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得一应过场走罢,曾皇后携太子下了奉天门,行至奉天殿前,于龙椅上端坐。众臣鱼贯而入,肃立在御道两侧,片刻之后,庞天寿捧出了继位诏书开始高声宣读。

    “朕惟受天明命,统御华夷同跻于熙,列圣相承……

    “乃遵遗诏以五月二十日祗告天地祖宗社稷,即皇帝位,奉祖考之洪祐,仰明之永图……

    “惟兹临御之初,宜有涣颁之号,其以明年为泰征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

    整个登基大典极尽简朴,能省的都省了,甚至都没让教司坊派乐工参与,饶是如此,冗长的仪式仍是把小皇帝饿得不住啼哭。

    至礼毕,朝臣皆去,曾太后立刻与小皇帝返回慈庆宫中。

    又两个时辰后,便有黄道周携一应重臣以白布裹纱帽,遍身素服而来。

    曾太后见黄道周、路振飞、黄鸣俊、何楷、朱继祚等人齐聚,自知这是有事要与她商议,便将新君交给乳母,又屏退左右,这才道:“吾儿初继大位,还需诸位大人多为社稷费心了。”

    路振飞和黄道周对视一眼,率先拱手,直奔主题道:“禀太后,我等正是为大明社稷安稳而来。”

    曾太后点了点头,除了杨廷麟人在江西,眼前这数人几乎便是小皇帝在朝中的全部班底了,他们能主动前来为皇帝谋划倒是让她甚感欣慰。

    显然几人先前已有讨论,此时皆由路振飞一人代言,“虽时下皇上已承大统,然,朝中局势却仍未可称稳。”

    曾太后再次点头,同样有话直说,“唐王监国已久,此番虽去监国而改辅政王,但其权柄仍不得稍减。以皇室宗亲主政,此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黄道周、路振飞等人没想到太后竟把话说得如此直白,这意思根本就是要他们设法扳倒唐王了。

    诸臣再次相互对视,旋即同时跪伏于地,压低声音道:“臣,谨遵懿旨,自当尽心竭力。”

    待曾太后让几人起身,路振飞又道:“时下朝中形势,内阁有黄阁老坐镇,加上我等数人,”他向身旁扫视一圈,此时屋中几位竟均是内阁大学士,“至少不落下风。

    “而六部之中,最重要的吏部和户部皆是唐王的人,有取仕之权的礼部同样是王应华任尚书。如此,令出内阁不难,但想要真正执行下去,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此外,五城兵马司及御营都统亦是唐王任命。眼下虽人马不多,但假以时日扩充御营,整个天兴府的军权便尽在其手了。”

    朱继祚补充道:“还有都察院,八成以上的都御史皆出唐王府。这些言官甚至比六部官员更难对付。”

    曾太后对这些自是早有预料,旋即环视众人道:“诸位大人可有良策?”

    路振飞揖道:“回太后,臣以为,当用此消彼长之策,徐徐图之方可。”

    未等他继续说下去,便闻庞天寿与门外禀道:“启禀太后,姜正希姜总兵求见。”

    “姜正希?”曾太后略为惊讶,姜正希虽算是她的人,但其级别显然还不够加入眼下这次会议。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庞天寿道:“让他进来吧。”

    待姜正希进屋,先匆忙行了礼,又取出一份塘报交给身旁的黄道周,而后神情激动道:“衢州大捷!这份塘报刚至天兴府便被我截住,因为事关重大,只得直接来禀于太后知。”

    黄道周急忙展开塘报,刚看了前几行便动容道:“果然大捷!陈王所部趁衢州虏军空虚,奇兵北出仙霞关,已于三日前智取衢州!虽斩获首级不多,但缴获建虏囤于衢州的粮草数万石,并辎重、旌旗等物上百车。”

    “陈王真将才也!”黄鸣俊闻言盛赞道,“先取仙霞关,再下衢州城,如此博洛后援尽断,纵然其想从西侧杉关输粮入闽,亦已无粮可送了!”

