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征并不想杀掉这么多人,关键是这些人全部都犯了法,不处置的话,朝廷的威仪何在?

    陈应笑道:“陛下曾言,降者不究,难道玄成欲陷陛下失信?”

    魏征听到这里,假装恍然大悟道:“玄成明白!”

    陈应也没有点破魏征心中的小九九,都说魏征不怕死,其实这是扯淡,关键时刻他不出面,就是为了把自己摘出去。现在陈应发话,他也好有人挡雷。

    当然,陈应对于这个责任是愿意承担的。

    对于陈应而言这些责任,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陈应阴沉着脸望着跪在地上的降卒道:“尔等公然谋逆,罪大恶极,十恶不赦,其罪当诛。”

    听到这话,原本跪在地上的降卒此时吓得魂飞魄散,身子抖动如同筛糠。毕竟,蝼蚁尚且苟且偷生,更何况是人?

    众降卒呼天抢地的哀嚎道:“饶命……冤枉……”

    陈应脸色的冷笑越来越浓,冷冷的道:“陛下宽仁,不忍尔等妻离子散,故而网开一面。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既今日起,尔等全部发配安西,十年之内遇赦不赦,十年之后,以观后效!”

    这些降卒这才松了口气。

    能活。

    只要不死就好,安西虽然苦点,冬天冷点,咬咬牙也就熬过去了。

    其实,陈应最终的目的,还是进行大规模移民。怎奈,唐人乡土情节实在太严重,无论是多大的诱惑,他们都不愿意离开故乡。

    别看闯安西的人多,真正愿意在安西安家落户的人,其实百不足一。就像后世的农民工进城,只要口袋里赚到钱,他们肯定会返回乡里。

    现在好了,十万世族门阀私兵,就是十万个家庭,五六十万人口,就可以从关中迁徙出去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赚的。

    陈应命这些降卒以百人为一队,十队为镇,每一镇再派一个团押送,全部前往多宝山铜矿。虽然说安西大量的战奴,几乎全部扔进多宝山去开掘铜矿,可是人力依旧极大短缺,这十万户迁徙过去,就可以在多宝山外密布大小一百多个镇子,形成多宝山的粮食自给。

    ……

    大理寺天牢中,李安俨再次来到来到王仁表的囚室前。

    正巧满身血污的王仁表醒来,他蹬着猩红的眼睛,望着李安俨咬牙骂道:“鹰犬,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安俨脸上笑容不减的道:“都问清楚了?”

    身边的提牢主事躬身道:“启禀大大将军,都交待清楚了。尤其是这个小子,更是把小时候尿床的事儿都交待了。”

    李安俨笑眯眯的道:“既然都交待了,还充什么硬汉?”

    王仁表呸了一声,扭过头去不理会李安俨。

    李安俨却又接着道:“真正的硬汉,本大将军使见识过,那是一个真正的硬汉,到死都没认过怂。你算什么东西!”

    李安俨没有给王仁表废话,他拿着提牢主事的供词,转身返回太极宫。

    ……

    李建成返回太极宫,正准备睡下,不曾想李安俨来到,拿着王仁表的供词,看着上面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李建成的脸抽搐起来。

    他仰天咆哮道:“为什么……为什么,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何以如此对待!”

    此时,一种背人背叛的感觉涌上李建成的心头。

    特别是温大雅。

    温大雅是李建成的老熟人,关系不错。当年李渊起兵前夕,因为父亲死亡,回乡丁忧的温大雅被李渊征辟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门典掌机要。次年,李渊自立为帝,命为黄门侍郎。深受李渊的信任。

    李渊曾感激说“我起晋阳,为卿一门耳”。

    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因争夺皇位,展开激烈的斗争。李世民表推温大雅出镇洛阳,以为外应。作为李世民的铁杆党羽,李建成对温大雅不计前嫌,升其任礼部尚书,封黎国公。

    没有想到,温大雅居然奔走串联,为推翻李建成不遗余力。

    李建成将手中的名录,扔在李安俨面前,大吼道:“将这些狼心狗肺的畜生,全部抓起来,三司会审!”

    李安俨拾起供词道:“臣奉诏!”

    接着,大队的左监门卫将士随着李安俨太极宫,按照名录抓人。

    李建成动了真怒,就连荥阳郑氏也下旨抄家。

    可能是顾及了郑观音的原因,抄家郑氏这道肥差,居然落在了陈应头上。

    陈应眼看着天色将明,也顾不得休息,一边点齐人马,一边朝着荥阳进发。

    三千骑兵,速度非常快。

    到了第三天黄昏,直抵荥阳。

    陈应不相信郑氏会铤而走险,一路没有遇到抵达,就来到郑氏祖宅。

    三千兵马包围郑氏大宅,然后冲进去抄家。

    ……

    陈应虽然富可敌国,家产数以百万计,可是看到荥阳郑氏的府库,依旧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华美精致、金光灿烂的金饰酒具,几百斤重一个的银冬瓜,用几千斤黄铜铸的铜柱,成箱成箱的珠宝……这里简直比国库还阔啊!

