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育儿百科-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l岁零4个月孩子现在的饮食方式来决定。 
一日三餐都能高高兴兴地吃,体重也超过13千克的孩子,尽量不要给零食了,而应适当给一些应季水果。那些富含能量的面包、苏打饼干、土豆片、爆玉米花等最好还是敬而远之。像牛奶糖、糖块、巧克力等热量都非常高,还会损坏牙齿,要少吃。为了缓解空腹感,可以在家里自制一些含有水果的果冻给孩子吃。 
现在零食的作用,在于让孩子学会咀嚼,尤其对那些只知道吃成品乳制食品,而不懂得咀嚼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可以把苹果、梨切成片给孩子吃,或者是给孩子一些酥脆饼干等。到了2岁左右可以给孩子吃口香糖。对于那些饭量小的孩子,因为饭量小,零食就具有了补充营养的作用。如果是不吃米饭,却能吃苏打饼干的孩子,就给孩子吃苏打饼干来补充营养。不喜欢吃鱼、肉的孩子,就给他吃含牛奶、奶油、鸡蛋的食品,烤饼、蛋糕等家里可以做的食品也可以。把别的小朋友找到家里一起吃,会比孩子1个人吃时吃得多。 
给孩子零食的时间要定好。母亲领孩子去超市,买了孩子自己选的小食品让孩子抱回家,孩子自己保管食品,结果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这就很不好。一旦养成了这个毛病,爱吃零食的孩子就会发胖。 
问题是糖块、巧克力、奶糖这些东西。给孩子吃这些东西的理由,一是孩子想吃,二是这些东西能长时间保存,另外,电视广告的诱惑作用也很大。用精制糖做成的食品,会损坏牙齿,而一旦错误地呛人气管还很危险。因此,那些可以粘在牙上的口香糖、奶糖比能在口腔里滚动的糖块要安全些。吃过这些东西以后要让孩子喝些茶水或凉开水。对戒不掉吃糖习惯的孩子,一定要以食后刷牙为条件才给孩子吃,以养成刷牙的习惯。牙膏不要用含氟的,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将留在口腔内的牙膏及水一起吐出去,咽到肚子里会造成氟摄取过量,因为牙膏的含氟量是以刷完牙并吐出去为前提计算的。 
326。哄孩子睡觉 
晚上孩子的入睡方法各种各样,有的孩子不到很困时就不睡觉,一直玩到很困时才让母亲抱抱甚至就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也有的孩子到了规定的时间就钻进被窝,翻几下就趴着睡了。其实,倒不如说这是少见的,大部分孩子从钻进被窝到入睡,要做很多的事情。很多孩子睡前要喝奶,喝完了奶以后也继续叼着奶瓶“吱吱”地一边吸空奶瓶,一边入睡。有的孩子拿着心爱的娃娃或毛巾被,饶有兴趣地贴在自己的脸上。 
很多孩子只要母亲稍一离开就会立刻醒来,也有的孩子让母亲陪在自己的身边,小手则在母亲的怀里摸着,或摸着母亲的头发才能睡着。这样的孩子其实与含着母亲的乳头入睡,是五十步笑百步,没有什么区别。 
不管怎么说,把孩子放进被窝,让他能够快些入睡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此目的,母亲要想尽一切办法。 
有人说绝对不能让孩子一边睡一边喝奶或吸母亲的乳头,而说这些话的人,肯定都是那些没有养育入睡困难孩子经验的人。这些入睡困难的孩子,当撤掉奶瓶或阻止他吸母亲乳头后,肯定会吮吸自己的手指来。就是不吮吸手指,也是拽来床单的一角或被子的一端放进嘴里,有的孩子还吮吸自己的下唇。 
入睡困难也是孩子天性所决定的。但每天的活动量不足,孩子不很累就睡觉也助长了这种倾向。想让入睡难的孩子尽早入睡,就必须让孩子白天充分活动,玩得很累。 
对1岁到1岁半的孩子的入睡方法,我们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再长大一点的话,活动量也增加了,到了晚上累得不得了,自然吮吸手指、吸下嘴唇等毛病就会不知不觉地改掉了。 
