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是战略的需要,必须结合自身的实力和当时的具体局势分析。”

    崇祯眼前一亮,若有所思,抬手示意秦浩明继续说下去,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新颖的观点。

    其他朝臣要不是和,要不就是战,讲起理由来,千篇一律,没有丝毫新意。

    “若是我大明兵精将广,国内安稳,则谁敢对鞑虏言和,那就是不思进取,甚至可谓之奸臣或者卖国贼。

    可杨学士谈议和之时,我大明士卒羸弱,守有余而攻不足。况且国内叛贼四起,百姓困苦不堪,故提攘外必先安内。

    在鞑虏条件合适情况下,微臣觉得也不失为一条好计策。”

    说到这里,秦浩明的心里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

    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其实和谈对大明来讲,是利大于弊的明智之举,并且鞑虏的条件可以说并不苛刻。

    老野猪皮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并没有抱有顷覆大明问鼎中原的志向。

    只是希望明朝封其为王,以称雄于女真各部,进而称霸东北,号令东北各少数民族而已。

    新野猪皮皇太极的志向亦未超过其父,虽然他巩固和发展了后金政权的大好形势,实力大为增强。

    但也一直希望同明朝保持友好,发展贸易,也未想凌驾大明王朝之上。

    既使在攻明次次得手满载而归,但和大明议和的心思始终未变。

    在议和条款中也表示可以做到行文中他可以低崇祯一字,甚至接受遵明为正朔。

    在尚未达成议和协议之时,不书天聪年号只写干支。当其羽翼已丰,多次攻入内地,大明已无法招架之时,他仍然拒绝攻打北京城。

    就包括这次鞑虏的议和条件,秦浩明从卢象升那里了解到,也只是承认后清存在,划出现在鞑虏占有的地区为其统治,封其为王。

    当然这对大明来说确实声誉上有所损失,但问题是你们有办法吗?

    除了声誉受损外,在秦浩明看来,议和不仅对大明说来有利于备战,还具有以和制叛、安定辽东之利。

    要知道,鞑虏内部的矛盾同样不少。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政权遵从努尔哈赤遗训,实行四大贝勒“共议国政”,这种体制必然导致政出多门的矛盾。

    阿敏、代善、莽古尔泰岂是易于之辈,矛盾很快表面化、尖锐化。

    甚至莽古尔泰还公开报怨皇太极,曾有举佩刀的动作。包括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可谓跟皇太极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还有那些投降的汉人,秦浩明不相信他们心里就一点想法都没有,忠心耿耿,难道就不能利用一下?

    只不过是皇太极手段高明,再加上战争屡屡取胜,强行压制而已。

    若是没有跟大明的战争转嫁矛盾,让他们松懈下来,秦浩明觉得鞑虏内部应该相当热闹。

    总之,在鞑虏内部,大明是有机可乘的。关键是要将议和运用得好,说不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即使退一万步来说,最不济,总不会像历史那样吧!

    “朕也是如此想,所以才会支持杨爱卿,让他着手此事,奈何朝臣哗然诋毁,群情汹汹。唉!大事几成,黄口小儿误国至此!”

    秦浩明的话引起了崇祯的感慨,忍不住开口幽幽说道。

    跟在内阁重臣面前不同,崇祯有些话不方便说。反而是秦浩明,崇祯没有什么顾忌。

    一则他觉得秦浩明官职小,对朝局没有影响力。二则,他觉得好控制,对付起来也容易,因此没有什么顾虑。

    什么?支持?

    又把事情推脱到其他大臣身上,真当我是这时代的人啊?

    操!

    听见崇祯说这话,秦浩明忍不住想爆粗口,可面上还要一副点头赞同的样子,真是让人窝心。

    委实挂不得秦浩明如此,不同于其他时期,在大明议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若要议和成功,必须要有坚定明确的主张,并拿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创造一种良好的舆论范围。

    同时更需要一个敢于负责的领导人,以制定出全盘的方针及实施计划。

    恰恰相反,这些基本条件,大明一个都不具备。

    不具备也就算了,最重要的还是崇祯皇帝暖味迟疑、出尔反尔的态度。

    秦浩明虽然对历史上杨嗣昌害死卢象升一事耿耿于怀,但事情一分为二,在议和的事情和制定策略的长远目光上,他还是相当敬佩!

