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N劫-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的一项成果即是发现了某种化学反应,可以催化普通原子进行超能裂变。这就意味着核物理学的历史将要改写,长期处于核反应垄断地位的铀元素将退居二线,被一些以前来说就是阿猫阿狗的什么常规元素所替代。不但被替代而且被征服,因为根据推理,这种经过催化的新的核裂变反应将产生更为巨大无比的能量和杀伤力。如果这个理论发现一旦被实验证实,那么人类利用核能的方式将极大便捷,成本将极大降低。

就像当年主持曼哈顿核武计划的奥本海默后来终于看到原子弹升空爆炸“奇光异彩神灵逞威”的一刻时,心态复杂万端一样,开博士一开始对这个发现是有顾虑的。这倒不是因为理论尚未证实,他担心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确性。而是因为核能利用这个东西它是双刃剑。技术应用上它可以用于生物育种、放射医疗之类造福人类,亦可被恐怖主义者或者战争狂人掌握利用,成为毁灭世界的死亡天使。而且他这一次的发现比之奥本海默,更容易普遍操作更具危险性。于是他先是不动声色秘而不宣,后来渐渐按捺不住,就和三两同行——主要是他的同事老丁私下秘商,再后来此事不知道怎么地就被科学院的领导知道了,并且逐层上报到国务院暨国家能源局。

高层领导看了报告之后,一致认为是天大的好事,建议火速立项并马上进入实验室试验阶段。国家对此的重视显而易见,不但专门以开博士的姓氏打头,为这个实验计划命名为“K能源计划”,而且马上拿出巨额的专项资金来扶持这个计划的开展。不但如此,国家领导人还亲自面晤开博士,听取并遵从他的意见。一方面计划委员会主导地上部分开展常规实验,另一方面在广漠而偏僻的大西北山镇——绿树镇的一座废弃已久的矿井里开辟地下实验室。而这个绿树镇正是和开博士的家乡青山镇毗邻,直线距离也仅有五十公里,属于同一市区——神山市。这样开博士在工作之余很方便就可以驱车回家看望他的老婆英姐了。

英姐本名程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就是一个闲着没事干在家种种果树养养牲畜打打毛线晒晒太阳的村妇而已。在青山镇像这样的山村妇女多的是,而且英姐还有不能生育的毛病。以开博士这样的国宝级专家学者的条件为什么和她结婚了呢?原因很简单,在少小孤苦的年代、众多乡亲中,最疼爱开博士也是为他操心最多、养护最多最细致最周到的一家就是程英家。既然程家把他养大,他视程家二老为双亲,那么小他一岁跟他朝夕相处的程英自然就等同是他亲妹子一般。打小他就喜欢这个长的胖胖的朴素而善良的憨妞妹妹。小时候不懂爱情是当亲妹妹疼,长大了突然感情升华发酵,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吧,就取了当老婆了。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后来竟然成了青山镇乃至整个神山市区一段青梅煮马的爱情佳话,再后来也就成了程家和青山镇乃至整个神山市区的耻辱!

K能源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到了2012年的时候,基础设施的建设早就告磬,先期地面化学反应实验部分也已在远方顺利完成。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将在地下实验室进行特定化学条件下的小型核试爆!这个关键的试爆如果成功,即意味着开博士的理论成果完全被实践证实,以后涉及到的核能利用部分就不在话下了。

就在关键实验的前期——2012年12月21日的这一天,开博士像许多普通老百姓一样回家跟程家二老及英姐团聚。倒不是开博士也相信世界末日来临的说法,他正好这一天有点闲空可以得到领导的批允,这是其一。还有就是顺带回家观察一下普通老百姓对所谓世界末日这一谣传的真实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管窥国家这些年来所进行的科普教育成果的一斑。

回到镇中,当他看到众多乡亲各种各样的末日情绪和消极言行的反馈,心里隐隐难受。他非但没有嘲笑,反而一个一个的进行劝解和释疑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逗留时久还是在刚刚经过的一条山路上下车解手,后来令人极大不安的事情发生了——地下实验室中最重要机密的部分、核爆中心实验室的主通道门的钥匙竟然丢失了!而这把三面六棱高精度的纯金钥匙除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家科学院备留一把,这儿独此一把。本来这把钥匙是应当留在实验场地专人看管的,开博士一时疏忽大意用过之后竟然随身带了出来

开博士当然不会轻易泄露国家机密,只是兜着圈子把事情这么描绘了一下,英姐已经吓的不清。当晚他们就到处找了一回,但是山间大雾夜色深深,他们自然没有找见。所以第二天一早匆匆忙忙,他们又来了!

