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从末世来-第7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现代艺术馆,人们可以欣赏到十九世纪以前丹麦和法国的油画和雕塑。部分古埃及艺术品是从其它博物馆长期借来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为博物馆提供了大部分法国油画。在新嘉士伯基金会的财力支持下,新的艺术品每年不断地被补充到博物馆。

    傍晚时分溜达在哥本哈根街头,十分惬意。远处的市政厅。过马路就是华国大饭店,好像是个川菜云落记得。长长的走廊对面的建筑,上面还有雕像。花店,最让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在这个浪漫之城开一间花店是不是幸福至极。

    又回到了这里。四海市饭店和MAX。天色渐晚~有意思的酒吧涂鸦。鬣狗么。因为晚上8点有顿米其林二星在等着云落和安初遇,决定简单去步行街转转先。哥本哈根大学。周围有不少学生们骑着自行车就出来了。规模不是很大,只有教室没有宿舍的样子。

    哥本哈根大学的门口。前面是圆塔啦。从下面仰视还是相当有气势的。在圆塔顶部俯瞰哥本哈根全景。在圆塔上游览的人们,这里的票价25DKK每人呢。很漂亮的感觉吧。因为有人太热情,装了两层的栅栏。美景如画。

    圆塔是克里斯钦四世国王的一个杰作,他当时致力于把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变成北欧地区最美丽和最举足轻重的一个大都市。处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克里斯钦四世国王在丹麦历史上的地位无人能比,他为哥本哈根留下的胜迹比比皆是且令人称道。

    克里斯钦四世国王执政初期就规划了哥本哈根城市新区克里斯钦港及其周围的许多建筑物和城堡。而这些城堡和建筑物今天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在为哥本哈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这些建筑和城堡包括:茹森堡、证券交易所以及远在北西兰岛的菲特烈堡宫。

    圆塔教堂位于一个古老的拉丁派建筑群中间,是这些建筑物中最不能忽略的一个。圆塔教堂与相邻的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和圣母教堂(VorFrueKirke)一起,构成了哥本哈根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当初,在为附近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建造教堂的时候。

    克里斯钦四世国王认为,只是建造一个简单的钟楼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又亲自设计了这座高出一截的、带有螺旋式斜顶的圆塔。圆塔于1637年破土动工。建成于1642年。而先于圆塔被设计规划的教堂本身直到1656年才告竣工。

    傍晚的哥本哈根又一种壮美。圆塔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圆塔和教堂钟楼。外形粗短的圆塔配以每隔一刻钟报时一次的红顶伏卧式教堂钟楼,互为衬托、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克里斯钦四世国王在建筑设计方面的高深造诣。

    圆塔既为教堂的正门,又被用做天文观测台。同时还是建造在巨大的教堂顶楼的大学图书馆的入口。登上圆塔顶楼,可以俯视哥本哈根全城风光,美不胜收。夕阳西下几时回,一曲新词酒一杯。最爱这张照片了,特别有感。

    由于众多游客带来的噪音,圆塔于1861年结束了其作为天文观测台的使命。发生于1728年的哥本哈根大火毁坏了教堂和图书馆的一部分。圆塔由于质地坚硬。幸免于火灾。小行星5505用来纪念圆塔;在丹麦,建筑的高度常与园塔的高度做比较。

    1716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访问哥本哈根时曾与其皇后卡特林娜登上塔顶。圆塔里面的钟表。这个是圆塔的建筑模型。精致的金酒杯和后面大大的克里斯蒂安葡萄酒囊。当年作为天文台的工具吧。回到了步行街的商店,皇家瓷器,好美的盘子。

    夜晚的步行街,静美而漂亮。从步行街溜达到国王广场附近的地铁站,一想身上还拿着不少东西,还是找了个土耳其哥们开的出租直奔晚上的主打,米其林二星餐厅——天竺葵。装修风格很自然。

    由于是提前一天预定的。根本没有位置,好心的BOSS听说云落和安初遇是华国来的给云落和安初遇安排了吧台。很正式的菜单哦。还有饮料,每一杯都不一样,用于清除味蕾上的味道。前菜。能看出什么是能吃的否,这是分子料理。

