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又忙对黄道周、常永年、郑成功等人反复叮嘱,说建虏会扮作建昌来的明军溃兵骗开城门。故而近日除非圣驾归来,否则任谁也不要放进城中,切切。

    黄道周等人虽诧异于陈王竟能预知建虏诡计,但仍是连声应诺。

    曾皇后则一路将朱琳渼送至府衙门口,不停嘱咐他定要护得圣上周全。

    ……

    随着马匹扬蹄狂奔,剧烈地颠簸扯动着姜正希身上数十道伤口,终是将他疼醒过来。

    他被横绑在马鞍上,若非如此他恐怕早已坠落马下。伤口淌出的鲜血覆盖了他的双眼,整个世界都变成了血红色,充斥着无尽的惊惧与凄凉。

    他多希望这一切都只是个梦,但浑身剧烈的疼痛无时不在提醒着他,那些都已真实发生过。

    就在今早,他护送圣驾已至汀水上游,正欲渡河,便有士卒禀报附近发现数名轻骑。他派人去打探一番,却未发现异样,于是并没放在心上。

    不料人马正渡河之际,便听到附近号声四起,一群建虏骑兵不知从何处冲出,怪叫着杀奔而来,正击他所部于半渡。

    姜正希方知先前那些必是建虏斥候。但为时已晚,未过河的数百明军几乎瞬间便被击溃,他率四十余名亲兵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护着皇帝车驾拼命逃出重围。

    身后数百骑紧追不舍,箭矢如蝗,他身边的心腹侍卫越来越少。

    眼见被追及之际,他猛然望到前方有一座小城。

    待驰至城下,但见城门上“易成”两个大字,姜正希高声喝令开城门,然而守城士卒见不远处大队建虏骑兵杀至,竟畏不敢纳。

    姜正希只得继续护驾逃命,沿途又经过两座城池,守城士卒俱是紧闭城门。甚至他高呼此乃圣驾,城头之人仍不为所动。

    一直狂奔大半日,已至距离长汀五十里处,姜正希胯下马匹依然跑得口吐白沫,而他本人也因数次返身拒敌身负重伤几乎昏迷,而其他侍卫更是早已殒命。

    等下一次虏军追至,便再无人能够阻敌为圣驾赢取时间了。

    朱聿键见状喝令庞天寿停下车驾,下得车来,看到已经意识模糊的姜正希仍旧紧握着刀柄,不禁一声叹息,上前掰开他的手,将那马刀取下,仰天道:“将军已为朕赴死多次,战至力竭。朕此番便为将军断后,以全君臣之谊!”

    他让人将拉车的马匹卸下——这些马只是拉车,还存有些体力——而后扶姜正希上马,见其已无法稳坐,只得用绳子绑在马上,又令一名小太监携姜总兵往长汀而去,“虏贼之意皆在朕,朕在此,贼必不逐尔等。”

    他送走姜正希,转过身来惨笑道:“大明因忠良兴,因奸佞败,因庸者衰,”又仰头望天,泣然道,“昔我太祖高皇帝扫荡胡氛,统一区宇,成祖文皇帝威震华夷。而朕奉大统,至今已有十月,孝陵不见,百姓不安。文因循于内,武扰害于外,中兴大业茫无端绪,实无面目于九泉之下见列祖列宗……”

    他收回了目光,刀尖直指面前贼兵,高声道:“朕便在此,贼子速来!”

    马匹逐渐远去,姜正希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瞬间看到的,是横刀立于荒野之中的隆武,迎着扑面而来的如雨利矢毫不避让,登时身中数十箭,仰面倾倒。

    随后大批建虏铁蹄自他尸身上踏过……

    姜正希依稀看到长汀城的城门。似乎有人在呼唤他,但他一个字也听不清楚。

    片刻之后,更多的人将他环绕起来。他依稀认出其中的几张面孔,有皇后殿下,黄阁老……

    他挣扎着张嘴,也不知自己是否发出了声音,只是拼尽力量说着。

    曾皇后让人将已是血人的姜正希平放在地上,见他嘴唇颤抖,忙令众人噤声,只听极为虚弱的声音道:“圣上已……虏贼所弑……身被数十箭……圣上于……东南五十里……”

    曾皇后双目圆瞪,拼尽全力缓缓转头望向和姜正希同来之人,正是在破庙里给他柑橘的那个小太监,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他、他所言当真?”

