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小伟的眼眶中含着泪水,将王伯当的尸体放在了自己的马背上,他就这么牵着战马,一步步的朝远方走去,战场交给赢哥就好,他还是去替那几个人收敛一下尸体吧。

    黄小伟之所以放弃了继续征战的想法,那是因为他看到了一杆大旗,以及无数的唐君士卒朝远方赶来。

    如来佛祖加的那把火到了。

    那杆大旗上,龙飞凤舞的写着薛字。

    分割线,接着感谢洁癖兄弟的八元红包,那个啥,马上就要打完了,第二卷也快要结束了,第三卷基本就是大结局了,小伟先告诉大家一声。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七十八章怎能如此

    在唐君与突厥人和大顺军厮杀的东北方向,骤然间出现了一员手提方天画戟,身背大弓,跨骑银甲宝马,胡须雪白,神采奕奕的老将。

    在他的身后旗帜招展,一股又一股绵延不断的红色钢铁洪流,气势如虹般的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那密密麻麻手握刀枪的身影,几乎是要将整片天地铺满。

    这老将出现的第一时间,便张弓拉箭,遥遥的对准了一名突厥骑兵,挺拔的身姿,毫无表情的面庞,让他看起来是这般威武不凡。

    老将定气凝神,右手一松,箭矢好似流星般划过战场的上空,直入那员突厥骑兵的胸膛,下一秒,只见那名正在驾马狂奔的突厥骑兵,无力的从战马摔落,气绝而亡。

    一箭杀死了突厥骑兵后,老将手提方天画戟,一声嘶吼,“杀!”带领着二十万随他远征高句丽的唐君杀向了战团内。

    这员老将虽年过六十,但一身的武艺却丝毫无弱于当年,手中的方天画戟在乱军中,左劈右砍,端的是勇猛无敌。

    战场上的刘仁轨,看清了这员老将的容貌,不由放声大笑,“薛老将军终于回来了,此战我军必胜。”

    薛仁贵来了,三箭定江山的无敌神将薛仁贵来了,这也意味着大战即将画上句号,但就跟在郢城一般,现在的天道一方已经是垂死的骆驼,不过是差那最后一颗压死他的稻草而已,可

    接下来的那些人,说是稻草也太委屈他们了,用泰山来形容都不为过。

    但这跟黄小伟都没有任何关系了,他牵着战马,沉稳的的走在这片战场之中,起伏的心情,也一点点回归平静,现在的他好像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看起来是那般的和谐平静。

    而他的马上,就在刚刚,多了一具新的尸体,被匈奴人乱刀砍死的邢道荣。

    看着邢道荣的尸体,黄小伟拍了拍他那冰冷的脸颊,沉声道:“下辈子,我们做兄弟。”

    黄小伟牵着战马,朝记忆中的那片树林走去,过了二十分钟,黄小伟来到了树林,可是还没等他踏进去,便看到了数之不清的匈奴骑兵朝自己冲来,黄小伟没有二话,握住了手中长枪,就算是来在多人他也不怕。

    这一路走来,他打飞的异族士卒,没有五百也有两千了,更何况,现在的他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正好还可以发泄一番呢。

    但出乎黄小伟的预料,那些朝他冲来的匈奴人,就好像没看见自己一般,径直的穿过了他,夭夭逃向远方,黄小伟这时才发现,那些匈奴人脸上的表情好像都很恐惧,不像是在进攻,更像是在逃跑。

    黄小伟猜的没错,因为可怜的匈奴人,虽然刚一抵达战场,便打的东汉军毫无还手之力,可接下来王彦章率领梁军倒戈一击,将矛头对准了他们,局势立刻扭转,匈奴人成为了挨揍的那一方。

    还没等匈奴人从王彦章的猛攻中,喘下一口气,蒙恬大将军便很贴心的将二十万秦军派到了匈奴人的后方,那一刻,匈奴人的心中是崩溃的,这怎么全冲着自己来了,咋们还能不能在一切愉快的杀人了。

