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美色 (江山)-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宇文歆说的是真地,他这样怒气冲冲的前往,不就是飞蛾扑火?

可飞蛾明知道扑火,还是前仆后继,他张达到了今日,再没有回头的可能。

黄蛇岭在太原东南,榆次城的北面,他带部下快马急奔两个时辰,已到了山脚下。举目望过去,只见到山青青。石瑟瑟,入冬的太原,很有些冷意。

可不要说是盗匪,就算是人影子都不见一个!

张达心急如焚,回头望向手下的八百兵士,喝道:“入山去搜。”

喝令下。他心中闪过丝歉仄,可转瞬被怒火所掩盖,兵士并没有任何埋怨,有几队入山去搜。他们已经知道张达的事情,心中隐有同情之意。

李元吉坐镇太原,根本不把手下当作人看,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

山中搜了个把时辰,惊起野物无数,可黄蛇岭还是人影全无。张达心中已经有了不详之意。眼看天色渐黑,却不想回转,他也不能回转!

众人出山。张达喝令道:“或许盗匪去了榆次,我们去看看……”他这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如此狠毒,甚至让他双手有些发抖。

可转瞬就摇摇头,张达自言自语道:“你不能那么做,你那样做,和李元吉那个禽兽有什么区别?”

原来方才他转念间,已经想去附近的村落,找百来个百姓杀了。这样他就可以向李元吉交差,可他毕竟还有良心。

众兵士默默跟随,转过山脚处,突然不约而同地止住脚步,现出惶恐之色。只因为前方不远处,有千余兵士默然而起,持枪拿盾,堵住了他们地去路。

张达先惊后喜,才要带兵冲过去。突然听到身后马蹄隆隆,不由大惊失色,回头望过去,不知道哪里出来的一队骑兵,急风暴雨般的断了他的后路。

正前将领脸色黝黑,铁塔仿佛,一挥手,两队兵士夹过来,步伐铿锵。

张达见一面是山。前后夹击。只有侧面一条路,一带马缰。可见天边灰暗,陡然勒住了缰绳。

为首将领稍微有些诧异,他本以为张达会夺路而逃,其实远处还有伏兵,他带兵来此,本意却是想偷袭榆次,再下太原,亦想到唐兵会送上门来,早就有所准备,当然不会错过。

两队兵士并不止步,将唐军夹在正中。张达手下均是惶惶,见对方阵容齐整,刀枪泛寒,哪里是什么盗匪?

张达回头望了眼手下,长吸一口气,突然跳下来马来,掷枪在地道:“不知道来者何人?在下车骑将军张达,请求一见贵统领。”

为首那将见他弃了兵刃,沉声道:“尉迟敬德在此,不知道张将军有何见教?”

张达双手高举,示意没有恶意,上前几步道:“原来是尉迟将军,在下久仰大名,有心归附,不知道尉迟将军可否给条活路?”

尉迟恭微愕,转瞬道:“张将军若肯真心归附,尉迟恭保不害你等性命。”

张达苦笑一声,“我信得着尉迟将军,想当年,尉迟将军为了西梁王,抛却大好前程,此事已传遍大江南北,若是旁人,张某人真的不敢归附。”

他缓步走过来,早就有兵士上前将他捆了,张达早就横了心,并不反抗。

尉迟恭凝望他手下地八百兵士道:“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准备和张将军一同归顺?”

张达长叹道:“在下逼不得已,这才投靠,却还没有和这帮手下商议。不知道尉迟将军可否网开一面,放他们回转?”

尉迟恭摇头道:“不行,不降即死,无他路可走!”