    陈应过了好半天才从眩晕状态中回过神来,抚摸着一个巨型银冬瓜,不无感慨道:“难以想象,仅仅是荥阳郑氏搜刮了这么多财宝!”

    一名郑氏家丁呆呆的问道:“郑氏这么有钱,为什么却不能让我们吃上饱饭,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

    陈应叹了口气,他想起后世的一个段子,穷人是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而是光明正大的小气。

    荥阳郑氏控制着河南数十上百万顷良田,又有十数万户佃户,可是他们却没有回馈社会。

    事实上,历朝历代,中国都是有钱,但是中国有钱,不代表朝廷有钱。

    比如魏晋南北朝,世族门阀随便一家,都可以富可敌国。就像东晋时期,掌握着东晋兵权的郗、桓、谢、刘这四大家族,没有一个人依靠朝廷的财政拨款养活军队的,他们都是依靠家族的势力和钱财。

    历朝历代,富商、缙绅和官员他们宁可将钱熔成银冬瓜,也不肯拿出来交一点点的税。宁原家里的粮食霉变,钱财生锈,也不愿意捐献国家。

    陈应用力拍了拍一个银冬瓜,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唐朝的时候,大唐其实并不缺钱,特别是继承了隋朝的庞大遗产,李氏皇朝获得了难以估量的财富,山东七宗五望,随随便便就拿出一百七十万贯,这相当于后世的八十亿人民币。

    难道说隋朝穷了?

    大唐开国初期,光损失十万人马的败仗就打了两回,从开国到武德九年,光损失军队就不下五十万人马,别说人马,就算是军械甲胄也高达数百万贯。

    但,唐朝的的财政一直红得发紫。

    世族门阀不用交税,当官的不用交税,士绅不用交税,赚到了大笔财富的商人只要挂在世族门阀名下,也不用交税。

    所有税收都落到了老百姓身上,就这点税源也大把人跟朝廷抢,比如说藩王、官员、缙绅。按武德律例,爵位的人贵族是免税的,因此每当将士获得军功封爵,或者是当官以后,必然会有很多人前来投献田产,投献到他们名下的田,自然就不用交税了。藩王和官员也不交税,这两者都理直气壮,谁敢去收他们的税?如此一来,朝廷的税源锐减,只能在越来越少的田地上拼命加税,想不出事都难了。

    那,这海量的钱财哪里去了?

    藏到地窖去了。

    唐朝还没有工业,更没有证券、股票这些东东,再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乐于积蓄的老传统,赚到的钱花不完,自然就藏到了地窖里。那些大富之家生怕被小毛贼光顾,将银子熔成几百斤重一个的银冬瓜,几个大汉都搬不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人能将它偷走。

    然后,这些钱从市面上消失了,不存在了,直到危机来临,整个国家陷入恐慌的时候,这些钱才会从地窖里流出来,涌入市场拼命采购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引发物价飞涨,最终加速整个国家的崩溃……

    没有办法,一个国家的钱永远比物资要多出几倍,如果这些钱全部流入市场购买货物,物价失控也就成为必然了。

    陈应不完全统计,荥阳郑氏的钱财,大约在三百八十万贯左右,一旦这些钱投入市场,大唐的经济体制就会崩溃。

    绝对不能让这些多钱流入市场,想到这里陈应望着周围的将士道:“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分脏,”

 第一四五章武魔生到底还是出生了

    第一四五章武魔生到底还是出生了

    刘仁轨诧异的望着陈应,不解的道“分赃?”

    自从刘仁轨跟随陈应这几年来,对陈应也了解。(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陈应是一个视金钱粪土的人,从来不会计较自己有多少钱。

    陈应自从武德元年晋升为宁远将来以来,对于自己的俸禄,几乎没有怎么在意过,当然李渊也罚过陈应的俸禄。比如世族门阀奢华的生活,在陈应眼中就是一个可怜的笑话。

    什么穿金戴银,佩戴玉器、宝石,陈应从来不会在乎。当然,陈应永远都是不佩戴任何首饰。在陈应眼中,金银不过是一堆稀少金属,穿金戴银只是乡下土财主才干的事情。

    更何况,陈应向来大方,他不仅会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反而会把家里钱,无偿的拿出来接济他贫困的部曲,特别是朝廷给予伤残将士的抚恤金,只有不过五贯钱,七扣八扣下来,甚至不够买一头骡子。然而,陈应不仅仅给这些伤残将士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还会针对失去生活自给能力的将士,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的照顾。

    事实上,那些伤残军士,在其他将领眼中,根本就没有收买价值,他们既不能上阵杀阵,也不能替陈应卖命。从生意的角度考虑,完全是亏本买卖。

    作为陈应的亲兵统领之一,刘仁轨非常清楚,陈应在关中或安西,甚至灵州接济的伤残军人不下五万人,每年支出的钱财高达二三十万贯。

    他实在想不通陈应为什么会贪污。

    更让刘仁轨想不通的是,陈应反而理直气壮的道“当然!害得我从安西急忙赶回来,花了这么多钱,不补回来怎么行!总不能让我几千将士白忙活一场吧?就算我答应,他们都不答应!”

