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梦时代-第10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到繁华的街上,萧奇看到了出租车停靠点标牌下,起码有二十多个人在等待,不少还是一家三口,但此时却还没有出租车过来。

    香港地方小,人口多,出租车也是经常供不应求啊。

    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内地也是这样,而且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一车难求的情况就更严重,所以后来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才会迅速的发展起来。

    不过在香港,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却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出租车和用户比例,比起内地更夸张。

    而香港政府也不可能无休止的发计程车牌照,否则交通拥堵就会很麻烦。

    管理这么一座城市,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还真是难啊!

    等一等!

    萧奇的脚步蓦的停了下来。

    未来在纽约、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就出现了一个公司……准确的说是一款软件应用,来解决这种问题啊!

    而且这款软件成就的公司,可是被誉为下一个有可能成为市值超1000亿美金的超级明星公司!!(未完待续……)

第二二七一章 下一个市值超1000亿美金的公司

    Uber!

    没错,就是美国加州旧金山的打车软件公司Uber。

    一开始Uber只是在旧金山运营,其运营模式可以说是先进,也可以说是奇葩。

    原因很简单,并不是说Uber没有自己的运营汽车团队,和别的司机们签约。

    而是在于Uber签约的那些司机和私家车,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运营资质。

    运营资质这个事情,相信大家都懂,那就是政府发给一家公司拍照,允许你有在公路上进行载客运营的资格,也就是出租车业务。

    没有这个运营资质的汽车,那都是不合法的。

    毕竟人家从政府手里购买一张拍照,可是少则二三十万美金,在纽约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一张拍照可是80多万美金!

    你没有花钱获得运营资质,就上前去和人家的出租车竞争,这叫什么?

    在华国就叫野的,完全的是要被警察抓的,而且要罚款扣车,处罚严重得很。

    但美国法律的一个奇葩之处就出来了,那就是他们默许私人载客,特别是在拥挤时间段和拥堵路段,更是提倡用这种方式来减少交通拥堵,减少能源浪费,为人们的出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至于怎么区分是顺道载客、怎么区分是恶意竞争,在美国法律上面却没有很明确的规定,甚至于美国的地方政府会刻意的回避这个问题。

    萧奇就知道,前世芝加哥的市长就公然号召民众使用Uber,完全的就占偏了位置。

    因为相比起城市超级大拥堵惹来的损失和麻烦,区区的私家车载客,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甚至于美国的车险规定,私人车辆不能用于商业载客用途。否则就会面临取消保险的惩罚。——但在实际生活中,哪家保险公司敢这么做,绝对会被所有的舆论给直接炮轰!因为在大家的心里,私人商业载客是一种很好的缓解交通、减少资源浪费的做法!

    因此保险公司也采取的是默许政策,即使是Uber发展到那么大的程度,也没见他们对上百万的Uber司机们的车子下手。

    Uber抓的就是这个漏洞!

    他们无论签约的高端订制叫车服务。比如宝马、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等等;还是一般的低廉叫车服务,司机都是普通人,不用你有资质。

    你只要通过了Uber公司的几项审核,签署了协议之后,就能加入Uber的阵营,开始在路上承载客户们赚钱。

    由于没有各种各样复杂的规费,就算加上了Uber20%的收费,低廉叫车服务价格也能比普通出租车便宜30%以上,最多时候能便宜50%以上!

    而且Uber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他们的软件系统能非常精确的调派车辆,基本上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3…5分钟左右车子就能到叫车用户的面前,能随时随地的满足用户们的需求,这就比招车服务要方便快捷太多了。——美国出租车不能电话预约招车,招车不能随时在路上运营,这又是一个奇葩的规定。

    凭借着这些个优势,Uber迅速的就攻陷了美国的一群超大城市。并且积极的在伦敦、柏林、巴黎等等地方运营,运营规模每六个月就要暴涨一倍。估值也迅速的增加着,到萧奇转世重生的时候,差不多他们的估值已经上了100亿美金。

    出于对Uber前景的看好,许多投行都超级热捧Uber,把他们誉为下一个市值将会达到1000亿的超新星公司!

