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能保持理智的只有巴思,他高声呼喝打算兵卒稳住的时候,却被一支劲箭射进了他的喉咙。

    取他性命的是论弓仁,作为军神之子,论弓仁刀箭弓马皆有极高造诣,这近距离的射杀敌将,不费吹灰之力。

    相比城楼上的混乱,城楼下的攻势有条不紊。

    云梯早在第一时间运搭上了城头,先登勇士已经开始向城楼上攀登了。

    尽管石堡城号称天险,有着绝岭屠鹰的美誉。但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渐渐恢复过来,积极参与防御的吐蕃军,依旧难挡论弓仁率领的唐军,石堡城落陷。

    开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石堡城再次回到了大唐的怀抱,吐蕃进攻大唐的桥头堡,终于堵住了。

 第十八章 手刃仇敌!

    尽管论弓仁占据了一切优势,他依旧付出了五百的伤亡代价取下了石堡城,但相比历史上哥舒翰的三万,已经好上太多了。

    论弓仁站在石堡城上迎接冬日第一道阳光的时候,宛秀城的战役也即将宣告结束。

    尚赞婆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突破由裴旻、封常清、江岳、李嗣业布下的防线。

    直到郭知运的到来,郭知运一路追击吐蕃退兵,收获颇丰。

    直接追杀至金天桥。

    河西九曲地还有一个称呼就是黄河九曲,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几乎横穿东西半个中国。所谓天下黄河九十九湾,其中九曲位于河西,故而得名河西九曲地。

    吐蕃在九曲中最为湍急的一个弯曲上建造了金天桥。

    金天桥说是桥,更是堡垒,利用湍急的黄河为掩护的天然堡垒。

    吐蕃退至金天桥,若强行追击,只会损兵折将。

    郭知运心中虽很遗憾,依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郭知运先到了宛秀城西门,得知裴旻在北门镇守,绕到了北门与之汇合。

    看着一片惬意的裴旻,郭知运有些难以启齿的道:“裴国公,这最后一击,让给我如何?”

    他老脸上有些微红,今日作战分为三部分,裴旻对付宛秀城里的敌人,他负责追击,而论弓仁负责石堡城,分工明确,人尽其职。

    如今尚赞婆以是刀板上的鱼肉,裴旻没有进攻,是不想放过漏网之鱼,只要堵着出路口,要不了多少时间,对方便会自取灭亡。

    郭知运此时的要求就好像是做最后强攻补刀一样,砍最后一下。

    裴旻不解的瞧着郭知运。

    郭知运颇为不好意思的道:“尚赞婆那王八羔子,仗着自己速度快,多次出石堡城袭击我鄯州附近村落。伤了不少百姓,小儿也是在于之对战中让他射死的。本以为报仇无望,却不想竟有这个机会。趁着还能战,我想手刃了他,为我儿报仇!”

    “好!”裴旻听了毫不犹豫的应诺了下来,不带半点的犹豫。

    郭知运深深的看了裴旻一样,道:“国公此恩,郭某人必报!”

    裴旻笑道:“这能够手刃弑子之仇,诚乃一大快事,节度使还等什么。”

    他手一挥,麾下将士让出了一条道路。

    郭知运呼喝一声,领着麾下曲部向城中冲杀过去。

    尚赞婆四处寻找机会突围,拼杀了一夜,早已精疲力尽。

    正在城中心休息,只待兵马恢复精神,再次突围,不管成功与否都要死战到底。

    如今吐蕃青黄不接,缺乏真正的帅才,但是族部特有的凶悍,却依旧一览无遗。

    的哒的哒!

    冲锋的马蹄声响起!

    尚赞婆一咬牙,自己的嘴唇都已咬破:此时他们精疲力竭,如何能战,就大势已去了吗?

    他大吼一声,仿佛半空打了个霹雳,高声怒吼道:“我吐蕃就没有孬种,死也要死在冲锋线上!还能战的立即上马,跟着我向那个方向冲锋!”