对夜里醒来玩耍的孩子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总之,以让孩子能尽早入睡为目标,如果孩子吮吸乳头入睡得快,就可以让他吸乳头。白天上幼儿园的孩子,睡觉前喂奶,可以联络母子之间的感情。如果母亲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就能安然入睡的话,就可以陪在孩子身边让他入睡。孩子喝100毫升左右的牛奶就能入睡的话,就给孩子喝100毫升牛奶。有人说那要是成了癖怎么办?其实也不必惊慌。只要不养成孩子夜里起来玩的毛病,孩子再长大一点这些问题就自然解决了。那些用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慌慌张张,把母子俩都搞得痛苦不堪,否则实在是太愚蠢了。母亲被别人说“晚上陪孩子睡觉可不行”,“晚上可不能给孩子喝奶”时,感到言之有理,而为了不让夜里醒来的孩子哭闹,只好陪孩子玩。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养成孩子夜里玩耍的毛病。 
从入睡以后孩子的睡眠姿势来说,没有枕枕头、脸朝上、身体直直地睡觉的孩子,都是或横卧或俯卧。夏季里,孩子会从被子里滚出来。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必担心,因为能使孩子睡得香甜的就是这种姿势。 
327。排便训练 
让周岁前的孩子定时小便,其意义只在于节省尿布。到了1~2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条件具备了,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有尿时告诉母亲。 
训练孩子排便的第一条件是气候要暖和;第二是孩子的小便间隔时间要相对长一些;第三则是孩子的性格必须老实。 
对这时的孩子不能突然就要求他有尿时告诉母亲,因为直到现在为止,孩子一直认为把尿尿到尿布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用把尿尿在尿布上是不好的道理教育孩子是行不通的,只能通过感觉让孩子感到尿在尿布上是不好的。因此,首要任务应该是给孩子下半身以解放感,应该给孩子撤掉尿布,只让他穿短裤,让孩子感到这样一来是多么的轻松,多么的爽快,这种舒适感真是前所未有的。 
孩子将与体温相同的尿尿在尿布上时,并不感到不舒服,相反却有一种释放了膀胱的紧张、卸掉了负荷后的快感。可是在撤掉了尿布后的下半身的解放感中却另外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就是尿完以后湿乎乎的液体沿着大腿根部向小腿流下去的感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孩子会感觉到它。因此,迄今为止不声不息地把尿尿在尿布上的孩子,为了告诉母亲尿尿了的这种感觉,就说“嘘嘘”或是“嘘嘘了”。 
孩子母亲则往往批评孩子说“都尿完了才告诉母亲可不行啊”。可是,母亲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孩子告诉母亲尿尿了的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是排便训练迈出了第一步。母亲必须对孩子尿尿能告诉母亲这事给予表扬,然后为了让孩子深深懂得只有干爽的短裤才非常舒服,母亲要主动在孩子还没尿湿短裤前就领孩子去卫生间。孩子懂得了下半身解放感,也就懂得了尿湿短裤后的不舒服,于是也就懂得了如果能在尿湿短裤之前就告诉母亲,母亲会领自己去卫生间,就用不着再去体验尿湿了裤子的不舒服感了。孩子在尿尿前能告诉母亲要尿尿了,也就是排便训练成功了。上面的3个条件如果都具备了,排便训练就容易成功。 
在温暖的季节里进行排便训练比较容易成功,是因为让孩子感觉到了下半身的解放感。寒冷季节咀不可能让孩子只穿短裤,母亲频繁地带孩子去卫生间,让婴儿小便也没有只穿一条短裤时方便。还有,即使尿了短裤也容易洗。而在寒冷的季节里,当孩子撤掉尿布后,还有毛线护腿和裤子等,当然孩子就不会有那种下半身解放的感觉。 
