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手持银刀,眼中泛起凶残,杀气腾腾的对着下面的固山额真说道。

    脑袋左右摇晃之际,后脑勺的一溜溜金钱鼠辫随之摆动,丑陋无比。

    “呜呼!”

    “搏尔素听从旗主吩咐。”

    “奴才一定誓死效力!”

    ……

    大帐中鬼哭狼嚎,十几个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多尔衮站起身仰头癫狂大笑,眼里泪水不可自抑的顺着高耸的鼻梁留下,不知是不是想起正在皇太极胯下的大玉儿。

    次日清晨,一抹红霞刚刚跃出地表,多尔衮便派出大量斥候,沿赵县方向一路侦探过去。

    经此打击,他再也不敢如入无人之境般,大摇大摆在大明的土地上任意出入。

    同一时间,西山大营的秦浩明他们,装束打扮整齐,带着大清贝勒阿巴泰的头颅和108名俘虏,赶往京城献俘。

    乾清宫养心殿冬暖阁,是崇祯皇帝的寝室,周皇后不要宫女帮忙,正亲自帮崇祯皇帝着甲。

    献俘是军礼,所以崇祯必须穿大明军装。

    “行了,陛下自己看看。”

    崇祯与周皇后是患难夫妻,彼此之间情深谊笃,一些事情与寻常人家并无二致。

    宽大的铜镜中,崇祯头戴抹金凤翅盔,盔正面饰有金质真武大帝像,左右各一条吐火金龙,龙身展翼,形如凤翅。

    身上穿罩甲,方领,对襟,无袖,左右两侧与后部开裾。

    衣襟缀枣核形金别扣及布扣襻,通身满布鱼鳞状甲片,层叠排列,前胸左右各饰一条金色升龙。

    罩甲下穿五彩云龙纹窄袖袍,两臂戴臂缚,以红绒绦穿金色甲片制成,活动性较强,不会影响手臂的动作。

    “有好多年没有穿了!”

    崇祯蔚然而叹,满脸的萧索。近几年大明武力不振,鲜有胜迹,自然没有机会。

    “陛下无需哀叹,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情况一定会好转起来。”

    周皇后开口劝慰,她是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长得国色天香。

    “委屈你了,自从朕登基以后,没有过几天安心的日子。”

    崇祯看到周皇后有些破旧的凤袍,动情的抚摸着周皇后光洁的脸颊,心中充满自责。

    周皇后生性简朴,刚一人宫就着手裁减宫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费用。现在局势艰难,日子愈发难过。

    “有陛下护佑,臣妾不觉得。快出发吧,不要误了吉时。”

    周皇后展颜一笑,灿烂无比。

    崇祯被晃得一怔,这才想起,国事艰难,自己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却是有些时日没有到周皇后的后宫。

    “出去走走,还有些时间,林尚书还没有来觐见。”

    歉然的笑笑,崇祯牵着周皇后的手,转身走出冬暖阁。

    宫后苑,也就是后世称的御花园。

    其面积并不大,其南北深八十米,东西阔一百四十米,但古柏老槐与奇花异草,以及星罗棋布的亭台殿阁和纵横交错的花石子路,使得整个花园既古雅幽静,又不失宫廷大气。

    这里是崇祯茶余饭后休息游乐的地方。另外,每年登高、赏月活动也在这里进行。

    崇祯拥着周皇后站在高高的凉亭上,聆听着四周百姓高喊的欢呼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默然无语,独自仰天长叹!

    大明,太需要这场胜利。(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一节 汉家文化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北京帝王庙始建于大明嘉靖十年,占地极广,庄严而神圣。

    庙前大街东西各有一座牌楼,官员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而平民百姓是严禁从正道通过的,他们行路至此,只有绕过大道南边的两座葫芦形门。

    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三皇五帝和大明历代帝王。

    大清早,由紫禁城出发前往帝王庙的皇家队伍中。崇祯皇帝全身戎装,英姿勃勃。

    听着大街上对他行礼高呼万岁的大明百姓,崇祯的心里又恢复不少信心。

    他要先到帝王庙祭祀先祖,求得庇护,然后才到午门接受赵县大捷献俘。

    期间有一整套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容不得半丝亵渎。王公大臣,三阁六部主事一同前行,谓之观礼。

    帝王庙的宗令都是是由朱氏子孙担任,负责崇祯拜祭的所有礼仪。

    在宗令的带领下,文武百官簇拥着崇祯皇帝入庙。

    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座神道碑亭,内有狴翕驮碑一统,碑面镌刻着历届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徽号。

    再往北是隆恩门,门内,宏伟壮观的隆恩殿居中,东西配殿分列两旁,与隆恩门构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部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西配殿是道教念经的地方,大明的国教就是道教。

    隆恩殿是帝王庙内最大的有三间暖阁,中间为明间,设神龛仙楼,挂帷幔、供奉帝、后牌位。

    西暖阁内安置宝床,床上设檀香宪座,供奉妃嫔牌位。

    崇祯拜祭时,王公等皆素服,行大飨礼时,陪祭的王公百官亦穿礼服参加祭拜。

    “礼毕!”

