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捷!敌酋岳托授首杀胡林!”

    ……

    秦浩明安排报捷的天雄军探子赵顺,声音已经完全嘶哑,可依旧嘶吼不绝,分明透着喜悦。

    沿路所过之处,大明百姓呼声络绎不绝。不用顺天府张贴通告,京城内外,早已清楚此事。

    大明门内(后被鞑虏改为大清门),天安门外的长廊叫千步廊。

    大明中央各部院衙署,基本上都位于正阳门以内,皇城千步廊两侧。

    其中銮仪卫、太常寺、都察院、邢部、大理寺等位于其西侧,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则位于其东侧。

    今日负责兵部留守的是职方司郎中李纯辉,说起来也是秦浩明的老朋友,第一次检验鞑虏首级就是由他带队,非常精明的一个人物。

    接到赵顺的报捷塘报,他不敢怠慢,立马吩咐小吏留档,自己进宫禀告崇祯皇帝。

    今天,大明皇宫内,集童子百余人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大张声势以驱除之,称为傩礼。

    傩礼原本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强。

    可如今又加了一项,即希望驱逐鞑虏。

    崇祯皇帝身穿绣有龙、日、月、星辰、山、等十二章纹为饰的大明衮服,头戴冕冠,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一件不少。

    周皇后则头戴着九龙四凤冠,身穿深青色翟衣,带有织翟纹十二等,共一百八十八对,间以小轮花。

    田贵妃和袁贵妃头戴六龙三凤冠,亦穿深青色翟衣,织以翟纹三等,间以四个小轮花。

    而其他皇子也是穿戴整整齐齐的礼服,共同观赏傩礼。

    今明两天,皇家亦和平民百姓一样,过传统的春节习俗。

    只不过,朝食后原本要到太庙祭祖的一项,却被崇祯皇帝取消。

    崇祯是个极为要面子的人,自觉国家局势内忧外患,建奴尚在大明境内肆虐,无颜见列祖列宗。

    “皇爷,大喜!”

    宫内轮值老太监满脸堆笑拿着塘报急匆匆走近宫殿。

    崇祯的勤政,只要是宫内老人们都知道。即位以来,兢兢业业,铲除阉党,事必躬亲。

    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早朝,天天如此没有一天落下,有哪个大臣们吃得消?

    就算是散朝了还得批阅奏折直到深夜,可是这天下却是越发的不景气,鞑虏寇边之事居然让皇爷连迎祖之事都取消,唉!

    “哦,可是卢爱卿那里又有捷报传来,莫非几日间便有新的惊喜不成?”

    作为一国之君,能让他日思夜虑的也只有此事了。

    可又不像,兵部并没有制定其他战役,卢建斗那里也没听说开战啊!

    至于秦浩明那里的小打小闹倒是有汇报,可五百人的队伍能有什么大喜?

    “正是,敌酋岳托于杀胡林枭首!”

    老太监满脸笑成花褶子,原本的阴柔之气也有些雄赳赳的感觉。

    “什么?快快快呈上来!”

    崇祯听完,再也保持不了君王的威严淡定,语音急促说道。在这些类似于民间家奴的太监面前,他反而更随意。

    下首的田贵妃和袁贵妃也站起来,不顾失态,凑到前方御案观看。

    崇祯不近女色,后宫佳丽间彼此相处得很好。

    田贵妃是受崇祯最为宠爱,而袁贵妃和周皇后交好,加上周皇后大度,所以崇祯的后宫不像其他朝代那样龌龊,反而像平常百姓家一样和睦。

    “好!好!好!真是大明的肱骨,朕的霍去病!”

    崇祯看完秦浩明呈现的塘报,霍然起身,只觉得心中的郁气消结,右手弹着塘报大声赞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二十八节 后宫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获此大捷!”

    袁贵妃虽然不知塘报内容,但崇祯的态度早已说明结果。在这节日喜庆的氛围中,巧笑嘻嘻的朝崇祯讨彩。

    袁氏本是崇祯为信王时的小妾,崇祯即位后,她在紫禁城中,居于东六宫之一的翊坤宫,是明思宗妃嫔中仅次于田贵妃受宠者。

    由于田贵妃与周皇后有些不和,而袁贵妃对周皇后向来温恭谦让,跟田贵妃亦是姐妹相称,属于两者间的润滑剂。

    “妹妹说得不错,若是大捷,尚需向列祖列宗禀告才是,以求得他们庇佑大明江山!”

