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龙三国-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自然可以看出朱卫这不是故作姿态,面对伊籍没必要做出这样的姿态,毕竟伊籍在荆州也就是刘表身边的一个秘书般存在罢了,根本就没什么实权的人物,说实话之前也没表现出多少能力来。

    不过蒯良心头又想多了一下,或许朱卫是希望以伊籍这样的外来户,来掣肘自己这些荆州本地的士族大家,故而才会如此重视伊籍这种熟悉荆州事务的外来者。

    所以蒯良倒也没有别的什么表示,就像刘表会重用伊籍这样外来心腹般,朱卫初来荆州,自然也要用伊籍这样的外来户,算是对于荆州官场上的政治平衡手段了。

    这边伊籍看着朱卫也是愣了下,他也觉得朱卫有些太重视自己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他倒也很快的回礼了一下,“籍,不过是区区一文儒,能得钱唐侯如此相待,自当竭力相助!”

    只是他口中虽然说着愿意相助,可实际上却还是没有把朱卫当作主公的意思,只算是愿意成为朱卫帐下的普通文臣而已。

    同时伊籍也觉得朱卫可能只是摆个姿态,毕竟伊籍真不觉得朱卫能对自己有什么了解的,怎么可能对自己有所慕名呢。

    “嗯,如此伊籍先生便暂为卫之中军营长史吧,卫也能随时向先生请教政事、军事,至于蒯良先生,本是荆州治中,那暂且职务不变,如今还请蒯良先生和伊籍先生一起携手,尽快安抚襄阳,以解战后之乱!”

    朱卫也感觉自己似乎让伊籍有些懵了,故而倒也没有再乱说什么,索性给了伊籍一个长史的官职,这相当于也是朱卫身边秘书长般的身份,倒是和伊籍原本在刘表身边的身份差不多。

    “喏,自当尽心竭力!”

    蒯良听了朱卫的话语,心头松了口气,暂时他还是保住了原本的地位,这样也算是不负他这次主动投向朱卫的决定了。

    至于伊籍闻言也是神色微动,这种秘书长般长史身份,一般也都是给身边心腹之人的,难道朱卫真的如此看重自己?

    当然,在面上伊籍也是急忙答应了一声,“喏,籍尽力便是!”

    “嗯,那吾等先去衙寺产看民户之类典籍之后,再慢慢整理襄阳之事吧!”

    朱卫虽然让蒯良、伊籍负责处理襄阳城的安抚之事,可这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完全放手让他们去做的,故而还是先要到衙寺这边正式颁布号令什么的才行。

    随后朱卫便带人进入了原本刘表的荆州牧衙寺公事房,和王语嫣一起,与蒯良、伊籍商议起了襄阳城的安抚之事。

    在这个过程中,朱卫基本上又退居二线,主要让王语嫣出面和蒯良、伊籍商议了。

    而王语嫣借助蒯良、伊籍对于衙寺的熟悉,很快招来了一些荆州牧衙寺的属吏,寻了各种文书名册什么的查看襄阳城内的具体状况,继而一项项的号令也就颁发了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朱卫倒也查看了一下蒯良、伊籍两人的属性,主要就是看看他们两人的忠诚度如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07、荆州局面一片大好

    (全本小说网,。)

    “蒯良,军师,城市襄阳,年龄44,忠诚72,仕期0年,士兵0,智力72,政治80,武力30,魅力58,陆指27,水指10,训练0,士气0。”

    “伊籍,军师,城市襄阳,年龄34,忠诚67,仕期0年,士兵0,智力84,政治80,武力21,魅力62,陆指72,水指72,训练0,士气0。”

    朱卫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情报功能查看了蒯良、伊籍两人的信息,他们的能力确实都还可以,相对而言伊籍的人物属性果然要比蒯良更好一些,蒯良只能为内政军师,而伊籍却是内政、军事都具备属性基础。

    同时,他们两人的忠诚度也算是勉强可以,蒯良更多时候是为自己家族打算的,故而有这样的忠诚度也是正常的,伊籍则是刚刚转变的身份,估计这个忠诚度也是看到朱卫对他的态度才有的。