    一来二去,匈奴人能不被打的大败呢。

    现在匈奴与东汉军对决的战场已然成为了定局,匈奴人兵败如山倒,和辽军一般,开始四面八方的逃窜。

    秦军汉军梁军,就在他们的屁股后面追,不管是刘秀还是王彦章,或者是蒙恬,都下达了斩草除根的命令,不要俘虏,全部诛杀。

    在那些急着逃命的匈奴人从黄小伟身边跑过,紧接着就是浑身沐浴鲜血的银戟太岁贾复,带领东汉军追杀了上来,十分钟后,不论是逃命的匈奴人还是东汉军全都消失不见,一路喊打喊杀到了远方。

    黄小伟一直静立在原地,待树林安静了下来,他才牵着战马,一步步的踏入了尸骨成堆的树林。

    几乎是第一眼,他便看见了躺在地上的黄忠,黄小伟蹲下了身,瞧着黄忠的尸体,拿着毛巾替他擦拭着脸上的血污,悠声道:“老爷子,咋们都姓黄,搞不好还是一家人呢,虽然我知道这个可能性几乎是零,来,小伟带你回家,咋们就算是死了,也总得葬进祖坟里吧。”

    黄小伟用手将黄忠脸上的血污都擦干净,随后将他放在了战马上,这一刻的黄小伟,没有再选择继续前进,因为他的眼前,已经出现了那个一心向往着太平盛世的神箭手尸体。

    养由基静静的趴在地上,黄小伟默默地看着他。

    过了许久,黄小伟才一步步来到了养由基面前,将他的身体扶正,依靠在了那颗大树下,同时自己也坐了下去,将头靠着大树,这一幕,好像是又回到了不久前。

    黄小伟抱着自己的双腿,瞧着遮蔽的树荫,淡淡道:“我该说你什么好,想看太平盛世,那就去看好了,为什么要我帮你看,你啊你,就是这点不好,平日里沉默寡言跟个哑巴似得,结果临死前说了那么多的话,我要是没猜错,你一辈子也没你临死前说的话多吧?”

    黄小伟伸手搂住了养由基冰冷的尸体,遥望苍天,轻声道:“放心,既然你都说了,那我就一定会帮你办到,可我从小就是出生在太平盛世啊,早就看腻歪了,既然这样,那我就给你讲吧。”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黄小伟搂着养由基的尸体,给他讲着现代的一点一滴,给他讲着太平盛世的人,过着的是怎样的日子,他就搂着那具冰冷的尸体,讲啊讲

    老养,如果有下辈子,希望你能托生到一个没有战乱的太平盛世。

    而也就在这一刻,那些真正的重量级人物,在如来佛祖完全的打开了往生之门后,来到了这处战场。

    浑身多处受创的戚继光,拄着自己已经断裂的长剑,半跪在地上,鲜血顺着他的额头滑落到了嘴角,让这位民族英雄看起来竟是那般的凄惨。

    此刻的戚继光,瞧着身边成片的尸体,和那些仍在与清军战斗的士卒,眼角泛起了点点泪花,他的明军,他一手打造的戚家军,在连番大战后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其余四万七千将士,全部命丧疆场。

    因为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六万清军,之前至少就有超过两万的蒙古铁骑在这里相助清军围杀他的戚家军,火枪队更是在第一时间便被蒙古人的铁骑冲散,火炮也被他们尽数捣毁。

    缺少了火枪和大炮的戚家军,并不是一只拔了牙的老虎,论野战,他们同样是一顶一的强军,戚继光所创建的鸳鸯阵,更是完全发挥了戚家军野战的能力,但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戚家军倒在了血泊中,在蒙古人没来之前,几乎是清军成片的倒在血泊中。

    还是那两万蒙古铁骑。

    蒙古铁骑正面强冲,清军步卒紧随其后,十二人为一组的鸳鸯阵同之前的火枪队一般,在蒙古人驾马而来的第一时间便被冲散,鸳鸯阵是戚继光发明,专门对阵倭寇的阵法,显然这种阵法适合用于步卒而不是骑兵。