    杨嗣昌明知议和将背上千古骂名,但他曾言:“人不肯居其名而臣居之,人不肯担其责而臣担之”。

    更有“千见万见归于体国之见,千言万言尽其体国之言”。

    包括陈新甲,当议和之事暴露后,举朝群起而攻之,皇帝下严旨之时,却“不引罪,反自诩其功”。

    可以说,在对待大明国体的事情上,他们无愧于大明。

    至少比那些对议和多以局外人自居,“事成则分其功,事败则委之”,抱明哲保身的投机者强上百倍。

    “其实此事有赖于陛下圣心独断,和主战之臣分析透彻。

    若还有不明白事理之人,不妨令其暂时退出朝局,等待局势平稳再起复也不迟。

    而我大明一手迅速和建奴签订和谈协议,一手调集大军争取尽快扑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反贼。

    同时发展民生民计,稳定民心方为正理。”

    秦浩明违背不了自己的良心,目光清澈平和迎上崇祯诧异的眼神,替杨嗣昌辩解。

    有些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无关乎个人感情。

    “那你又为何鼓动卢爱卿歼灭万余鞑虏,跟你现在所说的岂不自相矛盾?”

    崇祯双手架在龙椅椅肩,有些玩味的紧紧盯着秦浩明,嘴里不疾不徐朝他问道。

    ps:感谢书友1荣誉会员打赏,不胜感激!今天还有一更,敬请赏鉴!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节 君臣奏对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此一时彼一时!

    现如今,建奴已经进关,入侵大明长达三个月之久,四处残杀大明子民,掠夺财物人口。

    若是此时再想着和谈,缔结城下之盟,则大错特错!

    此举将令天下百姓如何看待皇上?

    若是大明和建奴悬殊太大,根本不是对手,和谈倒也就罢了。可是现在皇上也看到,事情并非如此。”

    秦浩明讲得激动,不知不觉站起身,在崇祯的目视下侃侃而谈。

    “建奴此次出兵总计八万,纵然未必完全准确,但大体不差。

    一路攻城略地必有损耗,不说别的,单是在赵县,卢总督便让他们丧失万余人,这可是真真切切的数据。

    若此,微臣估计他们可战兵马也不过六万五千人上下。

    更何况,他们还要分兵看守被掳的大明百姓和劫掠的财物。

    如此一来,则可战之兵更少。

    反观大明,卢总督的天雄军尚有近两万人马,高监军朝廷兵马和关宁铁骑共有六万,陈新甲陈总督的宣府也有五万可战之兵。

    虽说比不得建奴精锐,可若是和兵一处,十几万大军跟建奴死耗,他们何能胜之?

    若是皇上能够下定决心,便是十人拼他一人又如何?

    大明百姓有十几千万,而建奴多不过百万人,这其中还包括蒙古人和投降过去的汉人等,真正属于建奴的族人决计不超过二十五万人。

    这点,我们可以从去岁建奴组建的八旗制度便可略知一二。

    若是在此战中,无需太多,我大明再留下他们两三万人,看建奴今后还敢再随意寇边,视我大明如入无人之地耶?

    所以,微臣斗胆,恳请皇上圣心独断,早做决定。

    则此,百姓幸甚!大明幸甚!

    微臣定和卢督一起,驱逐鞑虏,复我大明雄风,虽万死而不辞!”

    说到最后,秦浩明诚心实意跪倒在地,向崇祯行一跪三叩礼。

    若是崇祯能够答应,救千千万万人与水火兵戈,自己这一跪又算得了什么?

    “秦爱卿切勿如此,快快请起,朕还有事相询。”

    秦浩明说得条理清晰,有实有据,并非凭着一腔热血高喊,崇祯也是颇为意动。

    可执掌朝政十一年,早已过了原先冲动的年龄,考虑事情自有他的方略。

    没有得到崇祯肯定的答复,秦浩明心有不甘,可又无可奈何?

    该说的已经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该做的他正在做,唯有默默等待崇祯的决定。

    看见秦浩明一脸的哀怨,崇祯心里一软,柔声劝慰道:“兵戈之事,甚是凶险,朕无法立马答应,待和内阁朝臣商议后再做计较。”

    崇祯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这样对自己说,已经是算相当给面子。

    秦浩明点点头,知道勉强不得,鞠躬行礼,“多谢皇上不怪微臣胡言乱语,臣感激不尽!”

    崇祯对秦浩明的表现相当满意,知进退,明事理,不会跟其他酸儒一样,胡搅蛮缠,值得细细观察,留待大用。

    “朕所虑者,恐如杨学士所说,若鞑虏拼死与我大明死战,则陷入和国内叛军两线作战。

    以大明目前的财力和兵力,尚无法应付。

    秦爱卿可有其他见解?另外对于解决反贼可有什么好办法?”

