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梁山终结者-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谨遵上谕。”苏直洪拜道。

    “苏直洪,其人忠勇果直,助大军破了升龙府,手刃李朝君主李干德,功劳显着。

    特此,加封镇南伯爵,调任煤港防御使。”

    “多谢陛下恩典!”苏直洪再拜。

    把斩杀李干德的功劳按在他的头上,其实不符合事实。

    不过,明国要树立起一个榜样,苏直洪显然再合适不过。

    这时,周林又道:“陛下,李朝分裂成大小二十余个势力,各自划地称王。

    如今,其尽皆遣使到来,上表称臣,当如何定夺,请陛下垂谕。”

    方天定道:“一律支持,待其筋疲力竭时,我国正好出兵。”

    升龙府被烧成白地,李干德又死,李朝立刻四分五裂。

    各地的实力派纷纷自立,打算自己当大王。

    对此,方天定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所以,只要是打起大旗的,一律支持。

    打的越热闹越好!

    最好把人都给打没了,正好方便明国收其领土,建立统治。

    说完了南越的事,方天定又问道:“幽燕云中的恩科事宜,准备的如何了?”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四百八十四 幽云恩科

    时至三月,天气已经初显温热。(全本小说网,https://。)

    幽云之地,也是寒意尽去,百花盛开。

    黑山糯米的心情,如同路边的花儿一样,十分灿烂。

    当然,黑山糯米已经不叫黑山糯米,他现在已经改名叫黑山。

    姓黑名山,身份证明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的。

    黑这个姓氏,初本的百家姓中是没有的,最近新出的百家姓里,增加了这个姓。

    原因很简单,给草原上的部落找个出身,以为攻略北方时,减少草原上的抵抗。

    黑姓,源于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

    突骑施部也曾经强盛过,对待唐朝时臣时叛,现今在草原上仍然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

    当然,到了今天,突骑施部早已经烟消云散,黑山可能是其为数不多的贵族了。

    黑山对自己曾经的身份并不在意,他是一个汉家文化脑残粉,唯一的心愿就是彻底成为一个汉人。

    所以,他果断改名,与过去划清了界限。

    不止是他,幽云之地许多的契丹人、奚人,都改成了汉名。

    相比其他人,黑山可以自傲地对别人说,他的姓,在皇帝钦定的百家姓里可以找到,足见其汉家身份的正统。

    待明军打到草原时,这样想的人恐怕会有很多。

    思虑间,黑山已经到了城中校场外。

    门口已经聚集了数千人,各个都翘首以盼,等待大门打开。

    今天乃是恩科开试的日子,但凡有些想法的,都会来试试。

    恩科啊,千年难遇的。

    特别是对黑山来说,更是不容错过。

    他的文化确实不错,也只是相对而言,若是和南方一起比试,这辈子大概都没有机会考中。

    南方本来就文风鼎盛,全面教育又开始的早,且多学霸,北方的学民真是难以望其项背。

    听闻加开恩科,黑山立刻感激涕零。

    恩科,只限幽云之百姓参加,不拘汉胡。

    这是朝廷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是朝廷对归化异族诚心接纳的表示。

    张望中,只见一群军兵簇拥着一个年轻人,往门外走来。

    到了门口,胡铨示意开门。

    为了保证此次恩科的公平公正,方天定特地派出了都察院的御史们监督考试。

    作为参考人数最多的燕京,特别受到重视,因此胡铨亲自盯着这里。

    朝廷的恩典,可不能出现纰漏。

    黑山出示了考证,军兵检查无误后放行,按照指引,他找到了自己的考桌。

    四根竹竿撑着一块油布,地方不过一丈方圆,条件十分简陋。

    然而视野开阔,一览无余任何小动作都难以遁形。

    加之兵丁来往巡视不断,想作弊的。恐怕不可能。

    好在,桌子上已经放了笔墨纸砚,还有茶水点心。

    趁着尚未发下考卷,黑山赶紧研磨。

    两刻钟后,所有考生全部入场就坐。

    申明了考场纪律后,分发考卷。

    考试内容很多很杂,大体分为汉学、数学、地理、以及策论。

    汉学比较简单,左右不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秦观等人的诗词,还有老子、孔子、孟子、孙子等人的典籍。

    对此,黑山表示毫无压力。

    数学却有些挠头。

    他也去官府开办嗯学堂学习过,加减乘除没大问题,方程就要了老命了。

    地理也还好,明国如今的范围,他也都了然于心。

    基本上,明国的领土范围在长城以南,大理、吐蕃、西域都是没有的。

    各地的风土人情,黑山也有了解,答起来并不吃力。

    花了一个时辰答完了三科,黑山看向策论。

    策论乃是三选一,题目为“一如何在草原上建立有效的统治?”、“二:如何彻底平定幽云之地百姓的变乱?”、“三:试对朝廷的某项政策发表评论。”

    这是大头,占分百分之六十,黑山不得不全神思考。

    对朝廷政策发表评论,肯定不能只夸奖不批评,然而黑山觉得,身为汉人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不需要在意那些瑕疵。

    所以,这题就没办法答了。

    哪怕他把朝廷捧上天,也不能得高分的。

    看到第二题,黑山同样为难。

    他也想不通,为什么到现在,幽云之地还会不是出现叛乱。

    明国税负十分轻微,又是汉家正统,好好过日子不行么?

