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藏真-第10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险队在这里发现了150座不同时期的古墓,但无一是成陵。

    第三个地点,是最为神秘和曲折的一个地点,也是令克拉维兹和美国媒体欣喜若狂的一个地点。

    2001年7月,探险队在途中偶然结识了一位76岁的牧羊人,他说自己接受父命,几十年来一直在看护一堵石墙,而石墙的背后,埋着一位重要人物。

    牧羊人一族已经在这个地点守护了40代,但为什么守在这里,也不是很清楚。

    这个地点,就是宾得尔山北面的乌格利格其贺里木,据《蒙古秘史》载,宾得尔山曾是成吉思汗祭祀、朝拜的地方,山上除了有蒙古400多个氏族的牌位外,还有用各种文字写成的碑文。

    所以,有传说认为,成吉思汗父亲的遗体就安葬在那里。

    探险队认为,这个墓穴群,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成陵!

    在牧羊人的指引下,探险队终于来到了这段石墙。

    它长达三四公里,全是由石头垒起来的。

    在石墙内的山脚下,他们找到了60座尚未被发掘的坟墓。

    通过对地面找到的瓷片进行年代分析,探险队发现,它们都与成吉思汗生活的年代相吻合。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克拉维兹向全世界宣布,他找到成吉思汗陵了!

    但是,克拉维兹他们却虎头蛇尾了,很快他们就撤退了,走的莫名其妙。

    有人说是被当地人赶跑了,也有人说是因为毒蛇出没,到底是什么原因,外人却说不清楚。

    不过,有一个事实却一直存在,那就是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出土,如果这里真的是成陵,那么为什么会没有人光顾?

    就算外蒙国怎么保护,也肯定挡不住盗墓贼的光顾,所以,这里没有人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所以,克拉维兹走了,但更多的人仍在试图找到解开成陵秘密的“钥匙”。

    其实,各国的考古界在寻找成陵上都有自己的优势:蒙古国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的优势在于史料,而日本和美国的优势在于资金充裕。

    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观。

    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他从20多个王国搜刮而来的无价珍宝,这些都是吸引私人考古队前赴后继的原因。

    所以,乌拉巴托附近上百公里范围之内,从来不缺少寻宝者,而且还有很多人带着高科技仪器。

    比如韩孔雀他们就遇到了一群人,这一群人动用了一大堆仪器,有的像是地雷探测器,有些是挂在脖子上不知名的黑盒子。

    这些人聚精会神地盯着仪表指数看,要不就倾听耳机里传来的声音,拨弄几个转钮或是开关。

    他们动用卫星摄像技术,照遍了一些可疑地区的每个角落,空照图密得跟马赛克一样,然后用经纬仪和距离测定仪进行田野调查。

    这些人调查的理论依据是,如果某地葬有成吉思汗,地表数据一定会有异常。

    但也有人认为,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河流可能改道,直接流过陵墓,于是一些专家也精确绘制了湖泊与河流的地图,寻找不正常的排水孔道。

    但是,这些人一直到现在仍没能迎来“见证奇迹的时刻”,他们发掘了两三百座古墓,但无一是成陵。

    韩孔雀也借助了一些现代技术,但是他却没有用到太多的仪器,所以他们一行人并不引人注目。

    所以,就算他们找到了克拉维兹他们当年挖掘的地方,也没有被人关注。

    韩孔雀就领着木灵、金妖和黄山,随意在走在山间草地上,有时候坐车,有时候下车行走。

    看他们的样子,谁也不会把他们跟寻宝者联系在一起。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韩孔雀他们一直在接近目标,却没有受到当地人的任何阻扰。

    “这里居然不是陵墓所在地。”转悠了半个月,最后韩孔雀苦笑着下了结论。

    “什么?这里不是陵墓所在地?”黄山瞪大了眼睛问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真真假假

    韩孔雀点了点头道:“应该不是陵墓所在地,不过,这里也不是跟陵墓完全没有关系,我想,这里应该是陵墓的入口。”

    “陵墓的入口?”木灵惊讶的看着韩孔雀,以为他在开玩笑。

    “对,不要看这片地方很大,但这里不是陵墓所在地,而只是一个迷惑人的入口,我想,当年下葬的位置应该是在这里,但是,陵墓却不在这里。”韩孔雀道。

    “地下通道?”黄山立即反映了过来。

    “这里太过明显了,以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怎么可能留下这样的破绽,让人找到他的陵墓?”韩孔雀道。

    墓陵的地点由一条两英里长的墙壁保护着,这么明显的特征,按照蒙@古的秘葬制度,怎么可能会这样做?

