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界大召唤系统-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众人愕然。

    “诸位好意,卓傲心领,不过此事关乎我明教百年大计,不得有任何失误,若非不得已,本座也不想冒此奇险!杨逍、蝠王,你二人不必回光明顶,直接前往荆襄,主持教众,蜀中一下,立刻准备接应名叫大军出川,占据荆襄之地!”卓傲沉声道。

    先取蜀中,再取荆襄,将蒙古一分为二,然后在逐步蚕食江东之地,立下霸业之基,这便是明教这一年来经过不断完善所总结出来的大方针。

    眼见卓傲竟有如此奇物,再加上卓傲的身手,众人也不再劝,躬身领命之后,在小昭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迅速离开。

    等众人走后,卓傲这一次也没有选择以骏马或者轻功赶路,而是直接带着竹蜻蜓,一路向北飞窜,他要跟朝廷抢时间,争取在赵敏有下一步动作之前,将蒙古皇帝给干掉,那样一来,无论赵敏有什么针对明教的阴谋诡计,一样没用,这也是卓傲目前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

    竹蜻蜓完全放开,时速大概在八百公里左右,东海到大都,不到半天就抵达了,没有撤掉隐形披风,卓傲直接飞进了皇宫。

    刺杀蒙古皇帝,对旁人来说,可能千难万难,但对于卓傲来说,却再简单不过,只需要找到皇帝的所在,然后来那么一刀,再飘然退走就可以了,皇宫中的那些高手,以卓傲的修为加上隐形披风的帮助,可以无声无息间突破。

    当卓傲抵达皇宫时,蒙古皇帝正在正殿之中大肆表扬赵敏,此次一举将六大派近乎全歼,令汉人武林元气大伤,各地镇压叛军的军队进展也更加顺利,作为一手促成此事的赵敏,皇帝自是不吝褒奖,此刻赵敏并不在大都,正准备着手进一步将江湖上的反对势力连根拔起,一切奖赏,都由汝阳王来接受。

    也许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大臣们也是纷纷恭贺,朝堂气氛热烈,一道尖锐的破空声,就在这时响起,众人下意识的回头看去,看到的,也只是一缕寒光,然后,满堂寂静,只有鲜血喷溅的声音为原本辉煌庄严地大殿填上了一股诡异恐怖的气氛,原本热闹的朝堂,在一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只有一具具尸体倒地的声音。

    隐形披风的遮掩下,卓傲对于自己一把纸牌,就将整个蒙古朝堂连皇帝带满朝文武一锅烩了,十分满意,这样一来,蒙古应该会乱上一阵吧。

    卓傲出手太快,结束的也太快,当皇宫侍卫感觉到不对,闯进皇宫的时候,卓傲已经远在千里之外。

    十天后,武当山下,正准备指挥大军强攻武当,将这在江湖中,占据着举重若轻地位的武林泰斗连根拔起的时候,突然接到大都传来的八百里加急。

    “什么?”赵敏看着手中的加急密信,猛地站起来,眼中带着不可思议的神色。

    “君主,怎么了?”玄冥二老上前,疑惑的看向赵敏。

    “没什么!”赵敏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眼武当山,犹豫片刻后道:“传令下去,撤兵!”

    皇帝,连同满朝文武在朝会上被人杀了个干净,甚至皇宫侍卫连对手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赵敏真希望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有人在跟自己开玩笑,只是她更清楚,没有人敢跟自己开这种玩笑,目前当务之急,是先稳定军心,然后跟兄长王保保尽快汇合,北上返回京师,尽量在天下彻底大乱之前,将大都一带控制在自己手中,至于武林、江湖,现在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是。”心中疑惑,但没人敢问。

    武当山上,正在观察敌情的张无忌看着原本一副准备强攻样子的蒙古大军,突然之间开始退兵,不由惊愕,连忙将这个消息告诉张三丰。

    “蒙古大军突然撤离,必然有大事发生,无忌,你立刻派些精明的弟子下山打探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张三丰也是一脸疑惑。