    不过朱卫已经满意了,要是他们两个的忠诚度都只有二十几,三十几,那才让朱卫感觉难受呢,那时候朱卫就不知道该如何对付他们了。

    毕竟忠诚度太低的话,就是完全不可信任的状态,随便来一点外来的压力,他们就可能成为朱卫的内患,那可不是派人盯着他们就能搞定的。

    再说他们又都是具有军师级智力、政治水准的人物,哪怕是被人盯着,也未必不会在暗中搞什么手段,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朱卫肯定也只能是后知后觉了。

    那样的话,还不如找机会宰了才让朱卫心头能安稳。

    不过现在他们一个是七十多,一个是六十五以上的忠诚度,那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基本都能在朱卫这边忠心做事了。

    朱卫也相信,再给自己一些时间,便能让跟在自己身边的伊籍更为认同自己,从而影响他的内心让忠诚度再提升一些,这样日后便可以让伊籍出去担当大任了。

    而在朱卫这边商讨襄阳城的后续安抚之事,将一项项军令颁发出去的同时,襄阳城各处的战事也渐渐平息了。

    随着刘表的死讯传到各处,原本还在襄阳城内寻地方据守自保的刘表兵卒顿时像是失去了主心骨般,开始在朱卫军队的招降中成建制投诚了。

    即便有一些不甘心的刘表部将军侯之类小军官,还想寻地方逃出去。

    可此刻襄阳城南门在太史慈神箭营的控制下,北门是水门,西面这边也已经被凌操带兵赶到控制住,这些刘表的残兵败将,就算是身边还能裹挟一些兵卒部曲,也是没地方可以逃走的。

    只要他们被困在襄阳城内,那自然是没什么更多结局了。

    不降便死!

    所以大概在两个多时辰之后,襄阳城内的战事基本上结束了,各种安民措施也被颁发了下去,再加上之前那些和蒯氏一起投诚朱卫的大族大户人家派人主动配合下,襄阳城内也没有发生混乱什么的,基本上算是安定的过渡了。

    即便是看护襄阳城西外围的柳子关刘表守军也是主动投降了,没有发生逃散崩溃什么的状况。

    如此整个襄阳城算是真正落在了朱卫手中。

    随后从襄阳城这边也有两拨信使往新野和江陵方向派了出去,分别是去说降文聘、张绣和蔡瑁的。

    朱卫借着他们这边给出回应答复的时间,在襄阳城顺势也整编一下襄阳的刘表降卒,同时将留在宜城的七、八千刘表降卒也押送来了襄阳。

    这次襄阳城内刘表降卒中原本属于正规兵卒的一万人,大概投降了八千多,然后刘表从青壮民夫中招募的新军大概有两万人,投降了至少一万六千多,至于其他两万多从襄阳城内外周边庶民百姓中招募的青壮民夫,索性被朱卫解散回家了。

    可即便这样,朱卫这次收降的刘表兵卒加起来也有三万多了。

    朱卫依旧按照惯例从中筛选了四十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兵卒编为辅兵,日后或是解甲归田,或是寻地屯田,然后选了十六岁到十八岁左右的编入朱卫的中军营,作为青年后备军培养。

