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从末世来-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法海寺里的和尚烧猪头肉非常在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有诗云:“初打春雷第一声,雨后春笋玉淋淋。买来配烧花猪头,不问厨娘问老僧。”赞的就是乾隆年间扬州第一个烧猪头拿手的老和尚。

    和尚烧猪头好像很有传统,朱自清在他的《扬州的夏日》里,也念念不忘扬州瘦西湖法海寺老和尚的烧猪头。法海寺最有名的白塔在寺院之北巍峨矗立,高耸入云,系在旧塔基上重建而成。

    塔形如锥,金瓶之下有宝盖,四周有缨络围绕,塔铃高悬,清风徐来,泠然有声。宝盖之下,为“十三天”,又名“十三层”,系佛家语。塔身中空,南向壶门内,原供有白衣大士像,今已不知所藏何物,门虽设而常关。

    法海寺白塔是按京城北海的白塔仿建,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塔身为砖石结构,外敷白垩,分三层,上层叫刹,中层是龛,均呈圆形,下层是塔基,为正方形。

    白塔属喇嘛塔,系藏传佛教喇嘛教寺院里的塔制,在瘦西湖中也仅作为点缀而已。塔高27。5米,外形轮廓线比北海白塔清瘦修长。

    白塔通体皆白,分为三层:下层为基座,座上有承托塔身的覆莲座与金刚圈。中层为龛室,形如古瓶,南面设眼光门,内供白衣大士像。

    上层为圆锥形塔刹,有13层瘦长的圆圈相轮,象征佛教‘十三天‘。刹顶置六角形宝盖,角悬风铃,上托铜质葫芦塔顶。

    白塔基座中央是砖雕束腰须弥座,八角四面,每面三龛,龛内雕刻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底层为方形台基,四周围有栏板。柱头皆雕石狮,形态各异。

    前置小台,台北及两侧皆筑阶梯,可以登人。光绪年间重修时,铺设石阶五十三级,象征善财童子拜观音的“五十三参”。

    正是:处处有象征,时时有暗示,造园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曾将北海塔和莲性寺塔进行对比,说:“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稳。”

    堂前柱上楹联为杭人唐云题书:别业临青甸;前轩枕大河。花南水北之堂右为积翠轩,轩内专营工艺纸扇。

    积翠轩轩前柱上有楹联:叠石通溪水;当轩暗绿筠。落款为:甲子重阳秦石鼓文笔法作篆,渔门王个簃年八十有八岁。

    积翠轩前建半青阁,阁门别致,为四瓣梅花型。廊柱上有程十发题书楹联:小院回廊春寂寂;碧桃红杏水潺潺。(未完待续……)

第八四七节  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阁临园中小溪河,溪西设红板桥。红板桥西筑“之”字厅,厅外种芍药,其半为芍厅。前为兰渚,后为苍筤馆。餐霞饮澄匾额两侧有联:好把深杯倾绿酒;直须平步上青云。

    和风霁月匾额两侧有联:引鹤徐行三径晓;约钓梅同醉一壶春。蝴蝶厅不知缘何命名,不见蝴蝶。蝴蝶厅大门两侧悬楹联:近岸维舟花欲语;开轩论茗客常来。为萧劳书题。

    餐霞饮澄匾额两侧有联:好把深杯倾绿酒;直须平步上青云。

    于白塔晴云旧址兴建了一座两进院落的庭园。主要由花南水北之堂、积翠轩、曲廊、半亭、林香榭三组建筑组成,“白塔睛云”园额由书法家赖少其题写。

    先后又对围绕景区的汀屿、小池、曲溪、土丘等建筑和修葺,基本上再实现了‘别业临青甸,前轩枕大河‘的水乡意境。

    说起“白塔晴云”,人们总会以为这处景点就是与五亭桥齐名的白塔。其实不然,这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是冈东第一景。

    乾隆二十二年,高御史开莲花埂新河抵平山堂,两岸都建有名园,北岸建有白塔晴云、石壁流淙、锦泉花屿三段。这座园林确实与白塔有关,它采用的是造园艺术手法的一种,即借景法。

    自法海寺西行,就是瘦西湖著名的二十四桥景区。二十四桥这个名称出自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自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关于“二十四桥”的解释,在扬州说法也非常多,比较正统的有三种:一种是特指一座桥叫二十四桥;另一种说法为实指扬州在宋代确实有二十四座桥,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里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二十四座桥的桥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泛指唐代扬州桥多。民间的传说是因为“古时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名。现在我们看到的二十四桥景区是根据《乾隆南巡盛典》中的二十四桥景区原图在原来的位置上恢复的。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钓原貌。

    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玲珑花界、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二十四桥等。晴云轩现在是一家超市,同时也经营餐饮业务。

    晴云轩匾额为李圣和隶书,门前柱上有楹联:湖中春水,半含晴云清能饮;桥下莲花,初绽新蕊秀可餐。

    上联描写春色,下联描写夏景。春水荡漾。晴云浮游,虹桥横卧,荷蕊绽放,由景及情,相互映衬,真是秀色可餐矣!玲珑花界在莲花桥以西,熙春台的南面,它以栽种芍药牡丹为特色。玲珑花界的“花”,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一枝独秀,那就是与洛阳牡丹齐名的芍药。

