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藏真-第10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黄山这种表现,却让韩孔雀兴奋起来,难道是黑熊的近亲?而黑熊的近亲又是什么?

    “这是国宝?这里怎么可能出现熊猫的遗体?”韩孔雀目瞪口呆的看着冰封着的大熊猫,有点不敢置信。

    “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已有800多万年的历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远比人类早,发现了大熊猫应该不奇怪吧?”木灵开口道。

    韩孔雀想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是不奇怪,不过在距今6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猫的发展到了它们种群的鼎盛时期,但是,它们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南部、中部、西部,向北直达今天的河@北境内,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群落’。

    和它同时代的动物,由于地质与气候的强烈簸动基本上都灭绝了,如剑齿象、剑齿虎都变成了化石,而大熊猫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大熊猫能够生存下来,主要因为它们在环境的变化中改变着自己,所以才没有从生物圈的链条上消失,从而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动物活化石。”

    这就是物竞天择,大熊猫适应了环境的变化,所以从北向南,一直迁移到了现代的热带地区,而不能适应环境的剑齿虎、剑齿象,却全都灭亡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万年冻肉

    “等等,等等,你们小心一点,我看这头熊猫比较怪异啊!”这个时候,韩孔雀阻止了想要把这头熊装入冰箱的几个人。

    “这是黑熊,或者说是始熊猫?”韩孔雀看着像是熊,又像是熊猫的动物,它应该不是熊猫,而是熊猫的祖先,始熊猫。

    “真是始熊猫?”木灵好奇的看着冰封里面的动物道。

    “你知道什么是始熊猫?”金妖在一边道。

    木灵白了一眼丈夫道:“平时看书的时间全都用来玩游戏了,多读点书就知道了。”

    此时韩孔雀道:“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猫最迟出现于晚中新世,它们的直系祖先是始熊猫,生活在炎热潮湿的森林里,看来这里原来真是炎热的雨淋地带,要不然,不可能出现始熊猫。”

    “其实有了始祖象已经证明这里在远古时代的气候环境了。”木灵道。

    韩孔雀点了点头道:“有了始熊猫的出现,就证明了,这里的气候环境已经开始变化了,根据已发现的化石研究分析,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就发现了始熊猫。

    不过,始熊猫这种大熊猫的祖先,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所以,这里有一段时间,是处在热带森林的边缘位置的。”

    “这东西还真像狗熊。”黄山道。

    “像什么像,我看到是想一头狐狸,怎么看都不想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金妖道。

    韩孔雀看着这头熊,也笑了,大熊猫其实也是熊类,而始熊猫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它的个体,还真就像是一只较肥胖的狐狸。

    国内之前就有发现,不过那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是一头距今400万年前的“始熊猫”化石,地质时代属上新世末。

    如果“始熊猫”被认为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只大熊猫,则大熊猫比中国土地上人类出现还要早。

    “像狐狸吗?我看他既不像是熊,也不像是狐狸,反而像是一只猫。”木灵道。

    韩孔雀此时也接口道:“这就对了,其实这东西的体型就是像猫,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却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既然的错误的,那么是怎么叫起来的?”金妖道。

    韩孔雀道:“说起来比较儿戏,听说这一‘错误的答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就这样‘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了。”

    “还真是够儿戏的。”黄山道。

    “名字虽然儿戏,不过它看了起来还真是有点可爱。”木灵看着像是睡着了一样的始熊猫道。

    “它可爱?你看看它的爪子,再看看它强壮的身体,这东西怎么也不能跟可爱沾边。”金妖道。

    “它还不如现在的大熊猫大呢!怎么就不能可爱了?”木灵道。

    “切,大熊猫就可爱了?”黄山也开口反驳道。

    尽管大熊猫看起来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依然“武艺高强”。

    现代的大熊猫们是继承了先祖始熊猫的凶猛性情,一旦被激怒就会勇猛还击。

    它们用自己的大掌去打击敌人,也会用健壮的身体去撞击敌人,豹和狼遇到强健的大熊猫也很害怕,只好绕道而行,所以,就算大熊猫都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可爱,就不要说始熊猫了。

    “不是只有我国有大熊猫吗?怎么这里也有?”黄山问道。

    韩孔雀道:“你也说了,我国有的是大熊猫,而这是始熊猫,始熊猫原来生活的地区包括了欧洲,出现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这东西比大熊猫要小啊!”黄山吧咂着嘴道。