    两个夹心球沾着小碗里的酱,有螃蟹的香味。来个俯拍。这做的还能再精细点吗?不菲的价格对应的是美食的芭蕾,有2种套餐可选,差3道菜。配的酒和水的价格也不同。两块萝卜及黄瓜口味物体。松脆可口。透着一股甜味。

    食材又是谷物,能吃的是两片黄色叶子。站着白色酱料。超级精细的一道菜。来个特写。小小的三角状物体里包裹着N样食材。一个吃下去那是非常美味。餐厅的前台。继续刷下限。黑色煤球状物体可食用。勺子里的酱料也很美味。

    考究的烛台,这气氛也是醉了。被邀请到后厨参观,云落觉得一晚上吃饭的客人和厨师人数差不多。很棒的汤,彩蛋造型?右边的大哥正在摆盘,据云落观察一道菜最少十几分钟。这次的食物终于变成了两个,黑色物体都可以食用。

    鹿角状物体是类似巧克力的东西。黑色是带着海鲜夹心的脆饼,可以占着酱料吃。精细美味、蘸起来。吃完了,剩下一堆石子。感觉很清爽的果汁。刚才后厨摆盘的菜。能吃的是绿色部分。爽口的薄荷黄瓜冰酱。

    这道菜真心是人间美味。夹心的食材,外软里甜。继续剩下一堆石子。继续清理味蕾。北欧一带的树莓比较多哦。主食之一,小面包。咸的。吃起来口感很好。蘸酱吃起来很好吃。说实在的喝水都快喝饱了。

    这顿饭其实还很值得。小莎拉上来了。还是那么精致。来个特写。继续拉近角度。有个叉子对比一下,大家就知道啦。味蕾清洗。主食。哥们的手艺不错。小羊排呢。配土豆,味道不错,不过还是有点膻气。

    真是美食的芭蕾,舌尖的丹麦。哈哈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在云落看来,丹麦也是。一杯接一杯。饭后甜点呢。冰淇淋都带树叶。下面是厚厚的奶油。看,大厅一共没几桌客人。倒咖啡的女侍应。

    现磨咖啡呀,像不像围棋盒子。各种糖和器皿是不是特别有爱。巧克力。绿色的。红色的是软糖,树枝状物体。满满一大杯香浓咖啡呢。红色的是另一种糖果。这一次美食体验堪称完美。给餐具们来个合影。远处就是体育场。

    咖啡自斟自饮,onenightincph晚安,哥本哈根。随后会在实用公路附上天竺葵的菜单哦,第一个再会是再次回到哥本哈根,心头有一些喜悦,第二个再会就是再会了。哥本哈根,难免有一丝伤感。早晨在酒店楼道里眺望哥本哈根。

    不错的早餐呢,师傅给做的煎蛋。fields北极熊哦。地铁,也是有工作人员的。在这个人力成本极高的国家。窗子多么明亮,还是忘了怎么换乘做反了方向。汗,有好心的工作大叔提醒。反方向做了三站回掉头开回来了。无人驾驶就是牛啊。

    路边的建筑很漂亮,还有河流呢。多么现代的阳台啊。到了国王广场出来溜达,路边的街头艺人。真是想起了那一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战锤商店,这一地模型,虎啊。

    进来转转,东西真不少呢。《战锤40;000》(Warhammer40;000。又俗称为Warhammer40K或简称40K)是一款由英国游戏公司“游戏工坊”(GamesWorkshop)制作的桌上战棋游戏,以其反乌托邦式太空科幻背景而受到玩家的好评。

    该游戏初版于1987年,2014年已更新至第七版。游戏包括了大量形态各异的种族,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并糅合了浓重科幻魔幻色彩。在这一背景下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游戏。在作为系列主干的桌游中,玩家主要使用25~32毫米底盘的微缩模型。

