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说书人-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时候在某些人面前清高会死人的,而眼前这个学子他认识,还是个学识挺好的,以后将会有大出息的人,可不能死在此处。

    陈进才不是大宋官家,听说这货最喜欢用拳头说话,可不是大宋这些被大臣们在脸上喷了一脸口水擦擦就没事的好脾气官家。

    谁知道上一个敢这么跟他说话的人是不是坟头草已经三尺高了?

    而且现在说到利益,并不是陈进才在为自己寻求利益,而是教大宋的官家,去把大食人的利益抢过来。

    就凭这一点,你区区一个普通学子,凭什么去质疑他,还那么傻的当面质疑!

    虽然他老人家也觉得,陈进才这么教自己大宋的官家,很不妥。

    唯利是图不是人君该有的气度。

    他老人家觉得,人君就应该像大宋历朝皇帝一样,谦和,听得进去话,受得了摆布。

    不用太聪明,也不用太过强硬,强势。

    仁厚是种美德,不用太过有上进心,太过有上进心的帝皇就像一把没鞘的利剑,天下将无一个麻袋能容下。

    到最后只能暴露在风雨中锈蚀,然后折断。

    最主要是,天下都是他的,要那么多钱干嘛?

    其实刚才那个学子说的那句话,他觉得颇有道理。

    也正因为觉得有道理,所以他看那个学子非常顺眼,于是出言维护。

    就算不是自己学院的学生,他也会出言维护。

    在场的几位山长院判教习,心思都差不多。

    大宋,不需要多强势的帝王。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话到现在的士大夫心里已经变成“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共治天下与共天下之间的区别天差地远,士大夫与皇帝之间的相处,就像水与火。

    水若太盛,火无存身,火若过于炽烈,纵铁锅盛水,怕不是只够煎熬片刻!

    治大国如烹小鲜,坎离交汇,水火调剂方能成就大道。

    所以皇帝就需要糊涂一些,不要太精明,太精明了乾纲独断了,大臣们只能变成仆人的角色,这对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个绝对绝对性的打击!

    他们不想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有这种心思,无非是利益,士大夫与皇帝对权力与利益的角逐。

    “不用训斥这个孩子,他说的也没错,若世间皆唯利是图之辈,朗朗乾坤,必成鬼蜮。

    我等士大夫身负教化天下之责任,需时时告诫世人,明心性,行教化,宣讲仁义,唯仁义方是万世不移之教化道理!”

    茅山书院的一位老夫子突然走了出来,双目直视陈进才,慷锵有力的说道。

    他的一句话,看样子不是对刚才出声的那个学子说,而是直接对陈进才说出这番话。

    士大夫有士大夫的骄傲,人一坚持起来,就有点倔性子。

    像头牛,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那种。

    人一旦有了坚持就会变得非常崇高,这样的人只合适在学院里面做学问。

    所以这位老夫子从头到尾就没有进过官场打磨,因为他的性子,不合适。

    “君子不言利,此言为亚圣之真理,为何说不得?

    读书人何时在强权面前低头?便是你白牛先生,也不能让老夫背弃心中真理!”

    老夫子瞪着眼睛说出这两句话之后,就被几个教习拉到后面护着。

    太冒失了!脾气太暴躁了!

    要知道听说陈进才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万一把他惹怒,出点什么事儿就不好了!

    陈进才一脸便秘模样:“仁义啊!你们整天说仁义,不如给我说说,什么才是仁义!”(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1章 忠信孝悌廉耻(这一章可能有点教条,不喜勿进)

    (全本小说网,。)

    仁义是个什么东西?

    曾经陈进才也在迷茫着,仁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或者说对每个人有益还是无益?

    在他没有穿越之前,他能接触到仁义的东西很少。

    不能这么说,不能说他接触到仁义的东西很少。

    而是说,在那个时代,就连说仁义的人很少。

    仁义礼智,忠信孝悌,廉耻。

    这十个东西,到了现代的时候,在陈进才穿越来的那个年代的时候,在华夏讲究的已经很少了。

    这十个中国奉行了几千年了行为规范,道德规范。

    在那一段动荡的岁月里,十年间对道德的崩坏,唾弃。

    人与人之间的出卖和诬陷,信义二字被摧毁的支离破碎。

    更有甚者,父子之间脱离关系,作为儿子的,还把老爹抓去批斗,批斗的越狠越好,仿佛不如此,不能证明自己对孝道这一个封建糟粕的唾弃。

    孝道从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是荡然无存,然后就算动荡平息之后,道德也难以恢复淳朴的原貌。

