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藏真-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百年来,神秘的赵佗陵墓,一直是岭南最大的历史之谜,所有人从史书中,只知道赵佗死后,安葬在南越国的都城———番禺,但其具体地点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过去,羊城考古队根据汉代王陵,距离都城长安100余公里的线索,把寻找赵佗陵墓的眼光,放在离羊城几十公里的远郊山冈。

    而就在考古队的眼皮底下,在离汉代古番禺城仅1公里的象岗,发现第二代南越王墓。

    而发现了第二座南越王墓,其他陵墓就真的那么难找?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赵佗是第一代南越王,统治岭南近半个世纪,其势力和影响非常之大,从南越国宫署、王宫御苑等遗址以及他兴建的朝汉台、开掘的越王井等古迹,便能窥见一斑。

    有关赵佗的传说很多,最神秘的莫过于他的归宿之地。

    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寿终广州,据推算他寿过百岁,可算中国最长命的帝王。

    这是因为赵佗生前曾在多处建造坟墓,出殡当日,只见灵车四出城门,令人分不清孰真孰假。

    赵佗墓越神秘,人们对它的兴趣越大,越秀山上有马鞍冈,秦始皇曾因马鞍岗有“天子气”,派人开凿致地中“出血”,以后果然发生赵佗称王之事。

    晋人裴渊说赵佗墓在马鞍冈,若按此说,则赵佗发迹于斯又葬于斯。

    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说赵佗墓在禺山(今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城隍庙一带)。

    北宋初南海主簿郑熊的《番禺杂记》却载,赵佗墓在白云山菖蒲涧一带,据说菖蒲涧有一只石马,马舌上刻有一首诗:“山掩何年墓,川流几代人,远同金骠裹,近似石麒麟。”

    郑熊看了古诗,认为赵佗墓在此附近。

    宋人蔡如松则认为赵佗墓在越秀山下的悟性寺(又名万善寺,即今三元宫)。

    明清两代,张诩的《南海杂咏》、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均载:“自鸡笼岗(今燕塘)至天井(即越王台,在越秀山),连山接岭,皆称佗墓。”

    按此说,即从越秀山到白云山近10公里长的山脉都叫赵佗墓,可见赵佗生前摆下了**阵,使后人一直摸不着头脑。

    上述几说,从已取得的考古成果看,有些已基本被否定。

    如“禺山说”,昔日的禺山一带,今天已发现了南越宫署遗址(一说秦汉造船台)和南越国王宫御苑遗址,赵佗大抵不会安排自己葬在宫署、花园里面。

    又如鸡笼岗(今燕塘附近),这里虽有不少土丘,但随着近年城市建设发展,小山岗已被铲平,毫无痕迹。

    至于“白云山说”,羊城的考古工作者曾多次考察白云山,至今未发现过西汉前期的遗址和墓葬。

    赵佗墓到底,最有可能在哪里呢?

    越秀山!不少考古学者认同赵佗可能葬在越秀山的说法,这也符合古代的“马鞍冈”、“悟性寺”两说,理由主要有二。。

    第一,越秀山又称越王山,有“天子气”,赵佗生前喜欢此山,常至游览,死后安排自己长眠于此。

    第二,马鞍冈附近已发现赵昧墓,据研究表明南越国有“聚族而居,合族而葬”的制度,其孙子占了象岗山,赵佗在越秀山安葬,合乎逻辑。

    但推测归推测,在未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赵佗墓仍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赵佗墓一定比象岗山南越王墓大,文物更加丰富。

    这么一座古墓的价值,自然不是三四亿人民币可以买到的,不过,加上一些战舰,那就绝对能够换到韩孔雀的那些资料了。

    想到了赵佗墓的重要,韩孔雀叹了口气,这么一座大幕,他是绝对不能去跟羊城市政府抢的。

    羊城和彭城完全不同,彭城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那里可不缺历史名人,也不缺文化底蕴,而羊城则不同。

    羊城好不容易出了一位皇帝,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皇帝,如果韩孔雀把他的墓挖了,把东西运回魔都,那羊城人民肯定会恨不得把韩孔雀扒皮抽筋。

    徐加辰道:“你能给出准确的位置,但入口呢?越秀山可不小。”

    韩孔雀道:“这个还不行?其实古代的很多文献,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止是越秀山,从越秀山到白云山近10公里长的山脉都叫赵佗墓,这句话可不是笑话,赵佗当年在羊城周围四处修建陵墓,你以为他真的是在故布疑阵?”