第二个条件,即所说的小便间隔时间的长短也与季节有着一定的关系。平时白天尿七八次的孩子,在夏季凶为出汗多的关系,恐怕会变得只尿四五次了,这样,孩子母亲在孩子还没尿湿尿布之前领孩子去卫生间的次数也减少了。 
排便训练与孩子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迄今为止毫不在意地把尿尿在尿布上的孩子,突然让他去卫生问或坐到便器上排尿,有的孩子还能在母亲说“走吧尿尿去”时很听话地跟着母亲走,而有的孩子就不那么痛快。有这样的孩子,当他正要开始做点什么的时候,突然被母亲喊小便给打断了,那么他就绝对拒绝去小便,这种倔强的孩子不能很顺从地去卫生间。像这样的孩子,母亲可以在卫生间里放上漂亮的拖鞋,或是把小红纸片贴在卫生间门上,让孩子每次去时都感到非常有兴趣。 
没去过卫生间小便的孩子,不懂得把小便说成“嘘嘘”,所以有的孩子不知道告诉母亲小便时的习惯用语,这时母亲必须从教给孩子知道小便就是“嘘嘘”开始。把孩子放到便器上时,母亲要说“来吧,嘘嘘”,排尿过程中母亲也要发出“嘘嘘”的声音以配合孩子尿,而且尿完后也要表扬孩子“真聪明,会嘘嘘了”以资鼓励,也让孩子自己说“嘘嘘了”。这样一来,孩子就知道了小便就是嘘嘘,嘘嘘就是小便。 
从撇掉尿布只给孩子穿短裤之后,到孩子能做到小便前说“嘘嘘”,大概需要1周以上的时间。最初,母亲总是领孩子去卫生间,孩子也希望排尿成功后得到母亲的表扬,也总是说“嘘嘘”,结果前10天左右,每天里要去十二三次卫生间。花上10天左右还没成功的孩子,虽说母亲的训练方法有些问题,但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孩子的性格。 
排便训练的不良方法最主要的是,孩子已经能告诉母亲说要小便了,可是下1次却失败了,母亲就又是斥责又是体罚。孩子一旦受到体罚,小便时就会害怕而不再说“嘘嘘”了,也不愿再去卫生间了。 
再有就是,孩子如果在训练期间腹泻,也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母亲往往害怕尿便会弄脏了裤子,就又给孩子垫上了尿布,孩子想起以前垫尿布时的安全感,就是有尿也不告诉母亲。以上告诉我们,解放孩子的下半身对孩子能向大人表示便意是多么重要。 
如果经过10天的训练怎么也不成功,那最好是放弃训练,再等待一段时间。强迫让害怕上卫生间的孩子去卫生间小便,孩子就会越来越反抗得厉害。要知道从1岁到2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不撤掉尿布,对将来孩子的成长也绝对不会有任何妨碍。 
虽说是孩子下半身的解放对排便训练的成功非常重要,但如果孩子每天的小便时间都规律,每日4次,孩子性格又老实,母亲也很有耐心,那么就是冬季里进行排便训练也能获得成功。其训练方法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母亲相信孩子一定能学会的这种乐观、宽容的态度。很多孩子虽然小便失败了,但大便却能成功地坐到便器上便或是去卫生间便。大便前孩子表情异常,或是嘴里发出“嗯嗯”的叫声,母亲就能及时地发现,并在撤掉尿布后让孩子排便也来得及。如果孩子便稀,每天便二三次的话就不易成功。 
每天小便应该怎样才能处理好,要根据季节、排尿间隔时间、孩子的性格、母亲的性格(是宽容,还是严厉)而有所不同。下面是几个实例: 
女孩A(1岁零5个月) 
尿布已在8月份撤掉了,估计好时问让孩子小便的话,就能老老实实地尿。到了10月份天气渐渐凉了起来,孩子尿也变频了,于是就又给她垫上了尿布。上午让孩子小便孩子成功了,可是下午因为尿增多了(午饭后摄取水分过多)及母亲家务忙起来了,就不能定时让孩子小便了。夏季里,整个晚上不小便也能睡到次日早晨,而天凉起来后就得半夜起来小便1次。但是因为孩子夜里哭闹叫醒了母亲,所以尿布也没尿湿。 
男孩O(1岁零5个月) 
男孩O的母亲,是一个对小事不太在意的人,所以对孩子的排便训练也不着急。虽然孩子还垫着尿布,但两个月前孩子小便完时按着前边好像很不舒服似的,母亲看到后也只是给孩子换了尿布。母亲想到来年的春天暖和前就这样用尿布,因为她认为即使让孩子用便器,孩子也是打挺不便,所以母亲再着急也没有办法。 