    黄道周继续向下念道:“此外,陈王还策反了已降虏的方国安部。待衢州城落,方国安即举义反正,重归大明。其率所部两万人马正于绍兴府擒杀虏贼伪官。浙江中东仅有虏军不足两千,且散于数城,绝无可撄其锋之兵。”

    他将塘报捧给曾太后,惊喜道:“太后,方国安此时怕已取下绍兴。有了他这队兵马,若不出意外,至多月余,浙江便可光复!”

    “现在只待除灭博洛这支虏军,江南便已尽归大明。”路振飞同样满脸喜色,忽而,他又抚掌笑道,“我这消彼长之策,却正可借陈王这番大捷之势!”

 第183章 制衡的力量

    (全本小说网,HTTPS://。)

    路振飞见曾太后向自己望来,继续道:“先说这‘消’字。(全本小说网,https://。)

    “唐王虽掌握户部,看似管控天下赋税,然则眼下户部哪里有税银可收?但户部担负朝廷一应支出确实无以推脱之责。

    “恰陈王大捷,虏军粮路尽断,博洛必得回师北返以图重新打通仙霞关通道。我等可借此于朝廷之上力主出兵尾随博洛大军之后袭扰之,御虏大义所趋,谅无人会生他议。

    “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既出,各种粮饷辎重都需户部出钱。另外黄阁老所领工部亦大造军器,所费银钱更是无可计量。

    “待户部为各方催银无计可施之时,便可以此为柄,可令苏观生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朝堂之事其必无心思多管。”

    他说到得意处,正慷慨激扬吐沫横飞,便听道黄道周干咳几声,向一旁侧过脸去。

    路振飞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些招数虽是为君王社稷,不过确实略下作了些,当下神态大为收敛,轻声道:“另外还可借此将刘若鳞及其所率御营调出天兴府,令其追袭虏军。如此,天兴府内便再无唐王军力。”

    黄鸣俊一旁皱眉道:“唐王怎会同意调其御营出城?”

    “可由太后于朝廷上先令姜总兵率所部御营击虏,待姜总兵领命之后,再遣刘若鳞部同往。并言明此乃灭虏以报国仇之大事,御营作为圣上亲军必往之。携此大义,唐王当无以为辞。”

    黄鸣俊又道:“若行此策,岂非伤人一千自损八百?”

    “无妨,”路振飞摇头道,“一则,即使姜总兵离开,天兴府中还有您黄阁部麾下。

    “二则,这里还有后招,便是我所说的‘长’字。

    “待刘若鳞出了天兴府,可以禁军不足难护国都为由,着他人兼任御营都尉,于天兴府附近募兵操练。

    “至唐王之军返回,天兴府中早已为我新募御营所控制,其为之奈何?”

    “募兵操练说来不难,”朱继祚沉吟道,“只是所需饷银怕不在少数,这银从何来?”

    路振飞微微一笑,伸出两根手指,“有二策。

    “其一,可由太后密旨杨阁部,使其解江西税银秘入圣上内帑而不予户部。不过今年等江西之税入天兴府尚需时日,故而筹银还另有他途。

    “其二,曰售爵。”

    黄道周闻言立刻打断他道:“路阁部,此法不可,历来买官售爵乃乱象之始,断不可启此先例!”

    路振飞对曾太后拱手道:“微臣所言仅售爵,却不卖官。爵位仅是荣衔,并无实权,于朝政绝无影响。况不授世袭之位,只为对应眼前困局,待买爵之人寿尽,此事几无痕迹。”

    黄道周再欲阻拦,却闻曾太后道:“非常时行非常法,不计小节。”她旋即又微微蹙眉,“只是授予爵位之事,吏部那边怎得通过?”

