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妖行路-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想孙坚军中有一人乃是袁绍乡人,见孙坚想要密下玉玺逃回江东,便想要以此为契机向袁绍请功。于是连夜偷出营寨,来报袁绍。

    袁绍听说这件事后心中大震,给了这名同乡赏赐,并将其暗留军中。

    次日,孙坚来辞别袁绍道:“坚近日抱有小疾,恐怕无法继续追击董贼,欲返回长沙,特来向公辞别。”

    袁绍冷笑了一声:“偶有小疾……呵呵呵……你得的是传国玉玺之病吧。”

    孙坚闻言神色大变,失色道:“本初何出此言?”

    袁绍哼了一声,“我等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就应该当众留于盟主处,待诛了董卓后,复归朝廷。今日你欲匿之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知道此事绝不能承认,狡辩道:“本初想多了,这玉玺怎么可能会在我手中啊?”

    袁绍见他还想狡辩,怒叱道:“还想狡辩,我且问你……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孙坚死鸭子嘴硬道:“本初莫要冤枉我,我根本不知道你说得是何物,何必如此相逼?”

    袁绍怒道:“我劝你快快交出,以免生祸。”

    孙坚见周围诸侯都目含异样地看着自己,知道今日若没个交待,恐怕是过不去了,便指天为誓道:“皇天在上,我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万箭穿心之下!”

    众人见孙坚如此赌咒发誓,有不少人就信了他。转而纷纷劝袁绍道:“文台如此说誓,想必无有玉玺啊。”

    袁绍怒哼了一声,唤‘昨天报信的军士’出列道:“孙文台,你看清楚了,打捞之时,可有此人否?”

    孙坚见竟然是他帐下亲兵,不由得大怒,“尔乃我帐下亲兵,竟然敢编造谎言,诬陷于我!”当即就拔出所佩之剑,要斩那军士。

    袁绍见状亦拔剑道:“你竟然当我面斩人,简直是欺我太甚!”

    袁绍背后颜良、文丑见状皆拔剑出鞘,此二人先前因为渤海有事迟到了一步,前几日已归到袁绍帐下。

    孙坚背后的程普、黄盖、韩当见颜良、文丑竟然拔刀了,亦掣刀在手。

    众诸侯见两家这是要有火并的态势,赶忙一齐劝住。孙坚随即上马,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人连夜赶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其与路上截住孙坚夺取玉玺。

    众人还没等散去,人报曹操追董卓,战于荥阳,大败而回。原来高轲救下曹操后,和曹操商议了一阵,觉得双方人单势孤,独自追击‘已经有所警觉的董卓的十几万大军’恐怕力有不逮,于是‘由曹操回来报之众诸侯’让众人提兵接应,高轲则是一面收拢平民一面尾随骚扰,延缓董卓去长安的进程。

    袁绍听说曹操回来了,便命人将曹操接至寨中,要会众置酒,为曹操排忧解闷。曹操哪有心思喝酒,当着众诸侯的面,将‘他与高轲的计划’报给众诸侯,劝道:“此时正是灭董良机,望诸位速速进兵!”

    袁绍沉吟了一下,说道:“出兵之事,稍后再提,孟德一夜厮杀,恐怕已经疲惫不堪,先吃些酒宴再说……来人,备酒!”

    曹操一怔,随即看向众诸侯,见众诸侯也随声附和,劝自己先吃些酒宴,哪还不知道众人根本就没有出兵的心思,一时间心中不由得憋着一股怒气。

    饮宴间,曹操借着酒兴,叹声道:“我始兴大义,出诏为国除贼。十九路兵马仗义而来,操内心是感激之至、感激之至……呃(打酒嗝的声音)……我之初衷,是想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你……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众皆深沟高垒,无需与董卓正面交战,将洛阳四下围住,展示天下,待董卓粮草殆尽,可立定也。

    岂料……呃……众人不听我言,偏要集结到一处,硬攻虎牢、汜水,没有封武关、入三辅,以至于给董贼以可乘之机,让其逃出包围,兵回长安。

    如果事情至此,也就罢了……呃……今董贼仓皇逃窜,兵无战心,本为另一制胜良机,但诸位……却又开始迟疑不进,贻误战机,大失天下之所望。我深感耻辱……深感耻辱……!”

