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认为不仅不应加辽饷,还应再次减免赋税,尤其是渔船税和海商税。并说小民冒死打鱼交易挣扎活命,再强逼交税如何能活?

    还说请天子召回内官,减免盐铁茶税,让百姓用得起铁器种地,吃得起盐活命,茶农得些好处以求生存。

    真是无耻之尤!”

    吴锋嘴边掠过一丝讥笑,把当初这些朝堂大佬的奏章复述一遍,不胜感慨。

    原来在国子监的时候,他也是被与民争利这句口号蛊惑的一员,哪知真像却如此不堪?

    “秦督,这江南的商税、九地边关的边税、海商的贸易税、全国盐铁茶矿税,历来是最复杂最难以解决。

    依下官之见,与其使用铁腕手段强行征收,不若和处理晋商的办法一样,收集几个大户的不法证据,予以铲除。

    如此一来,所得银两未必比征收的商税少,但打击面却少了许多,也免受非议之苦,秦督以为如何?”

    许杰在宣大的时候,就见识过秦浩明铲除八大晋商的手段,他想依瓢画葫芦,来得简单有效。

    侍从室有些人纷纷点头,认为这个方法不错。

    上首的秦浩明摇摇头,“此一时彼一时。老实说,本督原来在宣大,知道自己呆不长久,故而用乱刀斩快麻的方法。

    再者,也没打算认真经营宣大的心思。

    可福建广州不同,这是我们的根据地,必须细细耕耘,考虑长久。

    更何况,本督曾经允诺天子,把这两地当做试点,再推广至江南,继而大明全境。

    还有,你们不要以为区区几户人家就能和征收的商税相比,小巫见大巫矣。

    不说别的,海关,哦,应该叫市舶司,每年的收入就不知有多少?”

    在场的都是心腹,秦浩明说话少了几分顾虑,实话实说。

    不过,说到市舶司,他原本有些模糊的想法渐渐成型。

    “你们必须谨记,在好的世道上,文人心里有一把尺,用之丈量世事人心,厘定规矩。

    而武人心里,要有一把刀,这刀太利了不行,但是没有也不行。

    当那些规矩老了,不合用了,世道走岔了,武人要用刀把它斩断,如此方有新的规矩出来。

    因为习武之人,心性才是最敏感的,匹夫一怒血溅十步。人心里的刀,就是良知血性,对便对,错便错。

    文人厘定了规矩,可他们只会修修补补,做错了事他们一堆理由。可良知血性最为直接,错了肯定是出了问题,就该打破他出更好的规矩!”

    侍从室文武都有,秦浩明对许杰这种文人的做法有些不认可,有些掩耳盗铃的感觉,故而有此一说。

    至于说如何征收商税,他现在心里渐渐有底。

    在众人的轰然应诺中,这次的会议便算结束。

    其实,与其说是会议,不如说是一场碰头会更恰当。

    翌日凌晨,秦浩明带着洪迪新再次前往冶造局破破烂烂的官署。

    “提升匠工的俸禄?”陈美春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的。”秦浩明点头肯定道。

    他已了解了目前冶造局内匠工们的月俸情况,实在难以想象,作为冶造局内中坚力量的匠工们,每年的俸禄折合银两,竟然只有区区六十两左右,而经验丰富的匠师们在此基础上提升二十两。

    对此,秦浩明简直无语,要知道从匠工熬到匠师,所消耗的岁月何止七八年,可月俸却如此不堪。

    至于冶造局内的文官,月俸普遍也不高,就拿身为冶造局局丞的陈美春来说,他每年的俸禄也只有一百八十两。

    其余张琳三位郎官,其俸禄按资历在八十两到一百二十两左右,至于一般公吏,其俸禄也是按照资历,从三十两到五十两不等。

    以大明现在日益高涨的物价,五两一个月的月俸能干嘛?

    虽然足够一家五口吃喝穿戴,但相信绝对留不下什么积蓄,因此,一旦得病,那就只能硬抗,连看病抓药的钱都没有。

    “从即日起,冶造局内所有人的月俸翻倍!

    另外,本督有言在先,这只是初步提升月俸,只要日后冶造局的发展合乎本督的意愿,哪怕月俸再翻个几倍,亦不成问题。”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秦浩明不禁有些感慨。

    这些人可是相当于科学院院士啊,他们能够发挥的生产力,有时会令人诧异。

    “总而言之,干得出色,自然月俸增涨就越快。”

    在秦浩明的金钱攻势下,暂且不说冶造局内的工匠们在听说此事后会如何,至少屋内四位文官,他们的积极性便已被调动起来。

    “秦督要我们做什么?”(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二十节 军工民用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自鸣钟!”