    那小太监显然也被吓坏了,只缩在马腹下,不知所措地点了点头。

    圣上他……曾皇后顿觉天旋地转,仰面而倒,旁边太监忙上前一步将她拖住,大喊着“皇后殿下……您醒醒啊!”

    朱琳渼同样瞪大了双眼,但他感觉到的只有愤怒,无尽的愤怒!

    为什么?

    自己费尽心力要拯救的隆武仍是无法摆脱被杀的厄运?为什么?!

    他自问已做了所有能够想到的一切,曾经一度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最后他依旧没能做到。

    只差一点,对,如果不是黄道周建议隆武南走上杭,那么隆武便一定会按照历史发生过的那样来到长汀。

    为何黄道周要这么做?想到这里,朱琳渼猛地愣住了,历史上隆武南逃的时候,黄道周已北伐失败,身死南京,自然不会有人建议隆武去上杭。

    而阻止黄道周北伐的,却正是他朱琳渼!

 第142章 国乱则贼出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顿时有些发懵,没有他阻止黄道周北伐,隆武便不会去上杭,那么此时自己已在长汀救下了隆武……

    历史简直变成了一个诡异的循环。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或许,自己这个影响了历史进程的蝴蝶翅膀,才是一切改变的源头。

    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随着隆武身死,整个大明将再次风雨飘摇。在这个全天下以皇权为尊的时代,皇帝的驾崩必定会引发时局的剧烈动荡。

    尤其是现在大敌当前更易如此。清军正在福建肆虐,历史上自隆武死后整个福建便立刻全盘崩溃,决不能让这般局面再次上演。

    没有工夫为隆武的死而难过、愤怒了,朱琳渼猛然惊醒,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稳定局势,避免历史的强大惯性将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抹平,又回到建虏夺取天下的旧有轨迹上去。

    他正思索要如何着手,便听黄道周高声喝令周围士卒,“将附近二十丈内的人都聚集于此,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离开此地半步!

    “此外,方才姜总兵重伤昏迷,言语不清,谁若敢将听到的只言片语传了出去乱我民心,定斩不赦!”

    “遵命!”四周士卒齐声应道。

    朱琳渼暗暗点头,刚才听到姜正希说话的人不多,这个时代本来就消息不畅通,只要刻意封锁,两三个月之内都很难传出长汀城去。

    另有侍女赶来将曾皇后抬入府衙,又忙活了好半天,她才悠悠转醒过来,望了一眼众人表情,旋即明白刚才并非做梦。

    她用力将侍女推开,挣扎着起身,竟一头跪倒在朱琳渼面前,恸哭道:“求陈王一定要将陛下夺回!”

    朱琳渼吃了一惊,又不好去扶她,忙向侧面迈了一步也跪下来,“皇后殿下快请起。眼下情形还当以您与太子为重。我先护送你们至江西,返回之后便去……”

    曾皇后闻言摇头,异常坚定道:“圣上魂不得安宁,身不得入土,我和太子便哪儿也不去!”

    朱琳渼愣了愣,他虽知道古人对死者极为敬畏,但没想到会到如此极端的程度。

    他正想再劝,便见黄道周也于一旁跪下,对朱琳渼拱手道:“老臣知道殿下是为社稷思虑,然,即使为社稷虑,亦当先取回圣上遗骸。”

    朱琳渼立刻反应过来,“黄阁老是说这样才能封锁住消息?”

