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赖帝王-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宫金銮宝殿,军事会议中。

叶秋坐在正中的龙椅上,对着下面的将军们笑道:“现今西川国皇帝篡权夺位,抢了太祖皇帝子孙的宝座,这是大逆不道之举,而且西川吴乞业这老家伙做皇帝太不专心,不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说,还总是发动战争,成天不是打这个就是打那个,搞得民不聊生!这种暴君当政,实是我大西川之灾啊!现在我大西川国中,无论哪族百姓都对此不满,尤其是西川的百姓,他们是大西川立国的基础,可现在又如何?战事一起西川人死得比谁都多!”

顿了顿,叶秋看了一眼下面将领的反应,见人人面色凄凄,都认为西川吴乞业篡位不对,要是太祖皇帝的子孙登基,说不定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一点。

叶秋见无人反驳,便又道:“现在南汉之事已了,我军已无后顾之忧,所以本帅决定发兵上京,推翻暴君的统治,为大金的百姓解那倒悬之苦!既然要打仗,这作战计划便要提前制定,各位有何高见,这便说出来吧!”

骠骑军中的精兵猛将以西川为主,其中更有不少西川将军,要他们去打西川国自然不愿,可叶秋话锋一转,不提他要灭西川,而只说要立正统皇帝,这就化解了这些西川将领的不满情绪,他们皆是西川宗天旧部,虽然对叶秋吞并都元帅的军队曾有过不服,可现在木已成舟,而且叶秋待他们甚好,所以他们这时也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现在又听叶秋要起兵扶太祖之孙登基,这些将军们便也同意了。

萧无叶心中暗笑,什么解百姓倒悬之苦,这句成语不知都元帅是从哪里听来的,只怕他心中想的只是怎么扩充地盘儿吧!不过这个借口可找得太好了,除此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出另一个能让西川士兵进攻西川国的理由。

端起桌上的茶杯,萧无叶喝了口香片,这才道:“推翻西川吴乞业的暴政,有两种做战方法,一种是步步为营,一种是快速进攻,两种方法皆有其利,也皆有其弊!“

满殿将领一听萧无叶发言,便都静了下来,听他讲解。萧无叶是骠骑军的第二号人物,换句话说,如果叶秋在出征途中不幸战死,那么这武梁主人之位便要由他继承,所以他的话是绝对有份量的。

叶秋点头道:“老萧你说吧,大家听着呢。”

萧无叶站起身来,走到殿中的军事地图前,道:“先说步步为营的作战计划。各位请看,我河南周围地方不少,可我们可以攻占的地方却不多,因为这里有南汉的地盘儿,所以象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我们是不可能去攻打的,那样势必会和刚刚休战的南汉再起战端。这样的话我们就只剩下了山东陕西和山西。可好就好在这里,这里是原北汉的国土,西川国虽然占领了它们,却无力统治,守备的军队也少,以我军现在的实力而言,要攻占这些省份想必不难。可这样就会使我军兵力分散,如果这时西川国派兵前来攻打,我们要守住这些刚被占领的土地,恐怕不易。”

叶秋道:“这就是有利有弊了,取地盘儿容易,守地盘儿却难!”

萧无叶道:“不错,就是这话。现在说快速进攻的计划,这就是我们挥军直进河北,兵逼燕京。燕京既是原大夜的国土,又是上京的门户,只要我们打开了它,就可长驱直入,攻占上京,直接便可打到吴乞业的老家,而且我们一起兵,原大夜的旧部也会趁机造反,给西川国的统治造成麻烦,这是其利。至于其弊嘛,当然就是我们要和西川国最精锐的部队作战,没有任何的缓冲余地,打得赢,我们便是完全胜利,打不赢,我们连武梁的领地也是保不住的啊!”

叶秋笑道:“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采用这个计划,就是马入夹道,有进无退了?”

“正是如此!”

