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真要看济南府化为灰烬,不说颜继祖必定弹劾,自己也过不了良心。

    唉,左右为难!

    随手把名帖放在案台,朝亲卫吩咐,“去把董千户找来,带颜巡抚到大堂,本将洗漱一番稍候就到。”

    一刻钟左右,董长青匆匆赶来。

    秦浩明取出一万两银票,想了想又追加一万,递给董长青说道:“这是暗卫的启动资金,你立马把框架搭建起来。

    所需人手,由你一言而决,我不干涉。

    只是在用人方面给你一个建议,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走夫贩卒皆有他的作用,不一定全要高大上之人。

    反而是这类人头脑僵化,缺乏灵活,不适合打探消息情报之类的工作。”

    “诺,将军!”

    董长青心情激荡,胸中涌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他虽寡言,但内心聪慧。

    秦浩明一有资金,在军中支出的第一个方向就是暗卫,显然于他而言,暗卫组织乃重中之重。

    “目光除了给我盯紧建奴外,西北的叛贼、流寇、土司你也可以提前布局,方便今后为我们所用,以免临时抱佛脚。

    但有一点你要切记:万事出于本心,而不在手段是否歹毒。希望你能拿捏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要关注的地方还很多,但目前暗卫尚为成立,他也只能先把紧急的事情交代。

    大明从万历开始,便埋下了灭国的隐患。

    辽东以李成粱为首的边关将领,为了军功,实行养寇自重的手段,把耗尽国力练出来的强军基本损失殆尽。

    萨尔浒之后大明军事开始糜烂,叛贼流寇好像跟建奴约定好一样,总是让大明两线作战。

    每次流贼快要烟消云散,建奴立马寇边。而建奴吃紧的时候,则是叛军势力最强。

    双方配合之默契,时机拿捏之准,之巧,委实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的猫腻。

    “诺!将军,没什么事情末将下去了。”

    时不我待,董长青的内心充满激情,迫切的想去安排一些事情。

    “稍等!”秦浩明贼笑嘻嘻问道:“昨天佳人可合意?拿下了吗?”

    “感谢将军!”

    董长青匆匆留下一句话,满脸通红夺门而逃。

    哈哈哈……

    范家圩堡基本保持着庄园风貌,圩内濠水环绕,圩外树木葱茏,很有气势。

    跨过一座颇为精巧小桥,便正式走进了大厅。

    房梁上雕有精美的山水和人物木雕,厅上摆放着大气的红木家具,这就是时下会见客人比较正式的场所。

    厅中一个发髻斑白的老者,身穿绯色官袍,头戴二品六梁官帽,负手观赏着壁墙原本留存的山水画。

    “末将秦浩明秦破虏参见颜巡抚,劳烦久等,请恕罪!”

    人为至,声先到,如此方显诚意。

    “本抚不请自来,何罪之有?”

    颜继祖闻声转过头,见秦浩明全身甲胄齐全,礼仪无缺,心中先有了几分赞许,但语气却相当平和。

    “颜大人请坐,不知有何指示,末将洗耳恭听!”

    颜继祖坐定后,宽大的太师椅上秦浩明只坐了半个屁股,以示尊重。

    “秦将军无需多礼,指示不敢,本抚此来却是有事相求军中俊杰,万望推卸才是。”

    颜继祖手抚颌下长须,并没有因为秦浩明礼仪周到而容颜大悦,依旧愁眉不展。

    他实在是心力交瘁,也可以说是病急乱投医。

    虽然品轶高于秦浩明,可二者没有任何从属关系,若是他不愿意,自己根本调动不了他的队伍。

    “颜大人请吩咐,末将尽力而为。”

    秦浩明面上古井无波,心里却在为他叹息。

    此公算是大明少有的实干家,可惜因为济南府被攻破一事被杀,而避战的刘泽清和倪宠却安然无事,并且双双高升后投降建奴,委实让人无语!

    “据夜不收回报,敌酋多尔衮率领一万人马隐匿于济南府附近意图偷袭,本抚兵力有限,恳请秦将军援手!”

    说完,颜继祖站起身颤悠悠的朝秦浩明行礼。

    “颜大人切勿如此,折煞小子!”

    秦浩明大吃一惊,急忙跳脚避开,这要传扬出去,必遭清议!

    果然是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颜继祖表面忠厚老实,使出来的手段却是专门欺负老实人,明显的道德绑架,这不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吗?

    “实属无奈,本抚有愧!然事态紧急,为不使济南府生灵涂炭,方出此下策,望谅解!”