    戚继光也不是一个军事白痴,事实上他在看到蒙古人出现,就立刻命令士卒变阵,对阵骑兵,鸳鸯阵根本无用。

    所以,在那之后,戚家军失去了一切优势,只能挥刀血战,一命换一命。

    但他们也是英雄的,因为四万七千戚家军,换了五万清军,和六千蒙古铁骑的性命。

    他们,无愧于戚家军的称号。

    戚继光看着在他眼中已是走到了尽头的战场,不禁虎目含泪。

    “这一世,真的就要这么结束了吗?”

    与此同时,正在于皇太极満八旗交手的关宁辽东两支铁骑,也是伤亡惨重,几乎就是要打光了。

    辽东铁骑主帅李成梁战死,其子李如松身负重伤,断去一臂,关宁铁骑大将毛文龙,死于正黄旗的围攻之中,祖大寿身中数箭,当场毙命。

    纵然他们杀掉了多尔衮,杀掉了満八旗的最后几位旗主,和那数万的满清铁骑。

    但战场的形势更多的还是倾向于清军这一边。

    満八旗中,皇太极的正黄旗全死光了,镶黄旗还不到两千人,正白旗仅剩一千,镶白旗全军覆没,正红,镶红,两旗再看不到一个活人,镶蓝正蓝加在一起还有一千五百人。

    満八旗,数万铁骑到最后,打的只剩下四千五百人。

    而关宁与辽东两支铁骑更是只有最后的一千士卒。

    放眼望去,这片战场上,到处都是战马与士卒的尸体,土黄的大地也彻底被鲜血所染红。

    关宁铁骑确实厉害,他们也确实是号称有能跟満八旗在野战一战的明军骑兵,可这并不代表満八旗就是一群废物,事实上,两支大军的战斗力,只是相近而已。

    若是満八旗不厉害,他们又怎么可能改朝换代,覆灭了大明呢?

    听着对面皇太极那张狂的大笑声,袁崇焕攥紧了手中的马鞭,遥望苍天,轻声呢喃道:“这一世,真的就要这么结束了吗?”

    “怎能如此!”

    恍惚间一声又一声大啸响起。

    分割线,感谢洁癖兄弟的八元红包,感谢感谢。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七十九章唐宋明—帝皇君

    骤然间,戚继光的身后出现了十八位身穿龙袍,神情肃穆,长相各异的帝皇。

    此刻这十八位帝皇并肩站在了一起,扫视着眼前的清军,一股又一股君临天下的之威,从他们的身上缓缓散发而出,若不注意看还以为是十八个秦始皇站在了哪里。

    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有着真正的帝王之威,那是只有天下之主才能拥有的气质,这种气质寻常人是模仿不来的,哪怕是王侯将相也无法像他们那般,能拥有如此压人的气势。

    暂且不提这十八人身后连绵不断的大军,光是他们静静的站在原地,便让人忍不住想要低下头,跪地参拜。

    屈人与无形,就好像秦始皇,轻轻一皱眉,便可让群臣战栗。

    眼前这十八人,虽相貌不同,长相各异,最年轻的不过二十多岁,最老的甚至达到了六十,但他们的眉眼之间,却总是有着那么一抹的相似,好像就是一家人,确实,他们就是一家人,不管是谁,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姓氏。

    李!

    由于这十八人的出现,正在和戚家军厮杀的清军停了下来,在注视了几秒那十八位帝皇后,所有清兵开始逃窜,他们并没有疯,也没有傻,更不是害怕这十八人,真正让这些每天过着刀口舔血日子的清军感到惧怕的还是那十八人身后,连绵不断的大军。

    足足有二十五万之众,在这种情况下,不跑?难道留在这里等死吗!

