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桓并不采纳——现在的赵桓,已经没有出战的胆量了。

    很快,金军就正式开始攻城。

    老实说,最开始,宋军打得很不错。

    范琼私自领兵出城偷袭金军营寨,成功返回,斩获金人首级数百。

    宋军随后派敢死队缒城而出,烧毁了金人砲架五座,鹅车二座。然而,尚有七座砲架未烧毁。尚未架设的砲架不可胜计。姚友仲于是又率领前军一千人作策应,下城接战,杀死杀伤金人甚众。

    刘延庆当年领兵北伐收复燕京时虽然被辽军击溃,名声一落千丈,但他作战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他见东南城防较弱,便亲临城上,指挥御敌。刘延庆指挥作战很有一套——每天晚上,他都令人在城下堆积干草数百捆,发现金人攻城就点火报警,以此可防金人偷袭。他还接受他人建议,在东城壁上安置了一座九牛砲,此砲虽然有些磨损但还可以用,在城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多次击碎金军攻城之云梯。赵桓还专门下诏,封这门大砲为护国大将军。

    赵桓还任命张叔夜为签书枢密院事,晋入执政大臣行列,并让张叔夜与孙傅一道,共同处置四壁城防事宜,同时,张叔夜依旧兼任南道总管,其余三道也并听其节制。

    从张叔夜的职务上,不难看出,赵桓真是准备重用张叔夜。

    可赵桓这个人用人非常有问题——一方面,他想放权给大臣,另一方面,他又不敢放权给大臣。

    就以张叔夜为例。

    多年不得志的张叔夜,突然被赵桓重用,便想大展拳脚,以抱赵桓的皇恩。

    张叔夜计划出城跟金军战一场,鼓舞宋军的士气,让金军不敢小觑宋国,也让宋国不这么被动。

    因此,张叔夜派人通知范琼、李实、张仙、裴渊、蒙造、王琼、折彦文、何仲刚、张撝等守城将领,让他们来日午时上城,开会议事。

    可是第二天张叔夜一直等到了下午,他昨天曾派人通知的诸将,竟一人都没有来。

    张叔夜纳闷不已!

    大约到了午时,忽然有内侍跑来,给了张叔夜一份赵桓的手诏:“闻卿檄召诸将,莫是欲出战否?如欲出战,幸先示及。”

    张叔夜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这个签书枢密院事一职,其实是空有其名,根本没有实权。

    张叔夜顿感无比沮丧,“在这多事之秋,我要这个虚名有何用?”

    张叔夜越想越觉得不是个滋味,他于是上书请求,免去自己签书枢密职务,自己只担任南道总管,率领南道官兵守城。

    然而,赵桓也不同意。

    才不能尽其用。

    加上,各路勤王之师至今一支都没有到——其实也不是一支都没到,胡直孺率领一万人马前来勤王,结果胡直孺所部孤军作战,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大军被击溃,胡直孺不幸被虏。

    再加上,今年冬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异常的寒冷——女真人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非常适应这种天气。而宋人则极少遇到这种寒冷的天气,因此根本不适应,很多将士甚至冻得握不住兵器。更关键的还是,心里压力,很多宋人都认为,就连老天也是帮金军。

