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梁山终结者-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提拔这么快,和他曾为太子媒人也不无关系。

    方天定看向北方,道:“传令,张宪即刻前往王寅部效力,助其拿下寿州。”

    萧嘉穗道:“太子,张宪投降不过一旬,现在派出,会不会太早了?若是……”

    方天定道:“其父守寿州,坚持不降,急切难下,为免损失过大,当断则断。”

    派出张宪,便是复叛,不过损失一将,不会有太大影响。

    若是张宪说服张所投降,便可以轻易得一州之地,还可以收得张所。

    这种高风险,高收益,但是失败损失不大的买卖,当然可以做得。

    不一刻,张宪到来。

    方天定道:“此来旬日,你也见了我朝气象,可有收获?”

    张宪道:“纵观我朝,比历朝历代强了不少,或可实现天下大同。”

    “前途漫漫啊!”感慨一句,方天定又道:“为寿州百姓计,我希望你能劝的你父投降,也好免得玉石俱焚,生灵涂炭。”

    张宪垂首,道:“吾父意坚,恐不易劝动。”

    “无妨,你自去便是。”方天定道:“若你父来投,就地为寿州知州,治理民政。”

    张宪拜下,领命告辞。

    方天定又看向身后,道:“庐州便交给诸位了。”

    新任知州卢襄拜下道:“太子放心,定不让一人因饥寒而亡。”

    卢襄投降后,还是应天府尹,然而他是降臣出身,说话底气不足,成绩也只是差强人意。

    因此,他主动申请外调,来庐州担任了知州。

    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庐州刚刚经历过大战,城池残破,野外多有荒废。

    想收回移民,重振经济,不费大心思是不可能的。

    不过,想更进一步,接受困难任务是必须得。

    只要庐州治理的好,卢襄就可以洗去降臣的身份,挺直腰杆做官。

    方天定又看向史进,道:“庐州城中,所剩大多是降卒,军心未稳,要抓紧教育与训练。”

    史进道:“太子放心,经过公审高俅和诉苦教育,士卒已经归心,并无可忧虑处。”

    方天定道:“不可掉以轻心,该部亲眷大多在黄河以北,若是大意,恐有变故,教育不能停。”

    史进、王进同时道:“定不负太子所托。”

    史进是庐州防御使,王进是副使,虽是后方,压力也是山大。

    庐州三万兵,有两万八降卒,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好在,庐州无战事,有时间慢慢教育。

    不止庐州城中,其他各部的降兵教育也要继续深入,以防哗变。

    安排完毕,方天定下城。

    白钦、卫忠、卫亨、蒋印、张俭、张韬、高可立、张进仁、钱振鹏、段恺、滕戣、滕戡十二大将已经在等候了。

    方天定翻身上马,长戟一挥,喝道:“出发!”

    “出发!”众将纷纷附和。

    不一刻,众将从队尾跑到了队首。

    旗帜如云,队列如龙,实乃兵强马壮。

    感谢赵宋运输大队长,七万兵中有两万五的骑兵,总算是阔气起来了。

    只是这些骑兵的数量,相比于金辽的数十万骑兵,还远远不够看。

    而且新手太多,亟需训练。

    巡视了一遍,方天定骑着照夜玉狮子回至中军,一边走,一边打量道路两侧。

    八月下旬,天气微寒,明亮的日光晒着十分舒服,正适宜行军。

    大战结束,秋收将至,道路两侧的稻谷即将成熟,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片金黄。

    有些种的早的人家,已经开始收割了。

    只是长势不好,今年必然歉收。

    庐州大战,方圆五十里的百姓都避开了,田地失于照料,要么缺水缺肥,要么杂草蔓延,一亩地能收个一两石就不错了。

    看了田地情况,方天定道:“传令卢襄,庐州税赋全免!”

    只有传令兵前去下达命令。

    这个命令,能让庐州百姓感恩戴德,却让卢襄痛哭流涕。

    没了几十近百万的秋税,庐州上下官员的日子,难过了!

    不过,不经历困难和考研,怎么步步高升呢。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二百三十三 宋江点将

    “咳咳咳……”咳嗽了一阵,宋江道:“各位兄弟,童相钧旨,着我部出人攻打泗阳,谁愿意领军走一遭?”

    说完,宋江又是一阵咳嗽。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这是淮河水战留下的后遗症,本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结果听到庐州会战的消息,病情又加重了。

    病,得治!

    心病,药石难治!

