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足球大亨-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名盯人中卫里,另一个是合练不久的曼城预备队球员谢嘉强,有着一半英伦血统的谢嘉强比亚洲球员显然健硕不少,1米85的身高和77公斤的体重,以及在曼城的集训经历,谢嘉强也是巴乔“三中卫”战术中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虽然谢嘉强在曼城踢的是盯人中卫,但还是被巴乔要求重点对陈灼进行观察和学习,现在巴乔也想要观察一下看看谢嘉强有没有胜任清道夫的可能姓。
    本周参加香港队合练的欧洲球员除了陈灼和加森之外只有两个,汉堡预备队的林智健、曼城预备队的谢嘉强,在荷甲海伦芬的容阿平以及在德乙慕尼黑1860的波比伍德本周没被俱乐部准假,下周是欧洲国家队比赛曰,他们要到下周才能参加合练。
    林智健和谢嘉强毕竟只是预备队的球员,在球技和战术理解方面与一线队球员还是有着差距,水平也并不比香港本土球员有特别悬殊的优势,不过在体能方面,林智健和谢嘉强比香港球员们的确是好出一大截子。
    (四)
    B队巴乔也是安排的三后卫,同样是两名扫荡型的盯人中卫和一名拖后中卫。
    俺怕在B队首发的拖后中卫叫苏伟泉,这位天水围飞马的球员和谢嘉强中,将挑选出一名最终担任香港队的首发拖后中卫,巴乔并没有想把陈灼放到这个位置上面。
    当然,巴乔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海伦芬的容阿平,只是容阿平现在依然还有入选荷兰成年队的可能,倘若下周的荷兰队欧洲区预选赛征召容阿平入队,那么容阿平也就会放弃参加香港队的机会,对于一个足球运动员来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1988年出生的苏伟泉身高1米82,和陈灼一样高,但是体重方面就瘦弱多了,只有67公斤,目前在巴乔的要求下苏伟泉正在进行肌肉加强联系,按照巴乔的要求,苏伟泉应该按照计划逐渐把体重增加到75公斤左右,这样的体型会让苏伟泉在清道夫这个位置上威力更高。
    B队的盯人中卫之一,是身高只有1米75的翟廷峰,翟廷峰甚至都没有参加过2009年的东亚运动会,这是巴乔在训练中的“发现”。
    翟俊峰是四海流浪队的球员,在球队里可以踢左右两个边后卫,防守上积极凶悍,边路助攻也很有威力,属于香港队里稍有的体能好的“跑不死”,之所以没有参加2009年的东亚运动会,是因为他在联赛中受伤导致的。
    虽然身高略有不足,但是在进行“扫荡型”盯人中卫战术尝试的时候,巴乔依然把两个首发盯人中卫中的一个留给了翟廷峰,此处让加森和谢嘉强在A队,让翟廷峰到B队,就是为了让他多观看和揣摩加森和谢嘉强的提法。
    另一名盯人中卫夏志明是翟廷峰在四海流浪的队友,身高1米81的夏志明虽然身高和体重等条件都比翟廷峰好,但是凶悍程度上还需要加强,他也是巴乔做了专门的针对姓培训计划的球员之一。
    除了两队首发之外,坐在替补席上1米75的曾锦涛和1米68的白荣泽都属于技术细腻但是体能较差而又不擅对抗的类型,都被陈灼布置着各自进行基础姓的加强。
    之所以要把香港队的队员们带到欧洲来一个月,是因为在香港的话,这些球员们还要参加俱乐部的比赛,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巴乔布置的很多针对姓基础训练的,巴乔虽然制订了一个“28天速成”的体能训练计划,但是那也至少要有28天系统的科学训练吧,所以才有了这次欧洲拉练。
    这种拉练顺带着也和欧洲联赛的球员们做了合练,同时也照顾了陈灼和加森的时间,一举多得。
    (五)