    如此种种,以至于宋军这边士气越来越低落。

    另一方面,金人极为狡诈,他们不光打,还一边打一边派使节跟宋国和谈,让宋人根本做不到横下心来跟金军决战到底。

    而且,完颜宗翰很会谈,准确的说,完颜宗翰很会把握宋人的心理,尤其是把握赵桓的心理。

    完颜宗翰曾要求赵桓本人出城会盟,但遭到拒绝。

    完颜宗翰很快降低要求,提出让太上皇赵佶和太子赵谌出城。

    这条被拒绝了之后,完颜宗翰又降低要求,让赵桓派宰执与亲王来军中做人质。

    如此一来,根本不在乎宰执和亲王生死的赵桓,就拒绝不了了,然后派人去和谈,进而对和谈抱以希望,无法全力应战。

    不过——

    谈归谈,金人从未真正停止过攻打汴梁城。

    而且,越攻越凶狠,就好像不破汴梁城势不罢休。

    不可否认,金军的战斗战是很强。

    可宋军当中,也有一些很有战力的军队,比如麟府兵,也就是折家军,就非常能打。

    王琼所率领的一千多名麟府兵,在金军攻打汴梁城其间,屡次出战有功。

    王琼也是一个忠勇之将,一直尽全力守卫汴梁城。

    可惜,不久前,王琼在增援宋门时,被金军大砲击伤了脚,流血不止,然后被扶下城去。

    王琼一走,这一千多麟府兵便不听别人指挥,就连都统制王宗濋都指挥不动他们。

    一日,王宗濋见金军攻城甚急,于是以利诱骗麟府兵,说:“如敢用长枪杀贼者,例推承节郎,赏金碗五只,有官人转三官。”

    麟府兵士卒们见有重赏,于是争先效命,一战杀死金兵三千余人。

    可是,战斗结束后,王宗濋所许诺的告身与金碗皆无法兑现。

    麟府兵士卒们皆发怨言,甚至差点酿成哗变。

    总而言之,宋军虽然一直落在下风,但只要扎扎实实的据汴梁坚城而守,此战还是有得打的。

    举兵十万,日费千金。

    只要宋军坚持住,金军一定坚持不住。

    最终,此战很可能是另一个檀渊之盟。

    只可惜……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汴梁城破(下)(求订阅!)

    …

    这天早晨,风雪漫天遍地,眼前一片白白茫茫。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完颜宗翰望着耸立在不远处的汴梁城,很高兴地对手下文武说:“雪势如此,如添二十万新兵!”

    不久,金军就趁着大雪向宣化门展开进攻。

    此时,护龙河已被金军填平,护龙河两边的树木也被金军伐倒。

    换而言之,现在只剩攻城了。

    金军很快就将两百余尊大砲安置在城下,然后一齐开砲。

    这些炮,其实主要是投石车。

    不过,金军的投石车是改装和特制过的,有的甚至是可以抛起一百斤重石块的七稍砲,还有一些是可以将数块石头并发的撒星砲,另外还有千余强弓劲床弩一齐发射助攻。

    一时之间,矢石如雨漫天飞舞,全都撒向城楼,其猛烈程度可谓空前。

    有三百五十多名宋军官兵来不及躲避,仅一轮攻击便死于砲石和箭矢。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赵桓当即诏令自己的随身卫兵,全都登城增援。

    何栗与孙傅也很快从其他城门调来不少增援队伍。

    这次,金军很有势在必得之势。

    于是,有人向何栗建议,派奇兵郭京与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正兵出战,解决掉金军,还大宋一个安宁。

    郭京与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正兵,一直屯驻于天靖寺。

    此前,何栗也曾多次派人让郭京出师。

    可郭京再三推辞,说:“非至危急,吾师不出。”

    昨日,有人对郭京说:“贼兵攻围甚急。”

    郭京笑说:“择日出师,便可致太平,直抵阴山而止。”

    郭京还对那人吹嘘说,他组建的这支神兵,只是去斩首而已,不必战也。

    郭京此前还曾向赵桓请求备好槛车数十乘,好用这些槛车来装载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等金人高级俘虏。

    对于郭京的诞妄与虚狂,此时的宋人,大都信从,不以为怪。

    当然,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为之寒心,知其必误国也。

    这次,金军攻势极猛,何栗于是强令郭京出师。

    在何栗强令之下,郭京终于登上宣化门的城墙。

    郭京首先在城墙上树起一面面旗帜,并在每面旗帜上画上天王像,说:“天王旗每壁三面,按五方指示。”

    站在郭京身旁的众神兵都说:“这旗帜可令虏落胆矣。”