“那又如何,想当初秦王李世民破釜沉舟,这才……”

“嗯……都元帅,破釜沉舟的那个是项羽。”萧无叶连忙小声提醒。

“哦,我说的就是项羽,其实李世民也用过这一招!”叶秋毫不在乎地道:“李世民跟项羽学习,砸了锅凿了船,背水一战,这样才激起了将士们决一死战的信念,要想灭了西川……要想推翻吴乞业的统治那可有多难,如果战士们没有这种信念,那还打什么仗,不如直接回家抱孩子算了,大家说对不对?”

“对,那不如回家抱孩子算了!”夜七狼立即点头称是。

第二百六十八章 计取粮草

其他将领也都点了点头,作战要一鼓作气,凭得是勇气,凭得是血性,如果作战之前就想着逃命之路,那什么仗也打不赢!

叶秋一拍地图,大声道:“不用步步为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决定采用快速进攻的作战计划,发兵燕京,与西川吴乞业一决生死!”

命令一出,全殿的将军一齐站起,高声呼道:“直捣黄龙,誓诛暴君!”

叶秋转头对萧无叶道:“这次出征,我亲自领兵作战,这武梁便由你来守卫如何?”

萧无叶拱手道:“敢不从命,如有敌军来攻,除非我人头落地,否则必保城池无恙!”

这时夜七狼说话了,他一向糊里糊涂,可这回倒是说出了一句明白话,他道:“大哥,咱们去打西川国,这很好。可粮草怎么办?你出征的时候,我在武梁整日为粮草的事发愁,粮食这东西不但前线的战士要吃,后方的百姓也要吃啊!咱们武梁粮食不少,可这一出兵打仗,要带走的也多,能给百姓留下多少?后方不稳,前方必乱,咱们在前线打仗也不能安心,大哥你说是不是?”

将军们一听夜七狼的话,一齐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武梁的军事力量发展迅速,可内政的建设却不行,一来战事频繁,叶秋从没有过时间来整理它,二来骠骑军中的将领除了个萧无叶外也没谁会处理这些,带回来的那些临安新臣人数也太少,一个人当两个使,现在内政方面急需人材,要是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说别的,单说军需就成问题。

叶秋皱眉道:“怎么办?今年粮食不足,难道要把战事推到明年去吗?这可不行!”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萧无叶道:“都元帅可以一边作战,一边发展内政。咱们先举办一次科考,然后从中选拔出一批人来,随你北伐,在战争中磨炼一下,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留几个这样的人来做地方官。至于剩下的人,我会让他们在河南做官的,发展民政,筹集粮草,给大军北上做好后勤。”

“嗯,这个办法不错,我也早就想过,可一直没有实行过。那个科举考试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要考三回,最后那回叫殿试,让我亲自主考啊?大战在即,我可没时间去监考!”叶秋学习差劲儿,这辈子最怕的就是进考场,无论是监考还是被考,他都不愿意。

萧无叶笑道:“不用都元帅亲自考核,这些事情自会有学政处理,你忘了沈氏兄弟?他们可就是这方面的能手啊!”

“好吧,这事就由他们处理。”叶秋想了想又道:“关于这次出征的粮草嘛,我们管燕京方面要点儿,你们看好不好?”

夜七狼道:“大哥是说我们要去河北打草谷吗?好啊,这事很久没做了,想得很!”

“不是打草谷,那不是打劫吗?我们要去河北抢掠,那当地的老百姓不得恨死我们,日后就算我们攻占了那里,也难保他们不会造反。我说的是让燕京镇守使给我们送点粮草来,等我们吃饱了好去打他啊!”

叶秋这么一说,连萧无叶也糊涂了,他问道:“我们就是要去打燕京啊,管他们的镇守使要粮食,他们岂有给我们之理?”