    袁绍等人闻言皆无言可对,曹操遂摔破酒杯大骂而出。众人见状也没有什么心思喝酒了,不久以后各自散去,

    曹操已知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遂派人将‘他没有请来援军的消息’报之高轲,自己则引残军投扬州去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01章 国师三国(五三)

    (全本小说网,。)

    公孙瓒随之派人送信给‘在高轲身旁的刘、关、张’道:“袁绍无所作为,久必有变。吾等且归。”

    刘、关、张得信之后,知道讨董之事大势已去,便与高轲辞行,回平原去了。毕竟他还有个平原令的官职在身。

    高轲本想挽留刘、关、张三人,但是想起刘备素有抱负,先后投奔袁绍、陶谦、曹操、刘表……数路诸侯,皆没有为他们所用。知道这种人自己驾驭不了,便熄了这个念头,放行了三人。

    刘、关、张回到公孙瓒军营处后,公孙瓒遂拔寨北行。至平原,令玄德为平原相,自去守地养军……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提。

    却说联盟军这边,走了孙坚,走了曹操,走了公孙瓒,一时间兵无战心,随后兖州太守刘岱,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推辞不给,刘岱便引军突入乔瑁大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

    袁绍见众人各自为事,联盟已名不副实,便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自此十九路诸侯分崩离析,各自散去。

    在前方‘与董卓周旋的高轲’闻报气得是火冒三丈,大骂道:“竖子不足与谋!”

    黄忠、庞德等闻言也是义愤填膺,直言要去灭了这群乱臣贼子。

    荀爽叔侄劝慰高轲不要妄动肝火。

    荀彧问道:“不知将军接下来意欲何为啊?”

    高轲无奈道:“且先追逐董贼,看看有没有机会接回天子,如若不成,再图别事。”说完以后,寻思了一下,对李峰道:“你派几人去散布谣言,说袁绍明面退兵,实则暗藏兵丁与黄河渡口。袁公路则是占据武关、青泥隘口,孙文台等人表面回返驻地,实则在虎牢关外就失去踪影。”

    荀彧等人闻之面面相觑。

    荀攸捋须道:“将军是想混淆视听,令董贼投鼠忌器,不敢回军与将军决战?”

    高轲苦笑道:“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董贼如果识破,与我决战,我也只好退兵。如果识不破,我就再追逐几日,看看能不能救回天子。”

    荀爽等人点点头,心里都明白这个希望根本就不大,不过都为‘高轲忠君爱国的心志’所感动……毕竟如果捞名气的话高轲已经捞够了,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功成身退就是明证。但是高轲宁可冒着‘被董贼歼灭’的危险,依旧孤军深入,无非是抱着万一的念头,期盼能迎回陛下罢了。此等以身殉国的行为,由不得几人不感动。

    高轲却不知,从中军大帐出来后,荀爽几人便藉着‘今日高轲的所作所为’讨论了起来。

    荀爽问荀彧道:“文若你刚才只问了高太守一句便闭口不言,可是心里转着什么心思?”

    荀彧笑笑,未置可否,却反问道:“叔父、公达(荀攸的字),你们观高太守其人如何?”

    荀爽一怔,随即沉吟道:“观其所作所为,当可当得‘忠臣’二字;当初董贼‘废帝为弘农王’之时,当众欺凌何氏母子,满朝文武皆敢怒而不敢言,只高轲一人出列斥责董贼、扶何氏母子出殿,事后他也是第一个当殿刺杀董卓的,再看其今日所为……可知其是真有‘扶助天子’之心,并非像其他人那般是别有用心之徒。”

    荀攸笑道:“可是高太守擅自攻伐刘焉,将‘川蜀至汉中的门户’尽皆掌控己手,使得‘整个川蜀’在其面前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再无防御之力。焉知他没有自立之心?”

