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兵锋-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冀州!庞德纵有铁骑数万,亦难免顾此失彼,即便我军只得惨胜,亦可尽掳粮草而还!届时只需河东在手,河北早晚便属大王!”
曹操闻之,强抑喜意,暗自思忖攻破河东之计。
却闻刘晔进言道:“新丰县尚有梁方数万大军,若闻河东战起,必然应援,届时只恐我军腹背受敌!以晔之见,不如令曹仁将军先行出关,攻打俞山所部,则梁方必领兵回救,届时张郃孤立无援,或可说之也未定。”
曹操闻言大喜,便欲擂鼓聚将。
忽贾诩出列,拱手道:“此计看似可行,然绝无胜算,还请大王思之!”
曹操见说,皱眉不语。众谋士忙问其故!
贾诩环施一礼,沉声道:“马孟起勇而有谋,其麾下李儒等亦皆为智谋之士,若冒然兵出函谷,其等岂能不疑?且眼下长安精锐云集,若马超闻知河东战起,必亲提大军,不计伤亡,倾力攻打函谷,只恐曹仁未必能挡!一旦洛阳有失,我军即孤悬河东,欲归无路矣!”
话音一落,满堂寂然!
曹操深思之,顿觉烦闷不已,继而勃然大怒道:“眼见马孟起无论兵甲、战力皆倍于我军,却裹足不前,枉为伏波之后,孤窃耻之!”言毕,即起身转入后堂。
众谋士见此,皆黯然自惭,互望一眼后,鱼贯辞出。
曹丕满腹疑窦,不明其父所言何意,因其素与贾诩相善,故拦住问之。
贾诩喟然道:“马超玄大兵于武关、函谷、河北等地,却只守不攻,使我军无隙可趁,大王是以怒之。”
曹丕闻言恍然,拱手再问道:“诚如父亲所言,马超虽兵力稍逊,但战力占优,为何只守不攻?还请先生教我。”
贾诩见问,顿时苦笑连声,摇头道:“马超之心,不可忖度也,诩亦窥之不透,然观其过往,许是不忍军卒伤亡过甚,百姓流离失所。。。”
曹丕见说,不解道:“然其跃马西域、屠戮漠北、血杀三韩之时,战损兵卒数万!官渡之战时,其火烧函谷关,致使夏侯渊所部全军覆没,为何不见其有丝毫怜悯之心?”
贾诩微微摇头,叹声道:“但凡为人,皆有迹可循,然马超此人却不可以常理度之,诩亦不明就里,还请世子勿怪。”言毕,拱手请辞。
曹丕闻言愕然,寻思半晌无果,遂入见曹操求问。
曹操正暗自揣摩毛玠之言,见问,并不作答,反问其道:“若为父许子桓一州之地,可能仿效马超之政?”
方才众人所论,言犹在耳,曹丕安能不知其父良苦用心?闻此言,忙下拜,叩首道:“还请父亲宽心!孩儿定然不输马孟起!”
曹操微微颔首,起身下阶,将之扶起,缓声道:“既如此,为父便将徐州交予子桓,依三省六部之制行之,凡事皆可自断,不必报我。再调精兵三万随行,众文武则任由子桓遴选,至于马孟起,为父自信可挡其五年,子桓无需忧虑,只励精图治即可。”
曹丕闻之,再拜叩首,潸然泪下道:“孩儿定不负所托!”
曹操凝视曹丕,目中尽是慈爱之色,和蔼道:“未知子桓可有属意文武?”
曹丕见问,略微一顿,即起身,拱手道:“全凭父亲定夺!”
曹操闻说,大笑摇头道:“此事当由子桓自行定夺!”
曹丕稍作迟疑,低声道:“孩儿观司马仲达多谋善断,欲起用之,只是不知其可曾痊愈?”
曹操本满面笑意,闻此言,顿现凝重之色,沉声道:“为父迁都许昌时,曾欲捧杀其人,但其却忽染恶疾,乃作卒中之状,子桓试想,司马懿方过而立之年,怎会染此恶疾?为父甚疑之,遂亲往探视数次,却全无破绽,足见此人非比寻常!故子桓切记,司马懿鹰视狼顾,绝非甘于人下者,纵然其谋略堪比留侯,亦不可大用!”
