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游轮-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课就真的可以挂掉了,反正只要最后修够了七个学分就行。

    不要以为七个学分很简单,半个学期的课就一个学分而已,中师大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最多只能修三个学分的课,也就是七个学分,至少要三个学期才能修完。

    因为这些选修课程是面对全学校数万名学生的,所以很多人会出现选不到课的情况,所以虽然是叫做“选修课”,但是学生不一定能选到自己喜欢。

    其实在中国大学,要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很简单,只要看期末考试就行了,必修课要进行正规的期末考试,最后有一个具体的分数,但是选修课不用,只有一个等级,没有具体的分数。

    中师大规定,每一个院系都要开这种全校性质的选修课,具体一个院系开多少门课是按照不同院系老师数量来决定的。

    从这种选修课的科任老师上,也能明显的分辨出一个学校的实力,比如北大、清华这种顶尖名校,如果不是教授级别的,是无法开这种全校性质的选修课的,但是中师大,陈堪这种新手都能开课,其中的差距……

    虽然陈堪的科研、教学能力也不差,但是这是一种概率的问题,老教授、老教师的学术水准普遍高于新教师,一些名校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甚至不输给专业课,因为这是学生扩展知识面的机会。

    为了让陈堪开这门选修课,王远主任也是下了本钱了,让陈堪可以不用处理一些杂事,比如之后不用在当班主任啊,不用管教学评价等一些杂事。

    权衡了一下之后,陈堪最终同意了,这些杂事看起来不多,但是很零散,占用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陈堪不喜欢,以其有这个时间搞这些事情,陈堪还不如上课,至少可以教书育人。

    最后陈堪开了一节名为《国史漫谈》的课程,谈一谈中国的历史,没有也没有终点,就是放飞自我的讲课,上课时间为十二周,一周上一天,一天三节课,共三十六节课,两个学分。

    当然,课程陈堪是报上去了,还需要学校的审批,审批要是能通过的话,下学期全校同学就多了一门选修课可以选择了。

    2016年的春节在2月份,不过大学依旧是元旦结束之后就进行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因为大学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外地的,学校担心学生回家会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春运”撞在一起,那是会出事情的,所以大学寒假放假的时间一般都比较早。

    12月,开始进入大学所特有的期末考试复习季,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化身为学霸,每天早早地就到图书馆去抢占位置,即使再不喜欢的上课学生都聚精会神听讲,希望能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最好能问点“非重点”。

    “要是学生全年都能保持现在这个认真劲,那我们学校的成绩肯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要是真的像学姐说的那样,那就更完蛋了,只能教出一些专门为了考试的学生了,这样的情况还是不要有的好啊!”

    “也是,不过这也没有办法,现在考试是最好的检测方式了,也不能不考试啊。”翁秀频感慨道。

    陈堪闻言笑道:“师姐,小家伙过两年就要上小学了吧,怎么打算?让他接受应试教育的摧残吗?”

    “那能怎么办,只能接受摧残咯,我们也是这样被摧残过来的!”翁秀频耸耸肩说道。

    现在是下课休息空隙,陈堪、翁秀频等几个老师在办公室闲聊,无意中就聊起了期末考的事情,最终引到教育上。

    “其实现在一些学校的教育也还不错,你家水老师还是金陵大学的教授,不是可以安排道金陵大学的附属小学去读书吗?”陈梅老师说道。

    “是啊,现在暂时就先这样咯,不过我看那些小学生一个个大书包的,真的是很辛苦,还有各种辅导班。”

    “师姐,你不会开始让小家伙去上辅导班了吧?”陈堪问道。

    翁秀频耸耸肩,没说话,这意思很明显,是啊,在平时讨论的时候,是各种说为孩子减负,但是真正你当家长的时候,那怎么说和怎么做那完全是两码事了。

    说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但是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是当局者了,看着自己孩子的同学各种辅导班去上课,能坐看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孩子吗?

    作为一个家长,这是很难的,这不是道理不道理的问题,这就是事实,很多人都知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很扯,但是知易行难啊。

    “为小家伙默哀一秒钟。”

    “……”

 第八三五章 教育分层

    “陈老师,南海明年该毕业了吧,他准备去哪里?”

