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胜华尔街-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d),这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能够给基金经理们很大的回旋余地,他们可以购买各种股票而不受限制,包括周期型股票、公用事业股票、成长型公司股票、特殊情况股等。尽管每一只资本增值基金的股票投资组合并不一样,但是对于基金推销员来说,这些基金产品看起来都差不多。
1966年,富达麦哲伦基金资产规模为2 000万美元,但是到了1976年,由于投资者赎回,资金不断流出,基金规模减少到只有600万美元。这样一个只有600万美元规模和基金管理费为%的基金,每年基金管理费收入一共只有万美元,连付电费都不够,更不用说支付员工的工资了。
为了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以节约成本,在1976年,富达公司把规模为600万美元的麦哲伦基金和另外一只规模为1 200万美元的艾塞克斯基金(Essex)合二为一,艾塞克斯基金是投资者对基金不感兴趣的一个牺牲品。该基金曾经一度资产规模高达1亿美元,但是由于其熊市中业绩表现十分糟糕,以至于亏损很大,税前可抵减亏损总额高达5 000万美元,不过这也正是该基金吸引麦哲伦基金进行合并的主要原因。由于麦哲伦基金在1969~1972年在迪克·海伯曼(Dick Haberman)和内德·约翰逊共同管理期间以及在1972年后海伯曼管理期间业绩都相当出色,所以富达公司的管理层和托管人认为麦哲伦基金能够通过合并艾塞克斯基金来减免税收。合并后的新基金赚到的第一个5 000万美元利润将不用缴税。
这就是1977年我被任命为麦哲伦基金经理时所面临的形势:两只基金合二为一,资产规模1 800万美元,5 000万美元的可抵税亏损,极度糟糕的股票市场,数量很少且迅速减少的基金客户,而且由于麦哲伦基金已经封闭,停止对投资者开放,所以无法吸收新的客户。
一直到4年以后,也就是1981年,麦哲伦基金才重新开放,人们才可以购买麦哲伦基金。如此之长时间的基金封闭使传媒产生了普遍误解。大家猜测是麦哲伦基金设计了一个非常聪明的策略,先封闭直到基金积累了一个良好的业绩记录之后再行推出,这样就可以刺激基金销售。麦哲伦基金经常被认为是基金业内所谓的开创新概念的试验田之一,富达公司给了格外延长的试验时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富达公司一直很想吸引更多的客户来买基金。但是我们不得封闭麦哲伦基金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对销售基金感兴趣的机构。当时基金业极度萧条,以至于证券公司都撤销了基金销售部门,这样即使有极少数人有兴趣买基金,也找不到销售基金的销售人员。
不过我相信,我管理麦哲伦基金的前4年期间不再开放,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这段对外封闭的日子,使我可以安静地学习投资,不断进步,即使犯了一些错误,也不会因广受关注而难堪。基金经理人和运动员有一个共同之处:让他们慢慢成长,他们未来长期的表现会更好。
 。  。。  想看书来
麦哲伦基金选股回忆录:初期(3)
我做股票分析师期间,所熟悉的股票范围包括大部分纺织业、钢铁行业和化工行业的股票,所有这些公司只不过相当于股市中上市公司总数的25%,因此对我来说,管理一家可以购买任何股票的资本增值基金,会感到过去的研究积累明显不足。好在我在1974~1977年间担任过富达基金公司研究部的经理,也是投资委员会成员之一,这些工作使我对其他行业也有所了解。1975年,我就开始帮助波士顿一家慈善机构管理投资组合,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基金投资管理的直接经验。
我把我的上市公司调研日志当做最宝贵的宝贝珍藏,就像意大利风流文学家卡萨诺瓦(Casanova)珍藏他与情人约会的日记一样。翻开我的上市公司调研日志,让我回想起1977年10月12日,我拜访了通用影业公司(General Cinema),当时这家公司肯定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因为这只股票后来并没有出现在我的买入清单上。当时,这只股票的价格不到1美元,然而今天却已经上涨到了30多美元,你可以想象一下,错过一只上涨30倍的大牛股会让我多么心痛。(这个30美元的股价已经根据公司送股情况进行复权处理,在本书其他地方你看到的股价也进行了同样的复权调整。因此,你在这里看到的股票价格也许跟股票行情走势图上的股价不一致,但本书中的盈利和亏损数据绝对准确无误。)
我的上市公司调研日志中记载了很多这样错过的投资机会,但是股票市场是非常仁慈的,它总是给笨人第二次机会。
在上任的第一个月,我整日忙于换股,卖出我的前任青睐的股票,换上我自己青睐的股票,并且还要不停地抛出股票变现,以应对投资者不断赎回基金的现金支出需要。
到1997年12月底,我的重仓股包括:康格里默(Congoleum)公司我一共持有51 000股,市值高达833 000美元。当时这对于麦哲伦基金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当然在10年后麦哲伦基金规模突破百亿后这样的投资额简直微不足道)、全美(Transamerica)人寿保险公司、联合石油公司和安泰(Aetna)人寿保险公司。此外,我发掘并买入的股票还有:汉尼斯(Hanes)公司我妻子对这家服装公司生产的L誩ggs连裤袜简直迷疯了),塔科贝尔连锁快餐公司(Taco Bell,在我向我的第一个交易员查理·曼斯费尔德(Charlie Maxfield)下单买入时,他不禁吃惊地问:这是什么公司,是墨西哥电话公司吗?),房利美(一共购买了30 000股)。