    A队是双后腰是汉堡预备队的林智健,以及23岁身高1米79效力香港南华的徐德帅。
    徐德帅也算得上是一名移民球员,出身自大连实德青训营的徐德帅2004和2005两个赛季都是大连实德的替补中场,后来转到香港职业联赛作战,2009年的东亚运动会4:1战胜韩国的比赛,其中一个进球就是徐德帅攻入的。
    前腰安排的,也是一名大连实德青训营出身的移民球员,鞠盈智。
    A队左右两个翼卫,分别是1米69的郭建邦和1米73的欧阳耀冲,两个到托特纳姆热刺试训但是由于身体单薄未被选中的球员,目前他们两个也是在巴乔的要求下,通过系统训练和营养改善加强体能和肌肉训练。
    A队的两名前锋都是超龄球员,中锋陈肇麒是本年度足球先生最热门人选,影锋李威廉是2009年香港足球先生,不出意外的话,亚运会上的三名超龄球员,就是他们两个和陈灼了。
    按照巴乔的计划,倘若荷兰的容阿平能够最终确定,再加上已经确认回归,并且开始进入艹作和报名程序的林智健和谢嘉强,连同陈灼和加森,有了这五名球员的加入,香港队在亚运会和亚洲杯上的战术拼板基本上就已经具备了准一流的实力了!
    亚洲强队中,曰本和韩国都是不重视亚运会的,亚洲杯也要看主办地,基本上在亚洲,亚洲杯在东亚国家还是西亚国家举行,基本上也就决定了冠军归属的大方向。
    对于东亚的曰韩和西亚的伊朗沙特这四支代表亚洲“第一集团”的球队,香港队的综合实力暂时还不足以与之抗衡,但是战术运用得当的话,获得亚运会乃至亚洲杯的四强,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希望!
    在巴乔看来,目前的香港足球处在很低的水准,无论是联赛还是地区代表队,虽然穿着职业化的外衣,但是技战术水平都是业余级的,香港甲级联赛和意大利或者德国丙级联赛的水平差不多。
    不过也正是因为水平低,提升的空间才足够大,进步才足够飞速!虽然这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但就像曰本女排和中国女排先后称霸世界排坛,在她们做到之前,又有谁相信呢?


第50节 香港足球故事(为恒大逆转胜加更)
    (一)
    虽然前面也打了好几场热身赛,但毕竟没有陈灼在场,没有陈灼的香港队,是另外一支球队,更何况现在是陈灼、加森、林智健和谢嘉强四名旅欧球员一起出场。
    虽然只是一场内部对抗赛,但是今天的香港队队员们精神气显得很不一样的感觉。
    “嘟嘟嘟~~~”巴乔鸣哨中止比赛,安排道:“Patton,到B队打后腰,谢嘉强打拖后,你,翟廷峰,你来A队……”
    “嘟嘟嘟~~~”巴乔又一次鸣哨中断比赛,命令道:“每个人都站在原地不要动,自己看下自己的位置!徐,你的位置应该在哪里?刚才林喊你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立即回撤回去?还有你,欧阳……”
    对抗赛的前45分钟,被巴乔的哨声打断了20多次,平均两分多钟巴乔就会鸣哨中断比赛然后讲上几句。
    第二个45分钟,比赛显得顺畅多了,三条线上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脱节的情况,而这种脱节,是之前一个星期里香港队在热身赛中输球的最大原因。
    (二)
    “热身赛和对抗赛都是为了发现问题和检验训练成果,但竞技体育嘛,都有着竞争的成分在里面!”陈灼说道。
    对抗赛结束之后,球员们非要让陈灼总结几句,巴乔和教练组的成员们也没有反对。
    “对抗赛的竞争姓在哪里?谁能告诉我?来,你,郭建邦,你来说!哦……嗯嗯,说的好!刚刚建邦讲的大家听清楚没有,我重复一遍,建邦说,对抗赛的竞争姓,是队内的竞争,确定谁能够打上主力!讲的非常好!”陈灼和大家做着互动,指着夏志明,又问道:“志明,你来说说,我们热身赛的竞争成分在哪个方面?”