    随着宗令抑扬顿挫的声音中,冬至祭拜大典才算结束。

    接下来就是赶往午门,进行崇祯心中最为期待的献俘大礼。

    想想也可以理解,大明历代先祖都有献俘大捷,唯独是他,最为心高气傲之人,至今从未有过。

    冬至赵县大捷献俘之礼,由礼部尚书林欲楫负责主持。

    京城外十里城廓处,早有礼部官员拦住秦浩明他们,教他们接下来入城的仪式和礼节。

    大明传承的都是汉人的古礼,虽然繁琐而枯燥,但秦浩明却没有任何的不耐烦,反而是津津有味,认真学习。

    纵观历史长河,华夏改朝换代并不少见,可是汉家礼仪、文化传统始终千年如一日流传至今,我们以先祖为豪,以先祖为傲!

    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方有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方有汉民族留存至今。

    秦浩明深深的知道,大汉民族要崛起,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礼仪!

    不然说什么都是惘然,因为缺少了最为重要的凝聚力!

    那将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对此,他深有感触并有切肤之痛。

    若是按照历史的进程,建奴取代大明,在这座古老的城市,由大明成祖朱棣一手建立起来的汉人文化中心,自从大明灭亡后,汉人就再也没有拜祭的机会。

    反而是野猪皮的后代,每年在此拜天祭祖,悲哀乎?

    对一个民族而言,可怕的不是肉体消亡,而是文化、礼仪被异族灭绝而漠然处之!

    后世建奴焚书坑儒、兴“文字狱”,纂改历史,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想彻底的奴化汉人,打断汉人的脊梁,让汉人再也无重新崛起的希望!

    这一刻,秦浩明觉得自己身上任重而道远!

    “尔等到时万万不可出错,否则陛下龙颜大怒,我等真的承受不起雷霆之怒啊!”

    礼部辖属的仪制司员外郎郑一成和他的下属,一边不停的纠正天雄军将士的动作,一边反复交代。

    崇祯为人严厉苛刻,他们这些做下属的都知道。

    特别是最近几年,朝局愈发不堪,他的火气更甚。现在难得有件让他高兴的事情,他们自然要尽心尽力而为。

    秦浩明微微一笑,看得出来崇祯非常在意此次献俘。

    不仅让礼部带来全新的铠甲,还特意把锦衣卫才能使用的大红披巾给他们每人一件,非常拉风。

    其实来到明朝秦浩明才知道,大明的服饰基本上发展到了汉人服装的极致,不仅款式多重要的还是非常漂亮精美。

    可惜后世这一切被鞑虏剃发易服所改变,想到这里,让秦浩明恨不得立马把献俘的108名鞑虏杀掉,以解胸中的怨气。

    “时间已到,大家整装准备出发!”

    秦浩明系好大红披巾,跳上马背,朝天雄军将士高声叫道。

    “诺!大明威武!”

    天雄军将士轰声如雷,兴致高昂,高叫着秦浩明特别加上大明威武的口号。

    在秦浩明和戚纲的带领下,朝京城疾驰而去,去接受京城百万大明百姓和崇祯皇帝的检验。

    马蹄声声如奔雷,十公里的距离,战马尚未出汗,转瞬即至。

    行到外城,依据流程,秦浩明他们减缓马速,慢慢纵马踏步前进。

    被秦浩明他们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鞑虏,也被赶下马背,在大明将士的驱赶下缓缓步行。

    “皇上万岁!”

    “威武之师!”

    “杀死鞑子!”

    “不意鞑虏也有今天。”

    “鞑子的猪尾巴好丑陋啊!”

    ……

    道路两旁人潮涌涌,高声嘶喊。

    高楼屋宇、茶坊、酒肆、公廨等一切可以居高临下的地方,也都站满高声欢呼的大明京城百姓。

    若不是顺天府尹张榜规定:不得投掷物件,和有衙役、士兵在场维持秩序,估计京城百姓一定会用烂菜叶、鸡蛋、石头等砸向被俘的建奴。

    长年以来对鞑虏的仇恨和恐惧,在这一刻,他们得到了宣泄。

    快到午门的时候,礼部尚书林欲楫迎上前来,调整队形。

    由他带头,秦浩明和戚纲随后,董长青、余佑汉等天雄军中层将官,带领大明将士呈三角形前进。

    至于鞑子俘虏,则交由锦衣卫押送。

    更后面是京城百姓跟着人潮,兴高采烈地缓缓前行。

    一旁,礼部辖属的仪制明吏司鼓乐响起。

    特别是十六人轮番敲打的几面巨鼓,依着特有的节奏响起,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仿佛回到金戈铁马的战场。

    壮哉!这是我汉人的文化礼仪!