    参照规则书及圣典进行游戏。除此之外,基于同背景的还有多种桌上游戏、电子游戏、小说、漫画、广播剧及电影。《战锤40;000》的世界观以银河系为舞台,建立在哥特式的科学幻想设定之上。游戏最受欢迎的核心元素是星际战士——未来版的幻想骑士。

    破败衰落的跨星系人类帝国中的精英战士。人家这才叫桌游啊。华国的都弱爆了。《战锤40;000》是一套具有浓郁哥特风格的微缩模型战争游戏,由英国游戏公司“游戏工坊”(GamesWorkshop。简称GW)制作并发行。

    该游戏初版于1987年,时至今日已经发展至第七版并一直在更新,同时还衍生出无数的周边产品,包括多种游戏,小说,漫画以及同人作品等等。《战锤40;000》以无尽的战争为主题。天马行空的军事幻想再加上宏大的背景设定和黑暗肃杀的世界观。

    吸引了全世界的爱好者投入其中。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演变,《战锤40;000》不再单单是一款游戏,它已经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潮流。玩家将扮演以帝皇名义而战的指挥官,或是蚕食人类帝国版图的异形,或是背叛人类的邪恶异端。

    又或是强大可怕的恶魔。并指挥麾下的军队战胜敌人,完成使命。游戏中多使用代表各种士兵和战车的微缩模型,遵循既定的规则,通过掷骰子的点数来进行兵棋推演。游戏的胜负取决于战术和运气。

    《战锤40;000》在姊妹版《战锤》(WarhammerFantasy)的基础上添加了科学幻想元素,但两者的世界观多有区别,并不存在时间轴上的先后关系。相比之下,《战锤40;000》有着少量模型即可成军,行动自由和武器先进等优点。

    进来的时候正看见一个小男孩来买模型,眼神里充满期待和无限的羡慕,天下的孩子都一样呢。真怀念小时候啊。继续往步行街溜达,去采购一些小东西。街头烧烤,这是闹哪样。哥本哈根允许这样的?阳光明媚的步行街。

    又见圆塔。天空中有不少fe这天蓝的。六月继续。在步行街赶上皇家卫队前往阿美琳堡的队伍,超级牛啊。像盛大的游行一样。演奏的真的很棒。貌似卫队冬天是蓝黑搭配,夏天是红色上衣了。也够热的。

    有好多游人都追着大部队前往王宫方向,超级赞。也有不少驻足观看的。这个警察大哥常年在这里出没。今天还赶上电视台来现场呢,还在摄像机前露了一脸。哈哈。来丹麦两次看了两次皇家卫队,哈哈。因为是第二次看来,所以这次没有看完全场。

    向弗雷德里克五世国王致敬。湛蓝的天空,只有北欧才有吧。大理石教堂Marmorkirken位于阿玛琳堡王宫广场西面。大理石教堂正式的名字应该是弗里德里克教堂,是丹麦最大的圆顶教堂。1749年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皇族统治丹麦三百周年开始兴建。

    因经费的原因,百多年之后的1894年才竣工。围绕教堂四周的底座和上层栏杆上装饰有共32座雕像,都是圣经中的人物和著名的神职人员。教堂内部呈圆形,高大的拱顶直径有30米,高40米。

    拱顶上装饰有12幅描绘耶稣十二使徒的天顶画。大理石教堂TheMarbleChurch,丹麦语:Marmorkirken也叫佛瑞德里克教堂Frederik‘sChurch,丹麦语:FrederiksKirke。大理石教堂位于哥本哈根市丹麦王宫广场对面,是丹麦最大的圆顶教堂。(未完待续……)

第一二三三节  静寂

    与阿美琳堡宫隔道相望,是由阿美琳堡的设计者—尼古拉伊格维德NicolaiEigtved建造的教堂。由于大量使用了丹麦及挪威出产的大理石,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大理石教堂”。大理石教堂拥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Scandinavia地区教堂最大的圆顶。

    其直径达到了31米。圆顶被安置在12根圆柱之中。这一设计灵感很可能是来自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sBasilica。大理石教堂是丹麦少数的几个圆顶教堂之一,在全国规模最大。当您步入教堂,您会惊叹于屋内巨大的圆顶。

