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刷的一下,裴旻冲出了节度使府,来到刺史府衙。

    吴华、童皓等人依旧在商议蝗灾的情况。

    裴旻这一回不管不顾了,直接道:“吴刺史,这还等什么。蝗虫一但正式聚集,将会如洪水沙暴,席卷一切,令世界无绿色。当下只有集合全州百姓的力量,全力扑杀蝗虫才是上策。”

    裴旻这话音一落,童皓立刻跳了起来道:“不可,万万不可,扑杀蝗虫会引发蝗神震怒,祸患无穷。”

    吴华大皱着眉头道:“节度使,某能体会你的心情,可你这是越权了!赈灾救灾是我们州府的事,与节度使无关。”

    裴旻气笑了道:“好好好,老子没权调动州府百姓,调麾下兵卒总可以吧。”

    童皓大惊失色的冲了上来,阻拦道:“节度使万不可激怒蝗神……”他话未说完,直接倒飞了出去。

    裴旻一脚将他踢飞了。

    旱灾来了,他斗不过老天爷认了,憋了一肚子火。现在蝗灾来了,给他说蝗神不能杀!

    去他娘的!天王老子都杀!

 第十六章 落魄的凤凰

    裴旻气冲冲的回到了节度使府。

    袁履谦刚刚喘了口气,没休息多久,就见裴旻气势汹汹的回来。

    “怎么了?”袁履谦关怀的问道。

    “气死我了!”裴旻一抹脸上的汗迹,随手一甩,在地上射出了一条直线。

    “都什么时候了,两个老顽固。一个说越权,一个更是好笑,说什么蝗虫不能杀要激怒蝗神。”他越说越气,一掌拍在了一旁的木柱上,忿忿不平的道:“要是我掌握实权,非将他们两个撤官罢职不可。”

    袁履谦急忙道:“裴兄慎言!”

    顿了顿,他又道:“目前旱灾、蝗灾齐来,陇右一片厄运。面对如此情况,即便今年陇右颗粒无存,他们也不会有多大的罪责。可若贸然行事,引起更大灾祸,反而讨不得好。”

    裴旻怒道:“他们不受罚了,百姓如何,陇右的未来如何?蝗虫横行而过,天地在无绿色,需要多少年才能恢复?算了,现在说那么多也是无意义,立刻将我的命令传达下去。十九军军使自接令起,立刻点起所有兵马,追寻各州境内蝗虫的聚居地,以火把灭蝗,刻不容缓,不得抗命。”

    袁履谦略一迟疑道:“这世人有传言杀蝗不详,只怕命令传达,会有抗拒之声。”

    裴旻毫不留情的道:“不论是谁,胆敢抗拒,直接逐出陇右军!多加上这句,这连蝗虫的没胆杀,还指望他们为大唐,为我上阵杀敌?如此娇贵的人物,不要也罢。”

    袁履谦不在迟疑,下达任命去了。

    裴旻此刻心中也有一些无奈,面对蝗灾,最有效的办法是灭蝗,尽可能的消灭所有的蝗虫,才能防止遮天盖地的可怖情况出现。

    想要有效的灭蝗,动员州府所有百姓的力量是必须的。

    唯有百姓,上下一心,同心协力,方才能够战胜蝗灾。

    陇右军数量确实不少,但是分散于十二个州,每个州均分下来五千左右兵士。而蝗灾一但来临,那蝗虫就是以亿来计数的。

    裴旻在二十一世纪没有见过蝗灾,后世的华夏绝大多数地方已没有蝗虫滋生的土壤了。但他看过一个真实的蝗灾视频短片,漫天蝗虫铺天盖地的飞过,黑压压的一大片,连太阳都给遮没了。它们就好像是军舰一样,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一个州五千左右兵士抵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将百姓发动起来,情况会完全不一样的。