    秦浩明走到陈美春的文案上坐定,提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字:军工民用。

    对于冶造局的使用,秦浩明已想好了大的方向,无非就是朝着军工民用发展而已。

    军用自不必说,这是冶造局的本业。至于民用方面,秦浩明倒是有些主意。

    改善民生,提高大明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是一方面,如何挣钱又是另一方。

    科技改变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新颖有效的产品,更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毕竟,自己要养的可不是区区一个冶造局,而是今后跟随他的数十万将士。

    不说俸禄奖赏等开销,单是武器的制造,就是一笔浩瀚如海的存在,永远看不到尽头。

    “秦督的自鸣钟可是指西僧利玛窦从西洋带来的自鸣钟,内设机关,每遇一时辄鸣。”

    陈美春弓着身,端上一杯茶,小心翼翼放在桌上,开口问道。

    “是也不是。”

    秦浩明端起茶,小啜一口,随即敬谢不敏。一个字,苦!

    这冶造局不愧为混成垫底的,连招待总督用的茶叶都是那般廉价残次!

    感受着嘴里残留的苦涩,秦浩明再次提笔写出要求:一,可带在手腕或者挂在胸前。二,不能有误差。

    大明的自鸣钟是利玛窦于万历年间首批贡献两件,一件是楼式的,其高度超过了宫中所有内殿。

    另一件大概属于台式,体积小巧,外罩木框,镶有镀金雕龙,指针是鹰嘴状的,每一刻钟便要鸣叫一次。

    “秦督,我们冶造局有人打制过自鸣钟,以铁为之,丝绳交络,悬于轮转上下,戛戛不停,击钟有声。

    只是每日至少有十五分的误差,另外最小只能做到香盒大小,这戴在怀里稍大一些,或许有可能,可要带在手腕,似乎……”

    张琳垫着脚,看清桌上秦督写的要求,有点为难的解释。

    同时,心里嘀咕着,这些当大官的,真会想,真会玩。

    “是及,秦督,自己打制不划算。福州市面上有许多海商带来的自鸣钟,中样者每架银五十两,大者及小而精工者价值更多。

    若是想在军中大规模使用,反而不如用香漏,一盘香可用十二个时辰,所费不过三文。”

    陈美春作为冶造局中氶,眼光见识不缺,立马联想到军中使用。

    自鸣钟传至大明时,在京畿及全国流行的本土计时装置包括以日冕为代表的太阳钟、以漏刻为代表的水钟和以香漏为代表的火钟。

    但从成本算,相对于本土的传统计时器,自鸣钟最大的劣势显然是价格,而火钟才是普通百姓的选择。

    当然,有些连火钟也用不起的人,那只能听更夫的更鼓报时了。

    “误差好说,本督听西洋人讲,只要装上带擒纵器和发条,就能提高准点率。

    你们交代下去,不管是谁,只要能按本督的要求做出来,奖赏纹银五千两。”

    秦浩明零零星星的写了几种小物件,大抵是这时代可以研究出来,只是缺少方向性,稍稍点拨就可以顺理成章问世。

    例如珍妮纺纱机,无非是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由纺一根纱到同时纺几根纱,发展下去数十根,效率自然提高。

    说穿了不足为奇,关键还是思维受限。

    “秦督……大……人,真的奖励……五千两?”

    中氶陈美春咽了咽口水,仿佛瞬间变成口疾之人。

    他年俸才一百八十两,家里八九口里,委实过得心酸不易。五千两纹银,相当于他三十年不吃不喝的俸禄。

    至于其他匠工才六十两纹银,更是一辈子不吃不喝都赚不到这个数。

    事物都是现成的,不就是变小一点吗?不相信组织个十几人,没日没夜干还攻克不下来?

    “对,五千两纹银,一文不少。还有这个纺织机,按本督的要求做出来,奖励五百两,这里有几处要做修改,你们仔细看好……”

    秦浩明连比带画,在陈美春等四人沉重的呼吸下,跟他们一一介绍说明。

    “秦督,下官明白了,下官明白了……三天……三天后就给您拿出来。”

    才讲解几个细节,龚瑞鸿两眼发光,语无伦次一连声说明白,可就不说明白什么。他是负责木匠组的郎中,其自身这方面的造诣浅不了。

    珍妮纺织机原理简单,只是平常没想到也没那个闲心操弄这些,时局越来越乱,活下去都不容易,有那工夫,还不如外面接点私活,补贴家用。

    望着亟不可待兴冲冲离去的龚郎中,留在屋内的陈美春三人眼里俱是艳羡。

    这家伙撞大运了,五百两银子轻松到手。自己会做,叫上两三个学徒,大方点每人几两银子,抠搜点一顿有肉的酒席就打发了,总之看他当时心情去。

    “不急,不急,那不算什么。三位看过来,还有改进印刷术,不用胶泥,用铅字代替,传下去,有谁弄出来,奖励一万银两。”

    把有些魂不守舍的三人心拉回来,秦浩明又抛出了另一个诱惑。

    他没有依据事物的实际价值来给奖金,而是依据难度程度来衡量。

    要说起来,肯定是珍妮纺织机实用价值超过改进印刷术,可从制作工艺上,却无疑是后者难度更大,这也是二者奖金如此悬殊的原因。

    宋代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胶泥刻字,火烧成陶土活字,将活字排入两块铁范,排满为一版。

    同时用两块排字版,一版印刷时,一块排字,交替使用。若止印二三本,活字法并不简易,如印几十本以上,活字法十分快捷。

    现在大明邸钞普遍采用活字印刷,只是因为用木活字印刷,印刷质量不佳。有的字体歪斜、墨色漫漶,校对也不够精确,错字较多。

    但用铅字代替胶泥,无疑在清晰度上占据绝对优势。

    “秦督,制造出铅字印刷,真的有一万两赏银吗?”

