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梁山终结者-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思片刻,方腊道:“百姓拥戴,不敢或忘,朕自当调拨将士训练民兵以备不测。”

    且说宋江出了东京,沿汴河向南而去。

    只见路途人烟稠密,市井繁华,不禁叹道:“如此太平盛世,岂能让方腊那贼子糟蹋。”

    话音刚落,便听得清风中刮来一句话。

    “呸,若是吃得到十五文一斤的盐,我也愿意被明贼糟蹋。”

    大写的尴尬。

    宋江笑容一顿,随即便恢复平常,只当没听到这句话。

    环视左右,宋江叹道:“想那方腊乃是魔教出身,果会蛊惑人心。”

    卢俊义道:“是故朝廷下令,但凡入魔教者,一个不留。”

    吴用道:“此令不容松懈,然而杀戮太重,或坚定贼人抵抗之决心。”

    宋江道:“上令下遵,只要保的兄弟们周全,如何管的那许多。”

    因为辎重都在船上,大军行进速度很快,到的天黑透,走了将近一百里。

    “报。”探哨滚下马,道:“前方到达白石镇,镇中人去屋空,只余三五老弱留守。”

    宋江大惊,道:“白溪镇处运河之侧,素来繁华,何故无人?”

    探哨道:“镇中百姓,都躲开去了。”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

    运河一路百姓,听得朝廷大军去征剿方腊,都挈家搬去偏僻处躲避,非得等大军离境才敢回来。

    “怕官兵尤甚惧贼,实乃可笑。”卢俊义冷哼一声,道:“兄长,可派人恳求童贯那厮,务必约束军纪。”

    “称呼上莫失了礼数,落人话柄。”宋江点了一句,便让戴宗前去送信。

    柴进又道:“怕是约束不得,还得通知百姓,我军走后还有一波大军,免得他等遭灾受难。”

    宋江踌躇,道:“若如此,只怕童相见责,记恨我等败坏朝廷官军名声。”

    柴进劝道:“童贯麾下,多来自西北穷苦边境,见得繁华,如何能不下手,还请兄长早做决定。”

    宋江只是沉默,未做应答。

    柴进理解宋江顾虑,道:“如此,小弟带人去说,朝廷见责,便是小弟的责任。”

    宋江也未阻拦。

    卢俊义道:“且让小乙与你一同去办。”

    浪子燕青聪明伶俐,精通各地语言,倒是适合。

    宋江沿河而去,方天定也度过了淮河。

    只见路上多有青壮,三五成群向着泗阳走去。

    方天定拦下一个四五十的壮年人,问道:“老哥,泗阳将为战场,颇多凶险,何故还向那边走?”

    壮年回道:“好教将军知晓,正是因为宋军将至,我等才折返回去。”

    不等方天定询问,他继续说道:“家小被安置在后方,衣食无忧,温饱无虞,我等青壮岂能吃白食,回去也好为守城出些力气。”

    方天定道:“城中大军足够,并无缺乏人力的忧虑。”

    旁边一个青年人笑道:“将军,赵贼再来,我等还有甚么指望?打败赵贼,我等才能一辈子快活啊。”

    “若有损伤……”

    年轻人抢着说道:“便是死了也不怕,朝廷自有抚恤,我等高居英烈殿上,子孙后代也有荣耀。”

    见百姓态度坚定,方天定不好冷了大家的心情,只得吩咐把这些回城百姓纳入军中,做好登记,发放腰牌。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一百零二 城坚将广

    泗阳城墙不同于其他城池砖石的青灰色,而是灰白色。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整个城墙,全部用水泥糊了一遍。

    劳动人民智慧高,以芦苇、竹条为筋骨,其强度也不差于钢筋多少。

    这浑然一体的墙面,便是累死宋军,也别想开个洞出来。

    城墙高达四丈(约十二米),顶宽四丈,底宽五六丈,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十里。

    还未进城,便能看到城中心鼓楼顶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鼓楼高十丈,配有四台大型望远镜,登顶以后,城外动静一览无余。

    上面配备了专门的了望手,可以观察方圆十里内的情况。

    宋军未到,城门未关,门洞有少量百姓进出,城头士卒照常巡逻。

    看到方天定到来,纷纷行礼。

    城头上,城楼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和城墙连为一体的棱堡。

    棱堡高六尺,呈梯形,可以容纳一个排的士兵,正面和两侧可以对城下进行攻击。

    顶部安置有两台弩炮,墙体上开了密密麻麻的射击孔,供士兵释放弓弩。

    城墙上,每隔二十步便有一座棱堡。

    进了第一道城门,是瓮城,同样被水泥糊了一遍。

    前后有两千斤重的铁闸门。

    若是敌军突进城内,落下闸门,就真的是瓮中捉鳖。

    出了第二道门,便是城内。

    沿着街道两侧,还有三十丈长,一丈高的平直矮墙,尽头同样有门。

    瓮城失守,敌军突进来,必须打破这狭长的内墙才能散开。

    方天定不觉得这种设计能用得上,其目的,还是用来坑人。

    穿过内墙,城内房屋露在眼前。

    全部灰白色的水泥房屋。

    不管是将士住舍、医院,还是物资仓库,都是砖石外包水泥建成。

    一排二十间两层楼,一模一样,若非有门牌号,谁都找不到自家的门。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城外投石机打击伤人,也是为了防止大火。