    徐加辰看像韩孔雀:“你不是说笑吧?”

    “你以为呢?”韩孔雀道。

    “如果真有那么大的陵寝,那羊城那边可是发了。”徐加辰道。

    韩孔雀则是苦笑:“您老听说过崔炜这个人吗?”

    “唐人吧?《传奇》记载,崔炜在这个墓中,见到了数间‘垂金泥紫,饰以珠翠’的‘锦绣帏帐’,极其奢华,随后他遇见了四位身着古装的侍女,告诉他这是‘皇帝玄宫’,并给了他一颗宝珠,让他离去。

    崔炜出洞穴后到波斯商人处悄悄卖这颗宝珠,有一位‘老胡人’,问他:‘郎君得入南越王赵佗墓中来?不然者,不合得斯宝。’

    老胡人告诉崔炜,这是波斯国宝阳燧珠,西汉南越国年间流入岭南,后被赵佗殉葬,他给了崔炜一笔巨款买下宝珠,泛舟离去。”徐加辰淡淡的道。

    韩孔雀伸出大拇指道:“我们可是准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您老没做功课,就能知道这么多,你们这一代人,在大学里确实学到了东西,而不像现在的那些大学生,是那么的不学无术。”

    “拍马屁也没用,赵佗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他的陵墓,是你绝对不能染指的。”徐加辰道。

    韩孔雀摇头道:“你没听懂我的意思,其实我是很想染指,但我不敢。”

    这一段记载,给了韩孔雀很多启示,其他他早就猜出赵佗墓在什么地方,但他却不敢去挖。

    而且韩孔雀还相信,历代以来,肯定不止是他猜到了,就像孙权,他不可能只是仅凭传说,就派人去挖赵佗墓。

    如果没有目的,那他们找的地方也太准了。

    其实早就有人猜测,赵佗墓在唐代被盗墓贼光顾过,这其实是相当有道理的,最起码崔炜就算半个。(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八章皇帝深宫

    徐加辰道:“不敢?不敢也得把他找出来,赵佗这个人,不止是了解他的国人称颂他,而越人也把这个中原人赵佗当做自己的老祖宗!

    这么一位历史名人,如果真找到了他的墓,不止是能够增加羊城的历史底蕴,而且还能让越南人看看,他们的老祖宗是我们,所以就算在困难,我们也要把它发掘出来。”

    越南史学家黎嵩赞对赵佗歌功颂德,代表了绝大多数越南人的看法。

    他说:“赵武帝乘秦之乱,奄有岭表,都于番禺,与汉高祖各帝一方,有爱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慑乎蚕丛(安阳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结人心,教民耕种,国富兵强……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越南人把赵佗,当做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王朝赵朝的皇帝,开越南自称皇帝的先河。

    历代越南君主都使用皇帝的自称,跟中国的君主使用皇帝一样,越南是东亚除中国外,唯一使用中文皇帝称号的国家。

    赵佗在位期间,保持南越国的独立自主,自愿遵循南越人的风俗,披发易服,拉近跟越人的关系,同时传播中原的文化,开启南越民智,因而受到南越人的尊敬。

    可以说他在越南就是始皇帝,而他又比秦始皇在位的时间长的太多,加上作为首都的羊城,在当时也是经济鼎盛之地。

    所以,他有钱。有时间,这样的一位皇帝,开凿的陵墓再大,也不稀奇。

    韩孔雀叹息道:“崔炜这个人很具有传奇性,他是唐朝贞元年间的人,是前监察史崔向的儿子,在世间崔向善于作诗的名声很大,死在南海从事的任上。

    崔炜住在南海,待人坦荡,不理家产。崇尚行侠仗义的人。这样一个人,自然也不可能是平凡的人。”