    说着用长枪一指,那边正是铁骑传来之处。

    他回头一看,见自己的亲信兵卒已经都上了战马,厉声道:“跟我来!”一紧手中铁枪,咆哮着催马向前!

    两股骑兵凶猛的撞击在了一起,随着兵刃碰撞的声音响起,大块的鲜血和尸体从马背上落在地下,被战马无情的踏成了肉泥。

    郭知运看着冲在最前头的尚赞婆,毫不犹豫的就迎击了上去。

    尚赞婆也认识郭知运,知他身份地位,若能将他擒住,以他威胁,便有一线生还之机。

    眨眼的工夫,人已经冲入了两丈之距。

    随着尖锐的破风声,尚赞婆的铁枪从正前方如毒蛇般刺过来。枪尖吞吐闪烁不定,忽然抖成一朵枪花,捅向郭知运的前胸。

    尚赞婆人马合一,力量汇聚一处,这一击竟然有股劲风,令郭知运有种胸口一紧的错觉。

    郭知运老当益壮,屏住呼吸,反手一枪挑在敌枪尖上,全力向右侧一带,将长枪推开。压力过后,心中不免暗暗吃惊:这一枪固然比不上薛大都督的戟法神出鬼没,但攻势凌厉之极,无怪信儿死于他手。

    战马冲锋的高速度已经使他们贴身而过。

    想着战死的幺子,郭知运不甘就此罢手,身体向后彻底躺倒在战马上,右手运枪照着尚赞婆的背心用力猛刺。

    尚赞婆大惊之下,回枪格挡,却晚了一步,后心中了一枪,登时露出了拳头大的伤口。

    一旁的王君毚喝道:“郭公!小卒由我来,尚赞婆就交给你了!”

    他领着骑兵截住了郭知运身后兵士。

    郭知运大笑道:“哪里走!”他毫不犹豫的调转了马头,将长枪横在马背,弯弓照着尚赞婆的背心就是一箭。

    尚赞婆只觉得前胸一凉,随即一阵剧痛袭击了他,箭头出现在他身前,噗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尚赞婆平躺着看着天空,随着黏稠的血液从胸口伤处中不断涌出,一股冰寒彻骨的感觉逐渐包裹了全身。

    凄厉呼啸的寒风,让他有些瑟瑟发抖!

    这是要死了?

    尚赞婆突然有些不甘心,作为吐蕃最出色的后起大将,还没有实现愿望,怎么能死在这里。

    马踏长安!

    是他这一生的梦想,实际上历史中的尚赞婆做到了。

    尚赞婆作为吐蕃的先锋大将,趁着唐军陷入安史之乱的泥沼中,轻骑飞取长安,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攻下了大唐国都。

    但这一世变了,有了裴旻的存在,他的梦想,永远永远只是梦想。

    死人是愿望是不可能有实现的机会的。

    郭知运下马来到了近处,看着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尚赞婆,一手抓起了他的头发,毫不留情的抽出了自己腰间的佩刀,对着那细嫩的颈脖割了下去。

    鲜血溅射在他的脸上,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那股报仇的快感!

    郭知运无法形容。

    他就如石头人一样站着,站着,一动不动的拿着尚赞婆的脑袋站在战场上。

    王君毚收拾了残局,来到了郭知运的身后,一句话也没有说,静静的在一旁带着。

    良久郭知运刚才道:“君毚,对不住了!”

    王君毚口中苦涩,知道郭知运再说什么。

    郭知运一直将他视为继承人一般的培养,但是很明显陇右节度使这个雄职更加适合裴旻!