我之所以青睐康格里默公司,是因为这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聚乙烯基薄膜地板材料,没有接口缝隙,可以像地毯一样整块铺到厨房里。除了生产地板材料以外,这家公司还利用生产预制房屋的组合式生产技术,为国防部制造小型驱逐舰,据说这种小型驱逐舰的发展前景很好。而我之所以选择塔科贝尔公司的股票,一是因为它的墨西哥煎玉米卷味道太棒了,二是因为美国90%的人们还没有吃过这种美食,三是因为这家公司有着良好的业绩记录和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四是由于这家公司的总部办公室像普通车库一样简陋。这让我总结出了第7条林奇投资法则:
公司办公室的奢华程度与公司管理层回报股东的意愿成反比。
我最初所选股票包括:康格里默公司、凯撒钢铁公司、Mission保险公司、拉昆塔汽车旅馆、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塔科贝尔快餐公司、汉尼斯公司等。这些公司除了都是上市公司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共同点。从一开始,我就为自己选股如此多种多样而感到不可思议,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并没有选择化工行业公司,而我做分析师时研究得最深入的就是化工行业上市公司。
1978年3月31日,我接管麦哲伦基金10个月之后,麦哲伦基金1977年的年度报告出炉了。年报的封面是一张详细的古代南美洲海岸地图,上面标出了各个海湾和河流的名字,边上有三艘西班牙帆船,大概就是麦哲伦率领的舰队,向着好望角行驶。在随后几年里,随着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投资也越来越复杂,封面设计反而变得越来越简单。不久海湾和河流上的西班牙名字去掉了,而且舰队也从三艘帆船减为两艘。

麦哲伦基金选股回忆录:初期(4)
我重新翻看了这份1978年3月出炉的麦哲伦基金年报,年报表明,基金在1977年净值增长了20%,而同期的道琼斯平均指数却下跌了,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麦哲伦基金之所以如此成功,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这个菜鸟基金经理人的功劳。在致基金持有人的信中,我总是尽可能简单地向投资者解释我的投资策略,我这样阐述:“减持汽车、航空、铁路、公用事业、化工、电子和能源行业股票,而增持金融、电视、娱乐、保险、银行、消费品、旅馆和租赁行业的股票。”就这样简单几句,就概括了我如何让这只资产规模仅有
2 000万美元的基金10个月内投资近50种股票的投资策略。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过一个全面的选股策略。我选股完全是凭经验,像训练有素的猎犬依靠嗅觉搜索目标一样,从一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不断搜索。我更多关注的是一个特定公司“故事”的具体细节,比如为什么一家拥有电视台的公司在今年将比去年利润更高·我却并不太关心我的基金在电视广播行业上的资产配置比例是过高是过低。为了更多了解详细情况,我就会去拜访一家电视台的管理人员,他会告诉我电视台业务正在明显好转,他还会告诉我最主要竞争对手的公司名字。然后我会核实所有细节问题,而结果往往是我没买这家电视台公司的股票,而改买了第二家电视台公司的股票。我在所有行业中寻找合适的股票投资目标,这表明,即使选股人对众多行业都只是略知一二,其实也没什么关系,照样可以成功选股。
由于麦哲伦基金是一只资本增值基金,于是我就有权购买任何投资品种,包括各种各样的国内股票、国外股票,甚至是债券。如此广泛的投资选择余地,对于我这种像猎犬一样到处搜索好股票的投资风格简直是如鱼得水。我并不把自己限制于成长型基金经理那样的投资风格。当所有成长型股票被过分高估时(这样的事情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成长型基金经理就不得不继续购买股价已经明显过高的成长股,否则他的基金就不能保持成长投资这种风格了。他只能瘸子里面挑将军,在一大堆股价过高十分危险的成长股里挑选相对最好的了。而我却根本没有这样的烦恼,我可以随意挑选我想投资的任何股票,比如说,我发现成长股过高,我就可以不理成长股,而去寻找被低估的周期股;我会发现铝价正在上涨会推动美国铝业(Alcoa)公司的业绩反弹,其股价也将会大幅反弹。
1978年1月,我在基金年报中这样向持有人们描述投资策略:“麦哲伦基金的投资组合主要包括3类公司:特殊情况公司、被低估的周期型公司以及小盘和中盘成长型公司。”
如果说这种解释不能清楚完整地描述我们范围很广的选股策略的话,一年后我们的解释更加详细:
麦哲伦基金的目标是通过投资五类相对具有吸引力的股票实现资本增值。这5类股票包括:小盘和中盘成长型公司、发展前景正在改善的公司、股价过低的周期型公司、股息收益率较高且不断提高分红的公司以及其他所有真实资产价值被市场忽视或者低估的公司……而在未来某个时间,国外股票也有可能在基金投资组合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其实所有这些解释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句话:只要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股票,麦哲伦基金都可以买。