    “是,师公。”张无忌点点头,半月前那场营救最终以失败告终,六大派几乎全军覆没,武当自宋远桥以下,几乎尽数折损在那场战斗中,张无忌侥幸救出了周芷若和莫声谷出来,一路逃回武当,眼下武当山,二代弟子几乎死绝,莫声谷也在那一战中身受重伤,如今还在养伤,三代弟子中,宋青书也跟宋远桥一起战死在那场战斗中,除了张三丰和莫声谷之外,也只有张无忌一人比较出色,挑起了大梁。

    “唉!”看着张无忌离去的背影,张三丰轻轻一叹,武当是他一手建起来的,如今眼看武当遭逢大难,说不难过那是假的,不过张三丰如今已有百岁高龄,一生经历太多,如今武当二代弟子近乎全军覆没,三代弟子未能长成,所以他也只能站出来,主持大局。

    一天后,张无忌带着两名弟子回来,脸上带着兴奋道:“师公,蒙古完了。”

    “什么?”张三丰不解的看着张无忌。

    “半个月前,朝廷朝会之上,有人暗中潜入大殿,无声无息间,杀光了皇帝和满朝文武,现在,蒙古人已经自顾不暇,各地蒙古大将开始为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

    “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本事?”张三丰诧异道,那可是朝廷的皇宫,不说有重兵把守,单是藏在皇宫中的那些高手,就是他也没把握闯进去,更何况还要杀掉满朝文武,就算真的做到了,也别想活着出来。

    “不知道。”张无忌摇了摇头,也有些茫然:“师公,您说会不会是卓师?”

    “谁知道呢?”张三丰摇了摇头,这种事情,就算是卓傲也做不到吧。

    “无忌,看着吧,用不了多久,事情就会真相大白,通知所有武当弟子,这段时间,都留在武当,没有得到允许,任何人不得下山。”

    “是。”

第二十四章 争天下

    随着六大派的元气大伤,江湖势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蹶不振,但蒙古一方,也因为皇帝还有满朝文武的离奇死亡,陷入权利的角逐之中,皇帝死了不要紧,再立一个就是了,但满朝文武一死,让蒙古高层顿时处于一个权利的真空带,各方领兵将领没有了上司,相互之间,又是平级,谁也不服谁,按照蒙古人的习性,开始为了权利的争夺,而陷入相互之间的攻伐之中。

    一时间,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各方蒙古将领为了获得最终的权利果实,开始大肆征伐,本就凋零的民生,变得更加凄惨,再加上六大派的沉寂,这个时候,明教突然强势崛起,不到一月的时间里,尽占川蜀之地,而后脚步不停,明教都统徐达亲率两万明教精锐,自长江顺流而下,直入荆襄腹地,战舰驶入汉水,在光明左使杨逍和青翼蝠王的接应下,一举攻破襄阳。

    这个时候,驻守在荆襄一带的蒙古守军才反应过来,连忙驰援襄樊,想要趁明教立足未穏之际,将明教赶出襄阳。

    而这是,张定边、常遇春、赵普胜三人各率一路兵马,趁着蒙古军兵围襄阳,后方空虚之际,三路齐出,以席卷之势,在武当派的协助下,一举攻破长沙、武陵、零陵、桂阳等三十六座县城,加上襄阳,竟是在旬月之内,让荆襄之地丢失大半,三路大军破城之后,也不停留,自有人来接手这些攻占县城的政务,出榜安民,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直取围在襄阳附近的蒙古军。

    蒙古军首尾难顾之时,徐达却带着人马自襄阳出兵,中心开花,彻底打乱蒙古军的阵脚,四路大军将蒙古在襄阳的守军杀的七零八落,最终在襄阳城下顺利会师。

    从明教起义开始,到四路大军顺利会师襄阳,前后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明教已经成功占据了天下最富庶的两州之地,明教声势,自此被推向一个巅峰,同时,也给受战火荼毒的汉人百姓打了一剂强心剂。