    每排之间有通道,可以方便士卒快速运动。

    街道上,来往的都是军兵士卒,看到方天定都是行礼。

    方天定也一一回礼。

    士兵给你回礼,你视而不见,人家心理就会很不爽,你回礼了,他们感觉到重视,自然振奋。

    这些细节看似无足轻重,却关系着士气,方天定一直很注意。

    此时还未开战,士兵都穿的藤甲。

    马上就是六月,铁甲沉重闷热,实在没法穿。

    不一刻,方天定拐进了东城区。

    这里是他的指挥部所在。

    南北运河贯穿,北面立了棱堡,棱堡不破,城墙无忧。

    南面是后方,宋军想打南城,要想一想菊花会不会被捅。

    西面有一片浅湖,多是滩涂地,军队不好展开。

    宋军想攻打西城墙,须得把这片湖泊填平了,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宋军人多,说不定就会这样干。

    只有东城,外面是农田,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军队展开。

    所以,方天定把指挥部设立在此,方便就近指挥,同时,这里也是他的住处。

    进了房间,清凉扑面而来。

    屋里放了许多冰块。

    叶贵端着一个盘子,道:“太子辛苦,且饮一杯冰镇酸梅汤消消暑。”

    方天定吩咐身后诸将共饮。

    一杯冰汤下肚,众人都觉得爽透了。

    庞万春笑道:“叶詹事这手艺愈发好了。”

    叶贵回道:“都是太子教的好。”

    叶贵是太子詹事,负责太子府一切杂事。

    虽然只是七品官,他却乐此不疲,甚至推拒了外藩院院长职责,白白便宜了周林这个大海商。

    不一刻,众将纷至沓来。

    等了半晌,还有石宝縻貹袁朗三人未到,方天定正想让人去叫,只见三人联袂而来。

    縻貹、袁朗鼻青脸肿,怒目相识,石宝则无奈地笑着跟在后面。

    方天定问道:“你两何事争执?”

    縻貹袁朗这两人,一天不见想的慌,见了总要干一架,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相爱相杀。

    石宝解释道:“他两相约蹴鞠比赛,不知如何就打了起来,我去劝架了。”

    蹴鞠比赛和后世足球已经相差不多,是方天定提出来的。

    为了供士卒们战争期间消遣,城内留了两个蹴鞠场。

    那里是全城最热闹的地方,总是人山人海。

    都是争强好胜的,縻貹袁朗因为蹴鞠打起来也很正常,不止他俩,其他人也经常从踢球开始踢人。

    但是,只要不是大规模群殴,没有伤亡,军法处也不去管。

    瞄了两人一眼,方天定令三人就坐。

    济济一堂。

    邓元觉,石宝,厉天闰,司行方,厉天佑,吴值,赵毅,黄爱,晁中,汤逢士,王绩,薛斗南,冷恭,张俭,元兴,姚义,温克让,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徐白,张道原,凤仪,张韬,苏泾,米泉,贝应夔。

    这是原轨迹中,随同方天定镇守杭州的二十八将,此次全部调了过来。

    栾廷玉,扈成两员大将,都对梁山恨的咬牙切齿,宁愿放弃其他地方的功劳也要亲临这第一线。

    还有庞万春,计稷,雷烱,高可立,张进仁,赵毅,范畴,钱振鹏,金节,许定,段铠、刘赟,张威,徐方,邬福,苟正,郭世广,甄诚十八将。

    这些人要么能打,要么别有安排。

    縻胜,酆泰,马犟、马劲、袁朗、滕戣、滕戡,杜壆八将,是方天定从王庆那里拐来的,为的就是对付梁山,此次当然调集而来。

    毕先、耿文、薛赞、卫鹤、卓茂、刘以敬、上官义,这七人是李助带来的,方天定一并带进泗阳里任用。

    李助知道方天定性格,这七将都是身家比较清白的,并无太多恶迹。

    能跟在太子身边,他们也是愿意。

    刘子羽,不用多说,有勇有谋,是泗阳城守城副将。

    假如方天定出现伤病意外,他将接管泗阳以及淮河防线。

    邵俊为军师参谋,为守城查漏补缺,同时掌管城内军需。

    还有费保、诸能部领水军,负责泗阳城南运河的防御事宜。

    此外,淮河之上还有瞿源、倪云部领水军扫荡,防止宋军偷渡。

    一共六十九个将领。

    虽然不如梁山一百零八将数量,却也足够用了。

    毕竟,梁山那么多人,打酱油的其实不少。

    而且明军以逸待劳,据城而守,有足够的优势抵消宋军人数优势。

    嗯哼一声,方天定清了清嗓子,起身说道:“东京来信,赵宋前锋大军梁山兵将十五万,将于二十八抵达城下。”

    还有三天,众将立刻严肃了起来。

    “从现在起,泗阳并淮河防线立刻进入战时状态。”

