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学做人做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锋,弱者塞其虚”等。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救赵国时,孙膑就对

田忌说:“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

14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禁,则自为解耳。”这就是三十六计中著名的 
“围魏救赵”,攻其必救,其
围自解。话很精辟,其中隐含着丰富的战略智慧。

看见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他的锋刃。看到弱小的敌人,就抓
住时机消灭它。

公元前猿缘源年,逐渐强大起来的魏国开始蠢蠢欲动,而魏惠王曾
经失去了中山这个地方,对此,他耿耿于怀。国力强盛后,他便派大将
庞涓前去攻打。

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与魏国相邻的一个小国,曾经被魏国征服。
强占的东西别人当然也可以得到,赵国便在魏国国丧时乘机将中山国
占领了。

魏国大将军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便想
到一个一举两得之计,他决定直接去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这样既能解
旧恨又可得新城。

魏王对庞涓的军事才能十分信任,便欣然听从了庞涓之计。

没过多长时间,魏王便拨五百辆战车给庞涓,并以他为将,直奔赵
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当时势弱,根本不是强魏的对手,急难中
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这么好的一块肉,齐国
当然应允,齐王急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解救来的孙膑为军师领
兵出征。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都师从鬼谷子,他们两个都精通兵法。魏王
也曾经用重金将他聘得,可是当时庞涓也正在魏国,他自感能力比不

15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上孙膑,恐怕自己的位置不保,便用计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把孙膑的两
脚砍断后,又在他的脸上刺了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
后来孙膑用计装疯,幸得齐国的使者相救,逃到齐国。

大将田忌率领大军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他便想直接去赵国之都

邯郸,以解赵国之围。军师孙膑制止他,然后说出了一段话:“解乱丝

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

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

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

田忌对孙膑十分的信服,对此计大加赞同,便依计而行。果然,当
齐军攻打魏国时,大将庞涓接到魏王命令,必须回国勤王,不得已魏军
离开邯郸。可在回国途中又遭到了齐军的埋伏,两军在桂陵展开了激
战。魏军士兵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魏国都城
大梁,齐军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
故事。

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围魏救赵”的故事,特别是在激烈的商战
中。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这话一点也不错。

在上个世纪早期,我国的一家进出口公司从国外进口一大批阅宰
产品,这个公司当时考虑到这样的产品质优价廉,非常受消费者的欢
迎。国内的各大商家也纷纷订货,该公司通过经营该商品也获利颇
丰。虽然在这中间由于对方在交货时出现过延期,使得该公司失去几

16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次展销良机,蒙受了一部分不该有的经济损失,但为了双方长久友好
的贸易往来,并未对外商提出制裁。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这种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
局面。此时,急需增加进口,该公司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不再出现以前出现的问题,他们决定进一步同外商洽谈进口
该产品的事宜,为了能够降低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
该公司便想合理地向对方提出降低价格的要求。可是,一旦这个要求
对方没有答复,就会影响以后的合作。这个问题成了急需解决的问
题。

对方也非常清楚现在中国国内对此项产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他
们正准备提高价格,这增加了谈判的难度。

必须得使用一定的技巧,于是,经过研究,中方进出口公司终于找
到了问题的突破口,顺着这个突破口,设计了一套非常周密的谈判方
案。谈判开始了,该公司在以前对方延期交货一事上大做文章。言词
激烈地说:“由于你们几次的延期交货,使我们失去了数次极好的展销
机会,这样的损失使我们几乎陷入破产的境地。 


对方当然没有想到,该公司一上来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听
罢,便以为该公司会提出大额的索赔,显得有些心慌意乱,自然要对延
期交货问题加以解释,表示歉意。接着便心神不安地等着我方的反
应。

该公司的谈判人员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对方已完全处于下风,便

17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趁机提出了对方能够承担的削价要求,并且明确指出希望上次延期交
易的损失能通过这次减价来弥补。对方对此虽然觉得很难接受,但是
却很无奈,只好表示同意。

