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先吩咐庞天寿送景顾勒去“休息”,莫让其见到旁人,又赞林欲楫心思缜密,此事办得妥当,问他此时要如何处置为好,是否当除掉这个密使。

    林欲楫却说或可议和,弘光帝和潞王在虏手中,始终是朝廷的一个隐患,不如利用此次博洛求和的机会,将此隐患消弭掉。

    她见林欲楫将弘光和潞王称为隐患,便知他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忙询问当如何利用。

    林欲楫当即献计,说只需寻个借口,让满人莫要声张归还弘光帝和潞王之事,而是将此二人送至太后指定的地方,后面的事便可依太后的意思办了。

    曾太后自知若不提送还弘光与潞王,想让朝臣们同意和满人议和必定阻力极大,便让给事中颜阳在朝上漏了点口风,试探群臣的意思。

    不料方才庞天寿从奉天殿回来,说提到与建虏议和的颜阳差点被人打了。

    庞天寿见太后颇为凝重,犹豫了一下,又拱手道:“陈王殿下先于仙霞关、浦城一线毙虏七千余人,前不久又在建安城下歼灭施福部七千余。

    “由数番交锋,朝中官员皆以为博洛大军实不堪一击。眼下建安亦被陈王围困,虏军粮草将绝,更是旦夕可破。是以,此时断无人会赞同议和之事。”

    未等庞天寿说完,忽有太监来禀,说礼部侍郎林欲楫求见。

    曾太后正为难之际,忙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要说林欲楫也未料到朝中对议和之事反应如此激烈,送不走博洛,他身家性命便会不保,当下也是甚为头疼。

    待他行至午门,就听有大臣高声议论方才朝上之事。

    “我大明立国以来,何时有过和谈之事?”

    “呵呵,要说来也算有过。”

    “哦,我怎不知,还请李大人指点。”

    “张大人忘了万历年间朝鲜之役时,沈惟敬搞的那次议和了?”

    “原来是那次,李大人说笑了,哈哈。”

    “本就是戏言。虏贼将灭,竟有人谈及议和,真与那沈惟敬无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二人离去,林欲楫却陷入沉思。

    沈惟敬之事他很清楚,万历年间大明应朝鲜求救,派兵助朝鲜抗击倭人入侵。

    当倭国打得精疲力竭,大明也不愿继续在朝鲜浪费军饷的时候,一个名叫沈惟敬的商人出现了。他采用两头骗的方法,竟促成了大明与倭国的“和谈”。他让万历以为倭人乞降了,让倭国国王丰臣秀吉以为大明妥协了。若非发生了点意外,这次啼笑皆非的和谈险些以成功收尾。

    “乞降?”林欲楫忽然眼前一亮,立刻便转去了慈庆宫。

    待见过了礼,未等曾太后询问,他便立刻揖道:“臣启太后,若要议和之事于朝廷上通过,必得改一改这事的名称。当不宜称作和谈,而称建奴乞降。如此,定不会再有人非议。”

    “乞降?”曾太后皱眉道,“这要如何让人相信?”

    “不难。”林欲楫在来此途中早已想好,当即接道,“眼下闽南正闹旱灾,饿死了不少人。可使人随意搜罗些饥民的尸体,充做是虏贼首级,便称是大捷斩敌数万,余虏不堪所败,乞降求活。

    “届时太后只需派臣前往‘受降’,实则与多尔衮商议送还弘光帝和潞王之事,当可万全。”

    曾太后微微点头,眼下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为了儿子的皇位,同时更是为了儿子的性命,她只能接受林欲楫的建议。

    她又问道:“若是和谈,多尔衮定会要求放博洛离去,林大人以何应对?”

    “只需将陈王换防他处,调太后的人掌控仙霞关。让清军扮作难民,分批至仙霞关下,由我大军逐次送出关去即可。”

    感谢18977***009同学对我的慷慨打赏!十分感谢你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祝你新春快乐,狗年大吉!

