农民恢复生产,整个社会也就算大致稳定下来了。

    他颔首道:“本来此法我正打算上奏朝廷,此时说与你知也好,眼下能实施的倒也只有江西一地。”

    张沧海闻言立刻聚精会神地竖起了耳朵。

    “其实说来也没什么,”朱琳渼笑道,“不过需要两样东西和一番决心而已。”

    “还请殿下明示。”

    “这两样东西叫做土豆和番薯,当然,以后还可以引入玉米。”朱琳渼也不卖关子,继续道,“但有了这些东西之后,重点还在于决心——张大人你施政的决心。”

    张沧海垂眼思索,这番薯他是知道的,去年在盛仙斋宴请王御史的时候还点过这道菜,味道甘甜,他自己连吃了三个。

    土豆的名字却有些陌生,他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印象,但这两种东西和重兴江西有何关系?

    他只得恭敬询问:“殿下,不知要这土豆与番薯有何妙用?”

    “当然是用来做口粮了。”朱琳渼道。

    “什么?做口粮?”张沧海大惊,“那土豆下官不甚熟悉,但这番薯在赣州一斤要卖两钱银子,聊饱口福尚可,做口粮怎吃得起……”

    朱琳渼心中摇头,贵,那是因为没人种植,物以稀为贵。

    土豆和番薯可是拯救大明的金手指之一!要知道,大明如何庞大的身躯为何倒得如此之快?

    虽然有内政、外敌等多方面原因,但问题的根子还是在于明末悲催地出现了小冰河气候,导致气候变冷,干旱、洪涝频发,整个国家的粮食收成不足以维持上亿人口耗用,最终以李自成为代表的饥民造反,击垮了庞大的帝国。

    而土豆和番薯就是对付这种异常气候的最佳解决方案。

    “土豆、番薯极易生长,只要种出一季,价格立刻便会低于稻米。”

    张沧海的表情这才放松了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朱琳渼见他似乎仍有顾虑,又问道:“张大人可知这两种作物亩产多少?”

    “不知。”

    “土豆亩产至少千五百斤,番薯更是能达到两千斤以上。”

    “嘶……”张沧海闻言倒吸一口冷气,亩产千斤什么概念?大明南方肥沃的稻田亩产不过五百斤上下,北方小麦更是只有三百斤产量。也就是说,这土豆能一下子提高两倍以上的收成!

    若真能增加两倍收成,莫说江西自己足够耗用,便是再养活一个福京都不是问题。难怪陈王殿下说他有办法在半年之内重振江西,看来确实是有备而言。

    但他仍是谨慎问道:“殿下,这土豆、番薯可适合江西水土栽种?一年可得几熟?”

    “这两种东西北方极寒之地,到广东湿热之地均可生长。”朱琳渼耐心道,“在江西种植的话,一年至少两熟。”

    张沧海立刻喜上眉梢,但随即又听朱琳渼道:“而且这两种作物不与水稻争地,可与稻米间作套种。即便是山坡、荒地亦可生长得极好,还非常抗旱,无需专门为其修筑水利灌溉设施。”

    张沧海简直要兴奋地晕过去了——如果陈王所言全都属实,那半年之后自己的政绩还不上了天?!

    他立刻又询问了许多细节方面的东西,经过朱琳渼一番解释之后,他终于确信,这土豆和番薯绝对应该推广!

    其实朱琳渼早就想在大明推广这两种作物了,作为一个后来人,他非常清楚数十年之后开始的所谓“康乾盛世”,不过就是因为土豆、番薯开始被农民所了解,并大面积种植之后所产生的假象。

    康乾时期,政治几乎照抄大明,科技开始倒退,海禁更甚。就是因为高产的土豆、番薯养活了底层百姓,人口数量开始激增,显出了一副繁荣之态,实则内里有什么盛世可言?

    但他以前只是个无权无钱无兵,人微言轻的小宗亲,集中所有力量挽救江西战局尚嫌不够用,根本没工夫去搞农业推广。就算去推,怕也没人听他的。

    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由军功带来的巨大政治影响力,使他一份奏疏便能引起朝廷大员的重视。应该说,现在已经具备了推广“土豆番薯金手指”的基础。

    但张沧海的兴奋劲很快便过去了,转而开始低头沉思。作为一个治理江西多年的官员,他的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土豆和番薯说起来确实有太多的优点,但想要在江西大面积普及,所面临的障碍也极多。

    首当其冲便是老百姓对这东西不熟悉,很难立刻接受。他旋即想起江浙地区曾有地方官搞过改稻为桑的事情,结果就是因为农民不愿改变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最终差点搞出民乱来。

    为了避免男主姓名出现混淆,所以本书中男主的名字已统一改为朱琳渼,并不影响故事情节,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非常感谢大家!

    感谢:飞影,天气有机磷,林志姗幻想,末日,爱在那一天,li,不娶佳人不改网名,我心阳光,习惯,ak~47,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被遣返的非洲人,涛,竹竹竹羊,啊鹏,奈何,隐泉,恶魔de目艮,亦客,鱼游墨池,一,解惑,醉卧美人膝,随风飞扬,洋洋得意,爱在拿,姜,狼魂,看不懂,善恶都是荣婕吖,遗忘的珍贵,能耐zzx,一生有你,隐姓埋名,那些年的那些事,达汇泽金,京津,bin,二丫她爹真拉风,骨炎,陈秀梅,0000,此id不符合规则,mr g,雍小,书友160511015537507,为我投的推荐票,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合十拜谢!

 第110章 回龙南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见张沧海眉头紧锁,便大致猜到了他所担心之事,笑道:“至于在民间推广,我可以让宣教府帮忙。全本小说网,HTTPS://。.COm;其实百姓们对有益的事情还是很欢迎的,只要有人耐心对他们讲解。

    “另外现有的良田仍种主粮不变。第一批土豆番薯全部种在山坡、荒地之上,你再辅以税赋优惠,比如开荒种植的第一年不征税。只要百姓们收获一季,等尝到了甜头之后,就算你不让他们种怕都挡不住了。”

    张沧海点了点头,只要不争良田,推广的压力就能减少九成。

    他又问道:“殿下,这两种作物又能从何处购种?”

    朱琳渼记得看过记载,土豆、番薯在天启年间就已引入了大明,在福建、海南等地有小范围种植。

    “福建、琼州等地皆可寻到,而且在那里的价格绝无广西这般贵。”

    他继续指导道:“土豆和番薯都能用切块方式栽种。张大人可先购入万斤,于官田试种。既可向百姓们示范,等收获之后亦可作为种子出售,也是一笔进项。

    “而番薯还可插杆种植,花费更低。只是插杆的方法需熟练农民饲弄,你或可找些闽、琼的薯农来。”

    张沧海不住点头,和朱琳渼又商讨了一阵推广种植的方案,忙退至一旁持笔记了下来。

    朱琳渼这才得空拿起登船之前送来的战报查看。

    其中少部分是朝廷的邸报,而七成以上则是赣北破虏营送来的。

    自从他离开九江南下南昌之后,甄真这个“大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