在选股上,灵活性是关键。因为股市上总是能找到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公司股票。在我管理麦哲伦基金的早期,赚钱最多的两只股票都是大型石油公司:美国加州联合(Unocal)石油公司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你可能会以为一只规模仅有2 000万美元的小基金会集中投资于小盘成长股,而不太会投资于那些盘子很大的大型石油公司。但是我发现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业绩正在大幅好转,而华尔街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我就趁低买入了这只反转型股票。在麦哲伦还是一只小不点儿的基金的时候,我曾把15%的资金都投在了公用事业股上。我持有波音公司和托德造船公司(Todd Shipyards)这两只大盘股的同时,还持有国际服务公司(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这家像麦当劳一样全国连锁的丧葬服务公司的股票。大家都普遍认为麦哲伦基金的成功归因于大部分投资于成长股,但我其实从未将一半以上的资金投资于成长股。

麦哲伦基金选股回忆录:初期(5)
许多基金经理人在投资态度上总是防守,防守,再防守—先是买入股票,然后一旦这些股票表现不好时,不愿割肉,于是继续持有,并想方设法找出各种新的借口给自己持有这些烂股票辩护(华尔街的许多基金经理把很大一部分精力仍然用在想方设法给自己业绩不好找借口上)。而我在投资上总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不断地寻找价值低估更厉害、赚钱机会更大的股票,来替换掉我手中现有的赚钱机会相对较小的股票。1979年股市行情一片大好,标准普尔指数上涨了,而麦哲伦基金表现仍然远远超越大盘,增值了51%。在基金年度报告中,我像去年第一次写年报一样,又得绞尽脑汁向持有人们解释我如何取得这么好的投资业绩,这次我这样说:“增持旅馆行业、餐饮行业和零售行业股票。”
连锁快餐业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这一行业非常容易了解。如果一家连锁餐饮店在一个地方搞得很成功,它很容易在另外一个地方顺利地复制在上一个地方很成功的经营模式。我发现塔科贝尔墨西哥风味连锁快餐公司在加州开设了许多家分店,在取得了成功以后,就向东部继续拓展,在公司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盈利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我购买了克莱克—拜瑞尔(Cracker Barrel)的股票,不久之后我拜访了位于佐治亚州迈肯镇的克莱克—拜瑞尔乡村餐厅。我当时正好飞到亚特兰大去参加罗宾逊-汉弗瑞公司主办的一次投资研讨会,决定顺便拜访一下这家餐厅。在出租车上我看了看地图,这家餐厅所在的迈肯镇离我所住宿的亚特兰大市中心酒店只有几英里的路程。
然而,这几英里的路程却好像比100英里还要漫长,在交通高峰期,我本来打算只花很短时间顺路去看看,却花了3个小时才走完几英里的路程,不过最后我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我吃到了美味的鲶鱼晚宴,并对克莱克拜瑞尔的整个业务经营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家公司的股价后来上涨了50倍,为麦哲伦基金赚了很多钱,曾被我列入50只最重要股票的名单。
我对另一家同样位于亚特兰大地区的自助建材超市也做了实地调查,这家超市的名称叫家得宝(Home Depot)。在家得宝建材超市,店员们服务热情礼貌,非常专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他们的螺丝、螺栓、砖和灰泥等各种建材商品琳琅满目品种极其丰富,而且价格十分便宜。在这里,普通家庭那些自己装修的业余油漆工具和水电工具都可以称心如意地买到,而再也不用到价格又贵、品种又少的社区小油漆店和小五金店去受气了。
这时的家得宝还只是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其股价也只有25美分(根据后来拆股进行了调整),亲眼目睹了这家建材超市十分红火的业务之后,我就买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可惜1年后我对它又失去了兴趣,就把股票卖掉了。回头看看家得宝15年来的涨幅,真让我感到终生遗憾。看看图41,家得宝建材超市的股票在15年内从25美分上涨到了65美元,上涨了260倍,我是一开始就抓住了这只大牛股,但却没有看出它会有如此之大的发展潜力,结果没有一直握住股票,以至于与这只上涨260倍的大牛股失之交臂。
图41   家得宝建材超市公司
要是家得宝超市就开在我家附件的新英格兰地区,要是我对建材比较了解,知道飞利浦螺丝刀和葡萄酒开瓶器的区别,也许我就会准确判断出这家公司的巨大增长潜力,而不会过早卖出这只大牛股了。另一只大牛股玩具反斗城(Toys 襌·Us),我也是买入后不久就抛出了。这两只过早卖出的大牛股是我投资生涯中最糟糕的两次卖出决策。
虽然没有从家得宝建材超市这只大牛股上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