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万界大穿越-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易和一个身材颀长,头戴紫金冠,身穿八卦袍的老道士并肩走在山间。

    老道士道号“栖日”,隐居终南山修行。

    几个小时前,林易从青海一路飞遁至长安,虽然有太虚幻境遮掩动静,未曾引起普通人的注意,却还是让近在咫尺的栖日道人有所感应。

    两人见面之后,栖日道人邀请林易入山做客,林易正想了解一下地球修行界的现状,便答应了下来。

    栖日道人的洞府很简朴,除却石床、石桌、石椅外什么都没有。

    外面景色倒是很好,位于一座山谷内,古木耸立,藤蔓密布,还有一个明净的小湖,各种珍奇异兽出没。

    远处,道观很多,缭绕雾气,有仙鹤在飞舞,有灵猿在欢跳,格外的出世。

    只是有阵法笼罩,普通人难见。

    谈及修行界的现状后,栖日道人明言,东方修行界因为天地灵气的衰竭,大都躲在洞天福地中苟延残喘,勉强延续道统。

    倒是最近的十多年,天地灵气有所恢复,各门各派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却也未曾引发太大的变化。

    西方修行界吸收信仰念力修行,在灵气未曾复苏之前,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一晃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林易与老道士谈论道法,各有所得。

    林易也知道了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五年之前,有九龙拉棺从天而降,这是一件震动东、西方修行界的大事,栖日道人也正是因此而出关。

    …………

    朝霞灿灿,山林中雾霭流动,被晨曦照耀的红彤彤,而后五色纷呈,一片安祥。

    “不愧为道教圣土,难怪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朝圣。”林易感叹道。

    道教祖山,云蒸霞蔚,有莫名神辉笼罩,走在这里身心宁静,有一种奇异的力量在山中流淌。

    终南山中有很多人隐居,林易在另一个地球上,身体未曾患病的时候,常去终南山中旅游,也曾遇到过。

    只是他们大都谢绝游客打扰,故而没有多做了解。

    林易神念扫过,同样在见到了不少隐居的人。

    这些人过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深居简出,为了出世寻找一种心灵的安宁,他们情愿隐居山中,都为凡人。

    林易一路来到了终南山北麓,一块巨石出现在前方,上面刻有三个古字:楼观台。

    他调整心态,带着一种朝圣、问道的心,向着前方走去。

    恍惚间,林易听到了诵经声。他停下了脚步,一动不动,静静地站着,聆听到了上古的道音。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林易听到了上古讲经的声音,穿越时空而至,一个老人盘坐石台上,正在讲经传道。

    他凝视着着那团模糊而朦胧的身影,那是一个上古道身,正在著书撰文。

    故老相传,老子西行,曾进陕西,在终南山讲道,留下《道德经》两部,而那个地方就是楼观台。

    道教祖地,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楼观台又名说经台,那个模糊的道身无喜无忧,无为出世,就在那里诵经,所讲一切似与己无关。

    林易静静的听着,他到终南山中,正是为此而来。

    不多时,道台上的模糊身影已经讲道完毕,取出另一部经,并未诵出,赠与了一人,就此消失。

    林易在一块青石上盘坐了下来,开始认真明悟与思索,刚才所见的老子道身周围,有一条条道的痕迹显现,印刻在了他的心中。

    一天一夜,林易一动未动,又过去两日两夜后,他才睁开眼睛,头顶上飞出了一朵混沌庆云,三个身影从中走了下来,法力、气息,一模一样。

    一气化三清!

    这是林易非常向往的秘术,能多出三个自我,而非简单的身外化身那么简单,有繁奥莫名的妙用。

    “难,难,难!”林易轻叹道,两个身影散去,只留下了真身与一个不散的道身,他一时间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对着讲经台的方向施了一礼后,林易转身离开。

    老子不是太上道祖,道德天尊也不是太上道祖。

    道祖先天地而生,独立不改,超脱万劫,化生诸天。为万道之先,万仙之祖,万圣之师。

    人所能见的,皆为道祖化身。

    …………

    离开了终南山之后,林易以道身南下,遍访各大道门,真身则一路往藏区而去。

    地球之上的机缘,如果过昆仑山成仙谷排第一,终南山老子讲经台排第二,那么灵山则是当仁不让的第三。

    林易真身此行,为的便是寻找开启灵山的钥匙。

    一路前行,海拔越来越高,天穹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无比的湛蓝,如蓝宝石一样晶莹。偶有白云飘过,洁净无暇,就在头顶上方,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

    林易踏入这片高原之后,并没有深入,只是在藏区边缘的古寺遗址中仔细寻找。

    他走过了大片大片的无人区,见到了许多破败的古庙,有的早就已成为了废墟,只是始终未曾有所收获。

    另一边,林易的道身在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等道教胜地,均有所得。

    藏区边缘,林易在路过一座石山时,又见到了一座古庙废墟。

    他用神念扫过,发现古寺遗址中残留着一股微弱的力量,不能尽窥。

    林易向古寺遗址走去,忽然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窥视。

    “嗖!”