    荀彧摇头道:“刘焉乃投机倒把之徒,劝先帝‘恢复州牧制度’就是他一手促成,我听闻他原先本想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后来他听闻益州刺史郗俭不理会张修之乱,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又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便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如此谋划算计,可见其早有不臣之心。

    何况他趁着高太守攻伐董卓之时,命贼子张修、张鲁断高太守后路,此等不忠宗庙的乱臣贼子,高太守心中有气,派人攻打他也在情理之中。”

    荀攸闻言大笑道:“文若如此替高太守说话,恐怕心中已有定计矣。”虽然荀彧是他的叔叔,但是他的年纪比荀彧要年长,故而二人平时都以表字相称。

    荀彧没有理会荀攸的大笑,反问道:“公达(荀攸的字)你意如何?高太守虽没明说,但招揽之意已颇为明显,你是打算回乡以待时机,还是打算与我一同去汉中走一遭?”

    荀攸闻言笑容渐敛,略有些犹豫道:“我本打算先去袁绍处看一看,毕竟袁家四世三公、海内名望,不过今日观高太守奋勇而不骄躁,敢于直面险境却又知进退、派人散步袁绍等人还没退去的谣言……我又有些犹豫。”

    荀彧摇头道:“公达还是不要自误了,我本也想去袁本初那走一遭,不过前几日听刘、关、张言其所作所为颇为不齿……他不仅任人唯亲,纵容袁公路排挤孙文台;还藐视刘、关、张等能与吕布一战的能臣猛将,只因为他们出身低微……可见其并非明主。纵然他出身高贵、资源雄厚,又能如何?项羽当年是名将项燕之后,高祖只是一小吏,最后天下还不为高祖所得?”

    历史上荀彧确实去了袁绍那里一趟,不过最终看出‘袁绍终究不能成大事’,便离弃了袁绍,投奔了曹操。可以说高轲这次将荀彧救下,让他提前知道了袁绍的嘴脸,倒是省了他这一番蹉跎。

    荀攸闻言还有些踌躇道:“那文若……你观曹孟德如何?”

    荀彧叹声道:“曹孟德见识卓越,倒也不失明主,但是他现在无尺寸之地,又遭逢大败,只余残兵五百,想要成事,恐艰难重重啊。不像高太守,坐拥汉中险要,取川蜀又如探囊取物,已然大事可期。”

    “那叔公你怎么看?”荀攸看向荀爽道。

    “我?”荀爽闻言笑道:“呵呵……我老了,此番被董卓贬为庶民,心中疲惫,已经不想再过问朝堂之事了。你们年轻人的将来自己决定吧!”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02章 国师三国(五四)

    (全本小说网,。)

    荀彧、荀攸顿时明白,他们这个长辈恐怕是心里转着其他的念头,比如为家族考虑,让荀氏子弟投奔其他诸侯之类的。毕竟现在局势已经十分的明朗,汉室衰微、诸侯割据已经呈必然之势。

    对于这些‘鸡蛋不能投在一个篮子里’的道道他们自然明白,不过他们信奉大丈夫活在当世、应该一展抱负,并不想为家族所拖累。而且荀彧还有他自己的心思,众所周知,这位仁兄后来可是因为‘太过忠于汉室’而被曹操赐死的……而对于两人的这种想法,荀爽似乎早就明白,因此也不阻止,任凭他们自己选择。

    荀攸最终被荀彧说服了,毕竟高轲现在资源雄厚,已经拥有汉中、上庸两地,其兵之精锐,让‘拥有西凉精兵的董卓’都闻风丧胆。且又占据蜀中门户,只要稍微运作一下,就能成当年汉高祖刘邦之势。

    至于名望,高轲有了这番忠君爱国、独身追董的事迹,还愁没有人来投吗?

