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7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军不止是要拿下这河间地,恢复秦赵故土……”义纵对着几位心里面还有所疑虑的将官们说道:“更要击败匈奴,征服草原,不仅仅要征服草原,还要将草原化为诸夏……这不仅仅需要用马刀来解决问题,还需要用仁政,来收复人心!”

    “我军乃是王师,乃是拯救草原诸部族于匈奴残暴统治之下的拯救者!”义纵对这些满脑子夷夏不两立思想的拥泵说道:“自古中国,新拓一土,带去的绝不是死亡、杀戮和流血,而是文明、秩序以及王道!”

    “这是诸夏与夷狄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这些将官听着,都是沉默不语。

    他们中有许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义纵的做法。

    过去七天,义纵对待那些归降的匈奴人,好的有些过分了。

    旁的不说,车骑将军甚至将本来属于汉军的一些补给物资,譬如宝贵的防冻油以及药材,都赐给了一些匈奴妇孺。

    他甚至还命令汉军的随军军医,救治那些匈奴伤兵。

    将许多宝贵的救命药材,用了那些连彘狗都不如的夷狄身上。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认为车骑将军大抵是脑子糊涂了。

    什么文明?秩序?

    马刀之下,不服从者杀光就是了!

    从前,匈奴入侵汉地,可从不会跟汉家百姓客气,更不会讲什么仁义道德!

    但,义纵是车骑将军,还是天子的外戚,皇长子的舅舅。

    众人根本不可能反驳。

    义纵看着这些人的神色,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也是当今陛下用力过猛的结果。

    这些年来,当今天子不断煽动和鼓动公羊派和法家,宣扬大复仇理念。

    结果就是,军队里的诸夏民族主义思想如同烈火烹油一般沸腾。

    哪怕本身不是诸夏民族主义者,只要进入军队这个大熔炉,也会被同化。

    不同化的,就会被排挤,被打压,被挤得毫无生存空间。

    在很多时候,这都是有益的。

    但,在汉家逐渐兴盛,并且即将君临天下时,这却会造成一些障碍。

    不过,好在诸夏民族,自古都有着足够的包容心和同情心。

    这是文明的体现。

    义纵就知道,虽然眼前,这些军官看上去一个个都很不满意自己善待匈奴战俘的决定。

    但是,在私底下,这些将官也没有故意的去苛责和虐待战俘。

    甚至还有人,曾经将自己的笑容和善意,留给了那些匈奴的妇孺。

    这是诸夏的先王和先民们,早就已经注入诸夏民族子孙骨髓深处的基因。

    义纵曾经当过绿林好汉,他最是清楚这一点。

    连盗贼都讲究‘盗亦有道’的诸夏民族,再激进,也激进不到哪里去。

    这是诸夏民族本身的思想和文明所导致的必然。

    当初,襄公复九世之仇,也不过是灭亡纪国社稷,但对纪国百姓和大臣贵族,也是秋毫无犯。

    秦楚百年仇怨,项羽入咸阳,也只是火烧阿房宫,也没有搞什么咸阳三日,雍县七屠。

    即使如此,也导致了项羽为秦人所恨,最终导致了亥下悲歌。

    哪怕是韩信受胯下之辱,也没有在功成名就后对那个当年侮辱他的游侠打击报复。

    所以,义纵也只是笑笑,道:“诸君,这也是陛下的意思,我军乃王师,王师收复故土,拯救被匈奴暴政蹂躏和盘剥的诸族,自当以王道行之!”

    “当然……”义纵严肃的道:“倘若夷狄之辈冥顽不灵,负隅顽抗,不接受王化,也不肯接受陛下的雨露恩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吾等自可代天行道!”

    所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汉家又不是小受,更不是圣母。

    被人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伸上去。

    那不是王道,而是畜生道。

    自古以来,诸夏的扩张,从来都不是用单一手段进行扩张。

    太公望治齐,不仅仅用王道,更用霸道。

    愿受中国文字、制度、礼仪者,自然是诸夏,不愿意的,自然是敌人!

    自古以来,诸夏对于自己的敌人,从来不惮于施展雷霆手段。

    不然,当年,原本生活在齐鲁的濊人,怎么会夹着尾巴,逃去了安东的寒苦之地?

    诸将听着义纵的话,都是若有所思。

    有些聪明人甚至已经听出了猫腻。

    王师出塞,自然不止是要收复故土。

    更要将战火烧到匈奴的腹心和老巢去。

    在这个过程之中,汉家虽然不惧匈奴和他的仆从们。

    但是,假如能分化瓦解匈奴的联盟,这自然是最好不过。

    而且,在未来,汉家还将面临如何统治这数万里草原的难题。

    有见识的将官,自然清楚,自古以来,草原无常主。

    一个霸主衰落了,另外一个就会在旧霸主的尸骸上重生。

    中国不可能将自己的力量,无休止的用在草原之上。

    所以,针对匈奴,不仅仅要用军事解决,更需要政治手段来安抚来怀柔。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不能让草原上的人认为‘汉朝人是来灭亡引弓之民的’。

    草原诸族一旦产生了这样的认知。

    那么,汉家要付出多少牺牲才能消灭反抗?