    在场的宋军将士们听了神兵们此言,皆对这些六甲神兵感到神秘莫测。

    见时候差不多了,王宗濋下令打开宣化城门,让神兵出战。

    只见这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排成七个方阵,雄赳赳气昂昂奋然出城。

    闻听大宋的希望六甲神兵终于要出战了,汴梁城中的市民,都蜂拥至宣化门附近,在寒风中延颈企踵,等候捷报。

    黑压压的观战人群,一眼望不到边,大约有几十万人。

    还有人悄悄跟着神兵出城看热闹——这部人竟有数万之多。

    郭京在城墙上见六甲神兵已出城,便请何栗传令:城上除了留下守城使臣军兵以外,其余人员一律下城。

    郭京给出的理由是,他要在城上施展六甲神法,这神法可使人隐形,不能让金人有所察觉。

    何栗于是派人传达命令,令城上其他人员全都到城下去。

    此时城上聚集了很多人,这些人都想亲眼目睹一下神兵是怎样狂杀金人的。

    可惜,他们都被赶下了城墙。

    见宋军出战,金军很快迎战。

    此次迎战的主力是完颜娄室的部队。

    完颜娄室兵分四路,鼓噪而进。

    另一方面,六甲神兵前军已经越过护龙河,直奔金营而去。

    完颜娄室之子完颜活女亲临前线指挥。

    完颜活女见宋军步兵竟敢排着方阵大踏步前进,觉得很可笑。

    完颜活女哪里知道,这是一支满载着大宋君臣和大宋百姓全都希望的六甲神兵大军。

    完颜活女当即派出二百余名骑兵,突袭神兵前军。

    说是迟,那是快,神兵们很快就明白自己也是血肉之躯,根本就不是神兵。

    六甲神兵的前军很快就被骑兵冲断,然后变为前后两截。

    前面的神兵被金军骑兵用马刀一扫而尽,如同割草一样。

    后面的神兵纷纷后退,尽堕护龙河,尸骸堆积如山,竟然将河上的吊桥都压住,吊不起来。

    很短的时间内,六甲神兵前军便被金人骑兵蹂践殆尽。

    神兵们哀号之声,令人不忍闻听。

    郭京见此,对身旁的张叔夜说:“没想到金人竟如此猖狂,我将下城亲自作法,定让金人片甲不留!”

    说罢,郭京匆匆出城。

    可郭京既没有作法,也没有作战,而是率领残余神兵往南逃遁而去。

    (后来,郭京逃到襄阳,仍然有千余名神兵跟随着他。据说,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个赵家宗室,想立那人为帝,但被襄阳守将张思正、钱盖、王襄所制止。恰巧那时,正好有人从东京逃难而来,向张思正描述了郭京与六甲神兵之事。张思正很愤怒,下令逮捕郭京,不久又将郭京杀掉。)

    当郭京率领六甲神兵往南逃窜时,金军并没有去追赶,而是直奔宣化门急冲而来。

    站在城门内的百姓,见此情形都很慌乱,他们急呼守军赶紧关门堵住,城门于是急闭。

    百姓们闻听城外军声已乱,于是议论纷纷:

    有人说,郭京已败走金兵即将入城。

    有人说,郭京本是一个金人细作。

    有人说,是郭京放金兵入城来的。

    还有人说,郭京跑了不碍事,官军肯定能守住汴梁城。

    ……

    被堵在城门外的金军,见城上楼橹都已颓毁,于是转攻城墙。

    城上楼橹是昨日被金兵放火烧毁的,昨天夜里姚友仲曾命人紧急修复,但又被金军大砲摧毁。

    何栗、孙傅、王宗濋等人以为,六甲神兵既已出战,威力无边,金军不可能有机会再来攻城,所以,对城防部署有些松懈大意,以至于城上甚至连撞竿都未准备。

    这么说吧,何栗等人根本就没想过,郭京与他的六甲神兵会如此不堪一击,然后遁逃而去,他们全都以为,郭京和六甲神兵一出,十几万金贼的脑袋立即全部被割掉,然后大宋之危立解,再然后收复失地。

