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妖行路-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等人久不见何进出来,不由得命令士卒于宫门外大叫道:“请大将军上车……请大将军上车!”

    张让等人闻言便将‘何进的首级’从墙上掷出,对门外的士兵大喊道:“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太后有令……其余胁从,皆可得赦免。”妄图以此来谎骗门外的士兵离去。

    但是曹操、袁绍是何等人?岂能被如此好笑的理由谎骗?

    袁绍当即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

    何进部将吴匡,便于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

    袁绍、曹操斩关入内。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被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

    一时间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赶忙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

    时卢植弃官未去,见宫中事变,便穿甲持戈,立于阁下。遥见段珪等人拥逼何后过来,便大呼曰:“段珪逆贼,安敢劫太后!”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78章 国师三国(三十)

    (全本小说网,。)

    段珪见是卢植,吓了一跳,回身便走。太后趁机从阁窗中跳出,卢植急忙前来营救,何太后自此才幸免于难。

    却说吴匡杀入内庭,时何苗正在宫中,亦提剑而出。吴匡便大呼道:“何苗同谋害自家兄长,当‘共杀’之!”

    众人见状都附和道:“愿斩谋兄之贼!”

    何苗见状便想逃走,结果四面被士卒围定。顷刻间被砍为齑粉。

    袁绍复令军士分头截杀十常侍家属,不分大小,尽皆诛绝,多有‘没有胡须之人被当做宦官’误被杀死。

    曹操则是一面救灭宫中之火,一面请何太后权摄大事,遣兵追袭张让等,寻觅少帝。

    且说张让、段珪劫拥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作,大批人马赶至;当前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大呼道:“逆贼休走!放开陛下与陈留王!”

    张让见事急,自知生还无望,便投河而死。帝与陈留王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芦苇之内。

    军马四散去赶,不知帝之所在。

    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降下,泡在水里十分寒冷,再加上腹中饥饿,自小娇生惯养的他们何曾受过这种罪,一时间相挤而哭;但是又怕人知觉,便忍气吞声一边呜咽一边躲在草莽之中。

    陈留王说道:“此间不可久恋,必须别寻活路。”

    于是二人用衣相结,相互拽着爬上岸边。此时周围满地荆棘,又因为正值黎明前的黑暗,根本看不见行路。

    二人正无可奈何,忽有萤火虫千百成群,光芒照耀,浮现在二人面前,不过只在帝前飞转。

    陈留王见状喜道:“此天助我等兄弟也!”遂随萤火而行,渐渐的二人能看清前方道路了。

    就这样一直走到五更,两人因为久没有走如此长路,于是足痛不能行,在山冈边见一草堆,帝与王便卧于草堆之畔休憩。

    那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庄主不知怎地做梦梦到‘两轮红日’坠于庄后,一惊而醒,醒了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便披衣出门,四下观望。不想正看见庄后草堆上似乎有人,慌忙往视,却是二个童子卧于草畔。

    庄主不由得大声问道:“你们两个少年是谁家之子?”

    帝不敢应。陈留王指帝道:“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陈留王也。”

    庄主大惊,再拜曰:“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遂扶帝入庄,跪进酒食。

    却说闵贡赶上段珪,拿住问:“天子何在?”

    珪言:“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

    闵贡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分兵四散寻觅;自己却独乘一马。随路追寻,偶至崔毅庄子门前,因为口渴了,想要去庄上讨杯水喝。

    崔毅看见段珪首级,便问这是何人首级?

    闵贡述说详细,崔毅听闻是十常侍首级,便引闵贡见皇帝,君臣痛哭。

    闵贡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

    崔毅庄上只有瘦马一匹,备与帝乘。闵贡不得已与陈留王共乘一马。离庄而行。

    行了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迎面而来。

    看到皇帝与陈留王。君臣皆哭。

    于是先使人将段珪首级往京师号令,另换好马与帝及陈留王骑坐,簇帝还京。

    先前有洛阳小儿曾唱童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至此果然应验,也不知传这童谣的是何人,竟有如此威能能遇见这未来。

    却说袁绍等人簇拥皇帝回京,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见状不由失色,帝亦大惊。

    袁绍骤马出问:“来者何人?”

    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汝等又是何人?”

    帝因为太过害怕,战栗不能言。

    陈留王见状便勒马向前,训斥道:“来者何人,竟敢如此对我们说话?”

    董卓闻言出列回道:“我乃西凉刺史董卓也。”

    陈留王曰:“你来保驾的,还是来劫驾的?”