    李欣整个人身体弯曲着,站都站不直,不敢相信有这等好事落在他们头上。

    这年轻总督出口就是五百一千,要不就三千五千,现在居然直接一万,这好像越来越不靠谱啊!

    只要他一声令下,他们这些低贱的工匠敢不拼死用力干,至于如此大把大把的撒银子吗?

    要说念他们辛苦,奖赏个几十三五百他相信,可几千上万,他的心反而犹疑起来。

    就拿这铅字印刷来说,无非是雕刻活字工作量大一点,可毕竟没有技术难度。

    全局人手,加班加点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四百多人,每人也能分到二十多两纹银,有这么容易的好事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二十一节 嚣张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要按这样算,那些官老爷月俸都没他们这些低贱的匠工高,这完全颠覆他的认知。

    “当然,本督说过,分毫不少。”

    秦浩明脸上闪过一丝怜悯,示意旁边的洪迪新拿出一沓银票,仍在桌子上说道:“这是十万两银票,告诉匠工们,原来拖欠的俸禄一律结清。

    从下个月起,俸禄一律加倍。剩余银两,把外面那些破烂的工棚拆掉,重新建造新的厂房,添置最新最好的设备,尤其是铸炮司。

    还有,无论在哪个领域,你们同僚故旧中有技艺精湛者,可招呼他们来福建冶造局。但经录用一人,你们有五两银子的伯乐费……”

    一桩桩一件件秦浩明说得清清楚楚,一旁负责记录的文书更是疾书不停,不敢漏掉一言。

    “秦督仁慈,感谢秦督……”

    噗通几声,在陈美春的带领下,三人捣蒜般磕头致谢,老泪纵横,模样好不凄惨。

    委实怪不得他们如此行径,实在是穷怕了,被欺负怕了。

    生活艰辛不易不说,还要被人呼来唤去,犹如丧家之犬。哪个府衙需要维修,哪位老爷修建新宅,这都是他们的事情。

    干活有他们的份,钱财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了,更不要说什么油水,谁叫他们是贱役呢?

    顶着一个朝廷中氶、郎中的头衔,地位却不如府衙的衙役,好歹他们还有外快。

    外边接点私活补贴家用,还要偷偷摸摸,看看上官的心情如何?

    福建冶造局不是边关重镇,武备早已松弛不堪,不要说一次性拨付十万银两,就是十年也未必有啊!

    如今骤然间反转如此之大,说是从地狱到天堂也不过分,怎不让人感慨万千,涕泪纵横?

    “都给本督起来,成何体统?”

    秦浩明先是沉着脸高声怒喝,可看到他们可怜的样子,心里又软了下来,扶起带头的陈美春,宽声说道:

    “以后你们归本督直管,务必尽心尽力。至于布政使那里,本督会和他们交接好手续,好了,好了……”

    在秦浩明看来,冶造局内的这些人,心态早已被生活的艰辛所扭曲,以至于无论碰到谁,都不自觉地将自己摆在下位,让人感到十分悲哀。

    他所希望的冶造局,应该是充满激情、热情氛围的司署,应该是高高在上,受到其他司署部门仰望的。

    毕竟冶造局肩负着大明技术研发与改进的重任,象征着大明基础国力与先进技术。

    但如今看来,整个冶造局死气沉沉,局内的官吏与工匠们,除了打铁精进冶铁工艺外,仿佛就不知该做些什么,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动力与积极性做其他的研究。

    热情、荣誉感、成就感,似冶造局这种特殊的司署,一旦失去了那种氛围,那可就全完了。

    “下官等一定竭尽全力,誓死完成秦督所托的每件事情,否则……”

    估计陈美春似乎要发誓诅咒什么的,被秦浩明拦住,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只是叫他把匠工们召集起来,他想讲两句,鼓舞士气。创造这东西,需要有激情、需要动力、需要主动性。

    可惜天不遂人愿,秦浩明正在思忖间,忽然听到屋外头传来一阵喧杂声。

    “陈美春在哪里?叫他出来!……居然派几个学艺不精的毛头小子糊弄本爷,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秦浩明皱了皱眉,起身走向窗口。想看看究竟是何人在冶造局内大喊大叫,并指名道姓叫局丞陈美春出来见他。

    一旁的亲卫和一脸尴尬的陈美春出去,查探发生什么事情。

    没多久,亲卫便又回到了屋内,抱拳回禀道:“秦督,是左布政使李一平麾下郎官,叫姜宏达。”

    “他大吵大闹想做什么?”

    “这小子家里建新宅,调用冶造局工匠,说是人手安排不够多。另外,几个帮忙打造马车的匠工,似乎不合他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