    蝗虫的杀伤力只要是针对植物,极少伤人,对人的伤害极其有限。就算是一个小孩,左右舞动着火把,也能轻易的消灭百十来只。

    整个陇右的数十万百姓若能齐心,何愁蝗灾不能制止。

    奈何吴华、童皓一个谨慎顽固,一个迷信,实在是可恨。

    想了一想,此事不能如此算了。

    就算有一线生机,裴旻也要试着尝试,当即他再度给李隆基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将自己的想法呈报,希望他能下旨调集陇右百姓和参与灭蝗杀蝗的行动中去,将蝗灾的危险降至最低。

    裴旻的加急还在路上的时候,朝堂上的满朝文武已经针对蝗灾一事争吵的你死我活。

    姚崇这位已经去了相位的名相,此刻正在朝堂之上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平心而论,若非姚崇性子过于极端,李隆基压根就不会撤他。不过姚崇尽管给李隆基去了相位,可对于他还是特别器重的。

    特许姚崇在无官职的情况下每五日上朝一次,重大事情也会征询他的意见。

    如今旱灾、蝗灾齐发,相较沉稳擅于治吏的宋璟!姚崇在处理这种重大事件的才略能力,才真正让李隆基器重。

    “陛下,蝗虫不过是一害虫,百姓愚昧才将之视为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加上居心叵测之徒的煽动曲解,方才引起了四方百姓烧香求神,利用了他们消灾求福的盲从心里,形成了这种局面。面对蝗虫,绝对不能妥协,更不能坐以待毙凭由它们吃食我大唐百姓辛苦种植的庄稼。”姚崇斩钉截铁的说着。

    然而此刻的姚崇以非昔年的姚崇了。

    昔年的姚崇在朝堂上是一言堂,放个屁都是香的,他的话是一不二,几乎跟圣旨一样管用。

    但如今姚崇不过一白身,得李隆基破例才有资格在这朝堂上发表看法。

    对于满朝文武,姚崇这块金字招牌已经没有了威慑力。

    他的话音一落,立刻有人站出来辩驳。

    一直是姚崇小弟的卢怀慎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高声道:“蝗虫乃是天灾,岂是人力所能除?况且杀虫太多,有伤天和,恐受报应!”

    随即又有礼部尚书道:“陛下,只有修德才能消除天灾,并非妄造杀戮。且不闻有前赵刘聪的前车之鉴,难道姚公,想要我大唐重蹈前赵覆辙不成?”

    前赵刘聪是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刘聪在位时,境内也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刘聪下令除蝗,但是蝗虫却越除越多,蝗灾除不尽,蔓延整个汉赵,令汉赵国力大损。

    登时朝议鼎沸,满朝文武大半大臣竟皆认为蝗虫不宜捕杀。

    姚崇有些悲凉的看着眼前的情形,要是昔年的他,这满朝文武可有一个敢说话的?

    这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果真如此。

    姚崇有些心灰意冷的叹了口气。

    李隆基见满朝文武都反对杀蝗,一时难以定夺,再三犹豫之下,只能选择再议。

    回到后殿,李隆基让高力士将姚崇请来。

    “陛下!”一见到李隆基,姚崇立刻高声道:“《诗经》道:‘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帝也曾下诏道:‘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有史可见,这些都足以证明灭除蝗虫是顺应天道,绝非什么不详之举。古时曾多次出现蝗灾,只因同样情形不肯捕杀,以致发生田地颗粒无收,百姓相食,实乃人间惨事。试问陛下,这天下还有什么比百姓相食更加凄惨的事情?灭蝗即使不能尽灭,也比留下来形成灾患更好!”