    董卓见他们有兵丁数百,以为他们是王公大臣、或者什么皇亲国戚的眷属,便回答道:“特来保驾。”

    陈留王闻言便高声道:“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为何不下马觐见?”

    董卓闻言大惊,慌忙下马,叩拜于道路左侧,“臣董卓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陈留王见董卓人强马壮,知道现在形势比人强,不好轻易得罪此人,便以好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

    董卓心里暗暗惊奇,对比之下,见天子如此孱弱,便起了轻视之心,暗中不由得怀了废立之意。

    是日还宫,众人见到何太后;令人诧异的是,高轲和殷素芳正护在何太后身旁……原来何太后先前几次见殷素芳随在‘她哥哥何进’身后进宫,知道这二人是她哥哥的亲信,如此京师动荡之下,便只信二人,命二人在皇帝没回来之前,随她左右,以图心安。

    众人相见俱各痛哭。随即检点宫中,却不见了传国玉玺。也不知是京师大乱的时候被人偷了去,还是有人趁机砸坏了。

    却说将陛下送入皇宫后,董卓回营的途中对李儒道:“我观当今天子黯弱无能,倒是陈留王聪颖好学,可乘大位。今日军前,你看他恩威并施,抚慰得体,小小年纪,实属难得呀。”

    李儒点点头,“有此同感!”

    董卓沉吟了一下,问李儒道:“我要是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你看……此事可行否?”

    李儒闻言捋须斟酌了一下,“岳父欲借废立之事以扬威,倒也是个好主意。”

    董卓点点头,“我久在西凉,这朝中之事、如何‘能在极短的时日之内’树立权威、立与当朝,我想……无过于‘废旧帝、立新君之举’了。”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79章 国师三国(三一)

    (全本小说网,。)

    李儒不置可否道:“岳父欲行之举,可获二利……昔日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举,皆成千古名相、一代人杰。今日岳父效法先人,必定名垂青史,此一利也。”

    董卓早有野心,因此被李儒这话说的热血沸腾,不由催促道:“继续言之!”

    “此番救驾大功,使得岳父威名著与群臣之上,岳父若再行废立之举,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以谋天下,此二利也。”

    “哈哈哈哈……”董卓闻言喜不自胜,野心得到极大满足,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你真不愧是老夫的贤婿啊……有此二利,真不枉男儿来这世上一遭,何不为之啊?哈哈哈……”

    李儒闻言并没同董卓一同大笑,而是面色平静的继续言道:“虽有二利,可是还有一害。”

    董卓一愣,“鞥?还有一害?说说看!”

    李儒略有些慎重道:“我朝自章、和二帝起,凡在朝中掌大权者,诸如阎显、陈藩、以及新近被十常侍所杀之大将军何进,未有一人不遭横死暴亡,请恕小婿直言……拥立皇帝者,固然权倾朝野、威赫当时,但是也把自己置于众矢之的,成为众人嫉恨的对象,此一害,望岳父思之、慎之。”

    董卓闻言沉吟了少许,“此番言论有理有据,好……你这番肺腑之言甚好、甚是,然而我董卓并非阎显、陈藩等人,更绝非何进屠夫之辈,此一害,在别人眼里避如瘟疫,然而在我眼里不过一小疾耳,何乐而不为啊!哈哈哈……”

    从这番言论就可以看出董卓的狂妄与自信,李儒素知他岳父性情,见他下定决心,便不再相劝,拱手道:“如此小婿定当帮岳父得偿所愿。”

    董卓不由得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七月,董卓把少帝奉迎至皇宫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长期统兵打仗的董卓深深体会到,要想征服百官、控制朝廷,必须先得掌握强大的军事后盾。初到洛阳时,他因为见洛阳事急,为了尽快赶到洛阳,他所带来的兵力不多,不超过三千人,为了一开始就给洛阳造成一种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一时间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涌来一般。

    包括朝廷官员在内的所有洛阳人们,都被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所吓倒,不敢有丝毫越轨行为。

    直到半月后,董卓随后的二十万大军直至,众人才知道上当,然而为时已晚。

    董卓为了彻底平复京师的反抗力量,借兵威开始收编京师兵力,收揽兵权。

    先前‘大将军何进被张让伏杀’之时,他的部曲将领吴匡对‘何进的弟弟何苗’(时任车骑将军)怨恨很深,认为何苗存心不肯与何进合作,而且还怀疑他与张让勾结,共同对付何进,于是趁乱杀了何苗。何苗死后,董卓坐收渔翁之利,不费一兵一卒就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队。

