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了斯皮尔伯格的提醒,殷俊忽然想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个关于好莱坞巨头格局改变的重要事件!
    在这边要先说明一下,电影剪辑方面的问题。
    电影剪辑,最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导演拍摄好的胶片,或者是以后的数码影片资料,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去除不必要的画面等等,来营造出合适的电影氛围的手段。
    电影剪辑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儿,而是需要多次剪辑的。
    一剪、二剪、三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普通的电影剪辑师们做的活儿,就是做前面的一两次剪辑,而后导演肯定也要来跟着看前面几次剪辑的效果,和剪辑师商量怎么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一般在香江来说,只要导演最后确认了,而后电影公司看得没有大问题,那么就算是剪辑成功了,而导演做的那一次版本,就叫做最终剪辑。
    但在美国,最终剪辑权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权力。
    最平常的一种情况,就是导演剪辑完毕之后,电影公司再自己做最后的一次剪辑,然后这个版本的电影,就会出现在观众们的面前,由此这就叫最终剪辑权。
    对于导演来说,自己辛辛苦苦拍摄了一年半载的电影,居然最后出来给观众们看的版本,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剪辑的,心中的有多少奔腾而过是可想而知。
    但凡有一点自尊心的导演,都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
    因为拍电影也是艺术的一个行当,所以导演们多半都是有着文青情怀的,自然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但就算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们,很多时候都拿不到最终剪辑权。
    在好莱坞,能拿到最终剪辑权的导演,最多不超过10个,甚至说得绝对一点,也就是三五人而已。
    卡车司机是在终结者系列之后,才得到的这个权力。
    斯皮尔伯格是在E。T。之后得到的权力。
    乔治卢卡斯是因为一贯自己制作自己的电影,所以才有这个权力。
    除此之外,就算是彼得杰克逊、迈克尔贝、克里斯托弗诺兰、昆丁塔伦蒂诺、蒂姆波顿等等超级大导演,也不是每次都能得到最终剪辑权的。
    比如说彼得杰克逊,那也得是在魔戒三部曲完结之后,在霍比特人上面,才能拥有最终剪辑权。
    霍比特人一结束,别的电影上面,他照样拿不到最终剪辑权。
    比如说炸弹贝,自从珍珠港这么一颗大耗子屎出来之后,他充其量也就是在一些中等制作的电影里面拥有最终剪辑权,连续拍了好几部全球畅销的变形金刚大电影,他也没能得到单独的最终剪辑权,而是和制片公司一起来决定。
    连他们都是这样,就更别说普通的导演们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DVD发展起来之后,通常在电影的DVD市场上,都有“导演剪辑版”的DVD出售的原因你不让我的剪辑版本上映,但最后圈钱的时候,我的版本拿出来,总是可以的吧?好歹也要让我心目中的作品和观众们见见面呀!
    不提以后导演们的苦比生活。
    你说好莱坞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执行制作公司把握最终剪辑权的政。策的?
    当然不是!
    事实上虽然二三流的导演依旧不可能得到最终剪辑权,但在今年以前,许多的著名导演,包括准一流导演,都拥有着自己的最终剪辑权的。
    历史的转折点,恰好就发生在今年,发生在几个月以后。
    美国现在七大巨头之一的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制作了一部大制作电影,叫做天堂之门。
    所谓的大制作,一来在于联艺投资了3800万美金来制作这部西部片,二来在于,他们请来的导演迈克尔西米诺,在去年的时候凭借着猎鹿人,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简直是威风凛凛到无人可挡。
    联艺电影满心想着靠着大制作,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制作功底,再加上一批知名的演员,天堂之门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但事实却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击。
    天堂之门在今年11月底上映之后,一个星期居然仅仅收获了160万美金左右的票房,立刻就被耻辱性的下画,也最终把票房锁定在了160万美金这个数字上面。
    众所周知的,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别看非常的强大的样子,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非常脆弱。
    就是这么一部严重亏损3600万左右的电影,直接就促成了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之一的联艺宣布破产,第二年被米高梅给收入了囊中,从此这个由卓别林等著名导演创立的老牌公司,再也不复存在。
    旁人都很难想象这样的例子。
    你一家好莱坞七大的电影公司,一年的流水三五亿美金,怎么可能就这么倒闭了呢?