 第十九章 意指青海湖

    “裴帅!”王小白单人单骑回到了宛秀城。

    “如何?”裴旻并不很在乎宛秀城里面的胜负,以大局而论,尚赞婆只是小菜,石堡城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

    石堡城对于大唐的意义实在过于重要。只要拿下石堡城,日后陇右一地再也不用担心吐蕃的袭扰了。在战略上,唐军将会化被动为主动,窥视着青海湖的利益。

    “拿下来了!”王小白一直在蒙赤岭中蛰伏着,一边找着是否有攻城捷径,一边留意着石堡城的动向,对于石堡城的情况了如指掌,将论弓仁拿下石堡城的经过跟裴旻细说。

    “太好了!”裴旻闻言,忍不住仰首大笑,让论弓仁取石堡城果然是最正确的选择。

    拿下石堡城,他们的任务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只要将龟缩在金天桥、树墩、大莫门的吐蕃兵击溃,夺取河西九曲地,便大功告成。

    郭知运手刃仇敌,心满意足的回来汇合,但听论弓仁已经拿下石堡城,也兴奋的挥起了拳头。

    裴旻的高兴是从大局考虑,郭知运的高兴则是吐了口恶气。他是鄯州都督、陇右节度使。

    石堡城对着的就是鄯州,吐蕃每次出石堡城劫掠,第一个受害的便是鄯州。

    郭知运担任鄯州都督、陇右节度使以后,几乎将心神都用在了对付石堡城里的吐蕃军上,为此还折损了幼子,对之怨念最深,也高兴见到石堡城重新回到大唐怀抱。

    裴旻望向郭知运道:“郭公,你立刻派人去接手石堡城,将论弓仁将军换来。以后石堡城就交给郭公了,如此战略要地,还望郭公慎重对待。”

    石堡城也属于陇右境内,陇右境内的防卫皆归陇右节度使负责。

    郭知运也不拒绝,挥手叫来一将,让他安排下去,说着对裴旻笑道:“我只是暂般国公看着,未来还得靠国公。”

    裴旻有些不解,却也没多问。

    宛秀城以毁,不适合驻扎。

    裴旻率军北上与论弓仁汇合。

    若在寻常时间,他们必需经过金天桥才能抵达北岸,深入吐蕃腹地。不过因为现在是冬季,属于黄河结冰期,大军可以在黄河上自由行走。

    小心翼翼的走在黄河上,郭知运看着弯延的母亲河,道:“这鬼天气真是有利有弊!国公的高瞻远瞩,可见一斑那!”

    裴旻听了脸上一红,搓了搓手,这天气越来越冷,他的手都有些僵硬了,应道:“这个还真是个意外!”

    为了速战速决,他确实做了很多谋划,但是真没有将黄河结冰期给计算进去。

    二十一世纪气温转暖,他又生活在南方,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的珠三角,连雪都不常见,何况是河水结冰。

    似乎老天爷也在无形中助了他一臂之力,入冬之后,黄河上游渐渐结冰。

    在他烧毁吐蕃干草从广恩镇抵达前线的时候,黄河上已经可以行人跑马,免去了金天桥的攻防,直接从黄河上跃过。

    为此他还担心会不会承受不住,走的小心翼翼的,生怕史书上来一出:“开元四年,十二月一日,冬。凉国公、洮州刺史裴旻,率军渡黄河,不甚跌落冰层,卒!”

    那真不好玩。

    其实他是多虑了,以目前黄河冰层的厚度,即便是坦克开过也无碍,更别说军队。

    “有惊无险”的越过了黄河,裴旻选择在蒙赤岭下驻军休整,论弓仁也率兵赶来汇合。

    三巨头再次聚在了一起,商议接下来的打法。

    依照现在的走向,只要论弓仁金天桥、树墩、大莫门这三处要地,他们就算是大功告成。

    不过裴旻问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论将军,对于我唐人在你们吐蕃的水土反应,你们应该有过详细的了解吧?能否给我说说?”

    高原气候是与吐蕃对决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唐军与吐蕃交战多年,各有胜负,但大唐从未有过一次对吐蕃造成致命伤害。高原气候占据主要原因,在骁勇的兵士上了高原,也会如瘟鸡一般,出现各种不适的问题。以至于每每侵攻,皆落得惨败。

    高原气候裴旻在后世旅游的时候体验过,那时候他只是走走玩玩已经很不舒服了。若如现今一样行军作战,背负重物急行赶路或者上阵杀敌,他不认为自己有本事支撑下来。

    而且古代与现代不一样,现代交通便利有各种服务。

    在古代全靠两条腿,外加勉强可行的泥路,两相比较不能同日而语。

    要想进入青海湖,必需要对高原气候有十足的了解,不然形同玩火。

    郭知运、论弓仁动容的看着裴旻,听裴旻的口气是想要打到吐蕃内地去?