    随着明教起义成功,就像一个信号一般,整个神州大地,不堪继续忍受蒙古人欺压的百姓不断揭竿而起,起义军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让原本还陷入内斗的蒙古人顿时蒙了,他们竟被一群汉人农夫,给赶的狼狈鼠窜,有心反抗,但一时的镇压之后,换来的,却是更激烈的反扑,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义军的行列。

    “教主,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我明教声势如日中天,属下以为,我明教是时候再进一步了,臣斗胆,请教主登基大宝,以正我明教之威名,号令群雄。”襄阳,往日的城主府如今已经被改成明教的议事堂,议事堂下,白眉鹰王一脸激动的说道。

    就算在此前做了一年的策划和部署,也没想到事情进展的会如此顺利。

    “鹰王,你太乐观了。”卓傲摇了摇头道:“有没有想过称帝的后果?”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白眉鹰王理所当然的道,明教是第一支起兵反元的义军,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卓傲称帝,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这种想法的,在明教之中,可有不少。

    “打天下可不是江湖厮杀。”摇了摇头,卓傲将目光看向下方的刘基道:“伯温,你来说。”

    “是,教主。”刘伯温站出来,微笑着看向白眉鹰王道:“鹰王可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教主此时称帝,恐怕等待我们的,不是号令天下,而是群雄群起而攻。”

    “他们敢!”鹰王瞪眼道。

    “有何不敢?”刘伯温摇了摇头,叹道:“这是争天下,而不是江湖争利,我教虽然强大,但还远远不足以达到压制群雄的地步,一旦教主称帝,群雄岂能心服?要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事关江山社稷,谁又甘愿拱手相让?”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鹰王摇了摇头,他虽然能独当一面,但那是指江湖,放到天下,鹰王的目光还没有那么远。

    “很简单。”卓傲微笑道:“高筑城墙,广积粮草,招纳四方流民,兴修水利,休养生息,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我们再出手,摘取果实。”

    “这……我明教向来行事光明磊落,此举,是否与我明教教义不合……”白眉鹰王皱眉道。

    “鹰王,这是在打天下,不是江湖斗狠,难道非要让我明教弟子流血伤亡,才行吗?”周颠道人摇了摇头。

    卓傲和刘伯温对视一眼,摇摇头,默契的没有再多说,如今明教虽然势大,但江湖气太重,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善才行。

    接下来的两年里,天下烽烟四起,战火遍地,而明教所控制的巴蜀、荆襄却是一派安静祥和,仿佛人间乐土一般,两年里,卓傲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发展工业,召集能工巧匠,专门研发各种利民设施。

    同时,因为各地烽烟四起,产生大量流民开始涌向荆襄,卓傲来者不拒,大量接收流民,甚至派人前往各地招收流民。

    两年来,底盘虽然没有多大改善,但明教治下的人口,在两年的发展中,几乎是以爆炸式发展,到了第二年年底,人口已经足足是两年前的三倍还多。

    卓傲很清楚,这是因为各方诸侯混战,无暇顾及人口的原因,就算有人意识到人口的重要,奈何根本没有多余的粮草来供养这些人口,只能眼看着人口被明教几乎以掠夺式的方式夺走。

    经过两年的混战,蒙古人被赶到黄河以北,王保保、赵敏两兄妹在会师之后,死守大都,随后在混乱中,远交近攻,两年来逐步蚕食周边大小势力,终于将义军势力赶出黄河,将黄河以北的低于尽数掌握在手中,同时不断接收自南方逃回来的蒙古人,如今,若只论地盘的话,绝不比明教所占据的小。

    到了第三年,明教终于不再沉默,随着江东局势紧张,昔日本是明教弟子,但随着天下大乱,不少各地分舵舵主生出了别样的心思,纷纷选择自立。

    此时,正是一名昔日的明教舵主穷途末路之下,希望能够重回明教,救下他一家,对此,卓傲力排众议,命徐达率军渡江救援。

    当然,接人是小,最重要的是,明教当了两年的中立派,如今突然要对外动手,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这名舵主的求援正是最佳时机。