该公司又乘胜追击,提出了增加预定额的要求。对方见能够扩大
预定额,也能弥补一定的损失,也就最终在合同上签了字,谈判圆满成
功。

一个成功的谈判者在谈判时常常会对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采用避
开的方式,他们会大谈和本次谈判目的关系不大的问题,使得对方顾
此失彼,首尾不能相接,最终不得不妥协。这正是现代谈判中经常用
到的 
“围魏救赵”的计策,并且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其实,“围魏救
赵”的“围”只是一种非常的手段,“救”才是最终的目的,而要达到 


“救”的目的,就要分散对方注意力。

在做人做事中,如果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注意看时机是
否成熟,注意自己所应用的方法和策略是否正确。能够绕过对方敏感
的话题,机智地采用“围魏救赵”的方法,便会取得最好的结果。

18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原文】

《孙子兵法·计篇》有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
可先传也。 


【精译】

要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发起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采取
行动。这是军事取胜的奥妙,不可预先讲明。

【分析】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作为军事上著名法则之一,已成为了千古
传诵的军事名言。

19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正是运用此计智夺荆州的。这一战,使
得三国名将关云长败走麦城,也使得蜀国实力大损。

面对名将关羽,名不见经传的吕蒙首先装病让陆逊代守陆口,陆
逊修书一封并备厚礼遣人送给关公,当关公拆书阅后,见书辞极其卑
谨,就更不把陆逊放在眼里,于是对东吴放松了戒备,撤掉了守荆州的
主力去攻樊城。这时,吕蒙见时机成熟,便率精兵猿万,快船愿园余只,
选会水者扮成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船中,关羽
派的守江边烽火台的将士误认为是商人,就让吕蒙的船队全部靠岸,
结果吕蒙趁机偷袭了沿江各处守军,并用重金收买荆州的士兵,令其
喊开城门。守荆州的将士以为是荆州之兵,就开了城门,于是吕蒙便
趁机偷袭了荆州。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孙权梦寐以求的荆州。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仅适用于战争中,在商场中,如果能够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么,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天津第四铝制品厂因“出其不意”制造出了带哨声的铝壶,一时
间,该产品供不应求。铝壶是每家每户都必须用的很普通的商品,很
早就有人动铝壶的脑筋,但只不过是在样式上做点小小的改进而已,
并没有多大的新鲜感。可是天津第四铝制品厂却出其不意、别出心裁
地想出了一个妙招,即在普通铝壶上加上一个哨子,水一开,蒸汽就吹
响了哨子,以提醒人们提水,仅此小小的出人意料的革新,就使这种 


“响壶 
”供不应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出其不意,攻击不备”的智慧,往往也能达

20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男孩和他的女朋友吵架了,他们谁都不
想先认错。但这样也不是办法。

于是,这个男孩就先给女朋友发了个短信,说他要出差,要好几天
才能回来。他女朋友也想合好,但只是拉不下面子。看到这个短信
后,非常的失望,但也没有任何办法。第二天一大早,这个男孩就拿着
鲜花站在了女朋友的面前,给了女朋友一个大大的惊喜。两人的小误
会也随之消除,并且感情更进了一层。在这里,这个男孩用的就是“出
其不意”的计策。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正是宇宙间一切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唯有发展变化的
这个规律是不变的。出奇制胜强调的是变化,反对的是模式化。从这
点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不但是一个可以广泛运用的计谋,而且是
一个永恒的法则。


21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暗渡陈仓,迷惑敌人

【原文】

《三十六计·敌战计》有云:“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
巽。 


【精译】

正面佯攻、佯动迷惑敌方,有利于暗中进行真正行动,任何事物的
发展都是无尽的。

【分析】

“暗渡陈仓”之计就是利用迷惑敌人的手段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
的出奇制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

22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在争战中一直处于下风。
项羽虽然强大却目中无人。韩信刚开始时,投靠的是横行战场的项
羽,但是项羽没有重用韩信,这使韩信很是失望,后来又投靠了刘邦。