    玲珑花界虽是近年来恢复的旧景,其来历并不短,宋朝就有“牡丹,芍药”之说。欧阳修有过这样的诗句: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且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二十四桥又名芍药桥,若在春末夏初之时到扬州。就可以观赏到早在宋代就有“甲天下”之美誉的广陵芍药。蝶恋花广陵芍药阿蜜爱尔

    尽褪桃红映深柳,满园芍药。欲往重霄九。问君丝香哪里有,暮春又酿将离酒。艳火如荼妆粉羞,盛请余容,簪花亭中舞。醉了西施觅吕布,寻得贵妃笑白首。

    每至仲春,瘦西湖内的玲珑花界景区总是“繁华及春媚;红药当阶翻”。玲珑花界景区东起法海寺夹河。西至吟月茶社。旧时有广池,多植白莲,塘内玉花点点,莹珠滴滴,故名玲珑花界。

    如今此处有一石块。上刻歪歪扭扭四个大字“玲珑花界”,其简介道:此处遍栽扬州花——芍药,宋代即有“广陵芍药甲天下”的美誉。

    景区建有水榭,匾名由欧阳中石先生书写,其南北楹柱之上各有一副集句联。北面的集句联为:花柳含丹日;楼台绕曲池。

    红花绿柳,享受着融融阳光的沐浴;画楼琼台,感受着潺潺流水的呵护。这集句联的上下除了平仄非常协调、对仗极其工稳之外,词序的安排与动词的用法竟如此一致:

    明明是“丹日”映照“花柳”,却说成“花柳含丹日”;眼见着“曲池”环绕“楼台”,倒说是“楼台绕曲池”。

    花柳、楼台彼此惬意相映,丹日、曲池上下深情遥望,一“含”一“绕”,化静为动,充满生意,而“丹”字显现出阳光明丽的色彩,“曲”字又展露出流水婀娜的形态,身临此地,焉能不醉?

    此联上下句分别出自宋之问和卢照邻诗。名家诗句自然佳妙,而牵线将这两妙句联姻者,确为集句高手。集句联如此珠联璧合,真可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水榭南面楹柱上的集句联亦值得细读:红桃绿柳垂檐向;碧石青苔满树阴。伫足水榭之前,面对联句轻轻吟诵,慢慢欣赏,不亦快哉。

    再往前就是有名的观芍亭,匾额为郑板桥题书,楹联:“繁花及春媚,红药当阶翻”。这也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南朝?宋?鲍照《咏史诗》:“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下联出自南齐谢眺《直中书省诗》:“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红药,为芍药别称。

    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是望春楼、小李将军画本。他们完全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布局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新淡雅,完全体现了南方之秀。

    由五亭桥南侧沿湖西行,信步一段花径后,于湖的北折转角处有一组景点,其中之一便是望春楼。望春楼三字含义丰富,伫立于此既可望“熙春台”之楼,又可将瘦西湖之春收入眼帘。

    还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与迷人的春天亲密接触,因为这楼下南北两间分别为山庭、水院,山光水色荡漾室内,自然是春风满面,春意满楼。

    望春楼上层半为露台,可览园中秀景,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顶部可见天日。

    横匾“望春楼”是郑板桥墨迹,楹柱上悬挂书法名家尉天池的手书一联:才看早春莺出谷;更逢晴日柳含烟。这一副流水对原书于清代“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白塔晴云?半青阁”,为金棕亭所集。

    此上联出自唐韦庄七律《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之颈联:“才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夏燕巢梁。”集者改“见”为“看”;下联是唐代苏颋七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首联后一句:“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早春”有美景,“晴日”属良辰。“莺出谷”,娇声恰恰,切合山庭;“柳含烟”,绿阴浓浓,对应水院。这副联也是一副互文巧对,联语前后照应,互相补充,上下交融,为我们描摹出了一幅早春莺柳图,更何况这图画上还衬有天籁之声——黄莺的鸣叫呢。

    赏其联,观此景,怡彼情,不知此后又将有多少游客沉醉其中,乐不思归也。

    望春楼之西为“小李将军画本轩”,两层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其轩面东三楹,五架梁,四面廊,设有美人靠。东面加抱厦,突出门厅。面西,中为方窗,外悬郑板桥墨迹“小李将军画本”匾。

    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这一对父子虽然不曾带过兵,却都有将军的封号和待遇。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大画家,此父子二人常以石青和石绿颜料渲染画面,令山石树木多姿而青翠,并于山石之轮廓处勾以金粉线,共同开创了华国唐代金碧山水画派。

    所谓“花为画本,月是诗源”。取名小李将军画本是指此地的景色和小李将军的山水画画意十分相近。或许意为临摹小李将军画本,不若来此临摹二十四桥景区的绮丽风光。

    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曾任江都令,后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字希俊,擅长青绿山水,兼善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