    “此是其一。”黄道周点头道,“任由建奴持圣上骸骨羞辱而不夺回,则示我大明之孱弱,国弱则民疑,天下必乱,此其二。日后虏以圣上尸骨要挟于朝廷,纵不至使我处处掣肘,也当会漫天要价,届时为全忠孝,我只能忍气接受,此其三。”

    朱琳渼这才明白,原来一具尸体还有如此多环节,黄道周确是比自己想得深远。

    他随即点头道:“那我这便去截住虏贼,将陛下遗骸夺回!”

    曾皇后听闻此言,这才在侍女搀扶下站起身来,又对朱琳渼郑重致谢。

    朱琳渼不敢再耽搁,留下二百名骠骑兵给郑成功,带上随姜正希一同回来的小太监,急率其余人马出城而去。

    “将军,不可再犹豫了。”

    常永年眉头紧锁,两根手指用力敲打着桌子。马忠是他倚为智囊的心腹,对其向来言听计从。

    但此次他只是死死盯着桌面始终没有开口,似乎那桌子的木纹中藏着答案一般。

    马忠又压低了声音急切道:“皇帝尚在之时,朝廷便被郑氏把持鼓掌之中。如今郑氏降清,大明皇帝却崩。虽有太子,却仍在襁褓之中。以属下所见,此消彼长之下,不消三个月,福京便会易手。”

    常永年迟疑道:“即使福京陷落,大明还有江西、湖广、两广等地,那陈王麾下战力甚强,万一将来虏军势颓,我岂不无以自处?”

    “将军所言差矣。首先福京乃大明朝廷所在,此地一失,朝局即乱,东军定然势如破竹,一举夺下赣、粤之地,天下大定。

    “即使退一步说,大明真守住了江西,但那湖广姓何,两广姓丁。仅一个未满周岁的小皇帝,加上刚及弱冠的陈王,在江西一隅之地能有何作为?不过是晚几年覆灭罢了。”

    “将军您想,便在姜正希手下再混几年,至多不过一参将职。”马忠望向府衙方向,“而将大明太子奉于清廷,纵不封侯,至少一个伯爵是跑不掉的。”

    “你怎能确定底下士卒都无二心?”常永年又问道。

    “此事根本无需告予普通士卒。”马忠得意一笑,“将军只需派心腹之人与清军联系上,约定时间,打开城门放其进来。届时大势已成,将军只需登高一呼,谁敢不从?”

    常永年闻言眼前一亮,“依你所言,那便降了?”

    马忠见他已然动心,又趁热打铁道:“眼下正是天赐良机,若非那陈王离城,凭其麾下强战,即便想举事怕也难逾登天。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将军。”

    常永年终于点头,用力一拍桌子,“好!那我便收了这天赐!”又对马忠道,“去唤李袭、郭鹏毅、连鸣他们几个来。记得行事要小心隐秘!”

    “是!”

    待得一个时辰之后,几人自常永年房中出来,换作马夫装扮,悄悄将城门开了条缝,纵马四散离去。

    常永年等一众心腹离开,遂又回府衙,打算将守衙侍卫先换做自己的人。他刚过了仪门,便见郑成功与黄道周正在檐下议事。

    郑成功转头间见他前来,立刻抱拳道:“常将军来得正好,末将有一计,可除长汀城外虏贼之患,正与黄阁老商议。”

    常永年皱了皱眉,迈步走了过去,“国姓将军有何计策?”

    郑成功道:“陈王之前断言虏贼必扮作明军诈城,若我仅逐其离去,贼必会寻机又来,城始终不得安。

    “末将所思,不若将计就计,先于城中设下埋伏,而后佯装未识得虏贼,放其进来。而后紧闭城门,伏兵四出,必能将贼一举剪灭!将军以为如何?”

 第143章 贼喊捉贼

    (全本小说网,HTTPS://。)

    常永年做贼心虚,他刚和心腹商议决定给投降,要将清军放入城中,此时听郑成功说了“放其进来”四个字,顿时眼皮一跳,颈后已渗出冷汗。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只觉得郑成功就是在暗指自己刚才密议之事。

    他下意识地退了一步,用力摇头,“不、不行!这怎么可能?”