    “那又怎么样?”徐加辰道。

    韩孔雀道:“不平凡的人,遇到的人和事自然也就不平凡了。”

    由于崔炜行侠仗义,所以不几年。家产全都用光。经常住在寺庙里。

    当时正是七月十五日。番禺县人大多都在庙里陈设珍肴异味,并在开元寺演杂技。

    崔炜窥看,见一要饭的老太太。跌倒碰翻了人家的酒缸。

    卖酒的人打她,计算损坏的价钱,仅一千钱,崔炜可怜她,脱下衣服作价替她赔偿,老太太没感谢就走了。

    另一天她又来了,告诉崔炜说:“谢谢你替我摆脱困境,我善于灸治肉瘤,现在我有一点越井冈的艾草送给你,每次遇上长肉瘤的人,只用象灯心那么粗一小缕,不光能给人治好病痛,还能使你得到美女。”

    崔炜笑着接了过来。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

    几天后,到海光寺游览,遇见一位老和尚耳朵上长了一个肉瘤,崔炜拿出艾草试着给他灸治,果然就象老太太说的那样,给他治好了。

    老和尚非常感激,对崔炜说:“贫僧没有什么酬谢你,只能唱诵佛经求神仙保佑你多福,这山下有一个任翁,家里非常有钱,也有这病,你要能给他治好,定有厚报,请让我写封信推荐你。”

    崔炜说:“好。”

    任翁一听,欢欣踊跃,以礼聘请非常恭敬,崔炜拿出艾草,一烧就好了。

    任翁对崔炜说:“感谢你治好了我的病痛,没什么优厚的酬谢,只有十万钱送给你,请悠闲舒缓地待几天,不要慌忙地离去。”

    崔炜于是就留在那里,崔炜喜欢音乐的美妙,听到主人的堂前有弹琴声,就问家童。

    家童说:“是主人的女儿弹的。”

    崔炜就把她的琴借来弹奏一番。女子暗中听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当时任翁家里供奉着一个叫“独脚神”的鬼,每隔三年,必须杀一个人祭祀它,今年时间已经迫近,却还没找到该杀的人。

    任翁突然变心,叫来他的儿子商议道:“门下这位客人既然不走,和我们又没血缘关系,可以拿他祭祀,我听说大恩尚且可以不报,何况他只给我治好了一点小病。”

    于是下令给鬼准备饭食,快到半夜时,打算杀掉崔炜,任翁暗中把崔炜那屋的门闩上了,而崔炜并未发觉。

    任翁的女儿暗中得知此事,偷偷地拿把刀,从窗缝间告诉崔炜:“我家供奉着一个鬼,今夜要杀你祭鬼,你可以用这刀打开窗户逃跑,不然,一会儿你就死了,这刀希望你也拿走,不要连累了我。”

    崔炜惊慌得出了一身冷汗,挥动着刀子带着艾草,砍断了窗格子跳了出去,拔开锁棍跑了。

    任翁很快就发觉了,率领十几个仆人,拿着刀举着火把追出六七里,差点赶上他。

    崔炜因为迷路,失足掉进一口大枯井中,追赶的人失去崔炜的踪迹而返。

    崔炜虽然掉到井里,因枯叶垫在下面而没有受伤,等到天亮一看,是一个大的洞穴,有一百多丈深,没法出去。

    坑的四边空阔光滑,能装下一千人,有条白蛇盘曲着,有几丈长,前边有一个石臼,岩石上有东西滴下来,象饴糖和蜂蜜,流进臼中,那蛇就喝掉。

    崔炜见那蛇与众不同,就叩头祷告说:“龙王,我不幸掉到这里,希望龙王可怜我,不要害我。”