    至于其他的兵卒,再淘汰一些体弱之人后,基本都可以编为正卒了。

    结果三万多刘表降军中淘汰了大概五千多人,中军营收编四千多青年军,其他却还有两万四千多合适的人员,可以编为正卒。

    这么多人都可以独立成立一部兵马的,但朱卫现在也没有可以独立领军的忠心大将,自然不能分立出一部兵马来。

    所以朱卫只是从其中分出四千多原本刘表的正规兵卒,填补到了太史慈神箭营、庞偃熊魃营中,以补充此战的兵力损耗,至于其他近两万兵卒暂时也留在了朱卫中军营的编制中。

    当然,这近两万兵卒很多都是没受过训练的新兵,他们本来就是刘表从征召的青壮民夫中选拔出来的精壮汉子,现在又变成了朱卫这边的新兵罢了。

    当然,这些新兵虽然没什么训练度,可朱卫也不会将他们当作普通青壮给解散了。

    对于朱卫而言,现在兵力还是多多益善的。

    至于粮草什么的问题,攻下襄阳城后朱卫又从襄阳城的粮仓中得到了六十多万单位的粮食,如此在他的三国游戏系统中储备的粮食足有五百多万单位,足够他十几万大军吃几年的了。

    而后续荆南四郡、豫章这边的屯田粮和民粮也很快能收割上来,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天灾人祸,粮食只会源源不绝的补充上来,所以朱卫暂时还真的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这样朱卫在襄阳停驻了两日之后,江陵这边率先传来消息,蔡瑁已经代表蔡氏愿意投降,也派了兄弟蔡勋、蔡和到襄阳来,代表蔡氏向朱卫投诚。

    至于新野这边张绣接到消息,直接撤军回到了宛城,一时间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而文聘、韩嵩虽然在表面上回复答应愿意依附朱卫为主,可是他们暂时也还是封闭着新野城自守,没有让穆兰、滕玉燕的骑兵入城,接受朱卫这边的军队整编,可能是想以军事外藩的方式归附。

    这些消息让朱卫又安心了一些,虽然文聘、张绣这边似乎还有小问题,但只要朱卫大军去游荡一圈,肯定可以彻底压服他们的。

    另外因为朱卫快速攻下了襄阳城,原本在一旁虎视眈眈,准备做黄雀的曹操一时也没能反应过来,估计现在正在和手下谋士们讨论着下一步对荆州的态度。

    不过,在荆州一片大好的局势下,朱卫还是收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08、江东后院起火

    (全本小说网,。)

    大概就在朱卫出兵南郡不久,盘踞广陵郡的孙策居然在吴郡宗贼严白虎的接应下,渡过长江杀入了吴郡。

    如今孙策、严白虎已经联手攻下了吴郡太守许贡的吴县,许贡也被杀死了,然后孙策引军往西攻向了刘繇所在江东的主城丹阳,至于严白虎则引兵往南,准备去攻打如今控制在会稽王朗手中的钱塘县。

    严白虎大概是和孙策有所约定,他将负责攻打钱塘、会稽这些区域,不过严白虎这边倒是可以暂时不用多理睬,孙策这边攻打丹阳城,还真是让朱卫有些担心了。

    如今刘繇病重根本无法主持事情,丹阳城缺乏主事人,面对孙策的攻袭只怕是有些岌岌可危了,而丹阳城被破,刘繇若是落入了孙策手中,那江东便没有可以压制孙策的势力了。

    届时江东恐怕又会如同原本历史般,被孙策轻易席卷,这对于朱卫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可以说朱卫虽然在荆北南郡这边顺利拿下了襄阳城,可是江东这边却有些后院失火了。

    估计孙策也一直盯着朱卫这边的动静,就是趁着朱卫出兵南郡的时机,伺机攻入江东的,虽然孙策这次在江东的攻势不如原本历史上般的顺利,可是如今江东丹阳刘繇军队这边再一次处于反应不及的状态。

    而且朱卫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孙策联合严白虎攻下吴县,继而向丹阳进军的时间阶段了,可以说这个消息从丹阳转到豫章,再转到襄阳城朱卫这边,已经花费了近两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现在孙策可能已经在攻打丹阳城了,甚至都有可能打下无人主持的丹阳城了。

    朱卫真的非常担心江东的局势,幸好朱卫在丹阳境内也有细作斥候存在,故而朱卫在第一时间通过三国游戏系统地图察看情况,如今丹阳城总算是还未陷落,似乎有人替代刘繇主持着丹阳城的防御。