    黄道周虽觉常永年神态异样,却只当是圣上突崩而众人皆惊,却并未多想,又点头道:“陈王此去快则四五日,慢则七八日即返。眼下巨变突生,我等当以稳妥为上,只需坚守长汀不被虏袭了城去,便是大功。待陈王归来,再做他议。”

    常永年立刻接道:“对对,黄阁老所言极是,坚守便好。”说完,迅速抹了把汗,匆匆低头离去。

    郑成功见长汀城中两位主事之人皆不赞同自己之计,只得长叹一声。

    此番皇帝在往上杭的途中遇害,他总觉得是因为自己误传消息,使陈王直奔长汀所致。是以他心中极为愧疚,只当是两人对自己还有怀疑,于是便也不再坚持,又默默带人于各城门检查防务去了。

    “难道事有败露,那郑森是在暗示于我?”常永年焦急道。

    马忠沉吟片刻,却摇了摇头,“将军莫慌,我们行事谨慎,当不会为他所悉。若真的走漏了风声,你我怎能还安坐于此?”

    他双眼微眯,继续道:“这郑森恐怕不简单啊。”

    “此话怎讲?”

    “依属下判断,这郑森是想和咱们争功。”

    常永年疑惑道:“争功?”

    “咱们只是想偷偷摸摸将清军放进城来,取献城献太子之功。而人家可是要光明正大地行事,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把城献了。将军方才未依其计实乃高明。”

    常永年大吃一惊,“难不成他也想投清?!”

    马忠点头,“将军思之,这郑森是谁?他是郑芝龙之子,郑芝龙既降,他怎会与其父相悖?要说此人真是有能耐,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迷惑住陈王,得其如此信任。

    “对了,将军曾跟我说过,陈王临出城之前反复叮嘱敌将扮作明军骗城。他为何会有此一说?以属下之见,当是那郑森拿假消息予陈王,借陈王之口说出清军要来之事,他再佯装要设伏兵行献城之实,必无人生疑!”

    “好一个连环计!”常永年不禁挑指赞叹,“现在想来,陈王正是随那郑森来长汀的。定是他与满洲人早有勾连,引开陈王所部,好方便清军行事!”

    “正是如此。”

    常永年又道:“既然我们所图相同,何不与他合作,则大事必成!”

    马忠立刻摇头道:“万万不可!”

    “这又为何?”

    “乃父郑芝龙早已输诚,且有献闽关、束闽兵之大功,在清廷已有不小根基。

    “我们若同其子合作,纵不说计谋是他所设,便是我们出力更大,届时只消郑芝龙一句话,那功劳便都是他郑森的了。”

    常永年目露阴冷,“如此说来当趁乱将这郑森……”他说着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马忠却仍是摇头,“亦不可。待将军投诚之后,那郑芝龙必是您的上级,届时若让他查到蛛丝马迹,将军会有性命之忧。”

    “那怎么办?”常永年皱眉道,“难道就看着他将献城之功抢去?”

    马忠微微一笑,“将军莫急,属下有一借力打力之计,可保大事定矣。”

    曾皇后先是生产之后便劳顿奔逃,后又有隆武驾崩这样天塌般的沉重打击,至使她现下身体极为虚弱,只是躺在榻边暗自垂泪,整个人浑浑噩噩。

    若非太监说常永年有事关太子殿下安危的要事相禀,她根本不会见他。

    “你说郑森意图降虏?!”曾皇后神色凝重道。

    常永年隔着幔布急道:“臣亦不敢断言。但眼下多事之秋,凡事不可不慎。

    “那郑氏举族已降,此时陈王刚率主力离开长汀,郑森便突然冒出要引敌入城之计。说是伏兵以击之,若是他事先告知虏贼,或又在伏兵中做些手脚,届时这长汀城事小,我大明若再失太子……”

    曾皇后听到“太子”二字,立刻变得警觉起来,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竟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你所言当真?”

    “黄阁老当时也在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