    放弃了这题,也意味着黑山哪怕考中,也不可能留在本地任职。

    此次恩科,确实是给幽云地区的福利,然方天定也是想选拔些人才来的。

    幽云之地小规模的叛乱隔三差五,和南方官员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不无关系。

    所以,需要选拔一批熟悉地方的官员充实各级衙门。

    也不需要他们有多大才能,只要能够搞清楚叛乱原因就好。

    黑山看不透这个道理,当然没办法留在当地。

    于是,第一题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正好,他少年时是在北方草原长大的,熟知草原情况。

    思索清楚,黑山提笔写道:“草原辽阔,引弓之民追逐水草而居,看似游移不定,其实有迹可循。

    其命脉,乃是河流,只要控制河流,便可以决定其生死。

    是故,我军大举北上,可沿河流,择址建城,禁绝披发左衽之辈用水,其必消亡。

    且,游牧者多缺盐,平抑盐价、控制出量,即可限制部落迁徙范围……

    部落头领据有利益,不愿归心,当尽杀之,如同牧民生活困苦,可迁徙一部分往流求等地……”

    写的很嗨的黑山并未注意到,他的身后已经聚集了一群大员。

    胡铨、娄敏中并燕京知府等人,都在他身后观看。

    看了一阵,胡铨示意大家撤退,莫要惊动了考生。

    如何在北方草原上建立稳固的统治,朝堂已经研究很久了,却一直没有统一的计策。

    所以,才有第一题的出现。

    黑山的答案,给了娄敏中的极大的启发,颇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朝堂当然制定了筑城的计划,只是选址一直难以确定,黑山的答案,是非常好的思路。

    而且,杀头领,留百姓,也是朝廷的大政方针。

    不知不觉中,黑山的答案已经契合了朝廷的方略。

    这就很难得了。

    离开之前,娄敏中暗暗记下黑山的信息,准备考试完毕后,召来聊一聊。

    黑山还不知道,他已经被大佬赏识了,只是埋头写出心中所想。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四百八十五 终极考验

    御书房中,灯火通明。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光芒的来源,不是以前的蜡烛或者油灯,而是电灯。

    若说有什么是方天定最感到自傲的,那么电的出现,无疑是其中之一。

    尽管这个不是他自己亲手弄出的,也足够他感到高兴。

    穿越者的得意,不就在于改变世界么。

    七年了,这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赵宋没了,辽国继续没落,西夏苟延残喘,金国不能继续壮大,大理内讧正烈。

    世事无常,唯华夏永强!

    “陛下,各位重臣已经到了。”叶贵轻声说道。

    他也不想打扰方天定沉思,然而刘韐等人联袂而来,他不得不说。

    方天定收回思绪,请进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偌大的地图。

    除了大理、西域、辽东以及北方草原还未纳入版图,现在的明国范围已经和后世差别不大。

    不过,这两年这就是在积蓄力量,这些地方迟早是要拿下来的。

    如果算上海外岛屿,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不一刻,各位重臣全部进来。

    各自落座后,方天定示意绍兴介绍当下情况。

    绍兴领命,走到地图前,道:“十日前,辽东韩世忠汇报,金兵正在收缩力量,似有大规模开战之意。

    后两日,马植潜逃而出,道金辽夏已经决意出兵,已经在调集兵力。”

    这不过是重复介绍,众人并无惊讶。

    绍兴继续道:“根据前线侦查,以及马植的观察,金国将要汇聚兵力不下二十万。

    目下,辽东守军不过四万,已经不足以防守,亟待增援。

    根据韩世忠要求,需要增兵至十万,方可驻守,若要主动进攻,需要十五万兵力。”

    枢密使杜敬臣道:“各军一直整装待发,随时可以乘船出海,十日内可达辽东。”

    方天定微微颌首,示意绍兴继续。

    绍兴道:“辽国境内,耶律大石正于上京汇集兵力,预估不下三十万。

    幽州王寅部军力十万,云中刘子羽部有军十万,两人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应对。

    保险起见,至少再增援五万人,如此方能游刃有余。”

    手指一点,绍兴又指向了西夏,道:“近两年,不断有汉人北逃,尽为赵宋吸纳。

    目下,赵宋已经有兵五万,且在西夏干涉下,多加整训,颇为精锐。

    西夏人也在汇聚各方兵力,预计不会少于十五万。

    两者合并,一共二十万。

    我国于河套地区和萧关沿线有军十五万,然而防线绵长,兵力分散,易被各个突破。

    为掌握主动权,我军当进攻兴庆府,化主动为被动。

    以策万全,投入进攻兵力不应少于十五万。”

