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于就是拿着刀子逼刘濞造反!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晁父自杀。

    可以想象,倘若晁父不死,晁错肯定会一如既往的耐着性子慢慢磨,一刀刀的割下去。

    但晁父之死,却就像一针强兴奋剂。让晁错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智,不顾一切的逼反吴楚。

    审查前后,不难发现,在这其中推动的人。似乎希望鼓动晁父自杀,为其获得些什么。

    以结果推断的话,作为此事的最终受益者,刘彻的老爹看上去嫌疑很大。

    但是,刘彻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而且他老爹又不是神仙,怎么就知道,逼反了吴楚齐赵,他就一定能赢?

    你要知道,吴国三郡,楚国三郡,加起来就是将近一百城,若算上齐赵诸国,基本上七国就占据了几乎大半个天下,汉室的控制区域。甚至还没叛军的地盘大。

    所以,刘彻感觉,这事情反倒像是吴王刘濞的手尾。

    前世之时,吴楚之乱平定后,汉室俘虏的吴楚大臣,就有着类似,吴王阴为谋逆之类的证词。

    后世太史公所著的史记中也明确记载了:汉廷臣方议削藩,吴王濞恐削地无己……之类的说法。

    这么说来的话,背后的主使者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跟搅屎棍啊……”刘彻摇摇头,刘濞确实是汉室最大的一根搅屎棍了。

    自从他儿子被刘彻老爹一棋盘砸死后。他凡事就跟中央对着干。

    想要谋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彻的皇祖父在的时候,他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错非刘彻的皇祖父一直没给他任何借口和口实。恐怕,刘濞早就跟刘兴居一样叛乱了。

    而现在,蝗虫、彗星等各种天变以及灾害,无疑壮大了刘濞的胆子。

    让其终于下定决心,要迈出那一步了。

    自然的,刘濞又不傻。他当然知道,只靠他的吴国三郡之地,别说跟长安掰腕子了,恐怕前脚刚刚举起叛旗,后脚就会被楚国和长沙以及齐赵给镇压了。

    所以,拉上尽可能的多的诸侯国一起叛乱,无疑是上策。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让那些诸侯王感受到切肤之痛。

    只有诸侯王们真正疼了,才会跟他一起叛乱。

    不然,好好的土皇帝不当,跟着他刘濞一起干这种掉脑袋死全家的活动,那些诸侯王又不是傻子!

    那么还有什么比激怒晁错,让晁错疯了一样的不择手段的削藩更快速的事情?

    这么想着,刘彻就叹了口气。

    从结果来看,刘濞显然是在作死。

    但从目标来看,这却是刘濞唯一的选择。

    不然,晁错真拖个三五年,一点点料理诸侯国们,那他就彻底没有指望了。

    更恐怖的是,刘濞年纪那么大了,没几年可活的了。

    不这么做的话,恐怕光是时间就能杀死他!

    “我既然猜到了刘濞在捣乱,那我要不要说出来,破坏刘濞的图谋?”刘彻心里寻思着。

    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

    破坏刘濞的图谋,对刘彻没有好处!

    反而有坏处!

    诚然,吴楚之乱明年一旦爆发,为此而死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万两万,而是几十万,大军所过之处,地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甚至人生安全都没有保障。

    但,作为一个统治者,尤其是经历过前世失败的皇族。

    刘彻早就不是那个前世刚刚穿越,满脑子后世思维的穿越者了。

    对他来说,只要能顺利的登上皇位,君临天下,那么什么样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历史上,每一个统治者,都是踩着累累白骨上位的!

    更重要的是,刘彻很清楚,即使他挫败了刘濞的图谋,很大可能也阻止不了刘濞谋反的决心。

    反而继续拖延下去,让其不断积蓄实力,整备军队,将来爆发起来,所造成的危害和破坏,恐怕会超越前世吴楚之乱造成的破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八十二节 终结

    “既然父皇也知道了,那孤也没有意见……”刘彻淡淡的答道。

    一桩政治交易而已。

    在皇室,类似这样的交易,将会层出不穷。

    真想杜绝这样的事情?

    好办!

    坐上皇位,执掌君权,口称朕躬如何如何!

    况且,像这样送妹子上门的事情,不是应该喜闻乐见的吗?

    晁错听到刘彻的回答,也不意外。

    在宫里有人,这始终是汉室政治斗争中的决胜法门。

    多少英雄豪杰都是死在宫里无人这一点上的?

    最重要的是,在现阶段,与太子联姻,是晁错给自己,和他那个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他捅出一个大篓子,要没法收场了的老爹一颗定心丸。

    此事只要成功,即使是整天在耳边絮絮叨叨的父亲,恐怕也没花说了。

    “家上……”晁错露出一个轻松得笑容,平静的对刘彻道:“臣这就去命杨中丞来见您!”

    刘彻斜着眼角看了晁错一眼。

    太史公还真没说错啊!