    论弓仁不知如何开口。

    郭知运担忧道:“会不会操之过急了?”

    裴旻看着两人的意思,笑道:“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只是我们现在完全没有了后勤的困扰。放着青海湖如此大的肥肉,焉有不去分一杯羹的道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并没有自大的蔑视吐蕃,只是想在青海湖的边沿建造一座军镇,镶一颗钉子进去与吐蕃同享青海湖,这对我大唐大有利处。”

    当然他还有更深处的想法没有说明,对于吐蕃,他的长远计划是一劳永逸,只是这个计划有些久远,现在不适合说。

    他没有忘记吐蕃未来的发展,吐蕃现在的小赞普是一个明君,尽管他当前只有十岁,还未掌权。但是未来他掌权之后,会用极短的时间稳固了吐蕃的政局,提升了吐蕃的国力。小赞普的儿子也是一个明君,连续两代明君,而大唐又逢安史之乱,国力大幅度衰退,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吐蕃也因此契机发展成为一个几乎让东西颤抖的帝国,不但攻取了大唐的陇右河西,还跟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在西域强强对碰,打的天昏地暗,大唐也彻底退出了西域的掌控权。

    裴旻熟知这段历史,自然不会坐视此事的发生。

    只有让吐蕃彻底覆灭,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变成大唐的一份子才是真正一劳永逸。

    但要想在高原作战,必需要有一支能够适应高原反应的军队。

    青海湖用科学的话来形容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有高原反应但不是那么强烈,正好适合兵卒适应习惯,为将来做准备。

    现在吐蕃国力实力大损,而他们拿下了石堡城,战略物资可以直接从石堡城运至前线,无需横穿河西九曲地,一切都向着大唐,不将触手伸向青海湖,实在对不住这大好局面。

    郭知运、论弓仁不知深处的考量,相继松了口气,还以为裴旻年少轻狂,给当前的胜利蒙了眼,要趁势攻入青海湖,大杀四方呢。

    青海湖对于吐蕃的重要不言而喻,若裴旻这么干,吐蕃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动用举国之力于战,到时候情况就不妙了。

    顺着裴旻的思路想下去,郭知运眼睛一亮道:“国公主意打的不只是如此吧!悉末朗以善守闻名,他死守金天桥、树墩、大莫门,我们不好下手,但只要我们兵指青海湖,他未必坐得住。”

    论弓仁合掌笑道:“用兵之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老妖婆选悉末朗为帅是大错特错了。她以为悉末朗能守住,可是国公避强击虚,避开了所有不必要的攻城,让悉末朗空有一身本事却施展不出来。”

    他大笑过后,叹道:“正如国公所说,关于唐蕃之间的水土不服。家父当年为了与唐作战,深入的了解过。还特地以壮硕的大唐猛士做过实验,在青海湖附近体格健壮的人,不太受影响,但是体力却不足原来的八成。越往上效果越严重,深入大非川,体格稍弱的将会出现头晕腹泻四肢无力等各种情况。体能不足六成,再往上到了多玛,便是体格健壮者也有受影响的可能。至于体力的影响,更加严重了。因故当年,我父亲也算不到薛仁贵大将军有勇气袭击乌海城,还让他成功了。当初我父亲便说过,若非郭待封拖了后腿,昔日一战,胜负未可知。”

    裴旻心底盘算着,只有七成体力,确实有些影响,但在接受范围之内。

    他手指着莫离驿道:“我们直接将军队驻扎在这里如何?”

    莫离驿!

    唐蕃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是连接大唐吐蕃的要道,中原内地去往青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