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明不南渡-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可靠消息,山西一线,是明将王先通部,而明军的主力,戚宗明部,在潼关一带集结,距离汉中不过八百里。”

    “可以趁其立足未稳,迅而攻之,则明军必败!”

    说的好有道理,张献忠听的是一愣一愣的,感觉按照孙可望的军事安排,那些所谓的明军不过弹指可灭。

    “好,就如此干,这次老子亲自带兄弟过去,干他丫的,真当老子还是以前的流寇么!”

    孙可望有些惊讶,张献忠这个几乎已经死在女人肚皮上的老家伙,竟然有着御驾亲征的打算?

    这不是孙可望想要看到的,他之所以献此计,为的就是给自己铺路。

    李定国的军事能力有些恐怖,而军功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

    作为西军班臣之首,孙可望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也要得到等同于他的军功。

    而这一次的突袭战,是孙可望苦思夜想,熬掉了好几根头发想出来的超级军事策略,怎么能拱手让人。

    “义父,杀鸡焉用牛刀,况且云南,石柱那边虎视眈眈,若是义父不坐镇成都,后方有失可就悔之晚矣。子不才,愿替义父出征,击溃明军!”

    “好一个杀鸡焉用牛刀。”张献忠听着很舒服,为什么让孙可望做众臣之首,当时是这小子很合自己口味,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全身都是理。

    儿子的请求,没有不满足的道理。“那便如此,由你率军出征!”

    “多谢义父成全之恩。”

    孙可望美滋滋的接受了命令,幻想着依靠着他的“军事能力”来在两军面前秀上一秀。

    ……

    安西将军府。

    在家闲着的李定国,也听说了北边要打仗了,一天不打仗就浑身难受的李定国,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段时间一直不用他,就把他吊在府上没有任何安排。

    李定国要疯了,他还没意识到是孙可望在搞鬼,正想着去求见张献忠,给他加点戏。

    却听说,张献忠已经准备对明军有所行动了。

    “皇帝看明军立足不稳,准备先发制人,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下面的人禀报道。

    李定国听着微微皱着眉头,突袭明军,怕不是要石乐志?

    “谁率队?”

    “回将军,是平东将军亲自率军前往。”

    李定国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几乎脱口而出。“准备给他收尸吧。”

    “祸从口出啊,将军。”下面的人被吓了一跳,这不是在咒孙可望死么?

    孙可望是谁?那可是仅次于张献忠的存在,这样说,不怕别人抗议么?!

    “怕甚。”李定国无所谓。“都是自己人,谁会传出去?

    但就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定国对于孙可望的出征态度,表现的让孙可望完全不能接受。

    而孙可望的内心,越发讨厌这个被称为军事天才的人。

    但现在却不是收拾李定国的时候。

    本来还想着只要自己取得了大胜,心情一好,抬李定国一手,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了。

    他要出征了,他要赢,他要恨恨的打李定国的脸,等到他凯旋之后。

    真想看看李定国那丰富的表情!

    想到这里,孙可望完全沉浸在即将获得的胜利之中。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一课

    孙可望是很要强的一个人,同时也是非常自负的一个人。

    当他觉得是对的事情,无论遇到怎样的阻挠,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对于李定国的防备由来已久,他不愿意看到一个毛头小子能够骑在他的头上。

    这小子不过打了几个胜仗就很拽了,如果让他抓到什么把柄非得将他弄死不可。

    当然,这些事情以后再说,先按照他的计划先干一波明军,刷一刷声望。

    ……

    和之前两次打的防守战不同,这一次,明廷主动出击,彻底扫平农民军最后的割据势力,张献忠。

    以皇卫营为主力,四川周围明军作为协助,四面围攻,将其彻底剿灭。

    不过,理想总是好的,墨菲定律的出现影响了整个计划的展开。

    秦良玉那边肯定会出力,不过怕是有些够呛,沐天波自身难保,正在被当地土司追着揍。

    不过这两部,路途遥远,暂时还没传来消息。

    远在京城的朱慈,是有些不放心将指挥权交给戚宗明和王先通。

    御驾亲征,这种事情也只能想想罢了,从北边和东边传来的消息,都不是很乐观。

    无论是蒙古,还是鞑清,并没有被打痛,他们时刻虎视眈眈于关内,准备合适的时机,再次入关咬上一口。

    当大明的天子,还真是个提心吊胆的活。

    尤其是崇祯这会儿,鞑清蒙古入关劫掠像去自己家一样。

    但这主要还是国内农民军闹的凶,再强大的国家,也耗不过双线作战。

    只要内部不纷争,完全可以有底气的说,这地球上还没一个能击溃大明的存在。

    朱慈在京城,还是比较忙的。

    一方面时刻关注着对四川用兵的进展,一方面,则力住猛抓教育。

    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和国家的稳定息息相关,华夏的历史上,农民军起义的次数,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小不一的数起,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天灾,百姓吃不上饭所导致。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某些野心家和私欲者的蛊惑,无知的他们听信了谣言,听信了某些人的一面之词,傻乎乎的跟着造反了。