曹丕闻言,暗忖道:“昔日祢衡狂悖无状,父亲尚且未动杀心,为何独不容司马仲达邪?”思及此,虽不以为然,却不动声色,拱手言道:“孩儿谨记父亲教诲!既如此,孩儿请调御史中丞陈群、青州刺史满宠主理政务,卫尉程昱代行军务,曹休、曹真、徐晃、吕虔为将军,余者众官可至徐州后擢用,未知父亲意下如何?”
曹操见其所选之人或为良才,或为勇将,不由大觉宽慰,微笑颔首道:“子桓既已选定,为父岂有不允之理?”言毕,即亲笔作书,交予曹丕,令其便宜行事。
月余后,曹丕拜辞曹操,引程昱、陈群、徐晃等并三万精兵,直奔徐州。
时建安十九年秋八月也。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03章 攻武关于禁减兵
(全本小说网,。)
武关,唐军营内,魏延独自闷坐中军帐内,目光凝视堂下,半晌纹丝不动。
亲军着慌,又不敢出言问询,故往寻关平,急声道:“将军不知何故,独自枯坐帐中,犹如泥塑,已逾半个时辰,还请关将军往问之!”
关平见说,暗忖道:“魏将军心高气傲,然入武关近年,仍不得出关半步,许是心中忧闷,我当往劝之!”思及此,遂整衣甲,随亲军入见魏延。
见礼毕,进言道:“眼见秋收在即,军中应退伍者计有三千两百余人次,还请将军签发军令,使其等尽早归乡!”言毕,令军吏呈上名册。
魏延闻言不耐,挥手道:“些许小事,令军吏自行处置即可,关将军领副将之职,当忖度如何击破关外魏军!”
关平见说,拱手道:“将军,关外魏军几达二十万,且分兵立寨,工事完备,便是丹水下游亦有防备,除却出关强攻,无计可施!然我军只六万之数,恐无胜算,且唐公曾有言,若急切难下,拒关对峙可也,将军实无须忧恼!”
魏延闻之,即挥退左右,令关平就坐,长叹道:“昔日本将与黄老将军同入唐公帐下,然眼下其已攻入川中,战功卓著,本将却困守武关,一筹莫展!思及唐公信重之恩,实羞惭无地!”
关平闻言,亦面现愧色,摇头叹道:“末将昔日亦随元直公、子龙将军同入唐公帐下,至今已逾五年矣,非但寸功未立,更是少有临阵之时!反观子龙将军,已稳居唐公帐下第一将!若依将军之论,末将岂非无颜见人矣?”
魏延闻说,先是一愕,继而苦笑连声,默然半晌后,面现颓然道:“魏军兵力数倍我军,且守备森严,无隙可趁,故本将欲致书唐公,请调援军五万,未知关将军意下如何?”
关平见问,喟然道:“末将自无不可,奈何唐公有言在先,若魏军急切难破,即驻守武关,许是另有别谋也未定,将军实不宜请援。”
魏延闻言一窒,继而摊手道:“若如此,我等何日可建功自表?”
关平苦笑道:“自将军领兵入关以来,或出关攻寨,或设计夜袭,或绕路丹水奇袭,月余之前,又遣人奔上庸,约韩德将军出兵汉水,然皆无功而返!是故,并非我等不欲建功,实力不能及,若依末将观之,便是淮阴侯再生,遇此局面,亦无能为也!”
魏延见说,长叹一声,颓然呆坐。关平亦唉声叹气,垂首不语。
帐外亲军偷眼见之,腹诽道:“关将军本为劝解将军而来,不想,皆为泥塑矣。。。”
关外,魏军大营,于禁、文聘亦默然对坐,愁眉不展。
良久后,文聘出言道:“眼下军粮已不足二十日,然秋收尚需一月之后,不如着人往见周瑜,请其遣水军往襄阳调取粮草万石救急,待秋收后,加倍予之!”
于禁见说,微微摇头,叹声道:“孙策先是攻打永安,不克,无奈拒守夷陵,与黄忠对峙,故其等军粮尚且不足,又安有余粮外借?”