    他喝掉剩下的那些,也就不觉得饥渴了。

    这时,他仔细看那蛇的嘴上,也长了一个肉瘤。

    崔炜感激蛇可怜他,想要为它灸治,怎奈没地方弄火。

    过了一会儿,从远处有火飘到洞里来,崔炜就点燃了艾草,开始给蛇灸治。

    那肉瘤应手掉到地上,蛇的饮食长期受到肉瘤的妨碍,等到除去,就感觉方便多了,于是蛇就吐出一颗直径一寸的大珍珠酬谢崔炜。

    崔炜没接受,对蛇说:“龙王能呼风唤雨,天气阴晴别人没法猜测,神色的变化由内心决定,行踪全由自己说了算,你一定能有办法救援陷入困苦之人,假如能赐一根大绳子作见面礼,使我能回到人世间,我将永生感激,铭刻在肌肤上。只求能回去,不想拥有宝物。”

    蛇就把大珠咽了下去,曲折爬行,象要到什么地方去。

    崔炜拜了再拜,并跨到蛇身上而去,没有经过洞口,只在洞中行走。

    走了几十里,洞里漆黑一片,只有蛇身上的光亮照亮四壁。

    行走之间,崔炜常见墙壁上画着古代男子,都戴着帽子束着腰带。

    最后触到一个石门,门上有金兽咬着的门环,里面明亮清晰。

    蛇低着头不进去,把崔炜放下来。

    崔炜以为已回到人世间了,就走进门,见到一间屋子,空阔有一百多步宽,洞的四壁,都凿成一间一间的屋子。

    正中间的几间里挂有锦绣的帷帐,垂挂着金色的饰物,紫色的墙壁,还用珍珠翡翠装饰着,闪耀就象明亮的星星连在一起。

    帐前有一个香炉,香炉上雕有蚊龙、鸾鸟、凤凰、龟蛇、鸾雀,都张着口喷出香烟,芳香浓密。

    旁边有个小水池,四壁是用金子砌的,池里有水银、水鸟等,水鸟都是用美玉雕成而浮在水银上。

    四壁下有床,都饰有犀角和象牙,床上有琴瑟、笙篁、鼗鼓、柷敔,不可胜数。

    崔炜仔细观看,乐器上的手迹还是新的,崔炜茫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仙人的洞府。

    良久,他拿过琴试着弹奏,四壁的门窗都打开了,有一位小婢女走出来笑着说:“蛇已把崔家郎君送来了!”

    她又跑了回去。一会儿,有四位女子,都梳着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穿着神仙的衣裳,对崔炜说:“为什么崔公子擅自来到皇帝深宫?”

    崔炜放下琴拜了再拜,四位女子也答拜,崔炜说:“既然是皇帝的深宫,那皇帝在哪?”

    回答道:“皇帝参加祝融的婚礼去了。”

    于是让崔炜坐在床上弹琴,崔炜弹了一曲《胡笳十八拍》。

    女子问:“这是什么曲子?”

    崔炜说:“这是《胡笳十八拍》。”

    女子说:“什么是《胡笳十八拍》?我们不知道。”

    崔炜说:“汉朝的蔡文姬是中郎将蔡邕的女儿,流落在胡地,等到回来,感叹在胡地的故事,就弹琴奏出一段,象胡地吹笳那种悲伤哽咽的声音。”

    四女子都喜悦地说:“真是一支新曲子。”

    于是让人酌酒劝酒,崔炜叩头,回家之意恳切。

    女子说:“崔公子既然来了,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何必匆忙!请暂且停留,羊城使者不久就来,你可以跟着他回去。”

    又对崔炜说:“皇帝已许田夫人作你的妻子,这就可以见她。”

    崔炜无法揣测事情的头绪,不敢对答,于是就让侍女叫田夫人,夫人不肯来,说:“没有得到皇帝的诏令,不敢见崔家郎君。”

    第二次叫她还是没来,女子对崔炜说:“田夫人即有美德又漂亮,举世无双,希望你善待她。这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田夫人就是齐王的女儿。”

    崔炜说:“齐王是什么人?”

    女子说:“齐王名讳横,以前汉朝初年齐国被灭他住到海岛上的那个人。”(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九章传说

    双倍月票确定了,从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