    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

    这里这么明显的一条石墙,加上被人看守,不让人随便进入,那还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所以,在克拉维兹他们挖掘的过程当中,墙壁中忽然涌出许多毒蛇,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这里本身就是陷阱。

    “现在我们怎么办?”木灵问道。

    韩孔雀道:“只能用笨办法,一点点的仔细研究,看看地下那一条通道是真正的通道,哪一条是假的,只有找到真正的通道,才能指明陵墓的方向。”

    韩孔雀也是无奈,他在这里转悠了半个月,见到了不少古墓,但是这些古墓不可能是成吉思汗陵,因为不管是格局,还是陪葬品,都配不上成吉思汗的地位。

    最后,从地下一些痕迹当中,韩孔雀发现了一些毁坏的通道,后来他仔细一找,却发现,这样的毁坏了的通道,在这一片几十公里的地下,居然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可以说到处都是。

    而最主要的还是,这里的通道,在韩孔雀的灵识之下,居然深入地下四百多米,这样景象,立即吓到了韩孔雀,因为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长时间的研究这里的地下通道,韩孔雀也不是没有一些发现,比如这里的陵墓,比如地下的通道。

    后来韩孔雀认定,其实地下的通道不是一个人工完成的,或者说,这下面纵横交错的通道,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或者说是人为制造的自然灾难形成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下面的工程就太宏伟了,想到成吉思汗崛起的历史并不长,所以,韩孔雀认为这里的通道是天然形成的才对,因为从时间上,和当时的元蒙国力上来说,他们都没有实力修建这样的工程。

    当然,这里也不可能全部是天然形成的,因为通过种种迹象表明,有的地方深入地下几百米,都是填充土。

    也就是说,有些地方,是人工填埋起来的,但是绝大部分地方,肯定是因为洪水淤积出来的。

    因为韩孔雀看到了很多冲击痕迹,草木、砂石、淤泥是地下的主旋律,也是有了这些东西,最后才在这里形成了一片平坦的草原。

    这里的陵墓不少,但它们分布的地方,都是天然的小山头,而山间的谷地,特别是那些通道附近,则有着人工修饰的痕迹,这些通道周围,到处充满了人工填埋的痕迹,所以这里应该是人工修筑之后,最后引来洪水冲积,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而这样一来,跟历史上的记载就吻合了,因为起辇谷在历史记载之中是不好走的,它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成吉思汗的车架曾经在这里被困住过。

    草原上陷住车架的地方,肯定是有水、泥泞的地方,所以这周围应该不缺水,也只有这样的自然环境,才能被引导着填埋一大片山谷。

    此时韩孔雀已经勾勒出这里的画面,在古代这里是分布着一座座小山头的山区谷地,小山头上掩埋了历代以来周围部落的首领。

    后来成吉思汗打算把这里作为自己的墓地,所以就在山谷之中修建出来了大量通道,而这些通道修建完成之后,就被填埋。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层层的通道不停的叠加,最后围绕着小山头形成了有着密密麻麻通道的迷宫。

    等到迷宫最终完工的时候,借着工程取土修建的水利工程,最后在雨季之中,把洪水引进了这里,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里最终被冲积成了平原,最后形成了草原。

    这个时候,谁也不会知道,在这片草原之下,埋藏着一座巨大的迷宫,而迷宫最终通向的地方,却被历史掩埋。

    等到成吉思汗死亡,又有一批人前来,挖开了地下迷宫的通道,把成吉思汗的遗体送进了他的墓葬。

    而王大妈丈夫的祖先,也就是刘敏的堂兄,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他在刘敏的掩护之下逃了出来。

    而因为这里根本不是成吉思汗陵的真实地点,所以一些元蒙贵族也没有被灭口,这恐怕才是刘敏能够幸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因为孛儿只斤家族,根本就不害怕他能够找到成吉思汗陵。

    所以,成吉思汗陵的入口就算被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要想挖出他的财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算韩孔雀有着准确探测地下四百米的本事,他也没法找到地下通道到底指向了哪里。

    是地下更深处,还是周围的几座山峰?

    不管最后指向哪里,韩孔雀都需要顺着通道走,因为周围的山峰太多,如果漫山遍野的寻找不知道埋在地下多深的古墓,那根本就是大海捞针。

    如果是地下更深处,那就更需要进入地下通道。

    其实韩孔雀更加倾向成吉思汗陵埋在周围的山峰之中,因为历史上有这方面的记载。

    有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经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树下静坐长思,而后忽然起立,对手下随从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

    南宋文人的笔记中也记载,成吉思汗当年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

    其遗体存放在一个独木棺里,所谓独木棺,是截取大树的一段,将中间掏空做成棺材。

    独木棺下葬后,墓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

    因为当时蒙古人没有肉身崇拜的传统,认为人的肉身来自于大自然,去世了也应该回归大自然,早日安葬,灵魂方可升天。

    因此,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银棺灵枢中,保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时的灵魂吸附物——白公驼顶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遗骸。