    那些堂而皇之自己锦衣玉食家里老父亲差点饿死的。

    那位为了向自己父亲要钱,而把自己母亲绑在拳击沙袋上,用拳头活活打死的少女。

    那个向奶奶要钱,奶奶不给,就把奶奶的手掌给是打折了的少女。

    那个四十多岁了还在啃老,因叫他出去找工作而火暴揍母亲的男子。

    还有一位老太太,养个闺女长大之后出国了,然后再帮闺女养外孙女。

    结果,把外孙女养大之后,她闺女还有外甥把她骗出国之后花完她的那百十多万养老金,最后给一张机票,就不管了。

    老太太结果饿晕在,国外的一个飞机场。

    何其可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科书上就开始抨击儒家,抨击孔老二,将以前的一切都要打倒,不如此不能显得自己的英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开始批判忠诚,批判所有以前树立起忠诚的代表。

    甚至是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未来的民族英雄岳飞,忠诚于自己的国家民族甚至君主的人,在那个年代,已经被那些奇葩的人们写成了妨碍民族大融合的罪人!

    何其悲哀!

    也许是那十来年特殊年代升上去的人太多了,他们取得的成功太多了,所以起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

    那就是背信弃义之人才能混得好,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句话并不是古代的话,而其实就是那个年代才出现的名言。

    忠信之字,本就是人间做人行事之标准,人无信不立,朋友、亲人若无忠诚,这便是现代人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么?

    当年王某强的媳妇与经纪人宋某人搞上了为何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不是因为对方是明星而已,更让人关注的,却是宋某人与王某强之间的忠诚而引申出来的问题。

    这正是这个问题,让人们感觉到,哪怕是身边看上去很是亲近的朋友,有可能会在某天,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刀。

    或者说哪天自己出门,朋友却趁机来帮着照顾一下自己老婆或者老公之类,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这是朋友间忠诚的问题,这也是人们对那件事的关注之原因之一!

    这也是现代社会华夏很严重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无有真正的忠诚,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朋友之间。

    结果搞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

    现代社会,兄弟间为了些许钱财,甚至些许小事反目成仇的多了,悌之东西就更不用说了,说出去都没几个年轻人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为何?

    现代社会不讲这些了,特别是廉耻这种东西,还有人知道这两个字是说什么东西的吗?

    没有!

    当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之后,忠信孝悌,廉耻这六个字说出去都会被人笑话。

    至于说仁义礼智?

    仁义先不说了,还记得陈进才还没有穿越时,还在读小学时就听见过一个事。

    那就是有一个辩论,而辩论的主题居然是有没有必要太过有礼貌。

    也就是礼智中的礼。

    礼仪或者礼貌这种东西,没有真的可以吗?

    现在的年轻在抱怨家里的老人要他们守礼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

    是的!守礼就是对人性的束缚没错!

    但现在守礼的人很少了,现在的学校除了教怎么做题之外,别的什么都不管了。

    至于仁义礼智,忠信孝悌廉耻这十个字代表着什么,这些老师甚至都有可能没有去了解过。

    记得有次聚会,大家伙正吃着饭,一个小年轻仰头张了几次嘴,然后在最后一次时实在忍不住咳了出来。

    可是,你要咳没关系,你回个头往别处咳去,正对着饭桌咳是个什么意思?

    而且看他的意思还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好像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是多么的不礼貌。

    这要是被老一辈人看到,得拿筷子抽出去,礼貌与教养都哪里去了?

    而礼貌与教养,便是守礼。

    老人常说,别人坐过的凳子,只要还热乎着,你就不能去坐,这叫礼貌。

    有一次,朋友家的小儿子便是因为这个与别人打了一架。

    因为是公共场所,对方只是离开去上个厕所,一两分钟的事,凳子还热呢朋友的儿子就去把那凳子给占了,那人回来一看就让他起来。

    结果就没起,谁也不让谁,就打进了所里,最后医药费报销完还花了四万多,一只手就彻底的没了用处。

    还有很多很多事例,没有礼貌,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这并不是束缚你的人性,而是在束缚你的魔鬼。

    不要去喝了两瓶洋墨水就认为这个世界人们就注定要自由和平等。

    也没有人去跟洛克菲勒家族讲平等,更没有人大喊着“人人生来平等,谁敢高高在上,凭什么你们制定的红绿灯制度我们就要去遵守”的口号去冲红灯。

    红绿灯也是对人性的束缚,这没错!

    至于智这种东西,有了前面这几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不就有了吗!

    最后说到仁义二字了!