    周皇后眉目一转,笑语晏晏顺承着袁贵妃的话题劝慰崇祯祭祖。

    皇上志比天高,为了大明江山兢兢业业,纵使国体艰难,依旧无悔初心,勤缀不止,单这份毅力和决心,就令她引以为傲。

    “是啊皇上,既然有霍去病,又不乏振作之君,江山社稷自然会有所好转。

    待哪天大明天气风调雨顺,百姓有吃有喝,大明国力强盛,国内祸乱平定之时,皇上也就无需如此操劳。”

    田贵妃是苏州人,一口江南女子特有的吴侬软语缓缓劝慰,让人舒心至极。

    田妃举止娴雅多才多艺,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骑射无所不能。

    至于装饰居室、刺绣烹饪、改进宫中仪制等,她也样样出手不凡。也正因为如此,崇祯对她最为宠爱。

    只是她一生为崇祯生下四子:永王朱慈炤、悼灵王朱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朱慈炤活了下来,其他王子皆早夭逝。

    孩子连续夭折对于母亲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平日里她都是郁郁寡欢。

    也只是今天节日里,又恰逢大捷,才说了这么多话。

    崇祯眼中微有湿润,周皇后和两个爱妃具是起始于信王府的老人,少年夫妻相濡以沫,一路跟随他跌跌宕宕走到现在,可以说每个人都不容易,

    自己登基初期艰难,周皇后与他一起入宫,吃食洗衣皆由她亲手操办。

    正是因为周氏的操劳,他才能度过艰难的蛰伏期,最后抓住时机,一举消灭阉党。

    而田妃心灵手巧,自己所穿旧衣都是由她一手缝补改制,省去了诸多开销。

    但她不仅心灵手巧,才华非凡,还时时心怀国家,处处以大局为重,时常督促自己勤勉国事。

    在自己欲为她大肆筹办生日时,田妃上书婉拒,请他多以百姓国事为念,勿要为她的生日耗费精力财力。

    至于袁贵妃则秉承周皇后谕旨,十年来节俭无比。

    她往往变更宫里的旧制,而且能做到恰到好处。

    比如自己戴的珠冠是用珍珠与鸦青石连缀而成的,田妃去掉珍珠,缀上珠胎后再嵌上鸦青石,比以前的样式更有韵致,但仅此一项,却不知节约多少银两。

    正是有她们默默的支持和付出,自己才能十几年如一日般,为国操劳。

    这一刻,崇祯有些动情更有豪情壮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就算是再积弱不振,只要多出几个像卢爱卿秦爱卿那样的善战之士,那也是不是鞑虏能轻易撼动!

    “王伴当,轻车简从。今日是朕的家事,朕要和皇后、爱妃太庙祭祖告慰先祖。”

    崇祯把塘报递给周皇后,兴致高扬的说道。

    对于先祖的崇拜,在汉人中由来已久。

    事死如生不仅是汉人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明礼法礼仪皆出自周秦等汉人习俗,自然也不例外。

    “将士们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尚在舍生忘死护卫我大明江山,恳请皇上派人携钱粮酒水临阵慰问,方显皇恩浩荡才是!”

    不得不说,周皇后心思就是细腻。

    匆匆浏览完秦浩明的报捷塘报,双手放在腰间朝崇祯皇帝微微一敛,开口建议。

    周皇后一贯关心国家大事,崇祯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崇祯帝四处发兵。然国库空虚,军费紧张。周皇后带头在宫里行节俭之风,并将自己的私财献给崇祯。

    “是及,皇后所言极是,是朕得意忘形,糊涂啊!”

    崇祯轻拍脑门,扭头朝王承恩说道;“拟旨,命司礼监秉笔李从化代朕亲临,褒奖一众有功将士。具体有功之人,待来年兵部再做商议。”

    “陛下圣明,皇恩浩荡,老奴这就去交代!”

    王承恩行礼退出殿外,赶紧去安排。

    他这么说自有道理。大明皇宫内有十二监,管理皇室内务。

    虽说宫内所有宦官都叫太监,但事实上只有在这些衙门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监。

    其中尤以司礼监最为重要。

    司礼监作为十二监的首监,职权主要有三项,一是批答奏章,传宣谕旨,这是司礼监最重要的职权;

    二是总管有关宦官事务,司礼监不仅在各宦官机构中处于“第一署”的地位,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

    三是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当时宦官系统的其他一些重要官职,如东厂提督、南京守备等,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这也是司礼监职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秉笔太监李从化基本是司礼监二号人物,仅次于自己。

    出动他作为劳军总理,是对秦浩明的一个恩宠和对天雄军将士的肯定。

    “又是这个少年英雄秦浩明啊!真是不可思议,居然从陈新甲那里借兵三千,合计三千五百人的队伍,居然割了鞑酋统帅的首级?”

    看完塘报的田贵妃,忍不住摇头感到不可思议,凤冠上的珠帘左右晃动,微有珠玉碰撞的叮咚声。

    “朕今日方知卢爱卿所言不虚,前几次大捷还真是秦爱卿献计所致,端的英雄了得。

    可这也给朕出难题,不知如何封赏?”

    秦浩明不是功勋之后,年纪刚刚及冠,又没有功名在身。

    依大明朝廷的封赏制度,目前几乎已经是极限,断无可能一年内再次提高官爵。

    可崇祯对秦浩明极为喜爱,怕年后内阁驳斥,故把秉笔李从化派去劳军,先表明他的意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二十九节 希望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秦将军年纪尚轻,朝中没有任何根基。若是走得太快太顺,对他今后恐怕未必是好事。

    现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急需栋梁之才!