    这从共和国建国以来发生的几起称帝事件就看的出来,他们吃不上饭么?没有……只是没什么文化,突然脑残了而已。

    等到了全国基本扫平了文盲,这种事情,就基本看不到了。

    开启民智的意义,便在于此。

    百姓不愚,明辨是非,不仅仅是杜绝了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造反行为,更是可以监察百官,在一定程度上让某些试图贪赃枉法的官员,有所收敛。

    不过,彻底扫平文盲,任重而道远。

    现在来说,就算是负责教授新学的老师,都有些少的可怜。

    并且这些老师,其实并不完全符合朱慈的要求。

    他们能够取得进士之位,不是说他们对于物理,明算都有很高的造诣,事实上,像方以智和宋应星这样的拔尖者,并不多,大多数取得功名的人,基本上是临时抱佛脚,抱出来了。

    所谓的教育……如今还处于摸索阶段。

    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学府,不过成分还是比较复杂的,除了相当于清华北大之外,还覆盖了中央党校,教育厅,考试中心的职能。

    朱慈在不断的改革教育中,将国子监的职能进一步细化,国子监仍然被保留,但只相当于中央党校,负责接收全国官员进入进修,不再对没有官职的士子和百姓开放。

    另起炉灶,设置大明皇家大学。

    接受各地优秀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教育。

    根据初步设立的校章,大明皇帝除了总览军政大权之外,还应把皇家大学的校长兼了。

    没错,朱慈毫无廉耻的成为了第一人校长。

    对于大学这么一个全新的机构。

    京城们的读书人多是品头论足,褒贬不一。

    “大学者,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圣上新加之,亦是让我等以曾参为楷模,以孝修身,以忠为国,实乃善也。”

    很不巧,儒家圣典,四书包括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在这儒家影响还没褪去的时候,很多人听到大学,很容易联系到儒家的这本书。

    圣上设立大学这个机构,这是什么意思?这显然是在向全国读书人释放一个信号,皇帝是一个大学爱好者。

    号召大家多看大学……

    这并不是坏事,至少圣上还没有将儒家一棍子打死。

    朱慈,表示他们只是想多了而已,如果让他意识到,大学的出现在在读书人心中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或许还不如叫大明皇家学院……学院这种名称安放在最高学府的头上,有些小气了。

    “但,大学之道,怕是整个大明也没人能悟出个所以然来。”有的士子叹息一声。

    “是啊,圣人之道,传承千年,所遗者颇多,尤以大学为甚。”

    大家都知道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但实际上,真的不需要把所有书都看全了。

    科举之中,虽考四书,却有所侧重。

    主考论语。

    中庸,孟子辅之,而大学……比较冷门,老师都不会画重点在上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学丢失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根本形成不了完整的体系。

    “什么狗屁的大学!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那大学之中根本和大学没有半点关系!竟是些明算,格物之理,甚至还有什么所谓的思想教育,我呸。”

    “哎?这不是锦衣卫大哥么,我刚才说什么了?”

    “没有啊?我什么都没说!真的,不骗你们。”

    “等等!我没当你们聋,别……我错了,大哥!下次再不敢了,给小的一次机会啊!救……救……不要……不要……”

    声音渐行渐远……

    让其他围在一起的读书人,吞着口水,看呆了。

    “皇上万岁!”

    “大明万岁!”

    “大学万岁!”

    赶紧呼唤了一声口号,压压惊。

    ……

    “秦汉唐宋,王朝更迭,唯我大明得国最正,谁能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皇家大学的课堂上,宋应星对着下面的学生讲课。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号角

    这节课属于思想教育,国家的统一,在于思想的统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一辈的人,思想难以改变,改变不了的直接砍了。

    新一代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同时对于他们的洗脑也更加容易一些。

    国家不仅仅需要的是,能够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人才,同时也要保证他们对于国家的忠心。

    为什么,大明得国最正,下面的学生,交头接耳议论议论起来。

    “学生以为,我明一朝得国最正,乃是因为天命所归,太祖圣德,万民臣服尔。”

    这么说起来,也没错,如果朱家不是天命所归,又如何建立大一统的王朝?