    可孙策带来的军队已经堵在了丹阳城外,对丹阳城发动过了几轮攻势,显然孙策也明白控制刘繇的重要性。

    孙策的想法和朱卫襄阳一战的想法显然一样,也是准备用斩首战术,一击拿下刘繇然后再对付刘繇留在牛渚大营以及历阳等地的张英、陈横、于蘪等部将。

    当然,细作斥候的视角也是看不到丹阳城的城防状况,朱卫只是知道现在丹阳城还在抵抗孙策的攻城,这让朱卫放心了一些。

    江东这样突发的局势,还真让朱卫有些伤脑筋了。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朱卫在第一时间便招来了王语嫣商议,他必须马上派兵去救援江东,哪怕是不能救下刘繇,也要夺下江东一些战略要地,如此才能拖延时间,让朱卫大军能从荆州回转之后和孙策在江东对战。

    可问题是,现在荆北的局势也没有完全稳定。

    襄阳城刚刚拿下,必须要有人主持大局,江陵这边蔡瑁虽然表示投降,可具体如何处理也要商议,另外南阳郡这边文聘、张绣,依旧需要兵力去压迫,才有可能让他们真正臣服,否则他们很可能保持现在的军事割据状态。

    故而朱卫这边要是调兵回江东的话,少了没用,多了却又会影响了朱卫在荆北的局势。

    不得不说,孙策这个时机抓得很稳,估计也是孙策、周瑜这对好基友,再加上张纮帮着一起商议出来的。

    也亏的朱卫这边算是用最短的时间攻下了襄阳,若是此刻朱卫还在襄阳和刘表僵持的话,那朱卫更加不能有所动作了,否则朱卫就算是想撤兵,刘表也是不肯轻易答应的。

    再说朱卫在荆北这边三处用兵,摊子铺的这么大,就算是想收手也不好收啊。

    那等于就是一手江东,一手荆北的平衡了,看朱卫是不惜代价去保护江东,还是先舍弃江东,夺取荆州了。

    当然,现在朱卫这边的局面要稍好一些,可朱卫面前还是出现了一个难题,派谁去救援江东,派多少兵力回去。

    随着朱卫、王语嫣夫妻二人的商议之后,朱卫决定让王语嫣带中军营的五千刀盾手和太史慈的神箭营顺江而下,先去江东救急。

    现在已经不用考虑孙策是不是已经攻下丹阳,是不是已经抓住了刘繇,只要能在孙策之前拿下牛渚大营,便可以限制孙策在江东的发展。

    毕竟江东刘繇所有的粮草、兵器之类物资都堆积在牛渚大营这边,无论是对孙策,还是对朱卫而言,这都是一块肥肉。

    而现在朱卫通过三国游戏地图,发现牛渚大营这边还保持在刘繇手下部将手中。

    至于选择太史慈的神箭营回江东救援,也是考虑到太史慈的身份还是属于刘繇这边的编制,再加上太史慈和刘繇的关系,若是现在不派太史慈回去,估计太史慈也会主动来向朱卫请缨了。

    当然,朱卫也不是不放心太史慈的能力,只是有些担心孙策加上周瑜两人会鼓弄出什么计策,让太史慈没办法应对。

    故而朱卫和王语嫣商议之后,才决定让王语嫣去一趟江东。

    其实就理论上来说,派王语嫣带着太史慈神箭营的一万五千多大军回援江东的话,已经算是一股不弱的兵力了,甚至都足以算是一支可以平定江东大军了。

    怎么说朱卫也算是刘繇这边的势力,所以王语嫣回到江东之后,或许还能用朱卫的名义调控刘繇这边张英、于蘪、陈横等部将的兵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以王语嫣掌控的这些兵力对付孙策现有的兵力,也是足以和孙策在江东对决,甚至将孙策消灭在江东了。

    按照朱卫之前对于广陵郡的情报探查,孙策在渡江之前最多也就是八千多兵力而已。

    哪怕孙策手下武将确实有很多,什么孙坚旧将还是周泰这些新将,可广陵郡这边发展程度有限,本来就不能给孙策提供多少发展的潜力,孙策自然也招募不到多少兵力了。

    现在就是不知道孙策进入江东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