 第190章 狡贼如狐

    (全本小说网,HTTPS://。)

    林欲楫闻言立刻双眼圆瞪,连连摆手,“这如何使得?资敌粮草,莫说让朝廷通过,单是提出此事,也够我掉脑袋的!”

    “便是犯人也有碗牢饭吃。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黄熙胤却道,“若我大军断粮,大将军断难约束得住。届时数万人马四处抢粮,这还如何议和?”

    “若大将……博洛得了粮草后出尔反尔,又挥军犯天兴府,我岂非作茧自缚?”

    黄熙胤笑道:“林大人无需多虑。只用每隔五天,供我人马五日之粮。若见大军有异,便立时断粮,无异,再续五日。如此,我军中粮不半旬,纵有旁的想法又能奈何?”

    林欲楫低头细思,若福建虏军因缺粮而生乱,最终被各个击破,保不定自己那份顺表便会被明军缴获了去,如今当稳妥送走这些“瘟神”才是上策。

    若仅数日粮草,量博洛也搞不出什么花样来,他权衡半晌,终是点头道:“每隔四日,发三日之粮。”

    黄熙胤叹口气道:“就按你说的,能保住大军不哗变就是。”

    末了,他又告诉林欲楫,博洛的特使明日天亮便会来天兴府,要他见机带此人去见曾太后即可。

    ……

    “满朝竟无一人赞同?”曾太后坐于椅上,身体前倾紧盯着庞天寿问道。

    “回太后,朝臣皆是义正言辞,誓不赞同和谈。”庞天寿垂目道,“那颜阳还差点儿被几名清流给打了,幸而唐王殿下拦住,方才未出乱子。”

    曾太后颓然地靠在椅背上,满面愁云。

    昨日礼部侍郎林欲楫带了个人来见她,要她屏退了下人,这才告诉她那是博洛的密使,名叫景顾勒,是来请求和谈的。

    正当她要大发雷霆,怒斥林欲楫之际,那景顾勒却对她说博洛大将军诚心议和,若得明廷同意,可放归弘光帝和潞王以示诚意。

    她立时大吃一惊,弘光和潞王对小皇帝意味着什么她怎能不知。这二人中的任一个回到福京之日,便是她儿子退位之时!还好林欲楫将博洛的密使带来了自己这里,若此人直接出现在朝堂之上,群臣很可能会为了换回弘光和潞王而接受议和。

    林欲楫说他知道此中厉害,便未让景顾勒直接向朝廷提出和谈之事,而是先带他来密见太后,由太后定夺。

    她先吩咐庞天寿送景顾勒去“休息”,莫让其见到旁人,又赞林欲楫心思缜密,此事办得妥当,问他此时要如何处置为好,是否当除掉这个密使。

    林欲楫却说或可议和,弘光帝和潞王在虏手中,始终是朝廷的一个隐患,不如利用此次博洛求和的机会,将此隐患消弭掉。

    她见林欲楫将弘光和潞王称为隐患,便知他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忙询问当如何利用。

    林欲楫当即献计,说只需寻个借口,让满人莫要声张归还弘光帝和潞王之事,而是将此二人送至太后指定的地方,后面的事便可依太后的意思办了。

    曾太后自知若不提送还弘光与潞王,想让朝臣们同意和满人议和必定阻力极大,便让给事中颜阳在朝上漏了点口风,试探群臣的意思。

    不料方才庞天寿从奉天殿回来,说提到与建虏议和的颜阳差点被人打了。

    庞天寿见太后颇为凝重,犹豫了一下,又拱手道:“陈王殿下先于仙霞关、浦城一线毙虏七千余人,前不久又在建安城下歼灭施福部七千余。

    “由数番交锋,朝中官员皆以为博洛大军实不堪一击。眼下建安亦被陈王围困,虏军粮草将绝,更是旦夕可破。是以,此时断无人会赞同议和之事。”

    未等庞天寿说完,忽有太监来禀,说礼部侍郎林欲楫求见。

    曾太后正为难之际,忙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要说林欲楫也未料到朝中对议和之事反应如此激烈,送不走博洛,他身家性命便会不保,当下也是甚为头疼。

    待他行至午门,就听有大臣高声议论方才朝上之事。

    “我大明立国以来,何时有过和谈之事?”