    如果是Uber在华国,那肯定连开业的资格都没有。

    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异常拥堵的大城市里面,他们就有着强大的生存空间,不但市民们支持他们,政府的许多人也支持他们,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屡屡遭到处罚和起诉。最后却大部分都能顺利脱身,并且继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Uber的成功,不仅仅是模式新颖,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迎合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非常优秀的科技技术和管理方式,才得以保证他们成为世界第一打车软件,根本没有人能超越。

    别以为一个小小的打车软件没什么重要的,觉得它不过就是联系双方的APP,最多也就是支付系统绑定、身份认证等等,算不得多大的项目,在硅谷随便找几个程序员就能做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Uber的创始者们就是这么想的。

    在计算用车需求量、配比、定位等等方面,他们一开始用的就是GOOGLE的免费时间算法,结果计算出来的时间有超过3倍的误差,用户叫车之后居然要等10分钟甚至更久,大大的降低了时效性和便捷性,让用户的体验非常糟糕。

    为此Uber自己搭建了一个团队来开发自己的算法,请来了各方面的超级专家们,帮助设计和完善这种算法。

    核心要求就是怎么能把无数个移动的点,用最短的线串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在Uber软件上完美的体现。

    一开始这样的要求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浪费金钱和时间严重的,但只是经过短短的适应期之后,这种算法为Uber带来了大大的便利,而且随着越来越完善的数据输入、算法改进,预计的时间最后也越来越准确,司机们效率也越来越高。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核心算法之外,Uber还有另外两种精确算法。

    第一种是溢价算法,在它的帮助之下,Uber会根据早晚高峰段、拥挤程度等等,随时提高或者降低价格,从而促使更多的司机去载客,从而让用户们能迅速的离开。从而缓解掉这种交通拥挤。

    而与此同时,因为有溢价系统,Uber每次无论多少都只收20%的费用,那么在司机们来说,也就赚的钱更多了。

    不仅仅如此,为了鼓励司机们多用良好的态度去服务顾客。Uber还在溢价算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奖励模式,通过司机们的服务和表现,以及各种约束和规范的执行程度来评分,从而决定每个月司机们奖金的多少。

    这就又从另一个方向推动司机们的服务意识增强,让顾客们得到良好的体验,从而不但自己会继续使用Uber,还会推荐朋友来使用。

    用户们的增多,自然又会带动司机们的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司机们的服务意识就更好……如此的良性循环之下,Uber驰骋纵横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却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二个则是自动匹配算法。

    这个自动匹配,是用户发出订单之后,系统通过自动搜查,选择一个最靠近的司机前去,而不用用户发出订单之后。大家都去抢夺,这样的自动匹配算法。完全可以避免激烈的竞争,也能让司机们不用一天到晚都神经紧绷。

    司机们的精神好了,服务态度和质量自然就更好。

    除此之外,Uber的坚决不预约的模式,也很值得称道。

    预约过后忽然说不要车了,造成司机们的损失;或者司机们为了你这一趟车。损失了几个小时的载客时间和机会,自然也会转嫁成本到用户身上,这样费用反而会提高很多。

    更何况,Uber的计算系统非常发达,基本上车子3…5分钟就能到达。这样的情况下,还用得着预约吗?

    ……

    回想着Uber的成功之处,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萧奇顿时就有些心动了。

    在印象之中,Uber是在2009年成立的,一开始还不叫Uber,而且他们要到2010年才推出服务,萧奇完全就能抢先把这个公司做起来。

    Uber前世遇到的那些难题,大部分在萧奇面前完全就不是问题。

    比如说资金,开发一款产品的资金要求很多,Uber也是边上线运营边完善的,毕竟你上线了,看到效果了才有风投来投资。

    但萧奇还会缺钱吗?

    再比如说核心技术算法,Uber是长期摸索总结才做出那么几款算法的,但萧奇从一开始就知道,直接在硅谷和几个大学里面寻找专家出来,大笔的金钱砸下去,这种理念清楚的软件算法,很快就能成型运用。

    再比如说经营模式,以及怎么规避风险麻烦等等,萧奇也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好,况且他还有现在全美国前十大的律师行——马里奥律师事务所,足够支持他到处去打官司了。

    但唯独有一点,却是非常遗憾的。

    那就是Uber触动的利益方太多了,因为它会打破出租行业的垄断,对发放牌照的政府,对运营的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司机等等,都有损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它发展壮大后,遇到的起诉和限制那么多的原因。

    萧奇是一个华国人,人家教训起Uber来那就更加没有压力。

    因此,Uber注定是没办法萧奇一个人持有的,在发展壮大甚至上市之后,萧奇最多能拥有超过30%的公司股份,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其余的公司股份都要分给各大巨头们,让他们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也为Uber遮风挡雨。

    人多力量大嘛!(未完待续……)

    PS:最近Uber的麻烦很多啊,到处都是被约谈禁止的样子。不过,是非功过咱们只有等着看了,过几十年,就会知道它到底适不适合这边……

第二二七二章 初步策划

    想到就去做。

    等到回家之后,萧奇哄着李少芝和女儿睡熟之后,已经是晚上的11点,正好是加利福尼亚硅谷的早上7点。

    打电话过去,霍夫曼早已经起来,正在边看电视边享用早餐。

    “呵呵,我的朋友,请问你又有什么吩咐啊?”霍夫曼笑着接起电话道。

    他这段时间的心情不错,一方面是他和萧奇合作的那些公司,发展都非常的迅猛,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了这些成就,他已经俨然成了“硅谷风头之父”、“硅谷人脉之王”,许多迫切想要得到投资的创业者们,把他捧为了创业导师。