    “他啊,说是准备去英国,边打工边学习,护照什么的已经弄好了,过几天就走。”

    “这倒是潇洒啊。”

    “唉,这孩子自己长大了,半点不由娘啊。”陈梅老师感慨道。

    南海是她儿子的名字,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青年,当初中考的时候本来考了中海市前三十名,基本上中海的重点高中他都能自由挑选,但是他偏偏选择了中海四中,一个非常普通的高中,原因就是不想去“好学校”感受那种难以呼吸的学习环境。

    后来高考成绩也不是很出众,就是高出一本线一点,所以干脆就直接读中师大,陈老师的老公是政法系的法律学教授,是中师大最早的一批教授,也是中海最早做律师所的律师,很有钱,受到父亲的影响,蓝海很喜欢法律,但是选择专业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外语系。

    当然这样选择并非是如同小说中的那些主角,为了泡妞,他选择外语系就是为了学习外语,为日后出国求学做打算,他的英文水平很高,在法律方面已经达到同声传译的水平了。

    所谓“同声传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基本上算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了。

    家里有钱,而且他又好学自立,因为陈梅是看管资料室的,所以他从小就看很多书,知识储量很丰富,很有想法的一个人,陈梅老师也管不了他,加上家中有钱,就顺其自然让他自己去闯荡。

    “陈老师,你心里都偷着乐吧。”翁秀频笑着说道。

    “就是。”陈堪也点点头,对于这个蓝海,陈堪印象不错,之前一段时间一直来听自己的课,是个好学勤奋有自己主见的学生。

    “不过说真的,从一开始,我们真的就没有刻意地让他去学什么东西,也从来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不管英语还是法律,他都是自学的。”陈梅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一股自豪的神色,对于自己的孩子,虽然嘴上各种无奈,但是心中还是非常满意的。

    “这充分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姐,你现在可不要将小家伙逼的太紧啊,以后他要是厌学了,我看你那哭去。”陈堪看着翁秀频笑道。

    “唉!”翁秀频无奈地摇摇头,这种事情也不是她能控制的,有的时候不是你说不学就不学的,全班的学生都会一种乐器,你的孩子不会,这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理留下一道阴影,所以只能让孩子去学。

    “要是不行,我看干脆就将孩子送到国外,去美国。”陈梅老师说道,陈梅老师的思想是典型的“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是因为她的爷爷和奶奶都死在了那十年之中,让她心中有一个巨大的疙瘩,所以其他老师旅游都是国内各种名胜,她是国外各个国家。

    “还不着急,到时候在看看吧!”翁秀频叹了口气,为了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不管什么父母都是操碎了心啊,哪怕是教授也不能例外。

    “现在的孩子还真是辛苦!”

    “等国家放开二胎之后,情况可能就会好一些吧,家里的孩子多了,选择也就多了,不用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一个孩子身上。”(原因前文提过了,具体阐述请回看第二三五章)

    “嗯!”

    “陈老师,你准备开始找了没有,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啊,你也赶紧结婚,然后生个孩子,让你体验一下这种无奈。”

    对于这个问题陈堪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啊,然后陈梅和翁秀频两人开始穷追猛打了,但是陈堪就是不说。

    “看这个样子肯定是有了。”陈梅老师笑着说道。

    “行啊,师弟,你这不声不响有谈了一个,不错啊,什么时候带来师姐我见见啊?”

    “……”

    “说到教育,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现在中国也正在出现教育分层。”陈梅老师主动帮陈堪扯开话题,她因为管理资料室,经常会看一些最新的文章。

    “这个是必然的,财富分层必然带来阶层分层,阶层分层之后必然就会带来教育分层,而教育分层会反过来固话阶层,这是免不了的,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国家都免不了的。”陈堪耸耸肩说道。

    这个不是什么规律问题,这个是利益问题,上层的人士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就一定会走向这种固化,这是在所难免的。

    不用说现在了,在古代,也是如此,历史上的世家大族是怎么来的,不就是最早的有钱人,他们有钱有势之后,就要和普通人分隔开来,同时保证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能传承下去,怎么样去维护这个阶层,就是通过教育。

    或许你会问教育怎么固化分层,不是因为传授的知识,而是思想,通过思想来固化,心灵鸡汤中有一句话,叫做“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美国,这不是鸡汤,而是一句事实,但是应该反过来说,你是怎么样的人就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据统计,在美国,一个人想要跨阶层,想要“跳级”,失败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几乎意味着不可能成功。

    有一本书叫做《我在底层的生活》,是美国女作家芭芭拉的作品,盘踞在热销榜单12年,作者亲自到底层社会和底层的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然后写出了这本书。

    在里面她描写了美国底层人民越工作越贫穷的生活,举了无数的例子,这些人之所以会如此,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

    一个日收入50美元的妇女,宁愿每天住45美元的旅店,也没想过去租月租900美元的房子,不是租不起,而是没想过,甚至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你无法理解他们的思想,就像你无法理解为什么某些企业或者企业家捐款上百亿做慈善那样!