女孩T(1岁零5个月) 
很早就让孩子坐便器小便了,孩子尿的间隔时间较长,能持续l小时30分钟。从上个月(7月份)起撤掉尿布后,孩子每1个半小时就坐到便器上1次,而每次都能老老实实地尿出来。大便也固定在早饭后,所以也在便器上便。母亲因此不必洗尿布,她不是个为孩子小便特别神经质的人,她只是顺从了孩子的排便类型。 
看到上述例子我们就会明白,孩子能否撤掉尿布,并不取决于母亲对孩子排便的训练,而是取决于其他的条件。因此,母亲知道了即便是邻居的孩子已经撤掉了尿布,自己也没必要着急。 
328。孩子的鞋 
穿上鞋子脚踏大地走起路来,对孩子来说是种新的喜悦,为了增加孩子的这种喜悦,母亲要选好孩子的鞋子。鞋子必须合脚,太硬的不行,走起路来就掉的也不行。这样,底儿软的、用毡子做的婴儿用毡子鞋比较好,因有鞋带系着所以也不易掉。 
为了让孩子脚指头能动弹,鞋的前端必须头圆而宽大。帆布运动鞋恰好大小合适的不太容易买到,太小了挤脚,太大了又爱掉鞋子。 
有用软皮子做的带按扣的鞋子,这也不太好买到大小正好的,商店里买的认为正好的鞋子买回来给孩子试穿时,往往有一只鞋子不太合适,走起路来费劲。 
虽然毡子鞋不便宜,但就算是交的入门学习费也该买一双。当这双毡子鞋穿坏了的时候,孩子也能走得挺像样了,就可以穿帆布鞋了。别人送来的皮鞋开始就给孩子穿上有些勉强。 
对个子大、走路又晚的孩子,有时可能毡子鞋有些小,那就找一下是否有那种帆布做的、鞋底儿薄的鞋,或是软皮做的、鞋扣可以调节的鞋子。不过,不买毡子鞋,用结实的袜子代替鞋子度过一二个月,到孩子能在地上走得很稳的时候,再买来帆布鞋穿,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到了1岁半左右可以穿雨鞋。穿上雨衣再穿上雨鞋,走起路来也是一种乐趣。 
329。孩子撒娇不听话 
刚过1周岁的情感外向的孩子,在达不到自己目的时,或是跺脚或是躺在地上手舞足蹈地哭闹。大凡人在被激烈情绪束缚时,往往通过使劲挥舞手脚这种身
体的运动,把内心的不满发泄出去,孩子为了能够自由地活动手脚、发泄不满,当然是脸朝天躺倒在地上更好了。对感情容易冲动的孩子来说,这也是极其自然的表现方法。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愤怒与不满,而母亲们则认为这是孩子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们想,孩子闹到这种程度怎么得了呢,于是就满足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在众人面前,孩子这么闹腾,母亲会觉得很没面子,因此,很容易就屈服了孩子的要求。这就如同告诉孩子只要使劲哭闹,什么事都会如愿以偿。于是孩子即便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要运用这种招数躺在地上,对此,母亲若是还不答应要求,孩子会真的生气,就开始手舞足蹈地哭闹。 
刚过1周岁的孩子常耍这种把戏,当母亲的必须十分清楚,第1次最关键。孩子生气后开始躺倒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挥臂蹬腿地闹时,母亲要装作没看见的样子,等待孩子消耗体力。折腾了一阵子,第一幕就可以落下帷幕。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孩子肯定会自己起来的。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往往是过路的阿姨、婶婶帮着把孩子拉起来,或者是家里有溺爱孙辈的奶奶给了孩子以援助。母亲只要屈服了1次,以后就是想采取不理睬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有最初成功的经验。 
如果只是舞动手足大声号哭的话也就罢了,其中有的孩子还“哐哐”地往地板上撞头。这样一来,孩子母亲就心疼地想这怎么行呢,孩子头撞坏了会影响智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