    晁错这个人为人陡直刻深。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对敌人残忍,对自己更残忍!

    这样的人,要是知道脸皮是什么玩意,那才奇怪了……

    不多时,御史中丞杨奋就受命前来拜见刘彻。

    晁错等杨奋到来以后,就找了个借口,出去了,留下杨奋与刘彻单独相处。

    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实际上,汉室的御史大夫,并不怎么管御史们,御史大夫的本职工作还是辅佐皇帝,传达皇命,同时协助丞相完成政策的制定、每年的考绩等。

    譬如后来宣帝时的谷永就说过:“御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

    汉书中有:“事下丞相。御史(大夫)案验甚急……”“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天下事皆决于汤”等等零散的记载。

    具体到此时,按照刘邦定下来的规矩。

    汉室的政策确定后,是由御史大夫将皇帝的意思和旨意。传达给丞相,再由丞相颁布天下实施。

    如史记就记载了高帝十一年的诏书传递程序:“高帝下御史大夫昌(周昌),御史大夫下相国瓒候(萧何),相国下诸侯王”

    是以,实际上。汉室的御史大夫,并不管御史大夫衙门的具体工作。

    御史大夫衙门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全部是由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完成的。

    这是因为,西汉的御史们的工作内容,并不仅仅只有后世唐宋明的御史们那样吹吹牛逼,弹劾一两个贪官,风闻奏事那么简单轻松加愉快。

    事实上,在最初,御史们是秦国宫廷的一个小官。

    简单点来说,就是秦始皇把服侍他的一帮亲信秘书。提拔起来,用来加强君权。

    自秦至汉,御史们能管的事情多了去了。

    有时候,他们要管工程。

    譬如史记中就能看到多处地方的监察御史干起了工程督造的活的记载。

    如汉书《严助传》中就有‘使监禄凿渠通道’的记载,所谓的这个监禄,指的就是一个名禄的监察御史。

    有时候,他们还得管理宫廷秩序,维护皇家礼仪。

    譬如最初,叔孙通捣鼓出了一套复杂的廷议礼节,谁表演给刘邦看的?

    答案是御史和侍中……

    是以。御史在此时是分成两种的,一种就是过去秦代的御史,干的是秘书的活,专门伺候皇帝。

    不过这个业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渐渐的被后起之秀少府的尚书等文官取代。

    御史们于是就纷纷改行,做起了监督和弹劾一类的言官工作。

    不过,在西汉,言官什么的,可没有风闻奏事的特权。更没只要戴上一顶为国为民的大帽子就可以胡说八道的特权。在这个时候,御史弹劾,要有理有据。

    特别是当涉及到两千石以上巨头时,必须要有来自皇帝的授意或者暗示,他们才会开喷。

    譬如前段时间,王恢和陶青就是典型的例子。

    没垮台前,一个弹劾的御史也没有。

    刚一倒台,马上就被人踩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贼子’,不管有的没的,屎盆子都扣到了这两个的脑袋上。

    在此时而言,御史最大的业务,并非是弹劾。

    恰恰相反,御史的主要工作是考察和评价某位官员的施政。

    给出评价后,由百官会同皇帝一起审议,以决定这个官员的升迁和前途。

    而具体到负责这一工作的御史中丞杨奋。

    杨奋的本职工作就是考察天下文书计薄,总管外督监察御史,检查所有公卿上奏文书。

    因此,刘彻从一开始,就是来找杨奋帮忙的。

    但是,没有晁错的点头,杨奋不可能帮他!

    因为,体制就是这么设计的。

    除了皇帝,没有人能绕过御史大夫直接对御史下令,更不用说指使御史参与到给地方官员施压的这个步骤中。

    刘彻对杨奋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他所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担忧。

    杨奋听完,沉思了片刻后,拜道:“家上勿忧,此事,臣会办妥的!”

    这话说的相当大气。

    让刘彻几乎怀疑对方在吹牛逼了。

    本来,刘彻都做好了跟关中的官僚们拉锯几回合的准备的。

    但没成想,杨奋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拍着胸膛对他做出了保证。

    看着对方胸有成竹的模样,刘彻摸了摸额头,没有多说什么。

    但,刘彻所不知道的是,在关中,汉室政府的掌控能力之强,远超他的想象。

    刘家从刘邦开始,就是把关中当成自己最后的根据地,一旦天下有事时的老巢来经营的。

    政府的触手,在关中可不仅限于县衙和城市,而是深入地方,触及各里,各亭。

    在别的地方,可能这事情确实很棘手。

    但在关中,不过是一道公文的事情。

    因为,在关中,小到地方的里正这样微不足道的连官都算不上的人物,都在少府有备案。

    至于亭长、廧夫、游缴等基层施政官员,其实都是内史衙门任命的。

    所以,对杨奋来说,这事情也就是行文给内史衙门一道公文的事情。

    只要表明了皇室知道了这事情的态度。

    下面的人,只要不是笨蛋,就绝对不敢再那么干了。

    因为,先前,你还可以说是被人怂恿,无知什么的。

    但公文都来了,还是御史大夫衙门来的公文,你还要跟皇室对着干,那就肯定是心怀不轨了。

    心怀不轨者,就不需要客气了!