“这个容易,伸手要粮,不是看你的手伸得有多长,而是看你怎么要!”叶秋眼珠连转都没转,一个主意便想出来了。他道:“我们给燕京镇守使写信,就写十万火急的军情,写个百八十封的,分几天给燕京镇守使送去。信上写南汉集结了大批军队,要与我们开战,我军准备南下抗敌,但兵力和粮草均是不足,所以要他派支援军过来,顺便再运来一些口粮。你们想啊,一天之中这位燕京的老哥会收到好几封军报,又一连好几天的收,他会不会害怕?汉军要是攻下武梁,下一个就是打他!等他把援军和粮草一送来,至于援军嘛,咱们就先给他们包了饺子,然后再带着他们送来的粮草去打燕京的老哥!”

幸亏将军们和叶秋相处日久了,要不然猛听到这么肆无忌惮的欺诈高招,正义感稍强的人恐怕当场就会被气晕!可现在好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招术对叶秋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比这再狠十倍的他都能想出来,并给按上个冠冕堂皇的名称,然后光明正大的去执行。

以萧无叶为首的将军们一齐点头,道:“好计,好计!都元帅睿智无比,远盖诸葛亮。不过,汉军已经撤军了,我们是不是要派人假装汉军,把边境搞得热闹一些,让燕京方面以为真的有汉军来袭啊?”

“不用,不用!”叶秋忽地一笑,道:“你们怎么忘记了,咱们手里不是还有个朝廷派来的钦差吗,让他写几封信不就得了,我看他胆小怕死,一听汉军来打而咱们又没粮食,不用咱们张嘴,他就得先着急了,主动给咱们想办法!”

众将一齐发笑,那个叫胡离答的钦差确实如此,没想到这种怕死之人到了关键时刻还真被用上了。

叶秋又道:“咱们一发兵,刘豫这个齐国皇帝是非废掉不可的了,在他被解决掉之前,再发挥一下他的余热吧,军报由三封信组成,我们写一封,钦差一封,刘世美一封,多写几封,每天都送,把这件事弄得十万火急,象真的一样!”

萧无叶道:“晓得,都元帅你就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处理。其实根本不用钦差写信,我们只要得到任何一个人的笔迹,拿去给沈氏兄弟模仿,别说胡离答的求援信,就算是西川吴乞业的圣旨他们都能仿造得出来!”

叶秋嘿嘿一笑,想象了下两个书法大家造假的情形,道:“你做事我放心,好好办吧,就算弄不来全数的军粮,弄来一点儿也好,总比没有强。对了,那个燕京的镇守使叫什么名字,好象以前那个死了吧,换了个新的,是不是?”

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征

“是,新上任的这个人叫西川宗弼,是西川宗天的四弟,太祖亲生。”

夜七狼道:“‘终毙’这个名字不好,终究会被人击毙。大哥你说是不是啊?”

叶秋轻轻摇头,能做到燕京镇守使这样的大官,他岂能是等闲之辈,镇守使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自己这个镇守使属于外派到附庸国家的将领,只能算个二流角色,至于武梁实力的狂飚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朝廷重任无关。可西川宗弼这个镇守使就不同了,他是守卫西川国本土的大将,护卫着上京的门户,他就算够不上西川国两个元帅的档次,相信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以后没准儿战功会超过他们,这种事情谁也不能肯定。

叶秋道:“就这样吧,兄弟都回家去吧,在出征之前好好和家人过几天舒心日子,这场战争不知要经历多少的艰辛,咱们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不知道,抓紧这最后的时光,好好享受一下家庭之暖吧!”

说到家人,将军们都是倍感温馨,站起来向叶秋告别,返回家中去了。

燕京镇守使西川宗弼,本名兀术,是太祖皇帝西川阿里买的第四个儿子,号称文武双全,在他的哥哥西川宗天驾薨后,他被派到了燕京驻守,封爵沈王,官拜右副元帅,统领燕云十六州的兵马。

西川兀术打过不少仗,少年时跟着哥哥宗天出战,曾在箭尽枪折的情况下,抢夺夜兵长矛,独力杀死八人,并俘获五人,复又带着七十名士兵打败了五百之敌。深得西川宗天的喜爱,常说众兄弟中以这个弟弟最为有出息。

西川兀术少打败仗,为人难免自负,他极其蔑视叶秋的流氓行径,总对手下将军们说叶秋不是东西,乱世之中这种小人得志,实是世间最大的不公。前些日子叶秋带兵袭击司空太子李佑仁之事也被查清楚了,西川兀术更瞧不起他了,一个领兵大将竟然为了个女子争风吃醋,真是没出息到了极点,完全是个军中败类!