    “呵呵,要说来也算有过。”

    “哦,我怎不知,还请李大人指点。”

    “张大人忘了万历年间朝鲜之役时,沈惟敬搞的那次议和了?”

    “原来是那次,李大人说笑了,哈哈。”

    “本就是戏言。虏贼将灭,竟有人谈及议和,真与那沈惟敬无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二人离去,林欲楫却陷入沉思。

    沈惟敬之事他很清楚,万历年间大明应朝鲜求救,派兵助朝鲜抗击倭人入侵。

    当倭国打得精疲力竭,大明也不愿继续在朝鲜浪费军饷的时候,一个名叫沈惟敬的商人出现了。他采用两头骗的方法,竟促成了大明与倭国的“和谈”。他让万历以为倭人乞降了,让倭国国王丰臣秀吉以为大明妥协了。若非发生了点意外,这次啼笑皆非的和谈险些以成功收尾。

    “乞降?”林欲楫忽然眼前一亮,立刻便转去了慈庆宫。

    待见过了礼,未等曾太后询问,他便立刻揖道:“臣启太后,若要议和之事于朝廷上通过,必得改一改这事的名称。当不宜称作和谈,而称建奴乞降。如此,定不会再有人非议。”

    “乞降?”曾太后皱眉道,“这要如何让人相信?”

    “不难。”林欲楫在来此途中早已想好,当即接道,“眼下闽南正闹旱灾,饿死了不少人。可使人随意搜罗些饥民的尸体,充做是虏贼首级,便称是大捷斩敌数万,余虏不堪所败,乞降求活。

    “届时太后只需派臣前往‘受降’,实则与多尔衮商议送还弘光帝和潞王之事,当可万全。”

    曾太后微微点头,眼下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为了儿子的皇位,同时更是为了儿子的性命,她只能接受林欲楫的建议。

    她又问道:“若是和谈,多尔衮定会要求放博洛离去,林大人以何应对?”

    “只需将陈王换防他处,调太后的人掌控仙霞关。让清军扮作难民,分批至仙霞关下,由我大军逐次送出关去即可。”

    感谢18977***009同学对我的慷慨打赏!十分感谢你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祝你新春快乐,狗年大吉!

 第191章 自信的阿济格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聿奧离开了奉天殿,却未直接返回王府,方才朝堂上之事让他颇为烦闷,脚下不由自主地便向文渊阁拐去。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这些天来他总在此处理政,竟已成了习惯。

    近来发生了诸多大事。先是他的嫡系刘若鳞所部在天兴府以西意外遭遇了清军拜尹岱的人马。

    后者大概是因为缺粮而准备终止北侵福宁州退回延平,故而显得士气低落军容不整,于是刘若鳞判断可趁机与之一战。

    不料就是这不到两千名士气不振的虏军,依旧将刘若鳞的两千三百多人杀得落花流水。待刘若鳞逃回天兴府,立刻让守军关闭城门,闹得城中皆以为是建虏要来攻打。

    直到次日方才探明,拜尹岱的人早已西归延平而去。

    本来胜负乃兵家常事,若只是刘若鳞战败倒也没什么。但不巧的是,很快便有战报传回,说姜正希所部在延平以南大破虏贼主力,斩首一万三千余!