    一道紫光闪过,没入了石山内。

    林易一步迈出,就登山了百余米高的石山,目光注视着一碗口大的石洞,那里有一座巴掌高的小石佛,半堵在洞口。

    石洞很干燥,也很圆润,显然是常有动物进出,都给磨的发亮了,小石佛半堵在洞口旁,可以遮风挡雨。

    “骨碌碌……”

    洞中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些怕怕的,又有些好奇,滴溜溜地转动。

    “出来吧,我不会伤害你。”林易用神念传递自己的善意。

    石洞中的小东西慢慢的探出头来,扑闪着一双大眼,伸出一对小爪子朝着林易拜了拜,小心翼翼的立在洞口。

第267章 宋书……浩

    这个小东西高有一尺,如果加上蓬松的大尾巴,则有两尺。浑身跟紫水晶一样透亮,精致的过分,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把,十分漂亮。

    一双眼睛像是两颗黑宝石,而且很大,可怜兮兮地眨巴着,扑闪着光芒。

    林易观察后确认,这是一只松鼠,而且修行有成,至少也已经迈入了二阶。

    “小东西,愿意跟我走吗?”林易用神念问道。

    说着,他还取出了一颗清香扑鼻,通体赤红的灵果,放在了洞口。

    小松鼠的鼻翼抽动,一副想要却又不敢拿的模样。

    “给你。”林易将灵果递了过去。

    小松鼠立刻用双爪抱住,一脸满足的神情。

    林易打量着洞口的那尊小石佛,试着拎了一下,竟然出奇的重。

    这个雕刻粗糙,不过巴掌高的小石佛,竟然有千斤重,常人根本不可能拿起来。

    他盘坐在了洞口,几经尝试后,终于将神念探入了石佛内部,见到了几个金光灿灿的古字,为古梵文,如几尊佛陀盘坐!

    “找到了。”林易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小松鼠见此,同样傻笑了起来。

    这个小东西天生无忧无虑,赤子童心。

    林易取出了从昆仑山中获得的神痕紫金塔,同样放在了洞口,然后用神念说:“我用这座塔,和你交换这座小石佛,怎么样?”

    小松鼠凑到近前仰着头看紫塔,比它高了一大截,全都紫光熠熠,相映成趣。

    它用力搬动塔身,结果累的满头大汗,一屁墩坐在了地上,脸色发窘,竟然搬不动。

    林易“哈哈”一笑,又取出了一个造型精美的银白色镯子,伸手一指,镯子缩小,套在了小松鼠的一只前爪上。

    小松鼠吓了一大跳,但看到前爪上的银色镯子后,又乐了起来。

    “来,跟着我做。先将你的心神全部集中在这个镯子上,然后打开空间,将紫塔收起来……”

    林易一步步的指点着小松鼠使用法器。

    这个镯子叫做乾坤镯,是他的使用过的渡劫法器。

    其中有阴阳之气,或镇之以静,使之以动,随心禁制;或二生三、三生万物,衍化万法;又或者追本溯源,重置根基,归于混沌。

    祭炼乾坤镯的乾坤五芒星相神禁,以阴阳二气为基础,演化四象五行,少阳为木,太阳为火,少阴为金,太阴为水,阴阳均衡为土。

    五行变化,庚金成风,乙木化雷,而得风雷水火土,是为五芒,彼此之间相生相克,变化无穷。

    又是神痕紫金塔,又是乾坤镯,林易付出了这么多,自然是想收服这只小松鼠。

    走出昆仑山后,见到了一个相似的地球后,他深埋在心底的记忆都浮现了出来。

    在没有得病,住进医院之前,林易曾经养过一只松鼠。

    地球上的松鼠几乎没有紫色的,除非极个别变异的拥有那么一点淡色,而这只却跟紫钻一样晶莹,浑身每一根柔顺的毛都在闪烁紫光。

    除了这些原因外,能在灵气枯竭的地球,修炼到二阶,这只小松鼠的资质也是最顶级。

    这是一只在天地所不容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一只逆天小妖!

    交易完成之后,小松鼠兴奋的蹦蹦跳跳,通灵的它能够感应得到,自己得到东西有多么不凡。

    一会儿后,小松鼠扯了扯林易的衣角,怯怯的邀请他一起走,似乎要去干什么。

    林易跟随小松鼠下山,进入了一道巨大的裂缝。七转八拐,前行了几十米后,他看到了一只巨大的龙头,与神话里的真龙一模一样!