    秦将军的成长使用,尚有赖于皇上保护,此乃臣妾顾虑,请皇上三思!”

    周皇后目露忧色,缓缓说道。

    大明朝堂的党争,不要说崇祯明白,便是后宫也知之甚深!

    而崇祯的性格,周皇后更是了解。

    更多的时候,使用人才全凭喜好,往往忽略其他方面,她多次委婉提醒过,奈何崇祯依旧。

    大明不是没有人才,可不是介入党争过深,就是被毁掉,让人扼腕叹息!

    “皇后言之有理,朕有分寸!秦爱卿的使用,朕会认真考虑。”

    非常难得,崇祯点点头,诚心应道。

    可以说,秦浩明非凡的军事才能深深映入崇祯的心底。

    自他登基十一年以来,建奴一共入侵大明四次,哪一次不是毫发无损,满载而归?

    哪次他不是严惩追究前方无能官员将领责任,然而有什么用?

    发展到现在,居然连堂堂的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都战败而死,百余文武被俘或被杀,先帝天启帝师孙承宗全家阖家而亡,真是奇耻大辱!

    要不是秦爱卿横空出世,他难以想象今后的结局会有多难堪?

    现在则大为不同,建奴两大贝勒的头颅被大明斩首,想来鞑酋皇太极心里也不好受吧?

    “摆驾,祭祖!惜今日不能用鞑酋岳托头颅祭奠,只能留待日后。”

    崇祯哈哈大笑,心里委实快意至极!

    临浦,秦家村。

    整个村子人声嘈杂,热闹非凡。

    卢欣荣带领八百多人顺着水路,总算于昨日回到秦家村。

    虽说到了冬末新春交替之际,可依旧天寒地冻,这些人的居住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短短几天尚可将就,时间长了可不行。

    还好都是一些苦哈哈,没有诸多讲究。

    这不,昨天众人才仅仅吃了顿饱饭,四处挤着睡了一宿,今天便在卢欣荣和张云的指挥下,组织起来盖房。

    伟人说过,人多力量大,在这里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秦家村和八百多精壮拢共一千二百多号人,筑墙的筑墙,运土的运土,伐木的伐木……总归没有闲人便是。

    张云可没有秦浩明那么大手大脚,给予每人一屋的待遇。

    而是造成类似于兵营或者说卫所的形式,多人一屋。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的考量。

    一则时间紧迫,难以精心制造。二则这八百人中很少有完整的家庭存在,一人一屋岂不浪费?

    三则嘛,张云通过管理一段时间的作坊和护卫队,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只有表现优异的或者忠心的才有特殊待遇,不然今后如何管理?

    “来来来,都歇一歇,开饭啦,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辰时一刻,福伯乐呵呵的指挥着三五个青壮小伙抬出几个大缸,里面浓稠的稀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轰的一声,新来的八百多人立马丢下手里的工具,一窝蜂的就待朝前涌。

    卯时开工,整整一个时辰过去,肚子正饿着呢。

    只有秦家村村民和四处招收的护卫队员,不紧不慢的朝着村边的小河沟走去,稍作清洗。

    “呜……”

    低沉的牛角号声响起,同时伴随着卢欣荣的嘶吼。

    “排队,长者优先,别他妈的给老子丢人现眼。若谁不长眼,别怪老子不留情,都给我滚出去。”

    这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军营里滚一滚,战场上历练一番,现在也是满口粗话。

    八百多人有些羞愧,再加上卢欣荣的恐吓,乖乖的按行军队伍排起四队,跟着秦家村村民后面,依序洗手梳理。

    “碗不要挑,稀饭管饱管够!”

    福伯笑呵呵顺着队伍一路通知。

    老人家心善,自己也过过艰难的岁月,明白他们是什么心情。

    就是人数突然过来这么多,没有统一的碗盆,都是从秦家村村民那里到处借,大碗小碗都有。

    “呼噜噜……”

    喝粥的声响弥漫着整个秦家村,所有人或站或蹲,开心的吃着。

    在他们看来,早餐很丰盛。

    一晚浓稠的稀饭搭配一小勺当地的笋干和腌菜,还有一个馍馍。关键还管够,这才是让人尤为开心的事情。

    “别吃撑了,饷午就吃不下了。

    东家秦秀才,不好意思,现在应该叫秦将军。

    来到这里你们算是享福了,秦将军心善,一日三餐,一稀两干,管饱管够!”

    早已成为秦家村一员的王大贵,看见刚来的八百人一碗一碗的使命往下填,一副吃了这顿没有下顿的样子,仿佛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不禁好心提醒他们。

    直到此时此刻,他还仿佛活在梦里。宽敞的大房子,每日三餐无忧,偶尔还有肉食佐餐。

    这八百人的表现,才让他想起外面的残酷现实。

    这一切,都是在秦将军的庇护下才得以实现。

    至于说叫错秦浩明为秦秀才,那是他故意的,意思是告诉刚来的这些人,他可是老人了。

    他虽然憨厚,但中国普通百姓特有的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