    当年,刘长怎么死的?

    答案是在关中的谷口县马尿喝多了,集结了一共七十个人,四十辆牛车马车什么的。号称要联络南越、匈奴,造反……

    然后被谷口县县令给镇压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八十三节 五铢钱!(1)

    临近岁末,广阔的关中大地上,到处都是喜滋滋的百姓。

    因为,收获的季节将到了!

    看着田野里沉甸甸的粟苗,农夫们一个个嘴巴都乐得合不拢了。

    今年,老天爷很给面子,关中风调雨顺,日照充足,是以,今年肯定是个大丰年!

    劳累了一年的农民,终于可以在这岁末好好犒赏一下自己了。

    特别是今年圣天子还下了旨意,以汉鼎的缘故免了田税,只要交一项刍藁之税。

    因此,这几天,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忙着收割田间地头的青草,将之晒干,然后扎成一捆一捆,准备用来交给朝廷。

    但百姓们高兴了,锦衣玉食的官僚和地主就不怎么高兴了。

    “主人,露布下张贴了今年关中粮食保护价,按照太子那边的要求,今年粟米最高售价六十钱一石,最低四十钱一石,凡有高于或者低于这一价格的,少府将会出手,以此价格固定出售或者收购……”许多关中地主和大粮商终于等来了这个决定他们命运的布告。

    出乎下人们意料之外。

    各自的主子在听完他们的汇报后,几乎是同时的长出了一口气。

    最低价格四十钱,最高六十钱,基本上是维持了去年关中粮价的平均水准。

    虽然说,价格被这样人为的强行定死,使得粮价失去了操作空间。

    但是,相较而言,在这其中还是留下了足够的获利空间,给绝大多数的地主和商人操作。

    也就是说,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利益,其实受损不大。

    既然是这样,那么……

    “去告诉杜家的人,他们家的事情,跟俺没关系……”几乎大多数的地主在得知了粮食保护价的上限和下限后,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这世界没有谁是傻子。

    神仙打架。小蚂蚁硬要搀和进去,那不是找死吗?

    更何况,这刘氏的决定,这二三十年来。有谁改变过吗?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内史衙门的公文也摆上了关中七十五县的县令和县尉的案头上。

    这些县令和县尉看完,不敢怠慢,立刻就把各自的任命的亲信心腹叫到面前,一顿训示。

    “御史中丞行文内史衙门。已将粮食保护价的执行情况纳入了今后的考核内容……”一个县令对着他的亲信心腹像什么刑曹、亭长、游缴、廧夫,发出了他的命令:“某知道有人在拉拢你们,但是,你们都想清楚了,你们的位子是本官给的,谁要妨碍本官升迁,本官让他一辈子不舒坦!”

    所谓破家县令,灭门令尹!

    在这些地方政权真正的掌权者面前,谁敢再掉以轻心?

    汉家的县令,可是拥有直接任命和罢免底层的亭长和游缴的权力!

    正所谓现官不如现管。

    底层的亭长可以不鸟两千石大臣发布的政策。但绝对不敢得罪顶头上司。

    于是,这些底层的官吏纷纷躬身答应着:“诺,县尊即有令,小的们自然不敢违抗!”

    谁叫今年是朝廷的大考呢?

    至于某些已经收了好处的家伙,私下里揣摩了一下,感觉这杜氏真是不怕死啊!

    竟然敢与天家对着干。

    看来,这杜氏是要亡了。

    这船要沉喽!

    既然如此……

    那已经吃到嘴里的东西,自然是自己的了!

    甚至,胆子大的人已经开始寻思着,杜氏倒台后。自己能捞到什么好处了。

    嗯,杜家在本县的几个庄子和作坊,看上去挺美味的……

    这世界就是如此残酷。

    雪中送炭,没几个人会做。反倒是落井下石的人,非常的多!

    ………………………………………………

    刘彻此刻却是在太子宫里审视着从关中各县传回来的报告。

    没办法,马上就是秋收了,就是检验他这个太子的拳头能不能砸碎关中富商们串联起来的铁链的时候。

    整个太子宫上上下下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家上,华阴县的报告回来了……”汲黯急匆匆的举着一份竹简小跑进来,躬身拜道:“华阴县风平浪静。市集商人平静,民间地主和士绅也如往日一般,并未有什么异常!”

    “辛苦爱卿了!”刘彻点点头,连忙让王道准备茶水。

    “谷口县急报……”义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禀报道:“谷口一切如常!”

    刘彻也点点头,笑着让他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