    事实上,电影公司制作电影的钱,并不都是自己的,有些是贷款,有些是合作,他们的流动资金,远比别人想象中的要少。
    所以一旦遇到某个时间段的巨额亏损,那么肯定就会造成连锁反应,最后倒闭也不为奇怪。
    这样的事情,在1980年之前有,之后还有。
    比如把联艺公司的下家米高梅给搞破产的风语者,就是如此的赫赫有名。
    虽然和天堂之门一样,它们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两家公司之前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倒闭催化剂,以至于人们直接把罪名安在了它们的身上。
    回到天堂之门这部电影上来。
    迈克尔西米诺在猎鹿人成功之后,心态就膨胀得不成样子,天堂之门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做出来的电影。
    拖沓、毫无条理、人物脸谱化、沉闷环节过多等等,这些就是他拍出来的成片。
    其实好莱坞导演拍成烂片,但最终剪辑出来,成为不好不坏的片子的,也大有电影在。
    天堂之门的失败之处关键还在于,迈克尔西米诺是拥有最终剪辑权的,他想电影是什么样子,那么最后出来的就是这么样子。
    结果自然大家就看到了,观众一点都不喜欢他的想法,根本不买账,所以联艺直接破产。
    在联艺宣布破产,并被米高梅收购之后,好莱坞的剩下的六大电影巨头,就达成了一个秘而不宣的默契。
    那就是任凭你多大的导演,公司都必须掌握最终剪辑权,否则联艺的今天,就是大家的明天。
    这就是为什么从此之后,绝大多数的超级导演都没办法拿到最终剪辑权的最重要的原因。
    只不过,比如斯皮尔伯格、卡车司机这寥寥几人,成绩实在是太出色了,足以让电影公司巨头们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所以才能获得最终剪辑权。
    可这样的例子根本就只有几个,而且未来的导演更加倚重特效之后,就更不可能出现像是卡车司机、斯皮尔伯格这样的个性和才华集于一身的导演了,所以可能以后这个权力就真正的没有导演能拿到了。
    但是!
    这些最终剪辑权和殷俊的关系,其实是不大的。
    殷俊真正在意的,是这一次的联艺倒闭事件。
    联艺倒闭是有许多因素的,但是它却是好莱坞七大电影巨头之一,拥有非常完善的制片能力和发行络,这些都是它立足于好莱坞的根本。
    更别说联艺手里,是有着非常好的两件珍宝的。
    第一个就是众所周知的007系列。
    007系列就是联艺首创的,从五年之前,更是把所有的正义版权全部收了回来,真正的成为了联艺一家独有。
    银幕上人人都熟悉的詹姆斯邦德这个超级大IP,被米高梅买下来之后,直接就让米高梅每每在困境中起死回生,否则米高梅可不仅仅只破产三次而已,按照那位赌城大亨的玩法,十次倒闭都一点儿也不为奇。
    第二个就是现在人们还不大熟悉的另一个远超007的超级大IP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版权。
    许多人以为指环王和霍比特人是新线的。
    其实不然。
    早在1969年,联艺电影公司就从托尔金信托基金会买下了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电影版权,代价是7。5的总利润,包括电影、周边产品等一系列的利润。
    当然了,因为现在的技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中土世界的表现,所以联艺拿下了版权之后,一直没有制作,反而是便宜了后来的新线。
    但新线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不但坑了彼得杰克逊,而且连托尔金信托基金会也坑了,把指环王和霍比特人那么爆赚10亿美金以上的大IP,做成了亏损的账目,一分钱的利润都不分给托尔金信托基金会。
    这下子就惹毛了托尔金信托基金会,他们不但把新线直接告上了法庭,而且还宣布,以后托尔金的所有作品,都不会被搬上银幕,除非这种情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
    要知道,许多华国人都不清楚,其实托尔金小说之中,最璀璨的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还有一部规模更加庞大的精灵宝钻,这也是彼得杰克逊拍完指环王和霍比特人之后最希望拍摄的目标。
    可就是因为如此,精灵宝钻就被尘封了,十年八载都见不到希望。
    殷俊想起了联艺的倒闭,就想起了这两个超级大IP。
    如果,如果自己能抢在米高梅之前,把联艺给买了下来,是不是一个绝好的进入好莱坞的契机呢?

第六百十六章 传说中的高盛
    平心而论,殷俊觉得自己最好的进入好莱坞的机会,并不是联艺,而是82年或者83年的迪斯尼。
    殷俊是看过迪斯尼传奇CEO迈克尔艾斯纳的职场经历的,知道这位现在在派拉蒙的经营奇才,1984年就会到迪斯尼担当CEO,从此把一家负债累累毫无发展前途的动画和主题乐园公司,带到了好莱坞新七大的显赫位置上。
    甚至于迪斯尼在迈克尔艾斯纳卸任以后,能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好莱坞的第一,也全都是因为迈克尔艾斯纳打下的基础。
    由此,殷俊也知道,在迈克尔艾斯纳之前,迪斯尼是到了非常困难和危险的地步。
    如果不是到了迫不得已,他们不会请迈克尔艾斯纳来拯救公司的。
    所以在艾斯纳来迪斯尼之前的一两年,就是迪斯尼最困难的时候。
    趁着这个时候把迪斯尼收入囊中,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除了殷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知道,现在这么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未来会发展成为好莱坞的最厉害的公司。
    而在82年、83年的时候,殷俊也肯定已经累计足够,足够他在好莱坞发展出一片天地了。
    本来是殷俊想好的,一步一步会实现的目标,如今忽然冒出一个联艺公司来,就让殷俊有些困惑了。
    少年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谨慎就代表着不愿意去冒险。
    一个原本不在计划之中的机会出现,对殷俊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儿。
    故而他需要很好的去考量,看看把联艺加入自己的电影帝国里面,是不是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收购联艺的钱自己肯定有,虽然联艺有着那么多的珍贵资产,但好的不一定都适合自己。
    未来的米高梅不就是这样么?