    正当何栗、孙傅、张叔夜、王宗濋等人,对郭京极为愤慨之时,城下金军已将云梯架好,身穿铁衣的金兵沿梯而上,奋力攀登。

    城上宋军将士发现金兵已登城,皆大惊失色。

    何栗、孙傅、张叔夜、王宗濋等人急令将士上前应战,将金兵赶下城去。

    这时,战棚内,其实有不少御前卫士与守城官兵。

    可是,在宋军与金兵登城处之间,隔着一个宽达一二丈的空阔平台,此时金军的砲矢又如大雨而下。

    这些宋军将士竟无一人肯上前死战。

    王宗濋赶紧令城下负责策应的麟府兵上城交战。

    可麟府兵,却因为王宗濋没能兑现之前所承诺之赏,根本就不听王宗濋的命令。

    另一方面,完颜宗翰得知已有士兵登城,当即下令,鸣鼓振旅,全面进攻。

    于是,在响彻震天的战鼓声中,金兵们搬来数架云梯,纷纷沿梯登城而上,络绎不绝。

    见金军攻势如此锐不可挡,城上宋军更是丢魂落胆,不敢近前。

    何栗、孙傅、王宗濋等,见情况危急,皆相继下城而去。

    张叔夜大呼上了郭京的当,仓促间,急忙上阵应战,却被金兵箭矢射伤,他的两个儿子急忙上前将他背下城去。

    很快,金兵登城者接踵而来,而城上宋军将士尽散。

    当然,也不是说,宋军这边就一个敢上城墙防守的人都没有。

    负责守卫南壁城门的侍卫马军司郭仲荀,在关闭宣化门后,领兵欲登上城墙与金兵作战。

    可城上金兵箭下如雨,使得郭仲荀最终无法登城,于是退入内城。

    由于汴梁城太大,各防区斥堠互不熟悉,信息无法及时沟通,因此,混乱之际谣言四起,而又无法禁绝。

    南薰门守军欲下城逃跑,就谎称:“范统制献了戴楼门。”

    而曹门守军欲下城逃跑,就谎称:“卢太尉献了封邱门。”

    广大市民与兵卒听说之后,皆跟着乱传。

    结果,所有人的心里都崩溃了,数万大军、大几十万民众,竟然被几百金兵夺下了城墙。

    很快,宋军的将士们皆弃甲倒戈,狼籍于道路;市民们则四处奔跑,像没头苍蝇一般。

    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汴梁城陷入一片极度混乱之中,好似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

 第六百一十六章 逐鹿中原(求订阅!)

    …

    金军在攻占了宣化门后,继续沿城墙向东进攻通津门(即汴梁城的东水门)。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沿途楼橹,皆被金兵纵火焚烧。

    火光亘天,照得满城彤红。

    此时,大雪仍在飘洒。

    这场大雪已有二十多天未止——事后,很多人都说,是这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雪葬送了北宋王朝。

    风势回旋,发出阵阵怒号,如同雷霆之声。

    见大火借狂风之势迅速蔓延而来,守卫东水门的宋军将士,哪还有心作战,皆弃城逃命而去。

    唯有一人不肯逃走,这个人就是内侍黄经臣。

    黄经臣以保德军承宣使的身份,受赵桓指派督视东壁。

    现在东壁城墙失守,将士奔溃,黄经臣遥望城中巍峨宫阙,忍不住号啕大哭。

    黄经臣知道自己无力挽救大宋的江山社稷,于是纵身投火而死。

    黄经臣是活跃于宋徽宗时代的一个老宦官,曾与童贯关系很密切。

    宋徽宗时代的宦官,沐浴皇恩可谓至深。

    可是,在这次国难中能以死报国者,仅此一人。

    守城宋军中,有两名统制官不肯弃城而逃,奋勇杀敌,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