    颜继祖浑浊的眼中的有几分无奈,几分愧色,更有几分悲哀!

    对像他孙子辈的秦浩明使出类似逼迫的手段,于他而言,实在是老脸无光,然……

    “颜大人,您老先请坐,末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要是颜继祖一来就摆出上官的嘴脸,甚至用权利逼迫,秦浩明相信自己有多种理由拒绝。

    可是现在他用恳求甚至折节的方式,秦浩明实在做不到无动于心,任其惨死。

    可是要让他用硬拼的方式,为了德王朱由枢而让将士们死伤惨重,却也不是他的风格,委实两难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四节 坑人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本抚已垂垂老矣,善言恶言,有何不可闻?

    不过是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保国家而已。”

    颜继祖语气淡然,无悲无喜,显是早存死意。

    秦浩明吞了一口唾沫,苦笑连连,原本要说的话再也无法宣之于口。

    你可以说他迂腐说他幼稚,但对于一个花甲之年的文弱老者,犹在四处奔波为了身上的职责,有何苛求?

    人家心存死志,再跟他说保全之言有何意义?

    “俱为山东守土之士,难道刘都督和倪参将可以身无寸责,悠闲山水,坐看潮起潮落?”

    别的懒得说,秦浩明索性问自己感觉奇怪的问题,难道真的是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

    崇祯和朝堂大佬也不可能糊涂至此呀?

    “唉!”

    颜继祖苦涩长叹,满脸的落寞萧索,让人感同身受。

    “崇祯八年,本抚曾上疏建言:六部政事,俱掌握在尚书手里。六部各司的职务,掌握在正郎手里。

    侍郎、副郎、主事只有例行公事的份儿,没有发言余地。

    如此一来,无论国家大政、一般政务都只有少数人主张,一般官员都无发言权,政治哪能不坏?

    再如督抚大员获罪甚多,主要由于督抚的任命都由“会推”而定。

    而“会推”时仅以六科主管人为主,卿府副官、台臣等重要官员却很少出席。

    九卿、台谏只派人传达意见,大家只知附和表示同意,而无人提出异议。

    故而,山东守土之则,首则在我,还真与他们关系不大。

    不过,这也是造成如今困顿的原因所在。

    巡抚之则,原本是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

    然刘泽清、倪宠俱为漕帅朱大典的老人,一律事务只听从他之言。

    本抚居丧服满,上任山东巡抚不及三年,注意力放在加强青州、济南一带的防务上,人事方面尚为来得及梳理,方有今日之祸!”

    秦浩明听完默然摇头,这不就是后世的一把手问责制吗?

    客观说,此举有利有弊。

    若是在吏治清明,一把手一心为公的情况下,将是国家和百姓的福音。

    可若是派别丛生,贪腐横行的情况下,那就是坑人。

    大明巡抚多进士出身。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

    嘉靖十四年,开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也有总督兼巡抚者,合称为督抚。

    巡抚是为了提高统治效率、整肃军备的需要而产生的。

    通过派遣廷臣管理地方事务和对原有机构进行某些改革来整饬吏治、革除积弊,这在早期收到不错的效果。

    大明初期,确立了都、布、按三司并立的省级政治体制。

    宣德、正统以后,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三司的平衡被打破。

    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又使三司条条分割、运转不灵。

    到了明末,巡抚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门户左右,而最后点定之权又重归东林党人等特殊利益集团。

    可巡抚职位毕竟有限,为了各自的利益,其下的地方实力人物便成了大家争夺扶持的对象。

    由此,随着时局的败坏,渐渐造成现在这幅崩溃的情况。

    “建奴势大兵强,来去如风。既然出现在济南府周围,那它目标便是以此为主。

    颜大人立马上书兵部,请求即刻调回济南府回防,并且弹劾刘泽清、倪宠逗留不前,不尊军令。

    同时末将上书卢督,待得到回复,立马奔赴济南府驰援,如此可好?”

    秦浩明沉吟许久,方才缓缓说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秦浩明的目的只有一个,解救颜继祖是真,其他的全部是胡扯,并且在坑杨嗣昌、刘泽清、倪宠等人。

    有一点足以看出问题,他秦浩明行事,哪次不是独断专行?事后才禀报卢象升,何至于现在又要乖乖上书?

    这不扯淡嘛?

    “暂时也只有如此。只是兵部令本抚守卫德州,应是有它的判断和意图,可能不会答应本抚退守济南府。

    另外,济南府城池高大,易守难攻,又有德王府的兵马帮助携守,估计建奴急切间不可得?”