张达无奈,高声道:“李元吉倒行逆施,太原迟早不保,各位兄弟,归顺尉迟将军,还有活路一条,何去何从,速做抉择。”

他话音方落,就有兵士骑马向一旁窜去,毕竟很多人还是家在太原城中,不想投奔。八百兵士乱做一团,却也有的早不满李元吉,凝立不动。

逃窜的兵士没走多远,只见到远方又是杀出一队人马,半空满是破空之声,羽箭如蝗的射向唐军,逃走地百来人,甚至来不及抵抗,已经纷纷倒地不起。

尉迟恭斜睨张达地表情,见他脸色麻木,视而不见,暗自奇怪。等将逃兵斩尽杀绝后,尉迟恭命手下将唐军降兵尽数缚了。却亲自带着张达一路北行。沿黄蛇岭余脉到一山谷之处。山谷内,毡帐林立,要害处均有伏兵把守。

张达见了,暗自心寒,心道宇文歆说什么盗匪出没,看来不过是刘武周的疑兵之计。他们真正地意图显然是要掩护大军到来。

可这些人不从正北的汾河河谷正面来攻太原。反倒绕远到了太原地下方,看着阵仗,显然蓄谋已久。

惊凛中带着复仇的快意,张达见刘武周大军到来之际,反倒兴起了斗志。当然这股斗志就是对李元吉而言。

一路无话,尉迟恭带张达到了中军帐中,推他进入。大帐内坐着一人,脸色阴抑,赫然就是马邑刘武周。

宋金刚、苑君璋一左一右坐着。刘武周左手处还坐着一人。神色从容,三十上下,脸含微笑。

见尉迟恭进帐。刘武周长身而已道:“尉迟将军果然不负所托,马到功成,这位……原来是车骑将军张达。”

他一口道出张达的名字,倒让张达大吃一惊。

尉迟恭沉声道:“在下幸不辱命。刘将军,张达并未反抗,已然归顺,在下说过,要饶他一命。”张达心中感动,暗想尉迟恭果然名不虚传。

刘武周、苑君璋和宋金刚他都认识。可见到那中年之人,却一时不知道是何人物,看刘武周神色,对他很是尊敬。

刘武周微笑道:“张将军肯弃暗投明,实乃明智之举……”

张达截断道:“刘将军,其实我来投诚,实在不得已而为之……”他当下将遭遇述说一遍,然后道:“在下投诚,已是抛妻弃子。再无回头之路,只想手刃李元吉,以泄心头之恨。当求引路回转,攻击太原,刘将军若能为我报仇雪恨,张达一辈子足感大恩。”

刘武周有些意外,犹豫片刻道:“还请张将军稍事休息。”

张达被带了出去,刘武周沉声道:“诸公,不知道张达所言有几分可信。我们若由他领路攻击太原。有多少成功地把握。”

蓦然得到张达相助,刘武周虽是振奋。却还是保持冷静,倒不愧是一方霸主。

苑君璋道:“要是张达使的苦肉计呢?”

刘武周皱眉道:“我想依李元吉的头脑,眼下当还不能发现我等绕路来此。”

帐外有兵士急匆匆赶到,“启禀刘将军,太原城有密信前来。”

他呈上公文,刘武周一看,一拍桌案道:“看起来真的是天助我也,张达所言不虚。”原来刘武周早就蓄谋南下,当然亦在太原城安排细作,随时有消息送出。张达一事,逃不过他的耳目,信上所述倒和张达所言完全吻合。

“既然张达……”刘武周目光一扫,突然道:“公瑾,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原来他左手的中年人却是萧布衣地手下大将张公瑾,此人得李靖推荐,端是气度非常,就算刘武周见到,亦是不敢怠慢。

刘武周尊敬之余,却是暗中着恼,心道萧布衣随意派出一人,看起来都是不差。张公瑾、单雄信一路从井陉关行来,刘武周派尉迟恭佯攻井陉关,却暗中接应单雄信等人和尉迟恭汇合。张公瑾跟随刘武周出谋划策,单雄信自带铁骑另驻他地,就算刘武周很多时候,都是不知道黑甲铁骑的行踪。

很显然,萧布衣也在防备刘武周,刘武周当然心知肚明,可要用萧布衣的骑兵,却也当作不知。

张公瑾听到询问,轻声道:“在下忝为同盟,不敢擅专,只提看法,具体如何来做,还请刘将军自己决定。”

他说地斯文,刘武周含笑道:“公瑾实在客气了。”

张公瑾建议道:“其实我等虽得张达相助,但计划不应有变。就算张达并非李元吉施展的苦肉计,但在我看来,张达早就不得李元吉信任,冒然回转,绝成不了气候。我等若以他为引,恐怕反倒会损兵折将。”