    这个代价不是现在的汉家能承担得了的。

    况且……

    许多人想到了忠勇军,想到了楼烦军。

    “或许,忠勇军模式和楼烦军模式的不同,都是陛下在实验?”有人在心里想着。

    而经过此次谈话后,汉军高层终于统一的认识。

    一天后,义纵率领的汉军主力,穿越了宜梁前方的一个巨大的湖泊群。

    这个湖泊群,在匈奴语言里,被称为‘乌海’。

    大抵是因为这个巨大的湖泊群的湖水,有些时候会变黑的缘故。

    所以匈奴人认为此地被诅咒了,很少有牧民愿意来此放牧。

    所以,常年人迹罕至。

    但是,此地丰沛的水草和富饶的土地,却给汉军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地图上标识此地!”就连义纵也忍不住下令:“等到班师回朝,吾定要向陛下申请,将此地划归给我羽林卫,作为屯垦地之地!此地至少可以开垦十万亩土地,还可以建立一个年养上万战马的马场!”

    众人听了,都是纷纷点头赞许。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零八节 高阙会战(1)

    **

    ********

    穿越名为‘乌海’的湖泊群后,滔滔北河,就已经近在眼前。

    在事实上,‘乌海’与北河是孪生姊妹。

    乌海是北河泛滥时的产物,在某些时候,北河会与乌海贯通,形成一个巨大的泽国。

    沿着北河向上溯源一百里,鸿鹄塞就出现在了汉军的眼前。

    鸿鹄塞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景,只剩下了一片残垣断壁。

    匈奴人不懂得维护要塞,只是简单的维持着它的存在。

    而不久前,汉匈的争夺,彻底让这个赵武灵王的遗迹,化为废墟。

    望着这个曾经宏伟的塞城,义纵有些沉吟。

    自出塞以来,义纵看到了许多秦赵的故城今天的凄凉模样。

    九原城,只剩下了两面低矮的土墙。

    稒阳城,彻底的消失不见,只留下了几片散落在草丛中的瓦片。

    现在,就连鸿鹄塞,也成为了废墟。

    那么高阙城呢?

    曾经被秦人精心维护,视为秦长城的支点的高阙城,又将是一个怎样的面目?

    还有,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雄城,不过七八十年,就沦为为废墟。

    就像殷商的朝歌,宗周的镐京,被青草覆盖,为黄土掩埋。

    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朽的事物吗?

    这让义纵有些感慨,也有些害怕。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视为仇敌的周阳由。

    当年,他活着,就是为了向周阳由复仇。

    可现在,周阳由恐怕已经连骨头都朽烂了。

    英雄豪杰,不世之功,万丈坚城,不朽霸业,最终都随时间而消散。

    义纵害怕,千百年后,人们会忘记他和他今天的事业。

    就像义纵崇拜的那位燕国大将秦开一般。

    “或许,我该向陛下建议,将来在这河间之地,建立一个纪念性质的建筑,永远纪念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义纵闪动着双眸:“就如同在仁川港矗立的楼船雕像群……”

    这样的建议,在马邑之战后,就曾经被人提起。

    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只是提议,甚至无法进入朝议。

    但,此番拿下高阙后,义纵相信,再无人敢阻拦相关提议了。

    谁阻拦,谁就是在与天下人为敌。

    义纵统帅的大军抵达,鸿鹄塞中,留守的程不识部骑兵立刻出迎。

    “末将见过车骑将军!”留守鸿鹄塞的是一位汉军的骑司马,他来到义纵面前,行了个军礼,报告道:“程将军请末将转告将军:高阙城,已经不足为患,请将军做好在高阙城破后,追杀匈奴残敌的准备!”

    义纵点点头,他已经知道,在河对面,汉军正在建造一种可怕的攻城武器。

    按照墨家的说法,在那种武器面前,连函谷关都将不堪一击。

    至于高阙?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武器,但墨家从不撒谎,更不会有人敢在这种大事上面撒谎欺骗。

    所以,高阙必然陷落。

    而汉军,尤其是义纵所部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在高阙城破后,尽可能的将匈奴人留在高阙附近。

    这也是天子下达的本次高阙会战的战略任务——汉军的战略,不仅仅只是要攻陷高阙,重夺秦赵故地。

    更是要尽可能的通过高阙会战,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河阴之战,只是重创了匈奴两个万骑,歼灭一个,迫降一个。

    其中,匈奴本部只有两个。

    这远远没有达到汉家出塞的战略目标。

    根据战前的预估,汉军至少要歼灭四个以上的匈奴万骑,并且重创四个。

    因为,假如高阙会战顺利,那么,从此以后,再像获得这么好的作战机会,其实已经不多了。

    在长安的战棋推演中,对汉室而言,最糟糕的情况是——匈奴人会放弃整个幕南,龟速幕北,借助大幕的掩护和隔绝,经营西域,通过西征吸血,与汉家对耗。

    一旦出现那样的情况,对汉室而言,简直是灾难!