    最要命的是,这一战打下来,博洛似被吓破了胆,竟向大明乞降!那姜正希可是曾太后的人,让其拿下这驱虏扶国的大功,以后她的气焰定会更为嚣张。

    他自然不知,所谓姜正希大破建虏不过是按照林欲楫的计策扯谎而已,那斩获的万余首级只是饿死的闽南饥民。甚至姜正希此时尚在赶往闽南途中。但在这个信息不畅的时代,所有人也只能相信邸报所言。

    于是今日朝堂之上,曾太后便以皇帝之名,命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林欲楫赴徽州与虏首多尔衮讨论受降一事。并言虏军残部现已囚于南平郊外,博洛降使请求在受降期间供给粮米。

    林欲楫立即奏言,为使降卒不乱,可每四日给予吃用三日之粮草。再使姜正希部收缴虏军兵刃并就近监视,若虏有异动,便立时断粮,以大军剿之。

    那些前几日被拜尹岱“攻城”吓得不轻的朝臣们听闻建虏乞降,无不大大松了口气。一时间朝上皆为姜正希歌功颂德,吹捧皇帝真龙天佑云云,对太后的一应安排自然也是毫无异议。

    破虏大功已归了太后的人,这受降大事若自己再不参合进去,以后朝堂之上必然威信大跌。

    待远远看到文渊阁的牌匾,他就见都察院左都御史林嵋快步迎了上来,先向他施了一礼,又左右观望,见附近无人,这才肃然道:“殿下,方才朝堂之上众臣皆被一场胜仗冲昏了头。建虏侵我河山,戕我百姓,即倾尽全力将其碾为齑粉亦难消大恨,怎可受其降而放其生耶?”

    朱聿奧一愣,林嵋作为他的心腹,为人如何他还是很清楚的,今天怎会如此大义凛然嫉恶如仇?

    “林大人的意思是?”

    林嵋拱手道:“下官定会联络都察院言官,并六部给事中,上表朝廷,决志不与建虏妥协,定血战到底!”

    他看了眼朱聿奧惊讶的表情,又望向别处,低声道:“但若殿下的人能出任受降副使,以及姜正希在延平所获贼军首级能分润出一些来,或饶那些建虏残兵一命也未不可。”

    言罢,他只微微颔首,便似从未遇到唐王一般,自向午门而去。

    朱聿奧嘴角当即便扬起一抹笑意,这些言官啊,一张嘴简直比刀枪还管用!

    次日,都察院大小官员云集朝堂争相表奏,竟要太后收回昨日懿旨,誓与建虏战至一兵一卒。

    又一日后,曾太后再次以皇帝名义颁旨,改由曾道唯任受降副使,又彰游击将军罗宝玉数日前在延平附近破虏四千,初时因邸报不详,误计入姜正希名下,现予更正。

    而昨日还喊着要与建虏拼命的言官们却像失忆一般,均一言不发。

    其他朝臣皆知曾道唯和罗宝玉是唐王辅政王的人,这些个官场老油条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心照不宣之下更是无人再提血战到底之辞。

    ……

    已近六月,纵然福建的山中亦酷热难当。

    阿济格回望山道上因为又饥又热而垂头丧气的数万大军,不禁皱了皱眉,举起马鞭指着大队人马对部将卓布泰道:“让这些崽子们都打起精神来!我阿济格还没死,我大军还没败哪!”

    他胯下战马仍旧向前走着,不经意山中枯枝勾住了他的衣衫,刺啦一声便将锦缎的汗衣撕出道口子来。

    阿济格不由大怒,抽刀砍断了枯枝,正要喝令士卒将那枯树也连根刨出,就见有一骑飞驰而来,离得还远便在高声呼喊:“贝勒爷,有大将军密信!”

    阿济格忙让人接住信使,拿过密信查看。

    但见信中言道:明廷已然中计,现已派和谈大使出关,待随明臣同行的景顾勒出了仙霞关,摄政王立时便能得知福建战局,届时便可派刘光弼大军于杉关以西配合夺关。

    阿济格面色顿时为之一松。当得知明军夺取仙霞关并围困建安城之后,博洛便与众将定下计策,由博洛率一万多名最弱的绿营兵留在延平迷惑南人,并假意与明廷议和拖延时间。

    而另一边则以阿济格为将,率剩余的四万八旗主力及绿营精兵沿小路急速赶往福建西北的杉关。如今明军主力皆在仙霞关及建安一带,杉关当无多少兵马驻守。

    只要能麻痹南蛮朝廷二十天左右,待自己大军突然出现在杉关,定能旦夕夺关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