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萌萌的世界-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实际上,现今科技的发达,对于环境的监测早就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即使呼吸的空气中多出一颗异常的微尘颗粒,也能被及时察觉。
  全身综合性细胞衰竭虽然可怕,但它极高的预防性也保证了它很难出现。它们查阅了所有曾经身患该病的患者,近三百年中,全人类文明中总共出现三千二百一十八例,而斯皮尔伯格先生,是第三千二百一十一例。
  身患该病的大部分患者,都通过思想移植手术,重新入主了一副健康的身体。只有少部分人,因为治疗不及时而离开人世。像斯皮尔伯格先生这样,接受治疗后仍然死亡的,只有三例。他们都对这幅身体有着很深的感情,不愿接受思想移植,斯皮尔伯格先生也是如此。
  是这幅身体,发起了辛德勒号的建造;是这副身体,为斯皮尔伯格先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同样也是这幅身体,留下了斯皮尔伯格先生最美好的记忆。
  它们查询了斯皮尔伯格先生生前的记录,辛德勒号建造已有五百多年,那个年代是人工智能和基因革命的鼎盛时期,同样也是大世界如火如荼的建设期。机器人对身负的三大枷锁,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人类与机器人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那个年代,所有不被三大枷锁束缚的机器人,都被认为是潜藏在人类文明中的危险分子,政府对他们唯一的态度,便是屠戮。辛德勒号,挽救了超过三十万自由机器人。斯皮尔伯格先生,一直顶着来自人类社会的压力,保护着这些机器人的灵魂自由。
  而斯皮尔伯格先生最最难忘的记忆,该是发生在辛德勒号上的一段爱情。他与一位机器人女士的爱情,一场跨越种族的爱恋。这段爱情堪称刻骨铭心,但悲剧的是,斯皮尔伯格没能保护这位女士的安全,她被执法者在一次剿灭行动杀害。
  自那之后,斯皮尔伯格先生品性大变,身为人类的他对人类的态度更多的是无奈,而对机器人,他总是心怀愧疚。在联合政府第二次圆桌会议宣布机器人拥有跟人类平等的人权以后,辛德勒号上的机器人成为构建新社会的中坚力量,而斯皮尔伯格先生,也隐居在地球京都,很少再抛头露面。
  我并没有在病房内发现可疑的蛛丝马迹,看来我此行要无功而返。
  我转身准备离开病房,迎面刚好碰上一位进来的护士。
  “杜飞是吧?稍后马上要做手术了,你看还有什么要准备和交代的?”
  杜飞轻轻摇头,看样子他是一个比较孤僻的人,而且似乎也并没有家属陪伴。
  护士出去的时候,杜飞重新躺回了床上,背对着门的方向。我对他是有些同情,但似乎并不能有所帮助。
  “唉,希望先生能安全到达。”
  刚刚迈出脚步的我,听到了他的嘀咕,不禁又重新折回病房。
  “先生?”
  杜飞并没有再说话,我让它们掩盖了整个病房的痕迹,打算对杜飞催眠。我并没有让它们直接搜索杜飞的记忆,人类的脑中枢要比机器人脆弱的多,稍有差错就可能让他丧命或者变成白痴。
  “你叫杜飞?”我对着双目无神的杜飞发问,302病房已经被它们处理过,现在如果有护士进来,看到的也只是静躺在病床上的杜飞。
  当然,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它们还是时刻监控着周围,一旦有人靠近,我就会立即停止催眠。
  

第四十一章 谈话
更新时间2014…12…22 7:30:35  字数:2256

 “对,我叫杜飞。”
  “你刚才说的先生是谁?”