    随后董卓派心腹大将华雄杀掉了那些反对他的将校,收编了一些京城的防卫部队。从此,董卓不仅控制大量常规部队,而且还掌握着一些洛阳的直属部队,完全具备了左右朝政的军事基础。这为他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增加了相当分量的筹码。

    从此以后,董卓便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更是出入宫庭,肆无忌惮。众百官见之,皆敢怒而不敢言。

    这一日王允、袁绍等人聚众商议董卓一事。高轲虽然受邀,却没出席,以要护卫陛下、何太后安全为由推脱了。在他看来,董卓独霸朝纲已经在所难免,这些人再怎么商议也是无用功。他有那时间陪这些人闲聊,还不如多和‘陈留王刘协’打好关系呢。只要给这位‘未来的汉献帝’留下忠臣义士的好印象,比‘什么王允、袁绍之流增长好感度’要强得多。

    众人知道何后颇为信任高轲和殷素芳,每天必须要由他们护卫方能安歇,这个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酒过三巡,王允喟叹道:“唉,国家多难、社稷多灾,十常侍刚除,谁知……又来了、又来了个董卓……”说到后来已经眼含泪花,忙拿衣袖拭泪。

    后军校尉鲍信怒道:“他每日一进街市,都是这样。铁甲军开道,百姓避之如同恶鬼,闹得京城内外惶恐不安。”

    袁绍叹声道:“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陈琳也哀声道:“当初郑泰、卢植两位大人早有言在先,说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想今日……真让他们言中了。”

    鲍信看了看众人,“我看董卓心怀异志,应速速除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闻之皆沉默不敢言。

    鲍信见状不由急了,“你们说句话啊!”

    袁绍无奈道;“鲍校尉之言,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十常侍之乱刚刚平息,朝廷新定,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鲍信看向王允,“那王大人你的意思呢?”

    王允犹豫了一下,“此事……且容再议。”

    鲍信闻言怒哼了一声,“再议?既如此……我引本部兵马离京暂回泰山,何时讨伐董卓,再来效力。”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王允等人见状有心相拦,但是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一时间僵持在那里。随着鲍信离去,忽有一仆役近前来,递上请柬。

    “大人,外头有一人递上这份请柬后,扭头就走了。请大人过目!”

    王允闻言接过请柬,看了一眼,神色大变。

    袁绍见他神色有异,不由得问道:“何人送来的请柬?”

    王允踌躇道:“董卓明日宴请百官。”说着将请柬递给了袁绍等人。

    袁绍等人一一过目,神色各有不同。

    袁绍道:“且看看他要干什么。”

    众人纷纷点头。

    翌日,温明园中,百官聚集,众人皆面带愁容,连平时的寒暄客套也少了许多。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80章 国师三国(三二)

    (全本小说网,。)

    董卓一直等到百官都到了,然后才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言谈举止颇为失礼,众人对此敢怒而不敢言。酒行数巡,董卓叫周围停酒止乐,乃厉声道:“吾有一言,众官静听。”

    众皆停下饮酒,侧耳而听。

    董卓道:“自古以来,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承社稷。而当今圣上懦弱少威,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诸官听罢,不敢出声。包括袁绍、曹操等皆面观鼻鼻观心,也不知想些什么。

    “如若诸位没有异议……”

    董卓此话未落,座上忽有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你是何人,敢发此狂言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并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难道你欲行篡逆吗?”

    董卓视之,乃并州刺史丁原也。不由得猛地一拍桌子,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说着就想要拿佩剑来斩丁原。

    不过李儒见丁原背后有一人,生得雄壮无匹,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一柄方天画戟,见丁原越众而出,便站于其身后,怒目而视董卓。李儒久和军中猛将在一起,直感到华雄照比‘此人的气势’简直萤光比之明月,赶忙起身进言道:“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再论未迟。”

    众人见状皆劝道:“建阳息怒,建阳息怒啊!”

    丁原在众人劝说之下冷哼了一声,出庭上马而去。

    因为丁原的搅局,董卓好端端的算计被搅合了,一时间气愤难平,收剑入鞘道:“适才老夫所言,合公道否?”

    袁绍也不知是被丁原激发了勇气,还是因为已经有人做了出头鸟、吸引了绝大部分董卓的怒火,寻思他再添把火为丁原壮壮声势,估计能让董卓更加的忌惮,便进言道:“董公,今十常侍新灭,朝廷初定,百废待兴,不宜再生事端,以致上下不宁啊。”

    董卓果然不再复先前那般横气,听袁绍如此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