    颜继祖自然不知秦浩明和卢象升上下级默契到此种程度,人家平白无故愿意帮助已经是铭感大恩,自然是当场应诺,同时也提出自己疑问和困惑。

    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大明别的不多,猪队友太多。

    就崇祯时期,前有袁崇焕,现有杨嗣昌、后有史可法。

    害自己倒也让人无话可说,最重要的害了别人啊!

    就像现在,颜继祖听从兵部尚书杨嗣昌之命,让他一个月间在德州和济南来回跑了三趟,最终留守德州。

    可结果如何?

    济南失守,德王被擒。

    言官交章劾颜继祖,后来颜继祖怪罪杨嗣昌,并且曰:“臣兵少力弱,不敢居守德之功,不敢不分失济之罪。请以爵禄还朝廷,以骸骨还父母。”

    可崇祯袒护杨嗣昌,不肯让颜继祖致仕归家,把他斩首。而作为罪魁祸首的杨嗣昌连求情都没有,委实让人心寒至极。

    “此一时彼一时!

    颜大人,兵部原先让您镇守德州,无非是防范建奴从德州入济南府,而现在他们从聊城迂回,您老现在驻守德州有意义吗?

    济南府能够坚守几日末将不知道,但如果万一失守,而颜大人您这里没有任何建议反馈,您老觉得后果会如何?”

    秦浩明摇摇头,大明没救了,上上下下都是脑袋不清楚的人,包括眼前的颜继祖。

    事情到了如此紧急时刻,还存有侥幸之心。

    单干,必须单干!

    就跟原先自己想的一样,即使卢象升、孙传庭、洪承涛跟自己合作,都不可信任他们。

    无它,虽然他们都是名将,脑袋清晰灵活,但最大的问题是作不了主,连他们自己都被人坑死,关键时刻还保护得了他秦浩明吗?

    想想现在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之后的陈新甲,还有继任者史可法,秦浩明的毛骨情不自禁悚然,个个都是坑人高手。

    说兵事一个不如一个,说坑人一个强过一个,自己小命经不住他们折腾啊!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人越坑越多,名气一个比一个大,最典型至极的就是史可法。

    客观的说,就像后世学者顾城在《南明史》说的一样,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

    其实在秦浩明看来,他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

    除此以外,基本一无是处。

    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

    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

    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建奴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

    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

    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建奴造成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

    史可法自己在遗书中说:建奴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

    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

    二十四日建奴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

    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

    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

    总之一句话,史可法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但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南明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秦将军估计几日后可以驰援济南府?”

    颜继祖低头沉思片刻,抬头问秦浩明。

    他是文官,领兵实非所长,生平也没有什么骄人战绩。

    而秦浩明则不同,不说他的战绩,就是手下的天雄军将士俱是虎贲,顿让他安心不少。

    “三天内,不管情况如何,末将和颜大人一起驰援济南府,定不让您老失望便是。”

    秦浩明站起身“义薄云天”说道,同时又叮嘱颜继祖立马上书兵部,千万不可忘却。

    应该说,颜继祖是忐忑而来,尽兴离去。对秦浩明的映象与好感,无以复加。

    用临走前的话来说,仗义,国之栋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五节 基础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范家圩内有几棵古树,百年的古柏,几十年的榆树和香椿,它们都枝繁叶茂,似乎在守护着这座圩堡,见证着它的兴衰。

    可惜现在已经易主,暂时姓秦。

    秦浩明本身也没有一点缴获要交公的觉悟,私自悬腕提笔,横平竖直,一笔一画写了秦堡二字,命人装裱完挂之于府外。

    也不知他如此光明正大贪墨赃物的底气从何而来,将来又如何应付朝廷的清点?

    微风拂面,阳光煦暖。

    秦浩明枯坐在户外八角凉亭许久,面前摊着一张精美的宣纸,砚台内早已调磨好的墨渍隐隐有风干之势。

    秦浩明手中的毛笔高悬,思绪纷杂,久久不能落笔,神态中据是纠结。

    昨天的喧嚣已然随风而去,他是有组织的人,剿灭范家德州圩堡如此大事,自然要写塘报向上汇报。

    此次所得颇丰,建奴从大明各地抢来的粮食和范家本身囤积的粮食,合计有三千多石,足足三十五万斤。

    还有生铁、皮毛、硝石、棉布、盐巴等战略物资数万斤,五十料的漕船十二艘,较小的左帮船二十五艘。

    这些,秦浩明分两一毫都不想上交组织。可即使是瞒报、漏报,他们多多少少也要分一杯羹,为难啊!

    倒是范家在德州购置的三千多倾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