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了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

中后,就要攻击刘邦。

刘邦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领了个汉王的封号就率部退驻汉中
了。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
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在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要击败项羽,争夺天
下。

没过几年,刘邦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逐渐地强大了起来。相反,
项羽由于太过孤傲,已经渐渐地众叛亲离。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
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
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

在关中坚守的章邯听到这个信息就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
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其实,这只是韩信的一条计策,他明着是修栈道,以此吸引敌军的注意
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栈道一线,暗中却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
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此仗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了三秦,为刘邦
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暗渡陈仓”其实就是攻击敌人不注意的地方,但是他的要点却是
一定要把敌人注意力引开才行。现代社会中,“暗渡陈仓”也经常被人

23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使用。

石油大王哈默也成功地运用了一次“暗渡陈仓”之计。在哈默的
经营史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在利比亚。无论是对哈默本人,还是西方石
油公司的猿万名职员及公司的猿缘万多名股东来说,一提起这件事,他
们都赞叹不已。

在伊德里斯国王统治的年代,利比亚就像得克萨斯州当年最初发
现石油时那样,吸引着石油资本家。

当时国王统治下的利比亚非常黑暗,几乎所有想通过石油赚钱的
人都来到了这个地方。哈默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的一次机会。可
当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来到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
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
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
租得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归还给利
比亚政府。

石油给了这些人充分的冒险胆识,来自怨个国家的源园多家公司
参加了这次投标,虽然这其中的很多公司已快要到达破产的境地了。
但他们希望中标后能够迅速赚收本钱。

哈默在这些竞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尽管他曾于员怨远员
年受肯尼迪总统的委托到过利比亚并与伊德里斯国王建立了私人关
系,且伊德里斯一世在托布鲁克王宫一次欢迎会上真诚地对哈默说: 


“真主派您来到了利比亚! 
”但在这次租借地的争夺战中,他同一批资

24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金雄厚的大公司相比,无异于小巫见大巫,只不过是一名讨价还价的
商人而已。此刻,在炎热的利比亚,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推翻的
石油巨头们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分析估量那些自称可以使国王言听计
从的大言不惭的中间商们所说的话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对哈默来说处

境的确很不利。

但这些都不会令哈默气馁的,他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作
风。他非常明白,要想在第二轮租借地的谈判中打败那些实力非常雄
厚的大公司,一招一式地跟他们硬拼,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唯一可行
的方案就是暗中向利比亚政府申请:如果西方石油公司能得到租借
地,将给予政府诸多好处,也请利比亚政府给予西方石油公司比其他
竞争对手更优惠的条件。

在给利比亚政府一系列的好处后,他还在投标书上允诺在库夫拉
图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而库夫拉图恰巧就是国王和王后的诞
生地,国王父亲陵墓也坐落在那里。另外,西方石油公司还进行了一
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采出石油,该公司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
兴建一座制氨厂。

哈默果然取得了成功,他同时得到两块租借地,其中一块四周都
是产油的油井,当时有员苑家公司投标竞争这块土地,且多是实力雄厚
的知名公司,结果个个名落孙山,唯有西方石油公司独占鳌头;另一块
地也有苑家公司投标,但最终还是归在了西方石油公司名下。

这样的结果几乎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他们根本对此就不明其

25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所以然,但他们却又不得不佩服哈默的高超谈判手段和技巧。夺得这
两块租借地后,西方石油公司凭着独特的经营管理,使之成为其财富
的源泉。

实力弱小的西方石油公司为什么能够最终得到两块地呢?其中
最为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哈默在明修栈道的同时,在引人注目的大动作
下,又来了暗渡陈仓的小动作,致使利比亚政府在哈默提供的利益允
诺的诱惑下,天平倾向了西方石油公司。

做人做事时,如果我们遇到比较棘手的事。不妨在公开行动的背

后,或有真实的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