    高轲这边的事我们暂且不提,却说董卓这边,虽然有高轲截杀细作,但是毕竟高轲兵少,不能截杀全部,不久以后,他们就收到了联盟军的消息。

    “丞相,细作来报,说联盟军分崩离析、已然四散了。”李儒来到‘正在官道上前行的董卓的车驾’前、拱手说道。

    董卓精神一振,“哦?此言当真?”

    李儒略有些犹豫道:“不过有小道消息传闻……联盟军散去似乎只是个表象,说袁绍明面退兵,实则暗藏兵丁与黄河渡口。袁公路则是占据武关、青泥隘口,孙文台等人表面回返驻地,实则在虎牢关外就失去踪影。”

    董卓闻言有些发懵,迟疑了一会儿,“依你之见……如何啊?”

    李儒捋须道:“依我看……此谣言未必是真。不过也不排除他们以此为饵、引我等回军洛阳的可能。”

    董卓闻言冷哼了一声,“哼!洛阳……已成瓦硕之地,回去作甚!不必管他们,我们尽快回长安方是稳妥之策。”

    “可是……高轲那边……”

    董卓有些狐疑地看了看李儒,“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提大军与之决战吧?高轲此人我了解甚深,表面上不多发言,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实则内心险恶,狡诈若狐。而且他那些个师弟师妹们飞天遁地、十分的难缠,我们这边一有风吹草动、他那边立马就能得到消息;前些日子李傕、郭汜从弘农一路追赶他、结果追到武关连个影子都没追着就是明证……哎呀,不必管他。与奉先三万兵马,让其与之周旋也就是了。”

    李儒点点头。

    就这样高轲一路追、董卓一路逃,因为有吕布纠缠,高轲除了抢些财物,连董卓的边都没摸着。不久以后董卓就到达了潼关。

    坐拥雄关、董卓心里头的一块石头方才落了地。这下也不着急赶路了。就那么坐在雄关之上,等待高轲的来临。

    不久以后,高轲兵临城下。

    董卓哈哈大笑道:“高轲小儿,我今日已得奏报,你们那所谓的十九路诸侯如今已经是七零八落、四分五裂、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孙坚得玉玺而逃匿,乔瑁为刘岱所杀,公孙瓒回兵幽州,袁本初投向关东,现今已经是一群乌合之众、再也不成气候。尔乃朝廷旧臣,只要今日归顺老夫,老夫可立誓不计前嫌,保你荣华富贵,盼你莫要执迷不悟,否则悔之晚矣。”

    高轲闻言,当着‘董卓身边的满朝文武’的面儿怒道:“呸——!董卓老贼,你纵容兵丁,妄杀平民,欺人妻女,掘先皇坟陵……我这一路只见百姓尸横遍野,尸首填满沟壑,七岁孩童死于枪下,八十老妪挂于树上,如此人间惨剧,你简直枉为人子,今日我高轲在此立志,必掘你祖坟,灭你九族。凡你手下‘作恶西凉兵丁’我必尽杀之,以还天下公道,宁可凉州成焦土,无人耕种,也不留一人与世。”

    高轲这话就有些太重了,所有人闻之皆脸色铁青,包括那些守城的兵丁都感到有一股凉风从背脊窜起。不过汉献帝和诸位王公大臣则是心中充满感慨……今日听说十九路诸侯分崩离析,根本无心剿董之后,所有人都感到天崩地裂、复国无望。不想在绝望之际,大汉朝还是有一忠臣敢直言灭董。

    董卓大怒道:“逆贼……你已经穷途末路,孤军深入,还敢发此狂言?”

    高轲却丝毫不理会董卓,而是望着‘城楼上的汉献帝’满脸悲切道:“陛下……臣无能!今日无法救陛下出逆贼之手。只感五内俱焚、不能自己。臣虽无能,但盼陛下莫要灰心,万不可动‘轻生’之念。且安心寄居与董贼处,待臣来日积攒实力,集结大军,灭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