    这两个字包含的意思有点大,大到现在陈进才都不知道眼前茅山书院的这个老教习,究竟会怎么样给自己解说这仁义二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2章 皇帝是天子这句话就是个笑话

    (全本小说网,。)

    “仁者,爱人。

    与朝廷来说,何为仁义?

    为君者当施仁政,臣工抚牧万民,为百姓则安于四野,便是仁义。

    此乃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之理解,高屋建瓴而又高高在上。

    多是空话矣!

    然而,反而民间的理解,比较真实。

    仁之者,与人处之,融洽和睦,即为仁。

    仁之者,易也,行事多思虑旁人,与心同之,人己两顾,为之仁。

    义之一物,甚是难说,但诸多道理讲来,不外此几条。

    他人若难,若困,若所需,伸之援手,为之义也。

    非己之责,但事到临头,见人危,援手之,为义也!

    助人为乐而已,皆义也!

    相互扶持,亦义也!

    人之一族,生于天地间,非独善其身可以过一生,是以儒家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教训。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悔。”

    老教习挣开学生们的回护,昂直礼陈进才,在某些人眼里,有时候真理比性命重要。

    这对他来说便是真理,仁者爱人本来就是儒家讲的大爱。

    义之所在,虽百死亦愿往。

    一些纯粹的人,他们还真能做得出来。

    这没有什么错的,这本来就没有错的,因为陈进才也很喜欢他所说的仁义二字的解释。

    “老教习说的好,此言一出竟有震聋馈之气魄,见解十分之独到,让陈进才受教了!”

    陈进才微笑拱手,言词恳切,若天下人皆按此仁义二字来行事,则天下太平矣!

    但还不够!

    这与陈进才理解的仁义来说,老教习这番话虽然说出了仁义之字的意思,但却没有说出仁义二字的精髓!

    “人生而平等,但生于世间之后,地位却平等不了!

    皆因世间万物,本就不可能有相对平等之事,便说那叶子,都不可能有两张纹路一样的!

    然,所有人所在之位置,皆有其责任,何为仁?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王行事,当为臣工表率,是以古人方以圣人来称之君王,此乃君为臣纲。

    父亲之所做所为,将是孩童以后之所学所做之规范也,故而为父者若想乃儿有出息,其必身正为榜样,谓之父为子纲。

    成家立业,男子成家后必为家中之顶梁柱,为家中生计之操劳,为妻子之依靠,故而夫为妻纲!

    此乃孔圣人亚圣对责任之理解!责任做到位,那便是仁义!”

    陈进才说到这里时顿了一顿,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三句话在现代被黑得很惨。

    就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也被黑得更惨!

    其实这原本的话,不过是君王若是做到了君王的本份,也就是对臣民的仁爱,那臣工们必会献上臣子们的忠心。

    父亲尽到了父亲的责任,那儿子必须要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

    这才是原原本本的解释。

    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的解释。

    陈进才说完自己对仁义的理解,把仁义说成责任,把尽了自己的责任说成了仁义。

    把在场所有人都给说愣,还是蔡京反应快,嘿嘿笑着接了一句:“先生说的甚妙!”

    不过话里的言不由衷一听就能听出来,却是让他反应的时间短了,若让他反应的时间长点,必不会说出能听到敷衍之意。

    不过,陈进才不在意那敷衍之意,接着说道:“其实,仁义与利益从来就不曾冲突过!

    比如说帝王之利益为何?”

    赵佶听到此问,忍不住开口说道:“江山永固!”

    江山永固,只有区区四个字,但却道尽了帝王家的野望,一个皇帝所有的野望。

    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这句话创出来之时,原意并不是说让皇帝万岁,而是让江山万年。

    然而,哪怕是现在说出江山永固之野望的赵佶都知道,这天底下就没有万年之江山。

    “然也,帝王之利益与愿望便是自己家的江山永固,这便是惟利是图,但些惟利是图对国对家对万民可有害处?”

    陈进才沉声问众人,无人答辩,便自说了:“江山万年,其实并非不可能之事!”

    他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若别人说这话,最多被人斥之为妄言,失心疯,可现在陈进才说出这话来,却无人敢反驳或者怀疑。

    皆以期待之目光投向陈进才处,想听听究竟如何,竟敢让他说出如此让人震惊之话语。

    此乃屠龙术乎?

    可为何对我等却半点不忌讳?难道不是应该独自告诉他的老丈人吗?

    然而,陈进才却没有让他们回避之意,甚至还说得大声了一些,让站得远了的学子们都能听得到他说的话。

    “想让自己家之江山万年不移,其实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所谓天命,不过就是笑话!

    对天子而言,万民即是天命!

    可知夏商周以来,无论汉唐还是后来的明清,王朝倾覆除了那些要上位的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