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行周-第9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宇文维城看着宇文温,问道:“‘明德通宝‘钱是为了利民而制作的,那么‘金银陌’就是为了、为了。。。呃。。。”

    宇文温直面疑问,答道:“没错,‘金银陌’是为了盈利而造,赚有钱人的钱,拿来弥补制作‘明德通宝’的亏空。”

    “两种钱币,一比一百的兑换值,但有本质上的不同。”

    君子耻于言利,结果一家子此时就在言利,仨兄弟有些放不开,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呃。。。。那。。。那,那有钱人不是精得跟什么似的,又如何老老实实被朝廷用‘金银陌’赚钱?”

    宇文温的回答依旧很直接:“下套呗!”

 第八十四章 下套

    造币厂一隅,议事厅内,宇文温正在给三个儿子上课,传授奸商秘诀。。。。经济学知识,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在场只有他父子四人,其余人等一律回避。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宇文温在开讲前,先让儿子们算几个数。

    汉时传下来的重量换算制度,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所以一斤等于三百八十四铢,这是重量单位斤、两、铸的换算。

    然后是物价。

    一斤铜,如今在市面上的售价大概是八十到一百文之间波动,取中间值,即每斤铜售价九十文。

    同样,一斤(三百八十四铢)铜用来铸造五铢钱,考虑折损(即火耗,以九折计),大概能铸造六十九枚五铢钱。

    同等重量的一斤铜,作为铜料拿来出售,能卖九十文,做成铜钱后,面值六十九文,如此明显的价格差,有多少铜钱都不够用,因为会有不法之徒把钱熔了当做铜料出售,借以牟利。

    若这五铢钱里铜的重量只有四铢(含铜量百分之八十),考虑折损能铸造八十六枚五铢钱,好像不亏,但这样的五铢钱,会被百姓认为是劣钱。

    用这种劣钱买铜,原本售价九十文一斤的铜(以好钱计),商贩至少要收一百一十文以上(以劣钱计)。

    八十六文对一百一十文,照样亏。

    天下各地对铜的需求量一直都很旺盛,而历代朝廷为了铸币,不得不实行力度不一的铜禁,如此一来,愈发导致铜的短缺,造成铜价上涨。

    而成色好的铜钱,就成了民间最直接、易得的铜来源,大量好钱被人熔了做成铜器。

    一边是朝廷竭尽全力铸钱,一边是民间竭尽全力熔钱,此消彼长之下,朝廷发行多少铜钱都不够用,而且发行得越多,亏得越多。

    这是个死循环,千年无解,但宇文温现在要说的不是这个问题,只是让儿子们记住这个几个数字。

    接下来,他依旧说物价,这回说的是银价。

    通常认为银价大概是一两白银一千文,即一两白银兑换一千文(一贯)铜钱,但实际上因为白银比铜的产量更少,银价一千文是有价无市。

    各地银价多有不同,总的来说,市面上的银价(成交价)至少得是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文左右,为了方便计算,还是按照一两白银一千文(一贯)计。

    宇文温再让儿子记住这数字,然后开始点出“关键”。

    现在,明德通宝钱一比一兑换五铢钱,也就是二铢四丝钱一比一兑换五铢钱,朝廷无形中占了个便宜。

    然后,一枚“金银陌”兑换一百枚明德通宝,无形中又占了个便宜。

    但占便宜的前提是“金银陌”能流通起来,人们愿意用“金银陌”,然而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他们日常生活里不太需要面值一百文的大钱。

    即便涉及到价格上贯的买卖,百姓必然倾向于用“传统”的一贯钱,而不是“十陌钱”。

    百姓用不上也不会有太多意愿用“金银陌”,所以得想办法让有钱人用“金银陌”钱,朝廷才能真的占到便宜。

    说得好听是想办法,说得难听点就是下套,让有钱人中“圈套”,被朝廷占便宜。

    下套得有诱饵,宇文温准备的诱饵就是白银,圈套,名为“白银交易所”。

    白银交易所,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买卖白银的交易场所,在白银交易所里,人们可以用且只能用钱币购买白银。

    这样的场所目前暂设一处,设在扬州广陵。

    为什么要设在扬州广陵?

    因为广陵下一欧就是长江入海口,海运、水运便利,从倭国返航的大海船,可以很方面的将大量倭国白银运抵广陵。

    没错,广陵白银交易所里卖的白银来自倭国,而银价是每斤十陌(金银陌),必须用金银陌付账。

    白银对人的刺激,比铜要厉害多了,有了一个可以直接购买白银的场所,可想而知这里的白银不愁卖。

    如此一来,就人为的制造出了对“金银陌”的强烈需求。

    那么“金银陌”从哪里来?