    圆顶直径30米,上面绘有耶稣的12个使徒的画像。大理石教堂与阿美琳堡王宫混为一体,互相衬托,给哥本哈根增色不少。现在,教堂试图成为一座现代城市教堂,因此这座教堂每天都是向公众开放的。

    而且,这里还是哥本哈根很多新人举行婚礼的理想场所。步入教堂,惊叹于屋内巨大的圆顶,圆顶直径30米,上面绘有耶稣的12个使徒的画像,教堂整个内部的装饰与绘画庄重、大气、威严、高贵,充满神圣与崇高的感觉。

    在里面,你会觉得自己的渺小,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多出,静静地欣赏和领略宗教的不朽、庄严与神圣。在教堂外围的建筑顶部,有很多高大的人物雕塑,为教堂增添了不少的庄严与华贵,使得建筑更加地具有美感和历史的沧桑感。

    教堂与皇宫的整体布局对称而和谐,使这一片建筑充满了皇家气派与氛围。教堂所选用的石材大部分都是采自芬兰和挪威的大理石;所以便被称做“大理石教堂”。建造这座大教堂的初衷是为了纪念奥尔登堡Oldenburg皇族统治丹麦300周年1479─1779。

    现在的奥尔登堡Oldenburg是德国西北部的一座城市,在下萨克森州境内。它位于该州西部。洪特河畔,介于不来梅和荷兰城市格罗宁根之间,是下萨克森州的第四大城市。奥尔登堡1108年首见于史籍。

    12世纪初为伯爵领地,1345年建市。在历史上曾是奥尔登堡伯国的首府,是德意志境内的一个邦。从该邦的统治家族中产生了北欧的奥尔登堡王朝。建造这座大教堂的初衷是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皇族统治丹麦300周年。

    但工程1779年奠基后,因资金不足。到一百多年后的1894年才得以竣工。大理石教堂是丹麦少数的几个圆顶教堂之一,在全国规模最大。该教堂最初是由建筑师尼克莱艾基特福德NicolaiEigtved于1740年设计。

    为纪念奥尔登堡皇族统治丹麦三百周年而兴建。教堂奠基仪式由佛瑞德里克五世FrederickV国王主持于1749年举行的,但是工程因为资金的短缺和建筑师艾基特福德于1754年的去世,使得建筑停滞。

    最初的设计方案也最终被丢弃。于是,这座教堂的建设工作一直没能正式开始,工程进度上的停滞以致于就这样让尚处于废墟的工地保留了近150年之久。现在云落和安初遇所看到的这座教堂是由费迪南德迈尔达赫FerdinandMeldahl设计。

    真是怀念那凉爽的天气呢。这个蓝天值得云落和安初遇执着。爱马仕的美女。茫茫人海中的偶遇,还给云落讲了个背后的围巾里天堂的故事,哈哈。据说她们税后月收入大概25000左右,不置可否。步行街表店的二楼。坚决要去机场买,这里好贵。

    最爱的HUGOBOSSHAY,这是个什么商店有如此的魅力?让北欧人民排大队。百年老店——步行街的乔治杰生。创始人乔治杰生于1866年出生在哥本哈根北郊村庄一个铁匠的家中,他14岁当金匠学徒,热衷于雕塑与陶艺。

    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后如愿成为雕塑家。后来,乔治杰生到意大利与法国游学,体验到艺术与生活结合带来的震撼:原来一件首饰甚至一只汤匙都可以展现雕塑之美。1904年,成为银雕工艺家的乔治杰生在哥本哈根开设了一间工作室。

    制作的珠宝、刀叉和银雕器皿一经推出即受到热烈的欢迎。乔治杰生银器作品的美丽与非凡品质。吸引了无数的目光,其成就得到世界的认可。在1925年、1929年与1935年的巴黎、巴塞罗那和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

    乔治杰生均荣获大奖;1932年。他成为唯一一位在英国“金匠礼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