    江东这两年来,一直战乱不休,大大小小的势力加起来足有十几个,根本无法将长江这道天堑有效的利用起来,徐达率军横渡长江,随后登陆,一路势如破竹,不出半年,在徐达的进攻下,将江东彻底占据,屯兵江边,虎视淮南一带的张士诚。

    尽占江东之地,只是一个开始,沉寂了两年的明教,再次向世人露出狰狞的獠牙,常遇春率军出南阳,在川中都统张定边的配合下,攻取汉中,随即两路大军同时转道,合围开封也就是洛阳一带,同时赵普胜兵出汝南,配合徐达,水陆两军夹击张士诚。

    这一战中,诸侯惊骇的发现,明教士兵所用的兵器、战甲乃至弩弓,要比其他诸侯强上一截,已经丝毫不逊色蒙古的精锐军队的装备。

    这便是卓傲两年来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所研发出来的成果,科技上,完虐诸侯,而且诸侯连年征战,治下百姓的日子并不比昔日蒙古治下好多少,加上卓傲不遗余力的明里暗里向四周宣扬明教治下百姓如何滋润,也使得诸侯在民心上很难占到便宜,张士诚被仓皇赶到淮北,自此,明教势力占据了半壁河山。

    不过打到此时,两年来蕴藏的潜力已经耗尽,同时卓傲的地盘也和蒙古正式接壤,同时在中原之地,也出现卓傲的竞争对手——朱元璋。

    当初朱元璋随张无忌离开后,半路上却趁张无忌不备,悄悄溜走,躲在山东一带,一边观察天下动向,一边暗中蓄养实力。

    当初光明顶议事,朱元璋几乎全程参加,对于明教的计划,自然了然于胸,本想将这个计划透露给朝廷,让朝廷和明教死掐,谁知道卓傲直接出手干掉了蒙古皇帝和满朝文武使得天下大乱,明教强势崛起。

    朱元璋虽然知道明教的计划,但他却没有明教的底蕴,只能借着预判,在明教崛起之际,顺势而起,凭借出色的能力,半年内,成功将山东之地收入囊中,更远交近攻,经过两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是除了明教和蒙古之外,最大的一路诸侯,随着常遇春和张定边攻占洛阳,双方也开始接壤,对于这位曾经的兄弟,竟然背叛明教,明教之中,几乎都是咬牙切齿,朱元璋昔日苦心经营的人脉,早已荡然无存,所剩的,也只有仇恨。

    朱元璋趁着张士诚仓皇逃窜之际,伏兵围杀张士诚,接手了张士诚留在淮北的地盘,与明教部队隔着淮河对峙,自此,蒙古、明教、朱元璋相互接壤,隐隐有三分天下之势。

第二十五章 结束

    蒙古、明教以及朱元璋所建立的汉,三足鼎立的局势,一直持续了八年,这是卓傲在秘境世界中呆的最长的一次,就连当初,卓傲也没想到这个局面会一直持续到这么久。

    从一开始的抵抗蒙古,到了后来,三足鼎立之后,局势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赵敏和王保保兄妹吸取了蒙古失败的教训,在稳定后方之后,极力促进蒙汉双方的关系,化解双方矛盾的同时,糅合两族文化。

    也许正应了那句不破不立,蒙古在经历惨痛的教训,损失惨重之后,初期的磨合之后,在赵敏和王保保兄妹的极力促进下,到后期,黄河以北蒙汉两族已经没有了严格的界限。

    而朱元璋,为了抵抗日渐强大的明教,与元庭结盟,共同对抗日渐强大的明教势力,仗打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种族矛盾,而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锋了,卓傲也在三年前,在一众臣子的极力推动下,正式立国,国号大明,卓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