    “回太后,此事无需经过吏部,授些许虚爵,由圣上发中旨便是。倒要看看,购爵之人是认圣旨还是认户部。至于朝堂上有人非议,便让他去吵,徒增聒噪耳。”

    曾太后脸上立现喜色,心中却在筹算,天兴府中海商众多,其经年与各国贸易,所积累之银钱无以可计,平日凡有些稀罕物便会大把撒银相互攀比。若可用银换得爵位尊荣,定有诸多豪绅趋之若鹜,不计花费。

    若售得银两在募兵之外另有富余,还可用于扩充锦衣卫。此次唐王私制梓宫,意欲率先为先帝发丧之事,正是郑广英手下锦衣卫有所察觉,这让她深刻体会到锦衣卫的重要。

    眼下锦衣卫仅剩数十人,完全起不到查审朝臣的作用,她暗自忖道,当先招募锦衣卫千人,用这支力量对付唐王在朝中势力最为合用。

    另外东厂亦可重建,若论这天兴府之中最让她放心的人,那便是庞天寿、白大戚等太监了,由他们掌控一队能缉拿审问朝臣的私兵,对稳固小皇帝的位置必然大有裨益。只是不知这银子是否足够了。

    思及于此,曾太后颔首道:“路阁部此法当行,便交由你亲自经办。名册按时交给庞天寿,再从皇帝这里发中旨封爵。”

    “臣,谨遵懿旨!”

    曾太后看了眼手中陈王大捷的塘报,又问面前诸臣道:“陈王此番立下赫赫战功,皇帝这边是否也该有所表示?”

    黄道周垂目思索片刻,拱手缓道:“禀太后,臣以为,非但要有表示,还当普扬其功,重加嘉奖。”

    他顿了一下,似乎仍觉不够,又道:“甚至这塘报内容都要修改为宜。诸如其中‘智取’、‘斩首不多’等字样当删去,改为与城中顽守之虏贼浴血激战,终以将士舍生忘死克服衢州。尽灭城中贼军,斩首千余,自此福京以北大定,仙霞关屏障固稳。”

    曾太后大为惊讶,疑惑道:“黄阁老此举却是为何?”

    未等黄道周回话,路振飞却是挑指赞道:“黄阁老真乃老臣谋国!此法却是以陈制唐,端的高明!”

    他又对曾太后揖道:“陈王刚即过弱冠之年,于朝中毫无根基,若太后示之以大恩,必能依其为翼。

    “陈王手提闽地最为精锐之重兵,又有收复抚州、广信、仙霞关、衢州等军功,若再壮其在朝中的影响,定能成为一支制衡唐王的力量。

    “太后……不,皇上秉大统,于二王之上左右借力,不虞朝局难稳矣。”

    曾太后旋即望向黄道周,见其也是微微点头,显然路振飞所说正是他之所想。

    ……

    唐王府。

    新晋辅政王依例于先帝灵前哭吊一日,之天黑方才回府。

    以苏观生为首,王应华、何吾驺、曾道唯、林嵋等一应唐王心腹早已候在府中,就等他回来。

    王府书房中,苏观生见一身衰服的朱聿奧虽神色哀伤,却是面带红光印堂发亮,似乎对得封辅政王之位大为满意,不禁心中暗自摇头。

    唐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倒是满意了,但他苏观生呢?他梦想中的内阁首辅、承封世爵、位列三公,还一样都没能实现!

    唐王怎能就这样满意了呢?!

    “辅政王殿下。”待叙礼已毕,他立刻拱手道,“下官有一言,当先禀予殿下知。”

 第184章 权欲熏天

    (全本小说网,HTTPS://。)

    苏观生如今可是朱聿奧手下第一干将。全本小说网,HTTPS://。.COm;朱聿奧就上首坐下,忙示意道:“苏阁部请讲。”

    苏观生立刻一脸严肃道:“殿下可曾忘初志耶?”

    “苏阁部此话怎讲?”

    “如今我大明半壁江山为虏所据,更有数万贼军就在福京肆虐,实为社稷动荡百姓倒悬,正需圣君以治天下之际。

    “然现下君弱国疑,民心不稳,又以何剿敌复国?”苏观生大义凛然道,“况曾太后弄权,以懿旨替圣诏,大有以后宫听政之势。种种皆为乱兆,如此以往,国祚难继……

    “殿下当以不世之资,拯万民苍生于水火之中,此乃殿下之天命,却之得咎啊!”