    用“明德通宝”兑换得来。

    广陵白银交易所的银价,是建立在“明德通宝”币制基础上的“每斤白银一千文”,每年的白银供应额为一百万两以上,全都是靠北洋贸易公司从倭国做买卖所得。

    倭国在北洋贸易公司的帮助下,极大改进了挖矿及冶炼技术,所以银产量大增,北洋贸易公司每年都从倭国赚回大量白银。

    上缴国库的白银,平均每年在一百三十万两左右,这些白银极大缓解了财政收支紧张的局面。

    现在若实行白银交易所制度,意味着朝廷下了血本,将好不容易赚回来的白银,留下小部分存在国库,把剩下的白银都放在广陵白银贸易所出售。

    一百万两白银,听上去好像很多,然而民间对于白银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每年向民间“投放”一百万两白银,说多不多。

    所以宇文仨兄弟根本就不明白这算什么“下套”。

    儿子听不懂,宇文温不急,开始耐心剖析他的“圈套”是如何运作的:

    第一步,商贾要用成色十足的五铢钱(好钱)兑换“明德通宝”,这个步骤,在全国各地都能进行。

    第二步,用“明德通宝”兑换“金银陌”,这个步骤,只在全国少数几个大都市及商业都市才能进行,其中包括广陵。

    走完这两个步骤,朝廷实际上占了“一兑三”的便宜,即用一份铜,兑换民间人士(商贾)手中的三份铜。

    第三,民间人士在广陵用“金银陌”买白银。

    一枚金银陌的重量和“明德通宝”相近,含铜不超过二铢,十枚“金银陌”,含铜不超过二十铢。

    十枚“金银陌”面值一千文,能买一两白银。

    这白银若是以五铢钱(好钱)来买,也是一千文,其中至少含铜四千五百铢。

    换而言之,借助新币制和白银交易所,朝廷用二十份铜,兑换民间人士手中的四千五百份铜,是一比二百二十五的兑换比例。

    换成币制,那就是发行了“一当二百二”的大钱。

    直接发行“一当二百二”的大钱,宇文温会被天下百姓咒骂不得好死,而这样的大钱寿命势必会很短,活不过几年。

    但换个形式弄出来,宇文温不但不会被人咒骂不得好死,“金银陌”还会供不应求,因为白银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强了。

    宇文温向儿子透露过朝廷要靠“金银陌”来盈利,现在他介绍的就是如何下套,套有钱人。

    听到这里,宇文仨兄弟好像听懂了,又好像听不懂,

    听得懂的部分,是朝廷(父亲)用白银交易做诱饵,下明套,让有钱人为了买白银,想办法兑换“明德通宝”,再用“明德通宝”兑换“金银陌”,心甘情愿被朝廷(父亲)占便宜。

    这就是阳谋,堂堂正正的下套,等着“猎物”心甘情愿往里钻。

    听不懂的部分有很多,最大的疑问就是:每年一百万两白银,无非是引诱商贾兑换面值一百万贯的‘金银陌’,这也没多少呀?

    每年一百余万两白银放在国库里,总比拿去卖好吧?

    朝廷每年都有一百余万两白银入帐,大家对朝廷的信心都会强不少。

    信心可是千金难买,朝廷手里有大量白银就能让大家对朝廷有信心,结果有人却要把这白银拿去卖钱,是不是脑子有。。。呃。。。。

    儿子不可以说父亲的不是,仨兄弟对于父亲以白银为诱饵下套的做法感到难以理解,却不可能说出来,只能腹诽。

    宇文温能猜出来儿子想什么,然而他构思中的奥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

    看着儿子们,宇文温微微一笑:“你们呐,还是图样。。。太年轻了,今日到此为止,其中奥妙,日后慢慢琢磨吧!”

 第八十五章 问题

    秋风萧瑟,吹动满树青黄,杨济看着房外院子里那秋风扫落叶的情形,又看看手中一枚“金银陌”,不由得出了神。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这种双色币,古来罕见,杨济思来想去,觉得大概只有王莽搞的“金错刀”,才能勉强和双色币沾上边,而他手中拿着的这枚双色币,连一点金线都没有。

    王莽的“金错刀”,再怎么样都点缀着金线,现在这黄白双色的“金银陌”,只是黄铜和白铜的混合体,严格来说只是另一种形制的铜钱罢了。

    这种双色外白内黄的双色币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看样子,制作成本不会高于面值“壹陌”,具体制作工艺如何,杨济当然不知奥,他也不想知道,只是觉得好奇。

    黄铜,在大明的嘉靖年间已经大规模用来铸造铜钱,在此之前,宣德年间的宣德炉,即是用黄铜所制,黄铜制品看上去金灿灿的,和黄金有些相似,杨济当然熟悉黄铜制品,却没想过黄铜能用来做双色币。

    天子的想法,果然总是与众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常常让人目瞪口呆,此时此刻正等候天子召见的杨济,把玩着手中这枚“金银陌”,想到了很多事情。

    如今是明德四年秋末,天子登基已近四年,酝酿已久的新币“明德通宝”已经开始流通,而配套的双色币“金银陌”同样开始流通。

    不过目前这只是“第一阶段”推广,先是关中、益州、荆襄等地发行新币,待到明年,新币才会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

    如此安排,是为了给天下百姓一个“适应期”,而朝廷可以根据第一阶段推广时的经验教训,及时作出政策调整,为新币接下来的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而现在,新币推出之后的“市场反馈”已经出来了。