    这是大地下的一条祖根,化成了龙形,显出一个石质的龙头,不过已经枯死了,意味着这条地脉失去了灵性。

    真龙的嘴前,有一个破烂的小瓦罐,里面有少量晶莹的液体,飘出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小松鼠跑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搬了起来,举给林易喝,不过自己却不争气得咽了一口口水。

    林易拿起小瓦罐,闻了闻露出异色,这是地脉灵乳。不过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

    林易笑着摇了摇头,将瓦罐还给了小松鼠。

    “我不需要。”

    林易以神念进行交流,这只紫色的小松鼠口不能言,但神识表达还算清晰。

    当林易问起它的来历时,小松鼠指了指不远处是一个石洞,那里有一具小小的骸骨。

    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林易的脑海中,他看到一只凶禽俯冲而下,一只松鼠护住住幼崽拼命地逃,结果依然遭受了重创,最终只能叼起一只逃进地缝中,来到这里。

    没过多久,受伤的松鼠便死去了,幼崽乱爬,是在龙首下舔滴落的地乳长大的。

    “愿意和我走吗?”林易再次询问道。

    这只紫水晶般的松鼠一怔,它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对这里充满眷恋。

    走出地洞,来到石山上后,看着那破败的古庙,它不知该如何选择。

    “算了,你就在这里好好地修行吧。”

    林易说完后,作势就要离开。

    “嗖!”

    紫色的小东西跟上前,抓住了他的裤脚,仰着头,小模样可怜巴巴的,它心中虽然不舍,但还是决定离去。

    林易将小东西母亲的骸骨收敛,安葬在了太虚洞天的祖神山之中。

    “以后,你就作我的三弟子,就叫宋书……浩吧。”

    紫色的小松鼠听了后,迷惑不解,但还是很开心,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林易带着小松鼠离开了藏区,一路往蜀山而去。

    至于破译小石佛中的古梵文这件事情,自然有道身出面。

    …………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神秀,有万千气象。

    所谓蜀山,就是峨眉附近一带山脉的统称。这里古木参天,云断桥连,涧深谷幽,万壑飞流,水声潺潺。

    林易带着小松鼠在峨眉山边沿地带左转右转,最后进入一片上古法阵中,走进了一座巨大的山脉。

    眼前所见诸峰,直上直下,每一座都如一柄长剑,傲立苍穹下,每一座山都有一股锐气!

    这就是真正的蜀山,山峰都如剑,有一种惊天动地的气势,像是要刺破云霄。

    山中有剑修一脉传承,林易也没有去打扰,径直往一座耸入云霄的山峰而去。

    这座山峰陡峭的连飞鸟都不能立足,直上直下,像是一把天剑插在大地上,散发出一股无比凌厉的杀意,远远的就能感应到。

    此地剑气极盛,铿锵作响,仿佛有千万天剑在齐鸣,响彻天地间!

第268章 大弟子,登灵山

    靠近山峰后,只见上面寸草不生,光滑如剑体,无形的杀气化成了有形之质,斩人神魂。

    林易想将小松鼠收入太虚洞天中,但是小东西死死的揪着他的衣角,执意要同行,小心肝“扑腾、扑腾”跳的厉害,一副豁出去送死的样子。

    “不要怕。”

    林易笑着安慰道,他摸了摸紫色小东西的头,脑后浮现无极道轮,垂落道道混沌气,将师徒两个都笼罩了起来。

    “铮、铮……”

    林易刚迈出登山的第一步,顿时就有万剑齐鸣,斩破云霄,神芒蔽日。

    他脚下不停,施展遁法穿行在剑芒的缝隙中,避开一道又一道凌厉的剑气,快速向着山顶走去。

    登上峰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湖泊,澄清透亮,发出千丝万缕的剑光,像是埋有一柄绝世仙剑。

    湖边有几株古松,扎根湖畔,树龄不知多少,像几条老龙盘绕,擎天古桠苍劲,展向天空。

    在一株古树下,有一张石桌,依据一块岩石凿刻而成,如卧牛横陈,古拙自然。桌上有三块古玉,色泽暗淡,蒙尘数以千年,有鸟篆刻录在上。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林易静止不动,这里有一种强大的剑意,无坚不摧,直斩元神。

    他知道这个仙剑天池,是古仙赤松子洗剑之地,悟道之地,留有先贤遗泽。

    《列仙传》中有记载:“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

    《淮南子·齐俗》中也说,“赤松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这些足可以说明,赤松子是上古年间最为有名的修行者,身份与道行皆高的恐怖,无人能度其深浅。

    无尽岁月过去了,赤松子留下的剑意依旧强的可怕。

    好在这位先贤心怀仁慈,此地虽有剑气纵横,但却化尽了杀戮气,不是毁灭性的,不然世上难有人可以接近。

    林易没有轻举妄动,他盘坐了下来,认真体悟,揣摩赤松子的无上剑道,化作道痕铭刻在了无极道轮上。

    剑修,主攻伐,一剑既出,万里山河皆破,无物可挡!

    到了一定境界之后,剑不再局限于有形之质,一草一木,甚至一尘一沙都可为天剑,动辄可劈裂山海。

    一粒尘化剑可填瀚海,一株草化剑可斩下日月星辰来。

    万物皆可为剑,最终聚在一起,所用只有一剑。

    十剑、百剑、千剑、万剑……最终所用的只是“一”。

    一粒尘来填海,一株草斩日月星辰。

    这是赤松子的道,剑只是其形而已!

    林易默坐,认真揣摩,以心来体悟,而不是只学其形、记其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