    朱聿奧闻言一怔,苏观生这一席话如同一颗火星,将他那份已开始冷却的权欲重又点燃。

    他旋即想到就在几日之前,他还做着君临天下的梦,甚至连国号都已想好了,梦中他驱除建虏,中兴社稷,为万民称颂,成为名留千古的一代圣君。

    如果不是曾后突然返回天兴府,昨日登基大典便该是为他朱聿奧所举行的了。

    而眼下,那个妇人随手封了他一个“辅政王”,便想让他就这么为那个襁褓中的幼儿俯首效力。

    这是他想要的吗?

    不!论实力,论人望,论治国,他自认当今没人比他更适合登临大位。

    那为何要让予一个婴孩?

    苏观生见朱聿奧神情变了几变,知道已说中他心事,忙又趁热打铁道:“恕下官直言,便是殿下这辅政王之位,恐怕曾太后亦视之为喉中鲠阻。

    “如今福京危急,她便用殿下之力稳定朝局。待虏军既退,天兴府安稳下来,她定会想尽办法削殿下之势。今日调刘若鳞出天兴府便是一例。

    “殿下本应为一世之圣,何须困于妇人之手?”

    他见朱聿奧的眼神中尽是不甘之色,最后沉声道:“殿下曾闻,自古力擎社稷之权臣,有得善终者耶?”

    朱聿奧瞳孔一缩,又沉思半晌,终于艰难地抬头道:“只是如今大势至此,新君即立,名份已定,当如何为之?”

    苏观生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下官有远近两策献予殿下。”

    朱聿奧用力盯着他,点了点头。

    “近者,陈王也。”苏观生向北望去,“福京之内,属陈王所部军力最强,且与江西诸军相从甚密。

    “但其素与天兴府中众臣少有往来,几无权势。若殿下许之以重益,得其支持,便是得了福京、江西两地大部武将支持。再加上殿下于朝中文臣的影响力,只需传告天下先帝之子已薨,曾后所携太子实为假冒,再登高一呼,大位更替又有何难?”

    朱聿奧沉吟道:“但要以何动陈王之心?”

    苏观生道:“殿下可许诺陈王,封其为‘上亲王’,位在诸亲王之左,且将赣州皆封予其作为藩地。使其拥殿下而不奉幼帝。”

    朱聿奧闻言也是暗暗吃惊,心说苏观生还真是大手笔,赣州,那可是江西最大也是最富的州府,占了江西三成之地。陈王不过一无根基之宗亲,能得如此重藩,又加‘上亲王’之殊荣,料其定会遵从!

    苏观生继续道:“此乃近者,却不可过于倚重。而另有远者,还需下官亲往广东方可。

    “依下官估算,丁魁楚所部至少有三万人马。只要能调动粤军入闽,成效更甚于陈王之兵。此外,”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待剪除虏军之后,有数万粤兵驻于福京,还能盯住陈王,可防其另有他念。”

    朱聿奧立刻点头道:“本王即刻便修书一封,由苏阁部带去广东,此行乃重中之重,当速往之!仍以先前所许丁魁楚之梧州王爵,其若有旁的要求,苏阁部自便宜处之即可。”

    他又转对王应华道:“另劳王部堂去一趟建宁府,便是方才苏阁部所议条款,务必说得陈王与吾一心。”

    苏观生和王应华一同揖手。

    “定不负殿下所托。”

    ……

    建宁府。

    施福率七千大军自建安急往浦城赶去。

    他位列郑芝龙手下第一猛将,更是被郑芝龙委以福京总兵重任,其统兵确是颇有些手段。

    这一路上他所部行进迅速,且极有章法,行伍丝毫不乱。

    另外,他心知建宁大部已为明军控制,是以沿途甚为小心,不断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就怕会遇到明军埋伏。

    但一直到了距离浦城六七十里处,始见明军大部,他遂令人马扎营,又派人前去打探,方知这便是围困浦城的明军主力。

    这队明军果如施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