    所以,宋江也放弃治疗了。

    就这么着吧,爱死不死,早死早解脱。

    帅帐内,除了宋江的咳嗽声,落针可闻。

    看无人应答,宋江道:“各位兄弟,庐州落败,方天定不日必回,等其合流,打起来就更难了。”

    说完,宋江拜下,道:“还请各位兄弟怜悯宋江的报国之心,助我一助。”

    “哎!”鲁智深重重叹了口气,道:“那是土山?那是百姓尸骨之山!如何能够踩踏的上去。

    谁爱去谁去,反正我是不去的,我宁愿领军攻打北城,便是死了也不怕。”

    宋江如何能让去打北城?他得的是心病,可不是脑残病。

    除了不愿意替赵宋出力的,还有的不敢去。

    这可太稀奇了。

    梁山好汉何时怂过?他等都是闻战而喜,最爱打仗的。

    只是此次真的没把握。

    别看土山已经推到了城墙上,可是明军防的滴水不漏,实在难以打破。

    十余天里,宋军已经没了四万余,大将赵谭都丢在了城头上,也没有能够越墙而过。

    那些棱堡,实在太难搞了。

    众将不应,宋江不起,大有跪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的架势。

    吴用扶起宋江,道:“先锋顾念昔日情谊,然而国事艰难,还请先锋直接下令吧。”

    “即如此……”

    “且慢!”

    宋江还未下令,只听帐外传来一声暴喝。

    “先锋哥哥,今日点将出战,何故打发我出营巡视?”

    见黑旋风李逵钻了进来,宋江暗暗叫苦。

    正是怕李逵主动请战,他才以巡视大营为名,特意打发李逵出去的。

    却不想,这厮居然擅自回来了。

    其他人见土山上死了十多万百姓,皆不想为赵宋出力。

    李逵这个黑厮却觉得无所谓,只要厮杀。

    如果李逵在大营里,只要宋江点将,定然第一时间请战。

    宋江当然不想把自己的绝对心腹派出去,免得丢在了泗阳城头。

    不是可能,而是必然。

    以李逵的性子,只要杀起来,肯定是埋头向里冲,要么杀透敌阵,要么自己阵亡,没有第三个可能。

    心思急转间,宋江喝道:“来人!”

    帐外立刻进来十余士卒。

    宋江指着李逵喝道:“这厮不遵将领,置军务于不顾,擅自回营,拖出去,斩讫来报!”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一言不合就要杀人,你是认真的?

    看宋江的模样,真的没有半点虚假。

    吴用拜下,道:“先锋息怒,铁牛兄弟也是求战心切,情有可原,权请刀下留人。”

    李逵梗着脖子道:“哥哥要杀我,只管杀便是,只让我上城杀一遭,再杀不迟。”

    这混球!宋江气的七窍冒烟,喝道:“来啊,推出去斩讫来报!”

    “先锋息怒!”卢俊义拜下,道:“大战当前,杀将不详,岂可因些许琐事杀自家兄弟。”

    “是啊,铁牛兄弟也是求战心切,不能杀啊!”众人齐齐求情。

    这么多人劝,宋江如何不借坡下驴?

    装作余怒未消的样子,宋江喝道:“众兄弟求情,便饶这厮性命。

    只是军法如山,不可不罚,来啊,打这厮一百军棍,以儆效尤。”

    李逵叫道:“哥哥,打烂了屁股,如何出战?还请寄下这顿打,待我城上厮杀了再打不迟!”

    心好累,我不爱你了!

    宋江扶额,只觉得生无可念。

    就是因为打烂屁股不好出战,才打你的啊!

    疼在你身上,痛在我心里,打你我舍得啊?

    心累中,宋江喝道:“来啊,推出去,就在营帐外打,莫得容情!”

    李逵不敢反抗,老老实实随着兵丁出去了。

    不一刻,噼里叭啦的棍棒声响起。

    众人都是老于军武的,听声音也知道这军棍并无半点留手。

    李逵倒也硬气,一声未吭地挨了一百棍。

    等到被抬进帅帐,已经晕了。

    肩膀以下,大腿之上,都被打得稀烂,血水滴滴答答的淌着。

    看李逵血肉模糊的模样,宋江垂泪道:“想我流落江州,多得铁牛照看,方保无恙。

    上山以来,大小百战,铁牛都没有伤的这么重,今日却被我打晕了……”

    说道后面,宋江已然泣不成声。

    这是真的伤心。

    除了冲动嗜杀,李逵对宋江是无条件忠心,可谓言听计从。

    如此小弟,宋江当然疼爱的很。

    此次攻城,危险重重,即使能够上城,也是十死无生的下场。

    明军的大将,可不是吃素的。

    赵谭曾经带人冲上了城头,现今呢?人头可正挂在城墙上呢。

    因此,宋江派了李逵、花荣出营巡视,就是为了避免他们主动请战。

    不想李逵居然回来了。

    没奈何,只得痛打一顿,也好过上城丢了性命。

    吴用劝道:“先锋切勿自哀,当以大事为重!”

    “来人,送去军医处好生照料。”

    目送李逵离去,宋江抹干眼泪,道:“穆弘、孔亮听令。”

    两人心中暗叫不妙,却不敢怠慢,出列待命。

    点名不至者,可是比擅离职守还要严重的罪名,不但要斩首,还要传首众军。

    宋江取出令牌,道:“明日,你二人领步卒三千,前往攻城!”

    穆弘心中一突,道:“先锋哥哥,我可是马将啊……”

    言下之意,便是你又不给我飞马,我怎么打?