    韩孔雀疑惑的看着这小子,他不会是饿了吧?但是怎么看他,都像是想要吃了这头熊。

    “欧洲也有始熊猫?”木灵好奇的问道。

    “有。”韩孔雀肯定的回答。

    别的韩孔雀不知道,韩孔雀知道一种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熊猫的旁支叫葛氏郊熊猫,就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中新世末期即灭绝。

    而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型只有现生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其化石被定名为大熊猫的小种。

    现在韩孔雀他们发现的这一头始熊猫,赢正向着大熊猫小种进化,这个过程持续了几百万年。

    比如小种大熊猫,它们又经历了约200万年,才开始向亚热带潮湿森林延伸,并取代始熊猫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四@川。

    以后大熊猫进一步适应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化石大熊猫武陵山亚种的体型仅比现生大熊猫小约1/8。

    到更新世晚期,化石大熊猫巴氏亚种的体型,又普遍的比现生大熊猫大约1/8,而且依赖竹子为生。

    这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在整个更新世,化石亚种大熊猫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布中国东部和南部,北至周口店,南至台湾岛及缅甸、越南、泰国北部。

    当时的大熊猫与剑齿虎、剑齿象以及首都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构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

    就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衰落,大部分动物灭绝,仅留下无数化石表明它们曾经存在。

    这个时候,北方的大熊猫绝迹,南方的大熊猫分布区也骤然缩小,进入历史的衰退期。

    而这里的这头始熊猫,肯定绝迹的更早,或者在这头始熊猫掉入冰窟之中不长时间,这里的始熊猫就灭绝了。

    刚才也说了,始熊猫是生活在热带森林边缘的,而保存下这头始熊猫的条件是冰封,而且是永远的冰封。

    所以,从这一头始熊猫就可以看出,它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气候剧烈变化的年代。

    到了现在,只有在中国演化的大熊猫存活下来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大熊猫,在进化的过程中都灭绝了,所以在动物进化史上,大熊猫是佼佼者,在生存竞争中,大熊猫是成功者。

    “这玩意保存的这么好,不知道它的熊掌还好不好吃?”处理了外面的大部分冰层,看着两只肥大的熊掌,黄山笑呵呵的道。

    “你还真行,始熊猫都想着吃了。”金妖不得不对黄山表示佩服,这小子是什么都敢想。

    “不是说这也是熊吗?是熊自然是要吃熊掌的。”黄山理所当然的道。

    韩孔雀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反正这是死的,等研究一下,就切下熊掌来蒸了吃。”

    “还真吃啊?”金妖看着韩孔雀,不知道老板跟着发什么疯。

    黄山得意的道:“活在当下知不知道?有没有文化?如果这是一头活着的黑熊,我总不能因为喜欢吃熊掌,就把它宰了,但是一只死了的家伙,就算它是珍贵的始熊猫,如果能吃,我也要把它吃了。”

    金妖还没说话,木灵就道:“说的对,自然是活的更重要,就算普通的黑熊不如这头始熊猫珍贵,但这毕竟是一头死物,不能跟活着的生命相比。”

    金妖不服的道:“问题是能不能吃?你们敢不敢吃?没听见说这东西有四百万年以上了?知道现在的僵尸肉储存了多少年?最多三四十年,而这玩意可是最少四百万年,就算没坏,你们敢吃?”

    “所以我不是在问老板吗?老板博学多才,他说能吃,我们就吃。”黄山看着韩孔雀道。

    韩孔雀苦笑了一声道:“你还真是好养活,不过,始熊猫的肉我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吃,但是,猛犸肉却是可以的。”

    “啊!”金妖惊讶的叫了起来。

    木灵也诧异的道:“猛犸肉能吃?”

    “虽然听说不好吃,而且很臭,但是真的能吃。”韩孔雀道。

    “很臭?猛犸肉有臭味?”黄山有点失望的道。

    “应该是没有保存好,所以才会发臭,不过历史上有人吃过,历史上记载,我国南北朝时,就有人曾吃过猛犸象的‘冻肉’。”韩孔雀道。

    “还真有人吃过?”金妖怀疑的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个我还能骗你?到了近代,在发现别列索夫卡象的同时,有人传闻,俄罗斯官员曾用其肉大宴宾客。”(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异想天开

    “这种万年冻肉难道是珍馐美味?居然还用来宴客?”木灵也膛目结舌的道。

    韩孔雀一摊手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原来发现的人,都说猛犸象的肉是臭的,但是你们闻到了臭味没有?”