附:

宇宙大爆炸(BigBang)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通过对宇宙结构的实验观测和理论推导发展而来的。在实验观测方面,1912年维斯托·斯里弗尔(VestoSlipher)首次测量了一个“旋涡星云”(“旋涡星云”是当时对旋涡星系的旧称法)的多普勒频移,其后他和卡尔·韦海姆·怀兹(CarlWilhelmWirtz)证实了绝大多数类似的星云都在退离地球。不过斯里弗尔并没有因此联想到这个观测结果对宇宙学的意义,这也是由于在当时,人们就这些“星云”是否是我们的银河系之外的“岛宇宙”这一问题存在着高度争议。在理论研究方面,1917年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理论应用到整个宇宙,发表了标志着物理宇宙学建立的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做的考察》。然而从广义相对论出发建立的宇宙模型不是静态的,这和当时相信静态宇宙的主流观点并不符合,爱因斯坦为此在场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学常数来进行修正。1922年,苏联宇宙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假设了宇宙在大尺度上的均匀和各向同性,利用引力场方程推导出描述空间上均一且各向同性的弗里德曼方程,并且在这一组方程中宇宙学常数是可以消掉的。通过选取合适的状态方程,从弗里德曼方程得到的宇宙模型是在膨胀的。1924年,埃德温·哈勃对最近的“旋涡星云”距地球的距离进行了测量,其结果证实了它们在银河系之外,本质是其他的星系。1927年,比利时物理学家、天主教牧师乔治·勒梅特在不了解弗里德曼工作的情况下独立提出了星云后退现象的原因是宇宙的膨胀。1931年勒梅特进一步指出,宇宙正在进行的膨胀意味着它在时间反演上会发生坍缩,这种情形会一直发生下去直到它不能再坍缩为止,此时宇宙中的所有质量都会集中到一个几何尺寸很小的“原生原子”上,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就是从这个“原生原子”产生的。

6。第二卷:开博士第06章:从天而降的巨大火球

青山镇是因山得名,它所在的这座山绵延几十千米,差不多快要和绿树镇绿树山的边境楔入其中。

青山不甚高大,没有什么云峰险隘飞泉幽谷,不是探奇揽胜求仙修道的所在。它也没有邻山绿树山得天独厚矿藏丰富,改革开放之初那里一度成为开采重地、一哄而上门庭若市。及至这草木凋零万籁俱寂的冬天,它甚至已经“万千红紫已成尘”,连草木葱茏郁郁俊秀都谈不上了。但是毕竟还有大量万年不老的松柏和四季常青的樟树装点着门面,冬的质朴和荒凉也没有彻底消除灌木丛中三两野兔和狐狸的犹如耳语,它甚至更加突显出无叶的树上几只大大的鸟巢迎风而伫的坚强不屈!

就在这样一个没有春的新红夏的聒噪,却仍然有秋之辽阔冬之博大,依然披着惺松的晨雾迎接朝阳的青山之上,开博士和英姐穿行其中。干干的水墨一般简朴的山,他们也还找了好久,一直不见钥匙的影踪,二人自然焦心如焚!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家兴奋的孩子又开始燃放烟火。这支烟花好像值不少钱,特别巨大,它升入空中的时候焰光四射非常明亮,在空中划下的印迹形成各种各样奇形怪状前所未见的图案。看的英姐有点傻眼,就让丈夫顺带也看一看。还没等到专心观察地面的开博士灭掉电灯扭过头来,一只巨大的火球飞速扑面而来,直接砸在离开博士大概三米远左右的前方山丘之上,直吓的夫妻二人惊魂失色。如果不是确定这是在青山镇,开博士都以为这把机密的钥匙不幸已经让恐怖分子捡到,去他的地下实验室搞了核试爆了!

火光闪处,惊魂未定的开博士和英姐只那么远远瞄了一眼,就欣慰地确定钥匙找到了。因为就在这只火球落下的山丘上,借着明亮的火光分明可以看见躺着一把高度精致、三面六棱的钥匙。等等,好像不对。不只是一把,居然有两把钥匙,都是三面六棱极度精致。英姐想这下更保险了,两把总有一把是咱家的吧。她急不可耐就想上前去取回钥匙,早点回家放鸡喂狗、做早饭,但是立即被丈夫阻止了。

开博士说:“小心这种强光有辐射!”于是夫妻二人躲过一边的树下静待其变。及至光球渐渐收敛最后消散遁形,地上明明白白除了躺着钥匙之外居然又多出一个似乎是处于昏迷状态的人形物体!这个时候天已大亮,开博士确定应当没什么大的危险,于是拉着老婆英姐的手缓缓上前一睹究竟。