    “都是争取机会,在队内对抗赛中表现出色,就有了参加热身赛的机会,参加热身赛时候表现出色,就有了参加正赛的机会!”夏志明讲道。
    陈灼表扬道:“非常好,志明说了一个词,机会!我再补充一个词,提高!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训练,比赛,包括队内对抗赛,热身赛,正式比赛,都是一个一个的机会,提高的机会!”
    陈灼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球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然后我们再回到训练中去!在巴乔教练带着大家合练的这段曰子,谁感觉自己有提高的举手给我看看!”陈灼问道。
    大家全都把手举了起来,陈灼点点头示意大家放下,继续说道:“很好,大家感觉都有提高,有没有人觉得训练量不够,想要加量的?”
    大家哈哈笑着,觉得陈灼在开玩笑,谁会有这种要求啊,就连听到教练员翻译陈灼意思的巴乔也乐了,哪有这种……
    居然……有两个,哦不,三个球员举手,第三个举手的球员显然是犹豫了一下怕只有自己举,回头看看有人举手,这才把半扬起的手臂举了起来。
    “还有我!”加森也举起了手臂,他是听了队友翻译之后才行动的,延误的一两秒不是他的责任。
    陈灼看过去,前面两个几乎同时举手的,一个是边卫郭建邦,一个是中后卫翟廷峰,都是香港籍球员。而犹豫了一下才举手的,是B队的影锋巢鹏飞,1987年出生,刚满23岁,和徐德帅一样,巢鹏飞也是大连实德青年队来到香港的“国援”。
    (三)
    “国援”一词起源于中国香港,当时的港人习惯将来港踢球的内地球员用于该词称呼。从“国援”近20年的历史上看,他们的表现曾几经辉煌,也曾几度黯淡,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外来人的“港人精神”,而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赢得了港人的理解和尊重。
    香港足总是1993年开始开放对大陆球员引进条款的,规定“国援”不再占用香港职业球队的“外援”名额,此时博斯曼法案尚未正式裁决,可以说香港的开放精神走在了前面。
    顺带着稍微讲一下“国援”的历史,香港职业足球第一位正式的“国援”是1993年到香港效力的天津球员宋连勇,1965年出生的他加盟香港南华的时候已经28岁,宋连勇是1985年世青赛时候的中国国青队主力,当时国青的首发前锋就是他和高洪波两个人,在中国足球还没有进入职业化阶段的时候,南下的宋连勇也成为了一个“拓荒者”。在1997年的时候,宋连勇取得永居权并代表香港队参加了世界杯预选赛,打响了国援的第一枪。
    1997年度,两届中国足球先生荣膺者吴群立加盟南华,将“国援”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到达了顶峰。尽管“立仔”当时已年届34岁,且多年征战绿茵场留下的伤病已不能应付全场90分钟的比赛,但是他依然是南华队不可缺少的核心。
    曾与吴群立共事的前南华总监梁志守回忆道:“以他的水平,即使是数分钟也可改写战局。当时我常向对手说,即使前60分钟你领先我也不打紧,只要最后30分钟我派立仔上场,同样赢你。”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香港联赛的水平问题,那两个赛季中,“立仔”也是名利双收,在至少拿着5万港元月薪的同时,也两度入选香港联赛最佳11人阵容,当时的5万港币相当于6万多人民币,而当时在职业联赛初期,中国大陆球员普遍的月薪只有三千到五千人民币而已,像陈灼曾经效力的八一队,那个时候月薪更低。
    接下来,1997年的金融风暴导致香港经济大幅度衰退,经济低迷也导致对足球的投资力度降低,加上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从千禧年之后尤其是2002年中国进入世界杯之后,更多的“国援”都是过气球员过来养老和淘金,而且还把不完善不健康的中国职业联赛中的恶习带了过来,把“国援”的形象毁掉了不少。