    韩孔雀指了指一头刚刚挖掘出来的巨型猛犸象,这头猛犸象保存的也比较完整,不过,从它的腿型上看,它在掉落冰窟的时候,应该断了两条腿。

    因为它的体型太大,所以外面的冰块被全部剥离,所以露出来了里面的一部分身体,可近距离的韩孔雀等人,都没有闻到异味。

    据以前的发现者们说,猛犸象肉只有探险队的狗感兴趣,它的臭味令人无法忍受,但韩孔雀他们发现的这具猛犸象,很明显不是这样,因为他们闻不到臭味。

    “也许是因为没有切开。”最后木灵开口道。

    韩孔雀一想,也许还真是这个原因,毕竟猛犸象的体型太大了,就算西伯利亚的气候很冷,也不太可能立即冻住,而只要不弄速冻,这些庞大的猛犸象,就有可能腐烂。

    其实在自然环境之下,猛犸象不可能被速冻冷藏,毕竟,大自然的冰柜比不上现代科技。

    而缓慢冻结的肉,细胞内会出现结晶体,致使细胞爆裂,而水分尽失,这种肉是不能食用的。

    况且,要使巨大的猛犸象完全冰冻,必须在零下100℃,西伯利亚再冷也不可能有如此低温。

    所以,从外表看来很完整的猛犸象,实际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它的内脏已慢慢地腐烂了。

    倘若真有人吃过的话,大概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好奇心作祟,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斗胆尝试,只不过这次并没有为后人创出美食新路子。

    二是饥饿难当时采取的下策,即使是今天专吃珍禽异兽的老饕,对如此珍贵的“万年肉”,怕也只能敬而远之吧!

    “看来想要吃猛犸肉,还要等到我们的研究机构俘获了它们再说吧!”黄山叹息道。

    “你还真想吃猛犸象啊?”韩孔雀好笑的道。

    黄山道:“不要说猛犸象了,如果有可能,龙肉我都想要尝一尝,可惜没有啊!”

    韩孔雀乐了:“龙肉是没办法了,不过,如果是恐龙肉的话,也许还有可能。”

    “恐龙?我们发现的恐龙化石之中没有活性细胞了吧?”黄山最近跟着韩孔雀,可不是什么都不懂了,所以韩孔雀很难忽悠到他。

    韩孔雀道:“恐龙复活计划可不是进行了一天两天了,难道你不知道有人想要通过琥珀之中蚊子的血液,里面也许就有恐龙的基因链,还有,恐龙蛋之中,也有可能保存着活性细胞。”

    “还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黄山撇了撇嘴道。

    韩孔雀道:“如果真想吃,那么现在吃到也不算难,等会儿我弄一只鸡让你尝尝,这个跟恐龙肉的味道差不多。”

    “鸡?这么说我不是经常吃恐龙肉了?”黄山笑着道。

    韩孔雀道:“当然,你们恐怕不知道,鸡的DNA中,含有恐龙基因记忆,现在有科学家正在用鸡培育史前恐龙。”

    “还真是异想天开。”金妖道。

    “这个可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科学依据的。”韩孔雀笑着道。

    科技让这个世界多姿多彩,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越发强烈。

    而依赖于高端的科技之下,对未知的领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现在就有不少人,正在致力基于鸡体内DNA中包含的恐龙基因记忆,唤醒鸡的恐龙特征,培育出一种一半像恐龙、一半像鸡的动物“恐龙鸡”。

    进而未来培育出真正的史前恐龙,让这种史前灭绝物种重返地球。

    他们通过改变现代鸡体内在进化历程中,被抑制特征的蛋白质水平,从而恢复恐龙的多样化特征,例如:尾部、牙齿和前爪等。

    鸟类是恐龙的后代,因此从技术上,可以从恐龙的后代物种还原出恐龙。

    仅使用鸡体内的DNA,而不使用其他鸟类,是由于鸡的基因图已绘制出来,并且已对鸡进行了彻底深入的研究。

    “这些科学家还真敢想。”就连木灵也只能砸吧着小嘴感叹。

    “鸟类是恐龙的后代?不是说是始祖鸟的后代吗?”黄山此时反对道,而且他还做出了一副不要以为我没有上过学的样子,因为在小学课本上,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恐怕原来的教材是错误的,现在已经有人证明,始祖鸟不再是‘鸟类始祖’,应该属于早期恐爪龙。”韩孔雀笑着道。

    “教材错了?”黄山还真没有想到,韩孔雀居然能够这么说,教材都错了,那么耽误了多少孩子?

    “没办法,科学就是建立在无数猜想当中的,有的猜想错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像始祖鸟,整整戴了150年的‘鸟类始祖’的头衔,不过,现在这个光环已经被摘下了。”韩孔雀解释道。

    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