众人均是点头,方才的振奋之意已消失不见。

“这么说,张达也是可有可无了?”苑君璋问。

张公瑾笑道:“绝非如此,张达虽在太原失去信任,可这事情也是近几天的事情。我等本来就想先攻榆次,后下平遥,对太原形成合围之势。有张达带路,尉迟将军之能,当能最快取此两地,李元吉骄奢无能,窦诞贪功之辈,我等可同时派兵去太原城下诱敌来战,只要诱使他们出城,一战败之,太原士气低落,再加上榆次、平遥援助之地均失,太原再无援兵,到时候再用刘将军的内应,重兵来攻,太原可图!”

四五一节 反骨

李元吉醒来的时候,很不高兴

人要是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会塞牙,李元吉眼下就认为,他是最倒霉的时候。

当然他倒霉的时候,就是他手下百姓倒大霉的时候。他变换着心思折磨着手下,可眼下最想折磨的那人,居然还没有回来。

如今离张达离开已有七日,可张达如同失踪般,再没有任何消息。李元吉不相信张达能抛妻弃子,可实际上,张达真的做到了这点。李元吉暴躁欲狂,张达的妻子死了,他无可奈何,所以他又杀了张达的全家。太原城的军民知道这件事后,都是保持沉默。

可沉默下隐藏的愤怒和反抗,就算宇文歆都有些不安。李元吉现在的所作所为,已让太原城的百姓不能忍受!

李元吉不在乎,他现在只有两个目标,一个就是想办法找到张达,然后将张达的肉一片片割下来,然后分给手下的兵士吃掉。他的愿望如此强烈,甚至每次想想,都会兴奋不已。他对张达痛恨,只是因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命令得不到服从。他的第二个目标当然是李世民,他也想将李世民的肉一片片割下来,因为他实在无法容忍李世民一直骑在他的头上!

不过这两个目标看起来都是很难实现。

望着躺着的一床女人,李元吉突然露出点罕见地笑容。仿佛想到了什么好方法。

府外突然嘈杂声一片,李元吉皱起了眉头望过去,两人急匆匆的走进来,当然就是窦诞和宇文歆。

床上自然惊呼声一片,一时间五六个女人躲在被下。窦诞顾不得一床春色。焦急道:“总管,大事不好了。”

“又有什么事情?”李元吉很不耐的问道。

“榆次被克了。”窦诞神色紧张。

李元吉愣了下,“黄蛇岭北的榆次?那我……不是不能去打猎了?我今天闷的慌,姐夫,你赶快把榆次夺回来,我要去黄蛇岭打猎。”

李元吉说地天经地义,心中只是想,榆次被克关我屁事?

如果李元吉不是李渊的儿子,宇文歆只想一把掐死他!如今到了这种时候,这个纨绔子弟还只是想着打猎?

“总管。我恐怕你以后有一段时间都不能打猎了。”宇文歆竭力让自己说的平静些。

李元吉冷哼一声,不等再说什么,窦诞解释道:“总管,这次真的大事不好。原来刘武周倾尽兵力南下,一日就攻陷了榆次。榆次和太原相互守望。榆次被陷,太原危机!刘武周马不停蹄,又重兵围攻平遥,平遥若克,会阻河东北上援我之兵,到时候我们孤军奋战。形势不妙。”

李元吉嘴角抽搐下,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愤然道:“榆次守将吃屎长大的吗?那么大的城,怎么会一日就被攻克?”

窦诞苦笑道:“这个……本来不会这么快就被攻克。可张达和榆次守将汪得力关系密切,张达去黄蛇岭后,投降了刘武周,然后深夜就去了榆次。汪得力自然没有防备,听说是张达先进了城池作为内应,这才里应外合的打开城门。他们攻下榆次后。马不停蹄的去取平遥,准备故技重施,好在平遥守将姜宝谊早有准备,发现异常,这才将刘武周的大军拒之城外,可这一日内,已经有三封告急军文求救。”

李元吉有些发怔,“那太原可是守不住了?”