    而那样的情况,出现的概率,在汉室的推演中,占了极大的概率!

    一旦如此,汉室就丧失了速胜的可能。

    汉匈战争,将进入可怕的艰难的拉锯之中。

    此番出塞,汉军为了将五万大军送到这塞外,与匈奴作战,就动员了几乎大半个北国,国库几乎为之一干。

    若是远征万里,耗费恐怕要成倍的增加!

    所以,为了达成速胜的战略目标,汉军必须在高阙城下,尽可能的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不使他们回归草原。

    在这里放走一个匈奴骑兵,未来,可能就需要花费数倍于今天的资源去消灭他们。

    “高阙城及其附近的具体地图,已经测绘出来了吗?”义纵问道。

    “回禀将军,这是少府的堪舆司测绘出的高阙百里地域图!”那司马闻言,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递给义纵。

    义纵接过来,看了看,然后下令:“全军听令,安营扎寨,明日渡河!”

    于是,义纵率领的汉军主力,就在鸿鹄塞的一侧,安下营寨。

    同时,义纵则拿着那张刚刚被绘制出来的高阙地图,研究了起来。

    少府的堪舆司绘制的地图,哪怕在长安,也是极为难得的珍品。

    堪舆司的成员,几乎每一个人都是闻名郡国的风水大师。

    这些风水大师们,擅长于观望地形,并且有着很深的地理造诣。

    不过,在以前,他们靠着自己的所学和天赋,干的是招摇撞骗和坑蒙拐骗的买卖。

    直到,当今天子上台,将这些堪舆派的巨头们收编,让他们成为汉家专业的地图测绘师。

    望着那张地图,义纵陷入了沉思。

    从地图上看,高阙要塞,简直就像一道闸门,锁死了阳山南北的交通。

    想要穿越阳山,就只能有两个选择。

    一:从高阙城后的谷道穿越。

    二:绕一个数百里乃至于千里的大圈子,从草原的另外一侧,通过阴山进入高阙的南岸。

    几乎不可能有第三个选择。

    因为,北河和阳山,共同的阻断了这个可能。

    北河,在高阙之东,绕出了一巨大的弯度,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落差。

    滚滚河水,咆哮着奔流向下。

    就如同龙门峡谷一样,使得任何企图绕过高阙的选择,都变得不可能。

    除非,汉军能飞。

    不然,就只能选择强攻高阙。

    至少,这个地图上,并没有除高阙外的第二条道路。

    当然,你要是能翻阅高达百丈甚至数百丈的阳山,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九节 高阙会战(2)

    ****、

    看着地图,义纵沉思许久,最终放弃了任何潜行或者绕过高阙的计划。

    这也是河间地的局限。

    这个广阔的草原,虽然开阔,但毕竟不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阴山和阳山以及大河共同主宰了这个世界。

    凡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跨越此地。

    “只能是在高阙城中,给与匈奴足够的杀伤!”义纵想着。

    可是,这又是不太可能的。

    汉匈战和数十年,彼此之间对于对付的习性,可谓是摸得很清楚了。

    匈奴人,见势不妙就跑,这是他们的天性。

    有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见到过匈奴人会坚守某地,死战不退的故事。

    反倒是,见势不妙,逃之夭夭,多如牛毛。

    典型的就是当年,颍阴懿候灌婴率部北上,与匈奴展开河南大战。

    匈奴人在初期吃过几次亏后,果断的放弃了他们经营数十年的许多边塞,甚至连云中都放弃了,转身逃回草原。

    其后,几次马邑的攻防也证明了,匈奴人不仅仅在不利的时候会撤退,甚至就势均力敌时,只要发现有可能受到重创,也会撤退。

    再没有比人匈奴人更擅长保存自己的办法了。

    “除非有什么东西,让他们不得不坚守高阙……”义纵想着,然后,他就想起了宜梁的那些孕妇和婴儿。

    这些孕妇与婴儿的数量,多达四万余!

    而且,许多都是大宛女性。

    在高阙之前,匈奴都有如此多的孕妇和婴儿。

    那么高阙身后会有多少?

    另外,宜梁的集中营里,还有无数的牲畜。

    匈奴人撤退的太匆忙,光是丢弃在宜梁的牲畜群就有二三十万之多。

    虽然都是牛羊,但也有少数的马匹。

    那么,在高阙身后,这个数字会有多少?

    起码有一百万吧?!

    如此规模的牲畜群和庞大的妇孺群体,假如要撤退,那要多少时间?

    义纵想起了前几年,朝廷移民安东时的盛况。

    为了将十万移民,安全的送抵安东,汉家足足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来准备,然后又用了半年,才完成那个宏伟的工程。

    而匈奴人要撤退这样规模的牲畜群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