    做工精美的“明德通宝”钱,虽然新钱分量只是二铢四丝,推广起来却没有遇到太多阻力,百姓对新币还算欢迎,而“金银陌”钱的流通效果正如事前预计那样,不是很好。

    寻常百姓不太接受这种“一当百”的大钱,即便这种大钱是黄白双色、古来罕见,百姓们基本上都不敢拿身家开玩笑。

    他们就怕兑换了这种大钱,没过多久大钱就开始贬值,导致自己的毕生积蓄毁于一旦,所以即便各地官府做了很多宣传,“金银陌”钱基本是应者寥寥。

    “金银陌”无人问津,朝廷倒不会太过焦急,因为据说会有一项重大举措给“金银陌”带来重大“利好”,那就是“广陵白银交易所”,

    白银交易所具体如何运转,不是杨济需要关心的,但他听说有官员上表,建言为了推行“金银陌”钱,朝廷可以要求百姓缴纳租调时,必须用“金银陌”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税。

    钱税即用钱缴纳的税,对应用实物缴纳的实物税,所谓实物税就是田租中的粟米、户调中的丝帛。

    上表的官员,认为只要官府强制百姓缴税时必须使用“金银陌”,这样就不怕“金银陌”无人问津。

    这样的建议,附和者不少,而杨济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种措施看上去好像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只会祸国殃民。

    道理很简单,如果官府真的要求农民缴税时,一部分税要以钱税形式(金银陌)缴纳,那么农民必须自己想办法去兑换“金银陌”,如此来,就会被人盘剥。

    农民手上并没有“金银陌”,需要出售粮食或者布帛,换得“明德通宝”之后,再去找官府或者商家兑换“金银陌”。

    既然有求于人,那就得受人摆布,这种情况下,那些胥吏和奸商必然不肯以“一比一百”的比例兑换。

    农民要缴税,拖不起,只能按着对方的要求,用大于一比一百的比例兑换“金银陌”,如此一来,农民的负担反而变重了。

    杨济上表反对这种建议,而政事堂经过多次会议之后,并没有采纳这种“见效快”的建议,所以“金银陌”的未来,还是寄托在“白银交易所”上。

    这剂药能否起作用,杨济不知道,也没时间关心,他只希望新币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要成为贪官污吏敛财的工具。

    想着想着,看看座钟,时间差不多到了,果不其然殿外响起脚步声,不一会两名宦官入殿,向他行礼。

    。。。。。。

    “你这警察厅长当的真是人憎狗嫌,多少人恨你恨得牙痒痒,却不敢正大光明怼,成日里旁敲侧击,指桑骂槐,朕看奏章看得都烦了。”

    “掐指一算,差不多有四年了,你的位子也该动动,不然长安城里‘官不聊生’,朕也很为难呐!”

    “放心,朕一定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惨,心中的恶气好歹消散些许,待得将来你又回来了,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那也是极好的。。。”

    殿内,宇文温正与杨济交谈,不过语气一些怪,宛若一个法官在宣判前将嫌疑人的罪状一条条念出来那样。

    宇文温的表情轻松,杨济虽然不至于嬉皮笑脸,但也没什么委屈的表情,他从担任京畿警察厅厅长一职开始,就知道自己必然会落得今天的“下场”:到边疆任职,行同流放。

    京城,权贵多如牛毛,想要在京城严格执法,免不了得罪一大群人,杨济这几年来尽忠职守,折腾得权贵们“哀鸿遍野”,风评当然急转直下。

    谁都知道杨济是天子的爪牙,所以不敢明着对付他,但暗地里扇阴风点鬼火的龌龊事从来没断,眼见着“积怨”越来越深,宇文温作为最高领导者,必须表明态度了。

    态度是什么:杨济一心为国,忠于职守,只是举措不当,犯了众怒,所以要适当惩罚一下。

    自古以来,鹰犬走狗对于主人就是夜壶,用完就扔,现在,宇文温要把杨济扔出来平息众怒,于是给对方按安排了一个好去处:辽西。

    辽西苦寒之地,又是边疆,京畿警察厅厅长杨济是实权京官,现在转为营州总管当地方官,在外人看来,形同流放。

    也就只是外人看来是这样罢了。

    宇文温打发杨济去辽西,一来是让杨济离开长安避避风头,造成他“被迫离京”的事实;二来是为日后的辽东之役做准备。

    至于“平息众怒”什么的,宇文温向来不会亏待自己人,当然不会搞“过河拆桥”那一套,也不会让杨济去辽西喝西北风。

    “北洋贸易公司在辽东半岛做得不错,但辽西这边也得准备准备,你此去辽西,首要之务就是扩建柳城,其次,疏通卢龙道。”

    宇文温结束了调侃性质的开场白后,拿着舆图及相关资料,向杨济交代起诸多事宜来。

    突厥一时半会死不了,但宇文温还是要抽空对付高句丽,为了提高成功率,派杨济去辽西打前站,而除了巩固营州之外,他还有一项重任交给杨济。

    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