    也就在清军开始逃窜的第一时间,十八位帝皇中,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帝皇,有条不紊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龙袍,随后迈着自己沉稳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了浩然军阵的最前方,只见他拱手向天,中气十足般的高声大喝。

    “我等虽为李唐皇室,虽为天下之主,但仍是中华子孙,怎能容忍异族在我中华大地肆虐!”

    “朕不才,愿以此风烛残年之体,为我中华子孙,换一个天下太平。”

    十七位帝皇,一同单膝下跪,向着那位老者,拱手大喊,“李唐子孙,愿听高祖皇帝调遣。”

    同时,在这十七位帝皇身后,二十五万,军纪严明,盔甲狰狞的无敌唐君,单膝下跪,高声呼应,“愿为高祖皇帝马首是瞻。”

    李渊大手一挥指向了那些逃窜的清军,长啸一声:“扫平异族,还我中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十七位帝皇一并开口大呼:“开战!”

    立身于军阵最前方的六员英武骁将,提抢大喝。

    “末将苏定方领旨!”

    “末将程咬金领旨!”

    “末将李靖领旨!”

    “末将裴行俨领旨!”

    “末将李道宗领旨!”

    “末将高仙芝领旨!”

    “驾,驾,驾!”

    “杀!”整整二十五万大唐雄师,冲向了逃窜的清军。

    唐高祖李渊,携十七唐皇,上千战将,二十五万大唐雄兵,来此一战!

    満八旗与关宁铁骑的战场。

    皇太极之前那张狂的笑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阵浓浓的惊愕与恐惧,因为在他的左侧同样出现了十六位身穿龙袍的明帝。

    在这十六人的身后,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士卒,皇太极根本就没看清他们是怎么出现的,就好像是凭空出现的一般。

    十五位明帝的最前方,一位器宇轩昂的老者,骑在他胯下的宝马之上,虎视皇太极等一干清军,看着那遍地明军的残尸,和破败的战旗,老者眼中的怒火几乎都要化为实质般,夺眶而出。

    这位明帝看来不像李渊那样喜欢说太多的废话,年过六十的他,没有任何言语,抽出了腰间的宝刀,率先驾马冲向了皇太极,二十五万明军紧随其后。

    相比于皇太极,袁崇焕可以说是最为惊愕的一人,因为在那十六位明帝中,他看到了崇祯,而那位崇祯帝,也朝袁崇焕轻轻的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歉意。

    明太祖朱元璋,携十五明帝,上千战将,二十五万大军,逆天而归!

    皇太极麾下仅存的几千満八旗,几乎是在瞬间便被那潮水一般的明军淹没,死于围攻之中。

    但这还不算完。

    同一时间,各方战场都出现了曾经的帝与皇,他们带着自己麾下最精锐的战将大军,踏出了往生之门。

    魏蜀大营外,宋太祖赵匡胤携十一宋君,上千战将,三十万宋军,策马而来。

    唐宋明,三朝总计四十六位皇帝,三千员战将,八十万大军,在如来佛祖完全打开往生之门后,来到了这片战场,事实上不光是他们,还有,汉晋,南北朝等等各朝各代的帝皇将相。

    自往生之门抵达的中华大军人数早已超越百万。

    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大优势,说起来可能很好笑,人多。

    但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一直是我们能够打败一次又一次侵略者进攻的资本。

    异族数量虽巨,但他们所有人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只有上千万而已,又怎能与我们相提并论,天道妄图用数量巨大,战力强横的异族大军,来围杀我中华男儿,可最后,究竟是谁被谁围杀了呢?

    成吉思汗失败了,皇太极战死了,楼烦戎狄全军覆没,突厥大顺也被李存勖,刘仁轨率军屠杀了个一干二净。

    这场大战终于画上了句号。

    远方的一处拼杀过后的战场中,黄小伟刚刚替张苞擦干脸上的血污,便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儿朝他驾马冲来。

    见到来人,黄小伟微笑摆手道:“世民兄,元霸,你们终于来了。”

    李世民还是一如既往那般的潇洒异常,在战马上向黄小伟点头致意,李元霸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