可惜,越自负的人越容易上当,乱世之中取得胜利的人,品质往往都不怎么高尚。

这几天燕京不停歇地接到武梁的告急军报,齐国伪帝和留在那里的钦差也来信,都说南汉要派大兵前来收复失地,要西川兀术速派援军和军需品去支援叶秋。

西川兀术一开始半信半疑,认为叶秋虽不至于拿军机大事开玩笑,但似乎把南汉夸大了,南汉有多大的实力,还能收复河南?不太可能。

但信来得太多了,而且燕京派在武梁的密探也送信回来了,说武梁确实要有战事,全省的骠骑军都在向武梁集结,士兵整日操练,广备攻城作也开始大批铸炮,一副要打大仗的样子。西川兀术本想再派人去南汉调查一下,可武梁的战报催得太急,似乎再不派出援兵,武梁就要失守一样。

西川兀术再三考虑之下,决定向武梁派兵,但他的手下将军都反对,燕京的驻兵只是常备部队,就象当初叶秋的四万夜兵一样,西川兀术手里只有六万兵马,要是派出一部份去给叶秋,那万一汉军打到河北来怎么办?

武梁不是号称有骠骑二十万吗,被人攻打让他们自己解决去,跑到燕京来求什么!西川兀术觉得手下说得有理,可国家大事不可儿戏,就算不能派出援军,但军需方面还应尽量满足,他派出了三千老弱病残的士兵,押了十万担粮食给叶秋送去了。

无论是西川兀术还是他的手下将军,谁也没想到叶秋要粮食是为了打燕京,这些将军都是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人,做梦也想不到世上还会有脸皮厚到这种程度的人,两军马上就要开战了,其中一方竟还能伸出手来管对方要粮食,估计天上的星星要是掉下来,砸到叶秋的脸皮上,都得被重新弹回去,弹得更高也未可知!

燕京支援的粮草刚出河北地界,便被骠骑军给劫了,粮食抢光了不说,连那三千弱兵也都被一起抓回了武梁,只跑回了一个士兵,还是那个叫袁长煜的骠骑将军故意放回来的,通知西川兀术一声,说粮草收到,战争开始!

这个恶当上的,可把西川兀术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难以置信天底下竟有会这种事情,他这个文武双全的将军竟让一个他最瞧不起的臭无赖给狠狠摆了一道!狂怒之下,西川兀术点起燕云铁骑,出兵河南,前来报复!

叶秋在起兵前夕特来向月心公主和玲珑告别,这两女自第一次见面就开打,从无一日消停,玲珑说自己是原配夫人,月心公主只是个小老婆,所以她得每日去给自己请安,而月心公主则骂玲珑是番邦蛮女,勾引别人的未婚夫,简直是岂有此理!

叶秋军务繁忙,平日为了耳根清静,也极少来见她们,这日出征在即,想不来也不行了。他把二女都招到了自己寝宫,好生安慰,要她们不要再打,自己这就要上前线了,希望家中能太太平平。

对于叶秋远征西川国,二女各据一词,月心公主舍不得叶秋再上战场,二人自从相识以来,聚少离多,她只求能平安度日,对于兵戈杀伐不感兴趣,而玲珑正好相反,她自小生活在强者为王的大草原上,认为男子汉须当奋发图强,征战四方,只有强者才配拥有草场羊群,是以她极力赞成叶秋出兵西川国,如能攻灭司空,那才最好。

叶秋冲着二女笑道:“我出兵征战不是为了抢地盘儿,只因为你们两个。”

月心公主奇道:“因为我们?我才不希望你成天打仗呢,要依我说,你还不如在这里当你的梁国公呢,安安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