    秦浩明之前的优异表现,让崇祯不敢小觑,从他身上,崇祯隐隐约约看到卢象升的影子。

    因此,像这样关于朝廷决策的大事,也不知不觉询问他的意见。

    秦浩明没有冒然立马回答,而是仔细组织语言。

    其实他知道,这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还涉及到政治,跟大明的体制有关。

    明末农民大起义全面爆发之后,牵制了明朝几乎所有的军队,大明用尽了剿、抚手段均无济于事。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武装严重危胁着明朝的统治,对此大明已经难以应付,同时它还要发兵应付辽东战事,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所以才有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之说,历史也证明他的正确性,最终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投缳自尽。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的他们造反,使战争持续了近二十年。

    不仅对大明王朝旧有的制度和统治秩序造成了重创,也破坏了战区内各地的农业生产和发展。

    明末农民战争的战场,一方面人口伤亡众多,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农业再生产链条断裂,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衰落的状态。

    另一方也把大明最精锐的将士消耗殆尽,同时还有财力物力。

    可以说,正是农民军耗尽了大明王朝所以资源,以至于再也无法统一组织起来对抗建奴的入侵,最终导致农民军和大明一起被清军消灭。

    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鞑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可以夺取大明的天下,甚至是在入主北京城后。

    公元1644年,也就是大明崇祯十七年,女真鞑虏在多尔衮的带领下,第一次穿过当时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进入中原,并顺利占领北京。

    几乎全体鞑子依然不太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征服整个明朝,只是打算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

    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或退保海山,可无后患。

    鞑虏多尔衮虽然没有采纳这种目光短浅的建议,严格按照皇太极的遗志立即从沈阳迁都北京。

    但雄才大略如他,也不敢奢望能够进一步征服整个天下,其本人也亲口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尔”。

    可是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其实还不是在大明王朝的自身上。

    从皇室到官绅地主,兼并土地愈来愈猖狂,他们依靠政治权势大量地侵占官地和私田。

    宗室诸王、勋戚、太监也通过“乞请”和接受“投献”等方式,霸占了越府跨县的大片土地,成了全国最大的土地占有者。

    可是他们占了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却不要为大明承担任何责任,缘何不要灭亡?

    这些事情他虽然知道,可跟崇祯根本无法言明。

    秦浩明的脸色精彩至极,蹙着双眉,一会怒一会悲,却唯独没有喜色。

    崇祯也不催他,自顾拿起一块宫廷糕点,放在嘴里。

    他也没有指望秦浩明给他惊喜,这个问题,多少内阁重臣,名人士子天天反复讨论,也没有一个具体章程,不过满问罢了。

    “皇上,此事微臣没有考虑过,但有一个临时的怪招,或许能解决一些暂时性的问题。

    但请恕臣无罪,微臣方敢说出?”

    秦浩明反复思虑好久,终于下定决心搏一把,虽然他知道可能性很小,但做到无愧于心即可。

    “咦!快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大明从来没有应言获罪,秦爱卿请尽管说,朕这点度量还是有的。”

    崇祯闻言大喜,毫不在意的挥挥龙袍,示意秦浩明把对策说出来,哪怕是暂时性的主意。

    实在是对反贼无可奈何,动摇了大明的根基啊!

    至于建奴,不过是蛮夷罢了,待数年之后,敌国渐衰而我中原盗贼止息,便是解决他们的时候。(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零一节 三饷祸明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反贼之所以屡剿不绝,复而起叛。哪怕虽剩寥寥数骑,可瞬间又死灰复燃,雄雄壮大,何也?”

    秦浩明心情悲痛,偷偷瞄了崇祯一眼,哪里想到崇祯正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头微低垂,秦浩明咬咬牙,慷然而道:“其间故有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粮食、兵饷一日未决,则平叛之日遥遥无期,亦不可绝!

    所以,首要必须解决粮、饷,如此方为解决之道。”

    崇祯脸上阴晴不定,秦浩明讲得可谓有些不客气,甚至可以说是谕制,可说的全部是实情。

    “秦爱卿言之有理,朕也知晓。朝廷已经拟定增加练饷,暂累吾民。然年年大战,天灾不断,依旧入不敷出,奈何?”

    崇祯意兴萧索满脸的无奈。

    大明现在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打仗,越加饷,越加饷,越打仗。

    同时天灾不止饥荒不断,摆在御案上的奏疏铺天盖地,全国都有。

    其中山西、河南南阳饥荒尤为厉害。时饥民无粮,只得食树皮、草叶。

    树皮、草叶尽,乃人相食。

    唐王朱聿键奏河南南阳饥,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

    崇祯无奈,乃下诏发三千五百金赈济山西、河南南阳,并免山西受灾州县新、旧二饷。

    “皇上,增加练饷请慎重!请听微臣细细述之!”

    秦浩明急忙大声叫道。

    必须尽力阻止征收练饷,三饷的加派加速了大明的腐败﹐使激化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这是大明灭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饷是指辽饷、剿饷、练饷。

    崇祯十年,辽东战事未平,而国内农民起义又成燎原之势。

    为了扑灭起义军,兵部尚书杨嗣昌建议朝廷增兵增饷,

    所拟数额是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两,是为剿饷。

    原定以一年为期,但至崇祯十二年,农民起义虽遭挫折,但远未被平定。

    而此时辽东的战事又迭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