    买了联艺,拥有了007,再加上自己的实力,居然还能破产几回。
    还有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明明都是行业最顶尖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又制作了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却还是逃不过被兼并的命运。
    好莱坞的水,绝对比殷俊想象的要深得多。
    具体要怎么踩进去,时机和能力同样的重要。
    如果急匆匆的就去收购,那么联艺就不是殷俊腾飞的翅膀,反而有可能成为不断吞噬金钱的黑洞。
    想得有些头疼了,殷俊干脆就打了一个电话,转而去写起了剧本,然后晚上早早的洗澡休息。
    第二天一早,和周海湄跑步锻炼了之后,殷俊就换上了西装,抵达了中环的高盛分公司办公室。
    高盛的亚太地区总部,1984年就会建立在中环,但其实在70年代开始,高盛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香江业务。
    虽然事务算不上多,可高盛的办事处已经升级成为了大中华区分公司,并且积极的开始和内地接触,即使是内地现在一穷二白。
    殷俊早就知道高盛在香江的存在。
    少年上大学的时候,正好是郎教授风靡全国的时候,殷俊就如同郎教授自嘲的那样,去学校门口买了他的盗。版光碟,一集不拉的把郎教授的演说给看了。
    郎教授最警惕、最敬佩和最畏惧的,就是天下第一投行高盛。
    因此殷俊知道高盛有多么的厉害。
    虽然有可能郎教授是有夸张的演讲效果存在,但高盛做下的那些事情,却是没有一件是小事儿,全是牵动全世界金融行业的大事儿。
    单凭着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高盛有着多么令人恐怖的能力。
    如果有可能,殷俊当然希望自己一辈子也别和高盛打交道,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你是高盛的委托客户的话,那么高盛绝对能满足你的任何要求。
    前世如果没有高盛在后面托盘,Facebook怎么可能上市就破1000亿美金的市值?
    如果没有高盛的努力,一穷二白的懒鬼国家意大利,怎么可能通过欧盟的严格审查?
    郎教授说一个高盛就相当于一个国家,这个话有些夸张,但一个高盛就相当于其它所有的投行,这话基本上没什么错误。
    2008年的超级金融风暴之中,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直接倒闭,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剩下的只有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而高盛居然还在这几年大赚特赚,年终奖金丰厚得让人嫉妒,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祸害总是要活千年的!
    如今高盛大中华区的负责范围,一般来说就是香江和宝岛。
    这两个地区从70年代末开始,就已经有了经济腾飞的迹象,因此如今高盛大中华区设立起来,倒不是完全没有用。
    但殷俊也查过了,高盛大中华区一共有327名雇员,这在寻常的公司,可能算不得什么,而且在2018年,高盛的员工就突破了40000人,所以几百名的雇员,对高盛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是,如果放在1980年这个时间点,高盛在宝岛和香江两个地区就放了327个雇员,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高盛可不是什么人浮于事的公司,在这个公司的每一个职员,包括接电话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长处。
    这里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更加的激烈,历年来疯掉、只杀掉的高盛雇员,简直是数都数不过来。
    毫不客气的说,宝岛和香江的业务,普通的投行只要有100人,就能完全处理得过来,但高盛最多用60人就可以处理好。
    那么,这多出来的260多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很显然的,自然就是为了以后进军内地大陆做准备了!
    他们先通过对宝岛和香江的熟悉,然后再接着两地经营的各种契机,直接深入到那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2亿人口的广阔市场里面。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进去,进去后到底能做什么,但他们已经堆积了重兵,随时准备进军内地了。
    进军内地,可不是14年后成立华京和沪海分公司才做的事情,而是从改。革开。放就开始积极准备,然后悄悄的借着一个个的机会,润物细无声的扎根进去,然后慢慢的成长起来,为他们赚取大量的钱财。
    有着这样的深谋远虑,殷俊自然更该小心翼翼。
    因为昨天下午就打了电话预约,殷俊很容易就见到了高盛大中华区的总经理李怀特。
    李怀特不是华国人,他是一个美国人,祖上是从捷克移。民到美国的,从普林斯顿大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