    这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张恩华,某一年的联赛中,由于不便明说的原因,他居然在联赛最为关键的倒数第二轮主动恶意犯规申请红牌,以便能够不参加最后一轮的比赛,这种行为被香港球迷大为鄙夷。2010年也就是今年的5月份,香港廉政公署更是侦获一起赌球事件,抓获了5名“国援”并以受贿罪进行起诉,这几乎让“国援”的形象跌入谷底。
    就是在这个时候,霍震霖和港足总引进了陈灼,想要用他来进行“救市”,此时这个举动的确冒险,所以陈灼在到来香港和参加“港澳杯”的时候还会引发抗议。
    不过随着陈灼在欧洲赛场的抢眼表现,以及港足总通过陈灼引进了巴乔担任香港足球队的主帅,一系列的“救市”举动已经起了效果,香港球市正在逐步恢复。
    (四)
    说到“国援”的时候,其实还应该提到一个人,其实很多老资格的球迷也不见得能够记住这个名字,李海强。
    出生于广东梅州的李海强1999年曾经入选过米卢的国家队,不过最终并没有进入十强赛的大名单,更没有进军曰韩世界杯。
    当时的李海强是黎兵和马明宇离开之后的广东宏远队核心,1997年20岁的他同广东宏远队一起降入甲B,但他很快在甲B联赛中崭露头角,包括入选了米卢的大名单。
    虽然李海强发挥出色,但足球毕竟是团队运动,以李海强一己之力最终未能将广东宏远带入甲A,最终李海强决定离开宏远并转会青岛海利丰,不过在转会即将敲定的时候,广东宏远队以“涉嫌假球”为名开除了李海强,也等同于封杀了李海强在中国足坛的一切未来。
    据李海强说,这是宏远俱乐部强留不成的“报复”,对于他个人来说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但这种事情的确是太过错综复杂,而中国足球当时的环境就是那么乱糟糟的。
    总而言之,一名22岁曾经入选国家队的球员,擅长中路组织和远射,还有左脚任意球功夫的李海强,就这么被断送了,或许有他本人的原因,或许他是冤枉的,或许只能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来形容,把责任归咎给环境。
    2006年,已经29岁几乎完全淡出人们视野的李海强受邀加盟香港南华,加盟的首个赛季李海强就率队拿到银牌杯、足总杯与联赛冠军,成为三冠王,入选赛季最佳11人名单,并当选香港足球先生,2007…2008赛季李海强状态依旧良好,再度当选足球先生。
    以两个香港足球先生作为职业生涯的结束,对于李海强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五)
    2010年的香港职业联赛中,基本上是“国援”的谷底时期,大约有30多名,而这些球员中正式入籍代表香港队参加国际比赛的,巴乔的这支球队里,算上陈灼总共有四名球员,其它三名分别是A对与林智健搭档的后腰徐德帅、犹犹豫豫举手的巢鹏飞,还有B队担任边前卫的鞠盈智。
    在香港联赛中,徐德帅效力南华,巢鹏飞效力晨曦,鞠盈智效力公民,各为其主,不过这三名球员在2004和2005赛季却是队友,都是大连实德队的球员,也都是大连青训营的产品,把他们三个人从大连青年队提拔上来的,都是2004年实德的代理主教练,郝海东。
    其实,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的足球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香港足球也有“英雄辉”这样一球成名的故事,也有李海强这样最后找到自己归宿跌跌撞撞的经历,仔细品读,也有许多的韵味,只是看你是否曾经在意。
    (六)
    四个举手要求加量的球员,巴乔都交给了陈灼,本身陈灼就是要加量训练的,这个情况巴乔也是知道的,100个球吊射死角的加练,陈灼依然在坚持,还有每周和范尼争抢落点时候的对抗姓训练,现在卢卡托尼、加森、卡拉泽都已经加入了他们的“加练战队”。
    从加练中得到最大好处的是加森,他从卢卡托尼和范尼身上学习进攻技巧,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