是的,地上的确躺着一个人。不过此人体貌非凡,全身上下有着鱼一样的鳞片鳞光闪闪。这鳞片布满胴体却不粗糙,明显一看就是天生长着的那种,绝非表演者穿着渡光的演出服能够比拟。

而其面部特征更是稀奇罕见,在我们人类所定义的脸上,他似乎又多出一个脸,这可不是二皮脸的意思。我们常人的脸上有五官,他的脸上没有五官,只有一层曲线玲珑的面皮。这面皮看起来并不让人恶心,隐隐约约令人预见在这外脸的下面,一定藏着一张精致而漂亮的脸宠。

在目前的情况下,开博士无法推测这个人的性别,也不知道他的鳞片和面皮是什么结构和成分,但是从其身高来看,如果说是人,“似乎应当估计是”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孩。在这个小孩没有从火光中剥离之前,开博士夫妻首先看见的是钥匙,现在火球隐去,那两把钥匙其中的一把,却分明挂在这个小孩的颈部之上。而另一把则静静躺在他身体的旁边!

英姐就近捡起旁边的那把钥匙,望了望丈夫。开博士点了点头,确定这就是他们担惊受怕了半天苦苦找寻的东西。然后他又十分好奇地把玩了一下小孩颈部带着的那把钥匙,这一把玩令他顿时失语。

开博士惊奇地发现这把钥匙看似三面六棱,可是握在手中却像刺棒,有好多个触点,明显不止三面六棱,起码也有十多个棱。其他的棱不知道为什么会隐而不见?而且它的重量比黄金还要重,却又体积不大;还有就是可见部分抛光的如同蚕丝羽翼天衣无缝一般。以目前所知的地球物质好像没有什么密度可以对应得上它,如果说是人工合成,那么它似乎又远远高出了目前人类金属合成方面的技术水平!

难道这个挂着钥匙从天而降的家伙是个外星人?

附: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太阳及其行星

谷神星、阋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在英文天文术语中,因为地球的卫星被称为月球,这些卫星在英语中习惯上亦被称为“月球”(moon),在中文里面用卫星更为常见。在外侧的行星都有由尘埃和许多小颗粒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见的行星以五行为名,在西方则全都以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为名。五颗矮行星是冥王星,柯伊伯带内已知最大的天体之一鸟神星与妊神星,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天体谷神星,和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又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目前仍属于假说的奥尔特云,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

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附近。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

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时针(右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有些例外的,如哈雷彗星。环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都遵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是以太阳为焦点的一个椭圆,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轨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接近圆形,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

7。第二卷:开博士第07章:横空出世的怪小孩(上)

后来我们会知道这个“孩子”严格说来只是个外星生物或者试验品,而不是“外星人”。他存在的意义异常复杂,甚至牵涉到太阳系所在的这个宇宙以及另一个平行宇宙的演化。这个是以后的事情,等待慢慢揭开。

先说开博士看着那把合成技术无比高超的钥匙,久久爱不释手。作为一个院士级的科学家,他对这把钥匙的迷恋是出于技术材料方面的吸引。而对这个孩子本身的状况也仅仅停留在外星生物层面的关注,老婆英姐则有所不同。

英姐没有像一般的村妇那样,既然找到实验室的钥匙了就赶紧劝丈夫麻利的走人,这样不招风不惹事多好。她没有这么做,反而也陪着丈夫留连忘返。她可不是前沿科学或UFO协会的发烧友,丈夫的事业实在没有对她形成多少的熏陶和濡染。她只是一个普通中国山村的朴素村妇,强烈吸引着她的只是躺在地上的这个“孩子”的未知来历和身世,间杂着对这个个头只有二分之一米长的小孩安全和安康的担心。

开博士也许更多是想拥有这把钥匙或者拥有这个外星生物标本,自打辐射光消失之后,他再也不恐惧眼前这个小孩子模样的异常生物体,反而很想带他回家归为已有。而英姐不能生育,都三十好几快要奔四的人了还是膝下无嗣,出于母性无私的爱,她对这个“孩子”也平添几分怜悯和疼爱之心。二人在这种殊途同归的思想的指导之下,都傻愣着围观许久,考虑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最后不约而同地想到:“咱们就收养下这个孩子吧!”

虽然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天赐良缘,最后夫妻二人都心安理得地决定把“孩子”领回家。当英姐小心翼翼从地下抱起孩子,替他拂去鳞片上好像是由静电吸起的灰尘和落叶时,夫妻二人居然深情对视了一眼,彼此心存温暖。这使得英姐在内心深处有点怀疑:这一切是不是老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