    李隆基也是深以为然,不再犹豫,派出了朝中御史,命他们为捕蝗使,前往陇右督促各地灭蝗。

 第十七章 让敢动手的来

    然而事情并不是李隆基、姚崇想得那般顺利。

    捕蝗使在得到任命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各地州县,通知各地州县的刺史进行捕蝗灭蝗行动。

    只是人对于未知的东西,充满着惊疑恐惧,尤其是迷信的古人,在这方面更是意外执着。

    不只是百姓,连官员也避免不了。

    认为旱灾、蝗灾是天灾,天灾的发生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

    天大地大,老天爷最大。

    即便是皇帝,也不过是天子,上天的儿子。

    这与天为敌,与天对抗。

    诚乃大不敬大愚蠢之举。

    地方官员有的甚至亲自带领百姓敬天祭天,以希望得到老天的怜悯,消去灾祸。

    类似事情在陇右这重灾区,可谓比比皆是。

    捕蝗使将圣谕传达,地方官员绝大部分都是抗御不遵。个别就算遵从,亦不过是阳奉阴违,草草了事。

    这种公然抗命的行为,在后来并不常见,但是宋朝以前,君臣坐而论道。

    皇帝是君不假,但是绝非高高在上,可望不可触及的。

    皇帝的命令,并不带有强迫性质,官员若有异议,是允许不从,上表自己的理由建议抗旨的。

    为了害怕引起动荡,地方官员大多都以保守的态度应对,纷纷上书表达自己的看法建议。

    古人敬天地,这一点李隆基这大唐皇帝也不能免俗。

    李家三郎见文武百官大多反对不说,就连地方上身临其境的官员,都以各种理由反对,让他再度起了疑乎,是不是旱灾、蝗灾真的上天的旨意,上天特地给他们的考验?只能领受不能与天争?这种想法观念,也在大多人营造的大势下渐渐生起了。

    李隆基看着裴旻传来的信,想着当前的困境,拿捏不定,问向高力士道:“你觉得是文武百官与地方官员说的在理,还是静远、姚崇说的有道理?”

    高力士微微作揖道:“这个老奴,还真不知道。不过老奴觉得,目前为止,不管是昔年的姚相还是现在的裴国公,他们似乎都没错过。”

    李隆基一怔,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姚崇虽说手法过于刚烈,眼底容不得人。但是他执政的这些年,制度的决策,各方面的任命,还真没错过。

    大唐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出武后、韦后以及太平公主与之争斗时造成的危害,姚崇这位开元第一相是功不可没的。

    至于裴旻更不用说,将御史台治理的井井有条,令官员不敢犯事,束水冲沙,造福长江黄河流域的百万百姓,兴募兵制,治洮州,兵伐河曲,哪一样不受人瞩目,干的漂漂亮亮,让人无话可说?

    如今他们两人一致认为蝗灾当灭,未必真如朝中官员与地方官员念及的一样。

    心念至此,李隆基再次将姚崇请到了皇宫,将各地呈报上来的情况跟姚崇细说。

    姚崇闻言,勃然大怒,喝道:“陛下,这些官员不思进取,心不在百姓,只在于自己,保守力求无错,简直是国之蛀虫。”

    李隆基问道:“那依姚公的意思,这蝗虫还是当除?”

    姚崇知道自己若不下猛药,李隆基未必下得了这个决心,斩钉截铁的道:“当除!不只当除,还必需尽快。不然动摇国体,伤及国本,令这些年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李隆基动容道:“如此严重?”

    姚崇点头道:“陛下不知想过没有,今年旱灾牵涉之广,遍布陇右、关中、河南、河北大片地区。陇右灾情最为严重不假,可关中、河南、河北也受到了不小的灾害,实因这些年陛下兴修水利之故,才未能落得于陇右一般。但可以想象,就算灾情不重,今年关中、河南、河北这些地方的收成也将大幅度减少。”

    李隆基点头默认,确实如此,即便撑过旱灾,一亩田地不说减产一半,三分之一是少不了。

    姚崇继续道:“陛下莫要忘了,蝗虫不是死物,它们会飞会动,会向别处蔓延。一但陇右蝗灾不及时加以制止,蝗虫大军往关中移动那又该如何?”

    李隆基神色剧变!