    宋江道:“兄弟本领高强,部领步军一样作战,且走一遭吧。”

    穆弘不得不应下,又拜道:“先锋容禀,我弟穆春双腿尽废,还请放其归乡,也好享受一些快乐。”

    宋江道:“兄弟放心,穆春也是我兄弟,这便送他回山,既可以安度余生,也不虞地方上受气。”

    穆弘只得拜谢领命。

    宋江道:“二位兄弟,不是为兄非要出战,实在是国家危急,不得不出。”

    孔亮道:“兄长放心,定然打破泗阳城,为我兄长报仇。”

    不同于穆弘心生退意,孔亮只被仇恨充塞了脑海,誓要为孔明报仇。

    因此,他倒是不惧走一遭。

    安排妥当,宋江又下令置酒为穆弘、孔亮壮行,同时为穆春践行。

    只是,这酒喝在宋江嘴里,真是没滋没味。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啦!

    想当年,闻有战事,诸人无不踊跃。

    现如今,居然还要点将?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啊。

    想到这里,宋江真觉得心酸无比。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二百三十四 阮小七回山,混江龙诈降

    杀猪宰羊,烈酒琼浆,众将齐聚一堂。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只是气氛不甚热烈。

    此次出战,实非本愿,又是危险重重,当然开心不起来。

    而且,一百零八个兄弟,少了那么多,再也不复以前的盛况了。

    偏僻角落里,穆春着急地说道:“哥,不若我们直接回家,也好过丧命他乡啊。”

    穆弘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道:“兄弟,那还有家啊!

    自从我们一把火烧了庄园,便再也回不去了,只能跟着宋公明一条路走到黑。”

    穆春道:“我等这些年也积攒了些金银,哪里不可安家,非得一棵树上吊死?

    哥,弟弟已经废了,可不想看着你无端送了性命啊!”

    看了看左右,见没人注意这里,穆春压低声音,道:“哥,我们带上心腹,连夜就走,也不回江州,只去益州。

    我听说,萧让、金大坚、乐和、皇甫端四个都在那边,我等去了,也有个照应。”

    穆弘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只是沉默不语。

    “哥,你倒是说句话啊!”穆春急道。

    穆弘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走不了的。”

    穆春看向主位上的宋江,道:“那黑厮还能派人追杀我等不成?”

    穆弘冷笑道:“他自不会派人截杀,只需要给童贯递一纸书信,我等便是逃兵,自然要被斩杀当场的。

    如此,他正好可以借口军无战心,高挂免战牌,彻底闭营不出。”

    穆春听了这借刀杀人的可能,只惊的目瞪口呆。

    还要再说,只见宋江端了酒杯过来,只得按下话题。

    另一角,阮小七闷闷地吃着酒。

    众人只当他伤怀阮小二、阮小五,并不来打扰。

    喝着酒,阮小七想起阮小二临终前的话,只觉得悲从中来,不由泪流满面。

    踌躇半晌,阮小七起身走到宋江前,拜道:“先锋在上,小弟有事相求。”

    宋江扶起阮小七,道:“兄弟有事,但说无妨,无有不应者。”

    阮小七道:“目下天色凉爽,我意送我两位哥哥归乡,也好落叶归根。”

    宋江闻言,不禁呆了。

    这好端端的,如何便要离营回山呢?

    于是,宋江劝道:“兄弟,非是为兄不近人情,而是军情吃紧,实在离不得人啊。”

    阮小七道:“大军困顿城下,寸步难进,水军船只也是尽殁,全无再战之力。

    小弟本事,十分有八分在水里,与攻城也出不得力,只好送两位兄弟归乡,也让老娘看一眼两位哥哥。”

    有理有情,实在让人难以拒绝。

    只是有索超、马麟的前车之鉴,放人离开,对军心打击太大,宋江实在不愿意。

    见宋江沉默,阮小七又拜下请求,道:“请兄长成全。”

    卢俊义道:“小二、小五两位兄弟殁于国事,已经对得起国家了。

    现今只有小七一个,当回家奉养老娘,以全孝道。”

    吴用又道:“向日,马麟兄弟于山中来信,寨中人员紧缺,尤以水军最少。

    小七兄弟回山,正可以补足短板,为我等守好退路。”

    宋江只得同意,道:“小七兄弟回去,把诸位兄弟遗骸一并带上。

    另外,穆春兄弟也要回山,正好同行。”

    吴用补充道:“庐州会战,方天定大获全胜,不日既是决战。

    孙立、凌震、郝思文三位兄弟留在宿迁城里养伤,恐有不便,不若一并回山,以策万全。”

    穆春双腿已断,战场上与废人无异。

    将养了两个月,孙立、郝思文已经能够走动,但是想要上阵,没有三五个月还是不行。

    至于轰天雷凌振,至今昏迷未醒,也不知道能不能醒过来。

    这四人回山,对军队实力毫无影响。

    因此,宋江都同意下来。

    阮小七拜谢了,便回帐收拾,准备启程。

    这时,李俊又上前拜道:“兄长在上,小弟有话要说。”

    宋江心里一突,就怕李俊也说出回山的话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