    被人追捧的滋味是很好的,特别是霍夫曼自己就很喜欢这样的天使投资人的感觉,所以最近他频频出现在各种聚会、晚宴、校园介绍会之中,过得滋润得很。

    “吩咐不敢当,我是又有一个好生意要照顾你了。”萧奇笑道。

    “你说!”霍夫曼精神一振。

    从以前他就被人称为天才,霍夫曼自己也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的。

    但每次别人夸奖他的时候,霍夫曼都有些害臊,比起奇思妙想不断的萧奇来说,他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别说开创了智能电子时代的DreamPad,就是萧奇主导的Airbnb、CoolGame、Foursquare、DreamDrive、美图分享……等等,哪一个不是惊才绝艳的构想?

    跟着萧奇做事儿,霍夫曼自己都已经获得了超过20亿美金的收入,如果算上未来预期,他起码能得到50亿美金以上的收益。

    谁不喜欢钱?

    霍夫曼就算不大肆的挥霍钱财,那也是喜欢包里的钱越来越多的。因为这就证明了他的成功。

    “我想做一个打车的软件……”

    萧奇就把Uber的一些核心理念完整的说了一遍,末了道:“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如果硬要做,那可是要经常打官司,陷入利益争夺的麻烦之中啊。”霍夫曼是聪明人,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当然他也看出了商机。“但如果真的能解决掉那些问题,这个生意可是能和Airbnb媲美啊!你是根据Airbnb的理念来设计Uber的吗?”

    “算是吧!”萧奇颌首道。

    实际上Uber的原版模型就是Airbnb!

    前世的Uber创始者,正是从Airbnb的成功火爆上得到了启发,才在出租车行业上做起了Uber。

    Airbnb是让普通居民来提供空闲的房屋供旅客们住,他们也没有运营牌照,也是属于抢夺酒店行业的生意,跟Uber抢夺出租车行业的生意一样。

    霍夫曼疑问道,“为什么要做这么牵涉甚广的生意?你不是很怕麻烦的吗?”

    萧奇道:“因为这个能赚钱,我的理由够不够?”

    “够!”

    霍夫曼笑了。

    的确。

    依照Airbnb的理念去做出租车行业。Uber要是做出来了,多的不敢说,欧美大城市一两百个,绝对能让它赚翻,到时候估值超过300亿美金是绰绰有余。

    有多少人一辈子能做出一个300亿美金的行当?

    能挣得一两百亿的身家,就足以让萧奇去投入了,毕竟霍夫曼现在看出来了,萧奇对于这些创意。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只要一想出来。就想要立刻去实践。

    因此他并不是想要制止萧奇,而是想问萧奇想清楚中间的困难之处没有。

    “放心吧,我不是还有一个马里奥律师事务所吗?以后有什么纷争,找他们也能好办事儿一些。”萧奇说道,“再说了,Uber触动的各国利益很多。我可不会那么傻,把股份握在手里,让别人来找茬。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是必须的。”

    “呵呵,没想到你也有放手股份的一天。”霍夫曼笑道,萧奇的“自私”性格。早就是名扬天下了。

    说笑了一阵,萧奇问道,“这件事情我交给你去筹备,具体需要挖什么专家,做什么算法,要有什么准备工作,我都会在最近几天给你把详细的计划书弄过来,能不能在半个月之内把架子搭起来?”

    “没问题。”

    霍夫曼和萧奇合作了不少时间了,当然知道“把架子搭起来”并不代表要把这些工作做完,而是做好前奏工作,剩下的则是交给专业的人。

    基本上到了那个时候,他的任务就结束得差不多了。

    资本主义社会有这点好处,那就是大家都爱钱,而且不以用知识赚钱为耻,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古怪的天才,只要给钱多,那就有很大的机会邀请到来效力。

    萧奇会缺钱吗?

    当然不会!

    所以这个班子是很好搭建的,只用霍夫曼找一群朋友,然后通过他们的介绍,去挑选最合适的人选,和他们商量好薪水待遇。

    同时霍夫曼还要在硅谷给他们租赁下办公的房子和用品,雇佣好保安、清洁等等人员,让他们一过来就能搭起架子开始办公。

    嗯,就这么简单。

    “你帮我把Uber注册一下,如果没人用这个名字,就它了吧。”萧奇道,“第一笔我准备投资5亿美金,等到他们把软件研发出来,测试完毕,我再投入10亿美金来进行推广。你这边也帮我准备一些市场营销的人才,到时候可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