    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透过扇形窗户观赏对面熙春台金碧辉煌的廓影,可以联想起盛唐艺术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象。

    此处悬有篆书对联一副:万井楼台疑绣画;千家山郭静朝晖。

    上联出于唐李山甫《寒食诗》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下联摘自杜甫《秋兴八首》其中之一的首联“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绣画,指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

    吟诵这副集句联,只觉意象鲜明,境界开阔。放眼望去,沐浴在清晨阳光之下的万井千家,与其中的玉楼琼台、远山近郭组合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人在画中,如梦如幻,似入仙境,难以别舍。

    基石诗曰:二十四桥凭栏望,一湖春水尽空濛。和风漫拂桃花雨,燕雀轻飞杨柳风。古刹悠扬钟声远,栖灵缥缈紫雾笼。将军画本今何在,处处分明画图中。(未完待续……)

第八四八节  粉红童话纯白少女

    考拉和颜沉鱼从廿四桥景区的东岸北行过一座石桥,这里统称为万花园景区。不远处有一院落,那就是静香书屋,是为了纪念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而建。

    静香书屋是个半开放式庭院,东南北三面围以高墙,黛瓦粉墙。西面敞开向瘦西湖,对岸沿湖长廊成为借景对象。大门朝南,上嵌砖额“静香书屋”钱塘金农题。院中凿池,院北建屋。

    书屋坐北朝南,是三间开的单檐歇山青砖瓦房,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檐下“静香书屋”四字集自金农漆书,其特点是体形瘦长,横粗竖细,撇钩飘逸。墨色乌黑,犹如漆成,故称漆书。

    正门两侧的对联为八怪另一名人郑板桥所题:飞塔云霄半,书斋竹树中。屋前有宽廊,前筑临水平台。室内窗明几净,陈设古朴典雅。

    书房内,松竹梅的木雕罩格,条几上供桌屏、花瓶,书桌上置文房四宝,多宝架上摆放线装古书,圆桌上一盘围棋,令人停足其间,仔细把玩,余味无穷。

    院内一泓池水居中,有满池的荷花与睡莲。清浅池塘,天光云影,湖水与园外水体联通。池西有芦苇数丛,蒹葭苍苍,古朴辽远。

    这里围以黛脊粉墙,建筑多以“半制”取胜。即舫是半舫,入口月洞门背面为半亭,北边出口月洞口旁的美人靠也仅有一半。一个个的“半”,以廊、墙或遮或掩,或放或收,打破对称规整,显得轻灵活泼。

    书屋前有荷塘一方,一艘石舫半入水中。画舫仅半舫,好似一艘停泊的游船。额曰“莳玉”,语出晋书列传,“阳雍标莳玉之祉”,宣扬孝道,好有好报。

    半舫两侧为篆书集句联:山月映石室。春星带草堂。上联为王维诗句,下联为杜甫诗句,读此联,让人顿生登舫远行的冲动。

    一条短廊连接石舫与静香书屋,近书屋处,廊间有“天然桥”,白石桥栏,桥廊悬有楹联:天上碧桃和露重,门前荷叶与桥齐。

    立意宽阔高洁。一如静香,清幽致远。

    半舫东南隅有一组黄石假山叠起,巉岩峭壁,高低错落,山顶有亭,下檐八角,上檐四角,名“半山亭”。与书屋南北呼应,亭联曰:月来满池水。云起一龟山。

    金农作为扬州八怪之首,诗、文、书、画无所不精。虽在晚年方始作画,但就连郑板桥也称誉道:“若论画坛稳基人,还让杭郡金冬心”。

    因金农工于画梅,人称“冻萼一枝”,故院中随处可见腊梅、春梅;书屋、家具、栏杆上亦雕刻着梅花。就连院门的造型亦是梅花。有丽梅,必有静香,故以之名屋。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冬日里若能在此踏雪寻梅,或许也是最浪漫的吧。静香书屋原是“水竹居”其中一景。早年已毁,现已成为瘦西湖东岸自成一格的景点。

    从静香书屋南返须臾,然后折往东北,便到了洛春堂。洛春堂原系平山堂旧名胜,早已毁圮,扩建瘦西湖万花园时被移用。洛春堂大门两侧悬有楹联:黄昏花影二分月;细雨春林一半烟。

    在静香书屋东南隅,有一组建于低矮山坞中的独立庭院,环境幽静,建筑风格素雅恬淡。在修篁茂竹的掩映中,门厅西向,朝西向的主厅与北向厢房及一组折廊组成完整的庭院。

    院内正中凿曲池,池上架平桥,池水碧波清澈,游鱼可数。庭院内外,广植牡丹、芍药、翠竹等花木;池畔廊边,有透漏空灵的湖石两峰,苍古的叠石映衬出花卉的艳丽,颇具情味。

    洛春堂正厅单檐歇山,面南三楹,似乎是公园的小办公点。中挂洛春堂匾额,堂檐抱柱悬挂楹联:风前月下妖娆态;天上人间富贵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