    陇右田地荒芜,多山少水,即便田地尽毁对于大唐的影响也是有限。可关中不同,关中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秦、汉、唐三朝之兴,皆因关中。

    关中需要从江南运粮支持,并非关中土地不行,实是因关中人口太多,供不应求。

    以关中的粮食产量而言,仅次于江南江淮,毫不逊于中原。

    一但关中受袭,危害可就大了。

    姚崇沉声道:“关中人口众多,粮食本供不应求。需要从江南、江淮运至,一但关中八百里田地受到摧残,关中百姓将家无宿粮。仅靠救济,如何救济的过来?到时百姓流离,甚至民怨而起。若有心怀不轨之人趁机挑拨,说官家不修德,导致上天严惩?后果不堪设想?”

    李隆基肃然而起,当机立断,道:“决不许此事发生,必需将蝗灾控制于陇右,将之灭于陇右,不能再扩大灾害,威胁关中。”

    “陛下圣明!”姚崇提议道:“最好派一得力之人,负责此事。在下不信,我大唐找不出一个敢除蝗的人?”

    李隆基古怪一笑道:“还真有一个!姚公你看!”他将裴旻的书信交给了姚崇。

    姚崇见了全文大笑:“想不到在下与裴国公意见一致,心念暗合。”

    “这就是智者所见略同!”李隆基道:“姚公还有所不知,静远为了灭蝗,不但跟鄯州刺史争了起来,还一脚踹翻了鄯州长史,这状都告到朕这里来了。”

    姚崇意外道:“以国公的性格应不至于如此吧!”

    李隆基摇头道:“姚公是有所不知。静远的心思,朕了解。他是气自己无能,奈何不得这上天,奈何不得旱灾,他心中窝着一团火呢。这蝗灾一出,他哪里忍受的了!这不,地方官员不同意,他自己调兵上了。还美名练兵,地方州府拿他毫无办法。只是陇右军只有七万,看不出成效。”

    姚崇慎重道:“既然陇右各州刺史保守,不敢治蝗,那就让敢动手的来,国公必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李隆基主意已定,肯定的道:“静远就没让朕失望过。”

 第十八章 军政专杀

    李隆基一但下定主意,刚果决绝的一面也体现了出来,道:“力士,替朕研磨。”

    高力士立刻取过空白诏书摊放御前,熟练的研好了墨,将沾好墨汁的毛笔递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奋笔直书,在诏书上写道:“今陇右蝗灾盛行,为祸一方,朕怜百姓之苦,特加封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凉国公裴旻为陇右按察使,全力剿灭蝗灾。若天降灾殃,朕为天子,一人受之。”

    他按下了自己的大印,转交给姚崇道:“姚公,你看如此可好?”

    姚崇接过李隆基的诏书,看着李隆基追加裴旻为陇右按察使,眼中不由一阵欣羡。

    即便是他,当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见这个任命都忍不住羡慕。

    按察使是什么职位?

    按察使是唐朝初年仿汉刺史制设立,负责各道巡察、考核吏治的一个官职,但在唐睿宗景云二年,将之设为常设官员。

    按察使其实就是另一层次的节度使。

    节度使总管地方军事,有军事专杀之特权。

    而按察使负责管制地方刺史,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同样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是各州刺史头上的“太上皇”。

    这个任命一但下达,意味着裴旻不但有军事专杀,能够掌控武将生死。还拥有处理陇右所有文官员的权力,不异于陇右的无冕之王,将整个陇右的军政大权,一握在手。

    那是何等的威风,姚崇自诩昔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未有如此。

    不过现在是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之事,也顾忌不了那么许多,并无任何异议。

    李隆基毫不犹豫的将任命书传给了三省宰相,依照朝局的规矩。皇帝的任命必需要由宰相过目盖印,方能正式生效。

    此诏书一传到门下省,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源乾曜见了诏书,不由大吃一惊。

    吓得赶忙将诸位宰相召集起来,一同商议。

    “这,太荣宠过头了吧!”卢怀慎满嘴的嫉妒,李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