 第八三六章 教育分层(续)

    在《我的底层生活》中有一句话很刺眼:“贫穷本身就是一种专制。”

    在这本书中,作者芭芭拉女士提出了一个底层劳动者如何跨过这道坎离开底层,进入下层的方式,只要达到三条标准就行了,这个标准在作者看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人都能做到,但是美国底层劳动者就是做不到。

    第一,高中毕业;第二,有一份全职工作;第三,结婚之后再生孩子。

    就这三点要求,失败率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也就是说基本上是跨不过去,其中一个原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美国底层学生,那不是考试考个鸭蛋,而是直接忘记考试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教育的一个作用就是用来巩固阶层的,这不是教育本来想要的,而是在发展中无意中自带的一个性质。

    比如哈佛大学这些常青藤联盟的大学,都是世界顶尖的大学,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教育分层。

    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是干什么的,就是原来早期美国的纯种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而存在的,一开始建立是大公无私的,是教会大学,但是后来就变味了。

    当然大学是不敢明文写出来,大学是利用“入学”这个门槛来选择精英阶层的孩子入学,一战的时候,入学门槛降低之后,犹太人的入学率从个位数飙升到百分之二十三,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歧视,但是这种歧视本身就是阶层的体现。

    现在情况好一些了,多了一些流动性,非精英阶层的优秀孩子可以通过哈佛这样的大学得到一个迈入上层社会的机会,这是一战之后的一种革新,促进了阶层流动,保证尽可能地将精英都被吸收到上层,而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稳定阶层。

    直到现在,哈佛大学这些常青藤名校依旧是没有“入学标准”的,我们所知道的那些什么体育、社会实践等条件,全部都是参考,而不是标准。

    哈佛大学在美国是出了名的不公平,在美国就有一个专门的网站叫做“哈佛不公平”,在里面你能看到有很多各项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却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的例子。

    一个在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位置呆了三十年的老干部,退休之后做起了大学咨询,他就明确表示,自己在哈佛大学干了三十年,但是他却不知道哈佛的招生标准到底是什么。

    至于哈佛大学所谓的“特招”标准,其实摊开看,都是给上层社会的孩子准备的。

    比如有体育特长的可以特招,这里的体育特长可不是跑步、篮球、足球这些的大众运动,而是击剑、射击、高尔夫等高端运动,这些运动的统一特点就是很费钱,没个几百万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来。

    又或者说你的父母是常青藤名校的毕业生,“一代藤校,代代藤校”说的就是这个,你老爸是哈佛的,你要进入哈佛就会轻松很多。

    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就是捐款,一个族群给大学捐款越多,学校就越愿意招收你的孩子。

    很明显,这些全部都是为有钱人开的路子,就是那么的现实。

    美国的教育分层很严重,底层孩子,大部分都无法拿到毕业证书,因为他们连考试都忘记了,并非我们认为的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美国有一种教育制度叫做kipp,这是一种比中国应试教育还可怕的教育,可以堪称是军事化管理,学校连学生上厕所的姿势都有规定,一开始学生全部坐在地板上,只有你成绩好了,才会给你桌子、椅子,这种教育面对的就是最底层的孩子,这种教育的优势就是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摆脱底层生活。

    而中产阶级的教育方式就是我们国人津津热道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特长,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这是美国中产阶级培养孩子的方式。

    当然这并非是最高级的,因为“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工艺品,工艺品是可以批量生产的,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不是让孩子变得更好,而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被挑选。

    而最顶层精英的教育方式则是要挑选人,他们要培养艺术品,这个阶层的教育核心只有一条,那就是决策能力,这个阶层的孩子从小被灌输的就是“改变世界”,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们只需要决策能力就够了。

    所以从上学的那一刻起,这些孩子的一切决定都是自己做的,今天要不要去上学、要不要谈恋爱、要不要留级或者跳级……没有人会干涉你,你自己决定,因为这就是决策的培养,这是你人生的决策,你自己掌控。

    这种教育方式不是中下层教育可以模仿的,因为到了顶层的精英教育,学校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环境而已,起最大作用的是家庭本身,所以不要问让孩子自己决策,他们会不会就永远不上课了,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这就是美国,这就是教育分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