    但宋应星,没啥表情。“也对,却不完整。”

    答题的学生,有些失望的坐下。

    实际上,对宋应星来说,如果这题让他回答,似乎根本答不出来,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一道题和内容,完全是圣上钦定的。

    而他之所以站在众人之前讲课,则是因为他有……圣上钦定的答案罢了。

    “先生,我知道了。”有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起身道。

    “你说。”宋应星点了点头。

    “学生以前看过,元以金德立国,而我明则为火德,所谓五行相克,大明火克金,所以得国为正。”

    这就涉及到五行学说了,哪怕是统治者们都很迷信这套玩意。

    像朱元璋,把自己的后代的名字都加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部首,就是因为听信了王朝五行说。

    创造了一大堆的生冷僻字,虽然最终没有任何卵用,但却为元素周期表的出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还是不对。”宋应星皱着否认道。“况且,元本非华夏之朝,又如何类比?”

    宋应星对于大家都难以抓到题目的重点,并没有任何意外,圣上给的答案,是他也想不到的。

    如果不通过他的讲解,怕是根本没人能回答对圣上的心意。

    这个时候,他注意到还有一个的人似乎想要回答。

    最后给他们一次机会。

    “那你来说说看。”

    “学生以为。先生既然强调大明为何得国最正,又与前朝相比,所以回答此题应当首先找出大明和秦汉唐宋不同的地方。”

    宋应星,眼前一亮,这小子的思维似乎相比于其他人更清晰一些,如果继续想下去,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所以,学生觉得,大明之所以得国最正,是因为太祖起于微末,而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此等功绩,非秦汉唐宋可比!”

    言之凿凿,众人听之,无不有所感触。

    宋应星这个时候,终究是挂上了笑容,虽然和正确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意思上基本已经很近了。如果这道题出在卷子上,他这样回答,十分能给个九分的样子。

    “他说的不对。”有人提出了异议。“太祖怎地起于微末?”

    “驱除鞑虏是没错,但太祖乃是颛顼之后,帝皇苗裔,何谈起于微末?”

    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很重视出身的,像老朱家,本来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刘邦那个县长是没法比。

    论出身,历史上的皇帝,没有比他更低贱的,这似乎也是他心中的痛,朱熹是肯定扯不上,距离太近,查下家谱都没半毛钱关系。

    所以安了个颛顼之后,略表安慰,实际上有没有……这根本就是个糊涂账。

    起于微末这种事情,在现代人看来,是可以津津乐道大加佩服的,但在当时这么说,真的带有贬义的色彩。

    不过问题不是太大,宋应星并没有在意,而是公布官方的答案。

    “刚才那个学生说的已经很对了,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为得国正也,华夏千年,断于蒙元,伦序尽丧,肱骨不存,汉家亡国,必复其身,太祖得国,实为异族手中所得,亡国之复国也,而与秦汉唐宋之谋反得国,自是不同,然为其正。”

    正确答案一出,在众学生心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怎么样的国家才是正统国家?

    答案是由汉族统治的国家才是正统的国家。

    纠正了儒家那一套认同华夏文化就可以统治中国的亡国思想。

    那套思想,纯粹是给那些汉奸找到了理论依据,纯粹是让国家在危亡时,让一个个人可以毫无心理压力的抛弃祖国。

    “所以说,大明毫无疑问是华夏最正统的王朝。”

    宋应星讲着,而下面的学生大多是年轻人,此时也从那汉家王朝找到了沸点,不觉间有些热血沸腾。

    是啊……华夏终究是汉家人统治才是对的,那些异族怎能践踏我华夏。

    “你叫什么?”宋应星格外注意到了那个回答比较靠谱的男生,在课程结束后特意的关注了一下。

    男孩约摸二十岁,长的还是很腼腆,身材也很健壮,和那些宅着的读书人不太一样。

    “郑森。”

    那个男孩回答道。

    ……

    北京这边在搞教育。

    潼关这边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厚。

    从北京调来的皇卫营主力正逐渐向潼关以东的陕州集结。

    这个过程还是很稿费时间,从五月中旬的动员,到第一批,先锋骑兵营抵达陕州,已经过了二十多天。

    当戚宗明的骑兵部,渡河进驻灵宝的时候,却看到黄得功已经在当地安营扎寨好几天了。

    戚宗明很诧异,按理说,他从北京出发,显然比黄得功先得到军令,结果却被黄得功落了先手。

    感觉十分的不科学,莫非他黄得功会飞不成?

    黄得功当然不会飞,他来的这么早,完全是因为离的比较近而已。

    灵宝属于河南的西部,而当时听说河南反正消息的李岩,就和他商量着派遣一军,进驻河南,以帮助起义反正得刘宗敏残部。

    以免河南落到张献忠手里,那还真是个膈应人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