    而在传说之中,成吉思汗时代,传说在阿勒泰山中有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测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

    佐证之一是马可·波罗在他所着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

    当然,这是传说,就算真有这么一座大山,但是,是不是在阿勒泰山中就不一定了。

    传说之中真真假假,你要说全都是假的,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无风不起浪,所以,韩孔雀就要判断,哪些传说是真的,哪些传说是假的。

    比如起辇谷和大禁地这个已经被证实,比如,人工大山,这个可能是真的,比如万马践踏这个肯定是真的,但是,是不是为了掩藏埋藏的痕迹,就不一定了,因为韩孔雀认为,这是为了毁坏地下的通道。

    这一点在看到地下通道坍塌的痕迹,韩孔雀就有所怀疑了,因为下面的地下通道毁坏的太彻底了,这很可能是人为的。

    也许从开始建造的时候,成吉思汗就打算在他下葬之后,把所有通道全都毁坏,所以万马践踏一下,造成了地震,或者是其他精巧的机关,反正能够根据事先的安排,能够把通向成吉思汗陵墓的所有通道全都堵住。

    还有,元蒙的秘葬,肯定不是随便挖个坑,就把一截树桩子之中塞进的尸体掩埋。

    所以,传说之中成吉思汗的埋葬方法就比较可笑,这一点正好证明了,成吉思汗早有准备,也只有有一座修建完成了的陵墓,他才可以快速下葬,因为直接抬进去,封住陵墓就好了,这一点历代帝王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成吉思汗隐藏的更好罢了。

    所以,韩孔雀不怕麻烦,因为麻烦意味着他正在接近真像,所以在看到底下被毁的十分彻底的地下通道之后,韩孔雀知道他找对了地方。

    当然,这个时候,韩孔雀也知道,当年的克拉维兹肯定也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但是,他还是放弃了。

    也许那个时候克拉维兹没有意识到这里只是个通道,但是他确确实实找对了重点,只不过,他没有坚持下来。

    当年的克拉维兹就认为,这个墓地很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可是挖掘的时候,却非常的不顺利。

    一开始的时候,先是狂风大作,接下暴雨倾盆,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挖掘,克拉维兹的考古队在地下十米深处,遇到了一面石墙,而真正的倒霉,也是从这面石墙开始。(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巫师诅咒

    所以,当韩孔雀看到这面石墙的时候,心里也有了警惕。

    韩孔雀这也不是第一次见识帝王陵墓了,所以他知道,帝王陵墓之中,有着再多的恶毒设计也不稀奇。

    这里不要说出现毒蛇了,就算出现毒气韩孔雀都不奇怪,当然,韩孔雀也能够肯定,这里肯定有这种恶毒的设计,就算当年没有,经过了这么多年,这里也肯定积聚了一些毒气。

    这在千年古墓之中,实在是太过正常的情况了。

    在这一点上,克拉维兹算是给韩孔雀做出了榜样,所以他现在就有了准备。

    当年克拉维兹雇佣的工人在挖掘石墙的时候,忽然从墙缝中,涌出了不少剧毒的毒蛇,所以韩孔雀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

    由于韩孔雀他们人少,可以减小目标,所以在他找到了一处隐秘的地方之后,直接挖了一个小型盗洞。

    虽然韩孔雀从来没有盗过墓,也没有想要当盗墓贼,但是盗墓的本事他还是有的,只不过这次是他第二次实践。

    而第一次是在开@封的地下城,那里的情况可比这里复杂多了,毕竟那里是城中城,城垒城,那种复杂程度,可不是一些地下通道能够相比的。

    一条直径一米的盗洞,深入地下四百米的通道,韩孔雀他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挖了出来。

    韩孔雀不想重蹈克拉维兹的覆辙,所以他直接进入了最下面的通道,至于上面的通道,自然是能够避过就避过的好。

    现在韩孔雀的灵识越来越敏锐,此时他已经不止是能够感知到水源,他也能够感知到其他物质,所以,地下的情况,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作为人类当中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任何人都不能小看成吉思汗的权势,而有了权势,自然就会有无数奇人异事帮他做事。

    而这里,很明显就有那么一小捏人的首尾,这一点从上层那些蠕动的爬虫就可以看得出来。

    利用环境让一群蛇定居在一定范围实在是太容易了,不要说蛇了,蝎子、蜈蚣被吸引在一定区域,并且让它们在这里世代繁衍,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

    而韩孔雀又不是没有见过蛇窝,特别是在一些古墓之中,这样的蛇窝更加容易形成,所以在这里发现几处蛇窝,实在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