宇文歆皱眉道:“总管,现在说守不住还是为时过早,太原城乃唐王根基所在。早有储备。如今有精兵数万,粮草充足可用十年。只要我们尽心来守。刘武周想要攻克,势必登天还难。”

李元吉心中稍安,转瞬破口大骂道:“我干张达那畜生地十八代祖宗,他莫要落在我手上,要是被我抓住,我让他生不如死!”

一堆污言秽语喷出,李元吉发泄着心中的愤怒。宇文歆道:“总管,张达背叛唐王,迟早会死,可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做两件事情。”

“快说,快说。”李元吉催促道。要说动用心机,他是逐渐成熟,可要说守城,他是狗屁不通。

“眼下第一要派精兵援助平遥,不然姜宝谊孤军作战,很快就会支持不住。”宇文歆建议道。

“去援助姜宝谊,谁来援助我们?”李元吉不满道:“我不赞同。”

宇文歆愕然,窦诞接道:“总管,刘武周虽然兵锋甚盛,可我们唐军亦不是白给。平遥和我们唇亡齿寒,若不援助,坐望他们被攻,岂不让军士失望?再说平遥若克,唐王只怕会对我等不满。”

“军士失望关我屁事?”李元吉道,转瞬觉得有些不妥,李世民现在屡战屡胜,自己若是连平遥都保不住,那真的又被他骑在脖子上,“去救可以,但是要胜,而且我不会去,”

“那是当然,”窦诞舒了一口气,“总管千金之子,自然不适合以身犯险。只要总管同意,我们自然会派兵士援救,刘武周不过是个马邑校尉,要胜他之兵,有何难事?”

“那第二件事呢?”李元吉问道。

“第二件事就是为防万一,要将眼下情况马上向关中禀告,请求唐王调河东之兵来援太原。”宇文歆道:“太原根基之地,不容有失。”

李元吉有些犹豫,半晌才道:“一切你们做主就好。”

宇文歆舒了口气,欣慰道:“末将这就去办!”原地消息后,第一时间召集了群臣议事。长孙顺德不在,李孝恭亦是没有参与,这让李渊多少有些遗憾。

可遗憾只是暂时,李渊对这二人还是采用容忍的态度。他当然知道很多当年地往事。亦是知道长孙顺德为何总是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长孙顺德其实心已死,他是长孙家自长孙晟后的奇才,可这个奇才却因为个女人自暴自弃。他还能留在李渊身边,李渊已经很是庆幸。长孙顺德虽懒,可若非他出谋划策,暗中挑动,他李渊不见得坐稳关中。事后证明,长孙顺德地每一个意见,都对李渊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样的一个人物,李渊也就能忍受他地懈怠。至于李孝恭没有前来。李渊更是谅解,他现在很同情李孝恭。

李孝恭眼睛瞎了,中蛊毒后瞎了。虽然有司空的解药,可大苗王显然更胜一筹。李孝恭不但瞎了,而且最近还要忍受蛊毒反噬的痛苦。

中了大苗王的蛊毒。显然不止让你瞎眼那么简单,甚至让你觉得生不如死。李渊去看望过两次,就没有再去看第三次,实在是李孝恭有点让他感觉惨不忍睹。

李孝恭这段日子,急剧的消瘦,甚至已变的和鬼一样。李渊甚至觉得,鬼也比他好过一些。**S。cM***

李渊见到李孝恭的样子,对大苗王和萧布衣自然恨到了骨头中,他恨不得立刻南下踏平巴蜀,一解心头怒气。可他知道,眼下时机未到,他不怕苗人,亦是不怕蛊毒,毕竟在大军压境面前。蛊毒不见得能挡关中铁骑。

可是李渊却怕萧布衣。

他知道萧布衣其实很期盼他发兵,李渊若是发兵,不但得不到巴蜀百姓地支持,还会给与萧布衣从巴蜀逆攻的借口。

关中和东都相隔不过八百里,可因为地势,却各自为战,少有交集。李渊知道,现在还不是双方交战地时候,他们彼此都明白,最后才是决出胜负的机会。不然谁都不见得会有机会!

李世民也不在李渊的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