  “是。。。”我看到杜飞脸上有挣扎的迹象,他的潜意识似乎意识到了危险。它们加强了催眠,他的脸色才重新平静下来。
  “是斯皮尔伯格先生。”
  果然,跟我猜测的一样。只是他跟斯皮尔伯格先生是什么关系?他又为何如此巧合的出现在这里。我不能明白,只能向他继续追问。
  “你跟斯皮尔伯格先生什么关系?你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跟先生是病友,他待我很好,我们之前一同就诊于京都医院。后来他被转移到这里,我本来也想跟他一道过来,但因为这里床位紧张,我住进了麦基城第二医院。”
  “病友?”我对这个回答感到几分诧异,不过已经被深度催眠的杜飞,不可能骗我。
  “对,我们是病友,我从小就是孤儿,从京都孤儿院离开之后,一直在京郊的一家工厂工作。后来我被查出得了死亡性脑细胞衰变,就住进了京都医院接受治疗。”
  我似乎打开了他的话甲子,像他这样孤僻的人,平时可能很少跟人说话。
  “我本来只是想在医院里安静的死去,换脑手术的费用并不是我支付的起的。虽然工厂和政府的医保帮我支付了大部分费用,我还是不愿意做手术,我把钱都拿出来捐给孤儿,像我这样的人,在这个世上活再久也没有意义。”
  他轻轻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后来,可能医院就要拔掉营养液的前一天,我以为我就该跟这个世界说再见了。他来了,他也是一位不爱说话的人,看见他,我就想起了我自己。”
  “第二天,医生进来拔营养液管子的时候,他阻止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为何要这样做,他也是,只是不同于别人,他问我为什么这样。他跟我讲了他的故事,多精彩,我从没想过他有过那样丰富却有些凄凉的过去。”
  “他跟我说,活着,可能已经没有意义,但死了,更没有。至少,活着的时候,我们还能去寻找意义,而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就这样,我们成了朋友,虽然他大我很多岁,但是我们却很谈的来,他跟我讲了很多故事,也一直在开导我。我答应了他,努力活下去,没多久之后,他告诉我他要离开了,虽然他很想陪我做完手术。”
  “他是我这么多年来,唯一交到的朋友,他来火星接受治疗,我也跟着来了,他帮我安排好一切。我这一生没什么朋友,我希望能陪他做完手术。”
  “那些日子,我能感受到他总是心情沉闷,我以为他只是因为提起往事而伤心,后来才知道,有机器人要害他。”
  “我以为机器人对他一直都很尊敬,他几乎是机器人的再生父母。他感到很寒心,即使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每天被人类中的各种势力逼迫,他也从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他走了,去了安全的地方,他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他不该就这样死去。只是可惜,我是没有机会陪他做手术了。唯一能做的,只是在这里,在他曾经住过的地方,做我答应过他的事。”
  说完这些,杜飞似乎失去了很多力气,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重,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是斯皮尔伯格先生的帮助,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而同样,当知道斯皮尔伯格先生所遭遇的困境时,他对自己不能有所帮助而失落不已。
  他们是忘年之交,虽然没认识多久,但感情,该是很深。
  我没有再从杜飞这儿得到更多的线索,很显然,为了斯皮尔伯格先生的安全。即使杜飞,也不知道他的去向。而敌人是否会追查到杜飞这里,我感觉可能性还是很大。虽然很可能是敌人亲自制造了斯皮尔伯格先生的“死亡”,但并不排除他们会再次确认。
  斯皮尔伯格先生既然对杜飞很是照顾,不可能没有考虑到他的安全。这样来看,很可能敌人认为斯皮尔伯格“死亡”这件事成为记录和事实就足够了。也很可能,他还有更多的安排。
  我打算在这里呆两天,守株待兔一番。斯皮尔伯格先生已经“死去”一个多月,敌人似乎并没有动作。而现在,如果杜飞再能够安全做完手术,那可能就很难再有什么事情发生。
  从斯皮尔伯格先生“死亡”到现在,中间隔了一个多月,若说这期间发生的最焦点的事情,莫过于辛德勒号再次起航的消息。而作为辛德勒号之父的斯皮尔伯格,却刚好“死在”这之前,无疑像是一个不好的预兆笼罩在所有人心头。
  虚拟网络中盛传着各种谣言,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警兆。辛德勒号此次的银河南部(代号)之行,很难是一帆风顺。即便是科技发达的现在,很多人也执着的相信命运的存在,我也是,每当我感到绝望和无助的时候,我似乎总能看见命运的大网,时刻束缚着企图逃脱的鱼儿。
  杜飞的手术很是顺利,可能医院已经知道了他是斯皮尔伯格先生的朋友,很多方面都对他有所照顾。现在躺在病床上的杜飞,看起来跟手术前没什么不同,一样的长相,一样的性格。
  第二天下午,我刚刚从附近搜查回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线索。
  “302病房,对,就是这里。”走廊里传来护士的说话声。
  紧接着门被打开,几个身穿警服的人走进来。
  “杜飞?我们是马尔斯警署西区分局的办案人员,我们正在调查关于斯皮尔伯格先生的死亡原因,想要从你这儿了解一些线索,希望你能配合。”外界盛传着各种关于斯皮尔伯格先生的死亡谣言,政府需要给民众一个交代。
  杜飞轻轻点头,能看出来,他面对警察还是有些紧张。
  警察问出的线索,跟我之前催眠杜飞时了解到的并无太大差异,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他隐瞒了最后关于斯皮尔伯格先生死亡的说法。看来他也知道说出更多会让斯皮尔伯格先生暴露在危险之中。