文聘闻之,垂首叹气不止,忽惊声道:“唐军粮草丰盛,岂非只坚守不攻,便可坐等我军粮尽自溃?”
于禁面带悲苦,颓然颔首,闭目思忖良久后,即现狠色,传令擂鼓聚将!
文聘安能不知其用意?见此,急止之,悲愤道:“军卒无辜,还请将军稍待几日,届时或有良策也未定!”
于禁缓缓摇头,凄然道:“事已至此,只能放手一搏,若能侥幸攻破武关,则粮草无忧,反之,亦可撑至秋收!”言毕,喝令亲军擂鼓!
少时,众将齐聚,于禁起身道:“诸位!方才细作来报,关内唐军实不过五万余,却屡次出关挑衅,蔑视我军甚矣!先时本将不知其等虚实,故一再忍让!如今我军兵力数倍唐军,若不能还以颜色,我等枉为男儿,何颜回见父老?!”
众将本暗惧唐军战力,怀不敌之心,闻听唐军不过五万,顿时义愤填膺,纷纷出列请战!
于禁见此,就令文聘引本部众将,分兵五万守寨,余者各统所部,明日寅时造饭,辰时攻关,不破武关,誓不收兵!
众将轰然领命,奋然辞出!
待其等出帐后,文聘上前数步,拱手道:“将军乃主将,岂能轻易临阵?故聘请代为领军!”
于禁下阶将之扶住,沉声道:“昔日禁受命镇守汉中,却为赵云轻易击溃,若非周瑜领水军截江,非但全军覆没,便是南阳亦不能保,实愧对魏王!此次强攻武关,本无胜算,乃不得已而为之,仲业不必相争。还请仲业谨守大寨,勿使唐军突入南阳一步!”
文聘见说,默然拱手,心下顿生悲意。。。
次日,于禁领军列阵关外,传令擂鼓攻关!
但见魏军三千人为一阵,各自扛抬云梯、撞木,手挽木盾,呐喊突击!
城头自然乱箭齐发,魏军折损近千,方才竖起云梯。于禁望见,有条不紊,再调锐卒五千压上。一时间,武关内外喊杀声震天!
关上唐军兵卒飞报中军,魏延闻知,暗觉讶异,乃令一将领军五千上关守御,继而传令升帐,聚集众将道:“魏军虽众,然兵甲、战力皆远逊我军,向只拒寨坚守,今日却大举攻关,本将心甚疑之,诸位有何见解?”
话音一落,一将应声出列,拱手道:“将军何多心也?想末将等枯坐大营数月,百无聊奈,今幸魏军来犯,正好建功!还请将军稳坐大营,待末将等击退魏军,将军再领铁骑突击之,如此,南阳可得矣!”
众将闻之,纷纷出言附和。
魏延见此,顿时无语,排定出击序列后,即令散帐,却留关平及众参谋详议之。
众人忖度良久,皆不明于禁为何动兵。
忽一参谋出列,拱手道:“许是魏军粮草不足,故于禁明知不敌,仍下令攻关,只为借我军之手,助其撑至秋收!若末将所料不差,关外魏军必然日夜攻打,将军宜早作准备!”
魏延视其人,乃法正之子,法邈也!闻其言,顿觉有理,略作思忖后,拍案而起,大笑道:“于禁计止于此矣!”
关平亦喜,即请令道:“末将这便集结铁骑候命!”
魏延摇头道:“有劳关将军亲上关头守御,突击之事,本将自当之!誓要生擒于禁、文聘,押往长安表功!”
关平闻之,急声道:“将军乃主将也,实不宜亲临战阵!”
魏延见说,佯作着恼,沉声道:“关将军可知军令如山?”
关平顿时噎住,郁郁领命。
忽法邈再度出言道:“想于禁乃魏军宿将,既出此毒计,岂无万全准备?故末将以为,我军但击退魏军即可,恐不宜出关掩杀。”
魏延稍作思忖,然其言,即引关平上关,看两军鏖战。
两日后,果如法邈所料,魏军不计伤亡,昼夜攻打,关下狼藉遍地,尸叠竟高达丈许!