    四个国家,总兵力有七十万。

    当然,这个数据并不会太精确,可能会多一些,也有可能少一些,

    为了应对这三个集群,明国同样需要集中至少七十万兵力。

    毕竟北方防线绵长,在敌军主动进攻是,各处据点都要增兵据守。

    “根据情报分析,四国发动进攻,当在明年三月份前后。”

    绍兴手指一点,又转向地图上的河西走廊西凉城,道:“因为辽夏挑拨,西凉地区羌人已经出现叛乱。

    目下,种师中已经收缩兵力于武威城中,正在图谋破敌。”

    宗泽问道:“规模到底多大?”

    西凉羌人作乱的消息刚刚传来,众人还未得知。

    宗泽所问,也是众人心中所想。

    绍兴道:“前线汇报,叛军不下于五万,并且还在迅速扩大,最终规模不会少于二十万。”

    嘶~

    众人倒吸凉气。

    “种师中部不过三万兵,如何破敌?”宗泽道。

    绍兴道:“羌人虽多,然而内讧严重,十分散漫,加之本为山民,非正规军出生,几无攻坚能力。

    因此,武威并无危险。

    种师中意,据守武威,待叛军全部聚集,一鼓破之。”

    众人都是了解羌人的,又详细问了许多问题。

    绍兴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并无惧色,一一解答。

    能够被调来御书房解说,肯定不是平凡之人。

    邵兴乃是解州安邑人,明军到达时,他第一个报名投军。

    当时,明军已经不怎么收人了,能够投军成功,可见他的本事。

    入伍后,绍兴表现出色,一路提拔,直至进了武校进修。

    原来的历史上,绍兴也是十分出色的。

    南宋初年,他率众抗金,在解州神稷山结寨,屡败金人。

    金人执其弟邵翼,迫使他投降,他严词以拒,并击败金军。

    李彦仙守陕州,曾投其麾下,陕州失陷,突围南下,改名邵隆,后任商州知州。保卫商州十年。

    宋金议和后,邵隆常愤愤不平,后调任金州知州。常派兵化装出境袭击金兵,为秦桧所恨,被毒死。

    所以说,秦桧这个人被称作千古第一奸臣,确实不冤枉,也不会被原谅。

    大概可能知道自己上了方明的小本本,秦桧一直力主抗明。

    如今,赵宋小团体里,许多人都同明国暗通曲款,便是张邦昌也有意投降,就秦桧不。

    不过,哪怕他主动投降,方天定也不会接纳。

    当然,绍兴能进御书房讲解,和原轨迹无关,而是方天定的嘉奖。

    为鼓励和培养武校学员,方天定让学员们轮流入御书房当值。

    事实证明,这效果不错。

    来御书房长了见识,各人不论是心气还是忠心,都是增长的飞快。

    绍兴也不例外,虽然未露异样,内心却激动的不行。

    得知要为众臣讲解,他已经两天没合眼了,一直在准备功课,方有此时的侃侃而谈。

    说完了西凉,绍兴手指一转,指到了积石军,道:“因西夏辽国主持,吐蕃诸部联合下了高原,一路十万,围攻积石军,一路五万,攻打洮州。

    目下,刘锜领军八千,据守积石军。

    同时,洮州各部多有趁势而反,当地守军六千已经退守临潭城。

    该地偏远,粮草军器转运困难,因此驻军不多,恐短期内难以驱逐入侵。

    石宝将军正在调集兵力,准备反攻入高原,并拿下青海地区。

    以上,便是各部大致情况。”

    过百万大军围攻,哪怕在坐的历经风雨,也感到十分紧张。

    “万一应对不当,恐中华彻底沦为膻腥之地。”陈瓘忧心忡忡地说道。

    方天定哈哈一笑,起身道:“诸位,此次大战,乃是我国终极大考,只要打赢了,天下再无抗衡之力。”

    睥睨捭阖,果有雄主威风。

    皇帝陛下有这个底气。

    以明国的势力,困难会有,结果不会变。

    大明必胜!

    “诸位,情报已经通报完毕,各自回去商议,明日大朝会确定应对策略。”方天定又道。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四百八十六 粮草先动

    “今日朝会,乃是商议金辽夏并赵宋余孽蓄谋进攻我国的事宜,以及西凉羌人造反、吐蕃诸部联合来攻的事情。(全本小说网,https://。)

    余者琐事杂事,暂且放下不议,皆以战事为主。”方天定首先给朝会定下了基调。

    “谨遵上谕。”众多臣公应下。

    国家太大,事情太多,若不屏蔽无关事宜,怕是朝会非得拖到明天不可。

    方天定道:“杜敬臣,枢密院可有定策?”

    杜敬臣起身,道:“因为早预计到会有大战发生,因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