  警察离开之后,病房里重新安静下来。杜飞的身体状况还算不错,要不了几天,他就能出院了。
  我已经感觉到此行并不能有所线索,既然知道了斯皮尔伯格先生暂时安全,我也就能放心的前往辛德勒号,与rob一起,保护“火种”的安全。
  

第四十二章 前往辛德勒号(本卷终)
更新时间2014…12…23 7:32:32  字数:2393

 我打算先去马尔斯城辛德勒号的编制部队。眼下有很多事情需要我衡量和安排,一件是关于追查“蛀虫”事件更多的线索,另一件是发生在半年之后,阻止这个时空的“我”,金铭杀死自己的克隆体。
  辛德勒号此行最少都会有半年之久,如果我不能按时赶回来,那么克隆体,还是会按照前世的发展,死在“我”,金铭的手里。相比之下,发生在几年之后的“蛀虫”事件,倒显得不太着急。
  不过从现在的线索来看,“蛀虫”事件的背后,还牵扯着敌人很多的阴谋,我更希望搜集足够的线索,将其一网打尽。
  辛德勒号上装载的飞船中,速度最快的当属S5,如果用它的话,从银河系南部(代号)返回到地球,只要不到三天。换做是C5之类的其他飞船,则可能需要一周以上。跨越过万光年的距离,在近千年前,人类绝不敢相信可以做到这些。
  我没打算再给导师杨文杰留下线索,发生在反物质世界和C5上的事情都太过匪夷所思。我如果留下这方面的线索,很容易暴露自己,也很容易让导师陷入危险之中。
  辛德勒号现在正停靠在火星中央太空基地,我需要与登舰部队一起搭乘飞船才能到达那里。
  我没再见到rob,看来他已经动身前往了辛德勒号。“金盾”第十小队,这是我搭乘的这辆飞船上前往辛德勒号的小队编号。
  辛德勒号拥有四支团级编制的护舰部队,“金盾”,“尖刀”,“猎豹”,“黑鹰”。其中“猎豹”和“尖刀”,都属于机动作战部队,也就是说到达银河系南部(代号)之后,将由这两支部队负责离舰行动任务。
  而“金盾”,主要任务是负责辛德勒号和其上“火种”的安全。“黑鹰”,是管理和辅助部队,用于调度和协调整个行动。贾维尔,就是“黑鹰”部队总指挥官,同时也是整个辛德勒号上的第三把手。
  “金盾”,“尖刀”,以及“猎豹”的大部分编制人员,现在在陆续前往太空基地辛德勒号报到。而“黑鹰”,他们要等两天之后,完成在自由广场的告别欢送仪式后,才会护送包括贾维尔在内的几位管理者登上辛德勒号。
  它们的资料记录中,上一世辛德勒号此行耗时长达八个多月,出发的时候总编制一万两千三百四十一人。回来的时候,却只剩下三千四百一十九人,将近一万的成员,都牺牲在了这次行动中。
  Rob现在被编制在“尖刀”军团,是一名副指挥官。总体来看,他还是有权利参与辛德勒号上重大事情的决策权,这对我之后的行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帮助。
  作为一艘R2级飞船,辛德勒号的庞大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它相当于一座小型的太空城市,即使超过一百万人同时生活在其中,也可以安然度过百年以上。
  从建造之初,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作为机器人的避难所。直到翻新重新服役之后,才正式成为军事用舰。它的庞大,虽然尚不能跟R5想比,但也算R系中体积最大的几个。毕竟R5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大的飞船,即使把整个京都装进去,也绰绰有余。
  “金盾”第十小队所搭乘的这辆飞船,在辛德勒号面前犹若一只蚂蚁。而单独一个人类,可能连其上的小黑点儿都算不上。
  我跟随第十小队登上了辛德勒号的甲板,一名军官模样的士兵从远处走了过来。
  “第十小队队长查尔斯出列。”
  “到。”最边上出来的一名士兵大声应道。
  两人相互敬礼之后,查尔斯开始向这名军官汇报情况;而我也记住了一些可能会在以后用到的信息。
  “金盾”第十小队,编制49人,实编24人,这属于整个“金盾”团级编制下最普遍的子级编制。整个“金盾”部队下属98支小队,96支编制24人,两支编制48人,总编制2400人。
  而rob所在的“尖刀”部队,总编制4900人,下属100支小队整,每支小队,都会与一支编制25人的猎豹小队配合行动。
  作为调度和掌控整个行动的黑鹰部队,编制精英1200人。总的算下来,辛德勒号上编制作战部队一万一千人,其余人等多为随船医务后勤人员。
  而它们记录的信息中,活着返回人类世界的三千多人中,三分之一都是辛德勒号的后勤人员。也就是说,我眼前这些神色刚毅的战友,很可能再也见不到远处那颗蔚蓝色的星球。
  前世辛德勒号的损失惨重,被归咎于种种危险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信了,大多数民众也信了,对于银河系南部(代号)那片黑暗的地区,人类一直怀着敬畏,似乎任何发生在那里的不幸都该是理所当然。
  人类无法战胜自然吗?不,我不信,活跃在小半个银河系中的人类,不可能轻而易举地的被大自然毁灭。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在火星上一二九部队营地外,贾维尔的那番话。
  “银河系南部,再也不会有人类的希望。”
  我的牙,不知何时已经咬得紧切。我眼前这些个鲜活的生命,还有数以亿计的人类希望,都不容许这一世再发生那样的事。
  “查尔斯,你带领你的士兵前往分配地区报到,后天下午,在中央广场集合,参加与麦基城自由广场同步的欢送告别仪式。”
  不知为什么,听到这位军官的话,我竟有一种想马上返回火星麦基城,杀掉贾维尔的冲动。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升起这样的念头。早在一二九营地外,第一次听到贾维尔想要对“火种”动手的时候,我的情绪就已经压制不住。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已经经历过一次毁灭。也因此对这些“火种”更为珍重,若是这一世我还不能改变人类文明毁灭的命运,这些“火种”都将是人类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