    “是!”众将起身领命。

    “各位,我军据泗阳城,其目的是拖住赵宋主力,注定是旷日持久的对峙,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太子放心,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垮的拖死,定然不让赵宋好过。”

    听了邓元觉的话,众人皆笑。

    虽然敌众我寡,大家也没有多少担心。

    如此坚城在手,哪怕野战不能胜,也不怕宋军能赢。

    笑了一阵,方天定又道:“我倒不担心兄弟们畏缩不前,而是怕兄弟们打的太凶太猛,把宋军打怕了,让他转向了。”

    此话一出,众人暗暗沉思。

    这路二十五万主力,若是转向其他地方,必然难以支应。

    到时候抽调各处兵将前往拦截,不但容易导致防线出现漏洞,还可能在野外被人打了歼灭战。

    到时候事情会很麻烦。

    方天定笑道:“当然,也不用因此缩手缩脚,若是有机会一举击溃宋军,那也不用犹豫。”

    众人应下。

    结果如何,还是要打过才知道。

    最起码,坚城在手,只要不浪,便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一百零三 兵精粮足

    环顾众将,方天定问道:“城内粮食储备如何?”

    作为方天定大腿上的忠实挂件,叶贵立刻打开小本本,念道:“截止目前,城中存储精米一百二十万石,麦粉三十万石,豆类五十万石,其他杂粮共计四十万石。(全本小说网,HTTPS://。)”

    米面是主食,不可或缺,豆类除了作为粮食,还可以做菜和发豆芽豆苗做菜。

    城池被困,城内缺乏蔬菜是可以预料到的。

    为了防止大规模败血症,必须准备大量的豆类,保证大军维生素的摄入。

    豆子也可以磨豆腐,用作蛋白质的补充,保证士兵力气。

    同样,豆类也是马匹的口粮,好在明军守城,只有万余匹马,消耗不多。

    方天定又问道:“肉食如何?”

    叶贵道:“肉干鱼干共二十万石,另有活猪牛羊共五千头,油十万桶。”

    按照一人一天一斤肉算,够吃一年。

    等到守城结束,肯定有更多士卒看到咸鱼咸肉就吐。

    没办法,新鲜的放不住,运输也困难,只能吃腌制好的。

    不过,在投军之前,士兵肯定也不会想到,能有吃肉吃到吐的那一天。

    不等方天定询问,叶贵继续念道:“城内有酒一万瓮,共十万斤,茶叶五千石,盐两万石,酱醋各一万桶,糖两万石。”

    种类齐全,数量众多。

    耗资也大。

    此次大战,明朝上下最痛苦的,莫过于刘韐。

    堂堂一国宰相,国库里只剩下一百多贯钱,还能好好过日子?

    太宰心里苦,太宰不想说。

    赵宋也不好过,同样是刮干了国库里的最后一文钱。

    不然杨戬为什么很受赵佶喜爱呢?还不是因为他能搞钱么。

    不管坏了多少小民的生计,他搞来的近千万贯钱,的确是解了赵宋朝廷的燃眉之急。

    所以说,大军一动,黄金万两。

    没有足够的钱,别想随便开战。

    听了叶贵的汇报,众将交头接耳计算了一番,觉得足够了。

    方天定道:“柴薪如何?”

    叶贵道:“运进石炭十五万石,目下还在抢运,争取能到二十万石。”

    方天定记得,后世明军守宁锦还是哪里的时候,因为城中缺乏燃料,致使城池失守。

    之前觉得是在搞笑,等到历练多了,才发现燃料的确事关成败。

    没有烧火的,吃生米喝凉水,谁受得了?

    叶贵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城内存有弓弩箭矢二百万枝,弩炮箭矢五十万枝,铁甲十万副,藤甲八万副,替换兵器以一人三次计算。”

    听着数量很多,其实不一定够用多久。

    战斗的时候,看到城外冲城,士卒都是随手就放,根本不会来得及瞄准的,命中率堪忧。

    不然,后世二战的时候,怎么可能平均两万发子弹才能打死一个人呢。

    兵器也是同样,基本上交手一次,有三成会折断或者出现豁口。

    若不是马鞍山的铁矿投产,想准备这么多兵器箭矢也难。

    饶是如此,弩炮箭矢中,也掺杂了二十万的木矛。

    反正敌军冲城的时候,也不可能重甲巨盾,木矛同样有杀伤力。

    守城物资众多,还有投石,擂木,石灰,火油,布匹,药材等。

    花费如山似海。

    方天定道:“各位,物资虽多,却也不能浪费,平日注意节约。”

    众将应是。

    “刘子羽。”方天定叫道。

    刘子羽起身,道:“城内总计有军兵八万,分别为弩炮手一万,弩炮五千台,弓弩手一万,狼筅手三万,刀盾手两万,此乃守城主力。

    其余传令兵、了望手、旗手、鼓手等五千余。

    另有轻骑兵八千,重甲骑兵两千,作为出城搦战、反击、偷袭时用。

    只是注意,赵宋骑兵众多,正面交锋或会失利。”

    这些都是训练日久的精兵,体力、战斗技巧都是巅峰状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