    单雄信的小心脏扑嗵扑嗵的乱跳,像有头小鹿在里面乱撞,他看着这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口干舌燥,艰难的吞了一口口水,问“主上,这样做不妥吧?这些都是民脂民膏……”

    陈应撇撇嘴道“少来了,眼睛都绿了还在这里装什么装!赶紧统计一下,看到底有多少钱!”

    刘仁轨却诚实得很,马上指挥手下紧张的展开统计工作。

    听到陈应说要分脏,这些将士手上兴奋异常,废话,这么多钱,谁不想要啊?

    经过一日一夜的清点统计,数字出来了总共有银一百五十万两,黄金十三万两,黄铜四十六万斤,珍珠六百多颗,此外像丝绸、玉器、瓷器、红木家具之类的值钱东东也是数不胜数。

    至于缴获的古董就更多了,特别是荥阳郑氏的书籍,多达十三万卷,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孤本,仅各种竹简就多达三万余卷,看得陈应眼睛都直了。

    没最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最让陈应意外的是,他居然在郑氏的藏书楼里发现了《墨辩》。

    这也是所谓的《墨经》,主要是有关于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记载了关于小孔成象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象的观察研究,首先提概念以及朴素的时间(“久”,即宙)和空间(“宇”)的概念。

    按照历史记载《墨辩》完成于周安王14年癸巳。然而,遗憾的是,郑氏藏书楼里的《墨辩》并非是原始版本,虽然是竹简,共计三卷九篇,不过却采取隶书书写而成,隶书发明于秦朝晚期,在汉初大行其道,可见这三卷《墨辩》成书最早不过秦朝末期。

    除了《墨经》,陈应还发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看到这个,陈应喜不自胜。

    郭洛道“主上,这该如何瓜分这笔惊人的财富?”

    陈应想了想道“郑氏藏书,一本不留,全部搬到陈家堡,立即命书坊,加紧时间刊印,至于玉器、瓷器、家具这类杂七杂八的东西,咱们不要,留给朝廷……”

    众将士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也都明白这些东西他们肯定无法独吞,如果他们搜刮得太过干净了,朝廷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是不会罢休的。

    “金、银,铜分为三份。”陈应侃侃而谈着。

    刘仁轨疑惑起来,一看就知道他很有分赃经验,难道他经常干这种事情?

    “一分交给朝廷,至于最终上交到国库多少,就看经手的人胃口有多大了。”陈应接着道“我们要拿出三分之一,直接送给皇后,皇后应该明白,最后剩下的价值一百五十万贯,三千将士,每人三百贯,旅帅五百贯,校尉一千贯,分了!”

    这样以来,全军将士人人有份。

    刘仁轨一看不好意思的道“这怎么行呢”

    算来算去,陈应压根没动这笔钱。陈应是领头的人,他要不是拿这笔钱,其他人拿了也不敢花。

    陈应笑道“我只要他们这些书,还有古玩字画,论起实际价值,比你们拿得多了十倍不止。”

    ……

    就在陈应在荥阳大发横财的时候,李安俨最终也沿着温大雅的府邸的密室,追到了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中。

    经地三天拉网式的追捕,最终抓到了温大雅。

    只不过,温大雅比想象的硬气,居然吞金而死。

    无奈之下,李安俨只好带着温大雅的尸体,返回长安向李建成复命。

    事实上,在王仁表的供词中,出现的几个核心骨干,全部死亡。

    李安俨在查看尸体的时候,也发现他们有人是真正自杀而亡,有的人是被自杀而亡。

    看到这个结果,李建成非常愤怒。

    当然,李建成也知道再追究下去就要动摇国本了。

    看着李建成没有追究,此事到此为止,魏征和房玄龄也松了口气。

    大朝会上,工部尚书武士彟显得无精打彩,特别是房玄龄在阐述驰道建设的时候,武士彟有些出神。

    直到李建成一脸寒霜的望着他,他这才回过神来。

    君前失仪,此罪可大可小。

    说小,微不足道。

    说大,这就是藐视君上,罢官去爵也是情理之中。

    武士彟赶紧请罪道“陛下,贱内今日生产,故而走神,请陛下恕罪!”

    李建成闻言微微一愣,妻子生产,丈夫担心属于正常。

    李建成道“武爱卿,先回吧,退朝!”

    随着李建成宣布退朝,众官员纷纷向武士彟表达祝贺“恭喜武尚书,贺喜武尚书!”

    面对同僚的祝贺,武士彟露出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事实上,武夫人杨蓉外出经年未归,回到五个月产子的消息,早已在长安勋贵圈子里传遍了,武士彟何偿看不出这些同僚是在打趣他?

    只是,作为一介商贾,荣升正三品工部尚书,他实在没有本钱与众同僚闹翻脸。

    其实,也不能算他没有实力,关键是,武士彟的性子太弱,像武士彟这等级别,晋升或罢免,只在李建成一念之间,其他人是无法决定他的生杀大权。

    关键是武士彟不敢。

    武士彟都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回到应国公府,府里一阵忙乱。

    武元庆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