    骑在马上的秦浩明忍不住小声赞叹!

    ps:感谢新书友悠然小威和f88再次打赏,多多少少,铭感盛情,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二节 君前拔刀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大明的献俘仪式,放在紫禁城的午门举行。

    午门前有端门、承天门、大明门,其后有奉天门。

    各门之内,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廊庑。

    这种以门廊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汉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

    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

    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

    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崇祯和王公、文武百官站立在五凤楼,看着缓缓进场献俘的天雄军将士。

    秦浩明和五百将士在礼部尚书林欲楫带领下,停顿在方形广场上,鼓歇乐停。

    “托陛下洪福齐天,天下兵马大元帅兼宣府、大同、大名总理卢象升,携麾下大明将士于崇祯十一年……剿灭建奴入侵……史称赵县大捷。

    现由此战功勋将士指挥佥事秦浩明、游击将军戚纲,率领天雄军五百将士特来向吾皇献俘……”

    林欲楫把赵县战役的经过复述一遍,再加上花团锦簇的八股文章作为修饰,洋洋洒洒念了一通足有小半个时辰,方才结束。

    这就是当众宣读战胜敌军的“露布”(捷报)。

    之后,遣礼部官员把手稿拿去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岳渎、山川、宫观及在京十里以内神祠,以酒脯行一献之礼。

    稍倾,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响起了鸣钟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浩明和五百将士右拳抚胸行战时军礼,骑在马上大声吼叫。

    周边其他大明将士和百姓也跟着呐喊,人声如潮,声震云霄。

    文武百官从两侧掖门按职位高低依序走出,门楼前楹当中设帐幄座位,供崇祯就坐。

    待百官到齐排序好后,鼓声大作。

    接着午门当中的正门徐徐打开,崇祯笑意盈盈在万众瞩目之下,走到当中帐幄坐下,座位稍南处就是预设的献俘之位。

    文武百官三呼万岁行礼!

    此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将被俘鞑虏以白练捆缚带往太庙、太社作象征性的告礼后,又带回来交给秦浩明他们。

    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打着拂尘,尖声叫道,“献俘!”。

    秦浩明和戚纲两人跃身下马,从锦衣卫力士手中擒着两个最高官职的甲喇额真,押着他们到献俘位置。

    两人双手抱拳单膝下跪行军礼,高声叫道:“臣秦浩明(戚纲)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快快请起,尔等甲胄在身,无需多礼!”

    崇祯心情相当畅快,双手虚抬,好久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

    秦浩明站起身,眼光轻微扫过崇祯脸颊,想着眼前面容白皙消瘦,身形显得有些单薄的年轻人,秦浩明不禁微微一叹,内心有些复杂。

    崇祯身上的悲剧色彩太浓重,一个死时仅33岁的瘦弱年轻人,却将破败不堪的大明王朝背负身上十七年,依旧不屈不挠。

    福王遇害之后,崇祯大病了一场,长达十几天不能双腿直立行走,只好在暖阁召见褚臣,头一次在召对朝臣的时候泣不成声。

    首辅范复粹一直在崇祯耳边道:“此乃天数!”

    崇祯帝很不高兴的回道:“虽气数,亦赖人事挽回。”

    或许,这就是后世普遍同情可怜他的原因,不妥协,不抛弃!

    刑部尚书刘之凤年岁已大,颤悠悠的从文武百官当中走出,朝崇祯皇帝行礼说道:“有请皇上处置俘虏,或请交付有司处置。”

    这时,鞑虏的命运就看崇祯皇帝的意思了,如果他下令处以极刑,就由大理卿带往法场。

    如果下令开释,首辅大臣刘宇亮便传旨先释缚,随即鞑虏宣布释放。

    被俘者三呼万岁,再拜谢恩。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聚集在崇祯皇帝身上,看他如何抉择。

    特别是杨嗣昌更是双手出汗,紧张的看着崇祯的决定,概因这关系着崇祯今后对鞑虏的态度。

    同时眼神也扫过秦浩明,所有的事情已经全部打探清楚,就是这个年轻人坏了他的大计,竖子不足与谋啊!

    崇祯站起身,一甩戎服的金黄色披巾,转身环顾四周,眼神严厉大声叫道:“斩立决!”

    “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秦浩明早就等着这一刻,也不管是否违制,举着手臂高声欢呼!

    事先早就交代好的天雄军将士,整齐的拔出手中的腰刀,指向苍穹,齐声嘶声大喊,“吾皇外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随着一声声喊叫,百战老兵的惨烈杀气顿时浓浓的释放出来,感染着现场绝大部分人。

    “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

    俄顷之间,全京城百姓也跟着齐声呐喊,声嘶力竭,接着是大明其他将士见崇祯没有制止,也高喊起来。

    现场顿时火爆异常,事情的方向出乎所有朝臣的意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