魏延见之,恐魏军攀援而上,即令军卒泼下火油,焚之!一时间,浓烟冲天而起,夹杂魏军惨呼之声,宛如人间炼狱。
猛攻十日后,魏军已战死数万,于禁面色铁青,传令文聘暗伏精兵后,方才下令撤兵,本寄望唐军出关掩杀,继而伏兵齐出,趁势抢关,然关内却毫无动静,只得郁愤回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04章 劝登基西域告急
(全本小说网,。)
长安城,因各路大军或对峙、或坚守,皆无战事,且益州亦日渐稳定,故马超乐得清闲,每日公事毕后,皆于后院哄儿逗女,舒心惬意无比。
三五不时,乌兰朵、鲜于燕亦携子过府,与马超诸幼子玩耍,杨氏等自然欢欣。每于此时,马超皆引李敢及丁禄等亲军往校场较技。这一日,二人酣斗百合,尽皆大汗淋漓,马超忽问李敢道:“家中小子何名?”
李敢正解衣抹汗,见问,即面现不悦之色,瓮声道:“本已取名李勇,字子烈,然老父不从,非改名李书,字子经。敢虽不愿,但父命难违,只能作罢,正寻思再生一子,以勇名之!”
马超忍俊不禁,调侃道:“李书尚不足岁,存孝若欲得子,恐需再纳妻妾方可!”
李敢见说,忙转头四顾,惊声道:“主公慎言!若被拙荆闻知,永无宁日矣!”
马超闻之,顿时捧腹大笑!丁禄更是一跤跌倒,捶地狂笑!众亲军亦觉好笑,却不敢出声,只能垂首憋气,双肩耸动不止。
李敢自知语失,不由面红耳赤,继而恼羞成怒,上前一把扯起丁禄,作势欲殴之!
正拉扯时,仆役来报,言称李开携武关战报求见,现于书房等候。
马超闻报,即喝止李敢,引众人往见李开。览毕战报后,即随手回递于李开,抚额忖道:“这于禁也太毒辣了吧!说好的爱兵如子呢?为了减少粮草消耗,竟然强行攻打武关,那可是四万多条性命啊!就算粮草不够,为什么不放他们回乡务农?”思及此,不由大怒,顾谓众人道:“于禁着实可恶!日后若擒之,定斩不赦!”
李开闻言,拱手道:“以开观之,于禁实乃良将也,谋略不下曹仁!若果真生致之,宜当重用!”
马超不悦道:“于禁明知不敌,仍强攻武关,草菅人命,是为不仁!不顾同袍手足之情,是为不义!身为汉臣,却助纣为虐,是为不忠!数万军卒战死关外,其等家小自此无人奉养,皆于禁之罪也,是为不孝!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用之何益?!”
李开见说,愕然道:“主公所言不无道理,争奈用在于禁身上,恐有不妥,其相助曹操正如开等效命主公,敢不竭尽全力?再者,魏军粮草不足,若不用此计,恐立时溃散!今虽战死数万军卒,但剩余十余万大军得以保全,且目睹同袍战死,必然同仇敌忾,军心凝固!加之幸存者皆经历血战,即为悍卒矣!以此论之,于禁不愧良将之名!”
马超闻之,顿觉有理,遂颔首道:“文优言之有理,此孤之不明也!”心下却道:“你们哪里知道,这于禁就像是后世某国大兵,打不过就投降,要是以后真的抓住了,还真不敢让他带兵!”
李开见马超坦然认错,不由大觉欣慰,拱手赞道:“主公洪量,开等之幸也!”
马超微笑摇头,谦逊几句后,手指战报道:“魏延报说,此战我军亦战死三千余人,伤者近万,现武关大军已不足五万之数,需调兵增援,文优这便行文兵部,拨新军三万予之,以便日后攻伐。”
李开拱手应下,正欲辞出时,忽亲军入报,言称诸葛亮已至长安,现于府外求见。
马超闻之,即令引入。
少时,诸葛亮入内,见礼毕,即上禀益州诸事,盛赞刘璋,言称益州已定,提议整军备武,趁秋高气爽,兵进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