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徽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美术学院教学方式独特,学院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工作室,学生可以随时进去设计自己的作品。
不上课的时候,林徽因、梁思成便约了早一年到宾大的陈植,去校外郊游散步。
出校门往北,不远便是黑人的聚居区,连绵数英里的贫民窟,七高八低的住房,错落无致,瓦灰色的墙皮上涂抹了一些乌七八糟的图案,垃圾成堆,散发着冲天的霉臭气味,孩子们就在这垃圾堆旁嬉戏,流氓恶棍在街口游逛。林徽因东方式的美丽让他们震撼,他们不无恶意地打着口哨,而林徽因总是落落大方地笑笑,从他们身边走过。
有时,他们也散步到栗树山一带,那里到处是漂亮的宅邸,树木繁茂,环境幽雅,那是富人的居住区。
兴致好的时候,他们便坐了车子到蒙哥马利、切斯特和葛底斯保等郊县去,看福谷和白兰地韦恩战场,拉德诺狩猎场和长木公园。林徽因和梁思成对那里的盖顶桥梁很感兴趣,总是流连忘返,陈植却醉心于那连绵起伏、和平宁静的田园。
有时,他们也到集贸市场上逛一逛,在农家的小摊上,总能买到各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林徽因喜欢吃油炸燕麦包,梁思成却喜欢黎巴嫩香肠和瑞士干奶酪,陈植说他什么也吃不惯,只是喜欢独具风味的史密尔开斯。
大学时代,美国学生戏称中国来的是“拳匪学生”,非常刻板和死硬,只有林徽因和陈植例外。林徽因异乎寻常的美丽,聪明活泼,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善于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陈植常在大学合唱俱乐部里唱歌,爱开玩笑,幽默活泼,也是最受欢迎的男生。
梁思成是一个严肃用功的学生,而林徽因则是满脑子创造性地联想,常常是先画一张草图,随后又多次修改,甚至丢弃。当交图期限快到的时候,还是梁思成参加进来,以他那准确、漂亮的绘图功夫,把林徽因绘制的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清楚而整齐的作品。
1926年1月17日,一个美国同学比林斯给她的家乡《蒙塔纳报》写了一篇访问记,记述了林徽因在宾大时期的学生生活:她坐在靠近窗户能够俯视校园中一条小径的椅子上,俯身向一张绘图桌,她那瘦削的身影匍匐在那巨大的建筑习题上,当它同其他三十到四十张习题一起挂在巨大的判分室的墙上时,将会获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是偶尔得第二。她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
“然后我就在英国上了中学。英国女孩子并不像美国女孩子那样一上来就这么友好。
她们的传统似乎使得她们变得那么不自然的矜持。“
“对于美国女孩子——那些小野鸭子们你怎么看?”
回答是轻轻一笑。她的面颊上显现出一对色彩美妙的、浅浅的酒窝。细细的眉毛抬向她那严格按照女大学生式样梳成的云鬓。
“开始我的姑姑阿姨们不肯让我到美国来。她们怕那些小野鸭子,也怕我受她们的影响,也变成像她们一样。我得承认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她们很傻,但是后来当你已看透了表面的时候奇#*网收集整理,你就会发现她们是世界上最好的伴侣。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规模不大,但名声颇不小,且离建筑系很近,不上课的时候,林徽因便拉了梁思成去博物馆。
博物馆里珍藏着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珍贵文物,林徽因也发现了唐太宗陵墓的六骏中的两骏“飒露紫”和“拳毛”竟被放在这里。
六骏原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创建唐王朝的各次征战中的坐骑,贞观十年(公元636年)
天下大定,李世民下令大画家阎立本绘制其所骑骏马图,并分别雕刻在六块高1。7米、宽2米左右长方形石灰岩上。每块石灰岩的右上角刻有马的名字,注明此马是李世民对谁作战时所乘用的,而且还刻有李世民的评语。这些石雕当年都存在昭陵,帝国主义入侵我国,这两骏被盗至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林徽因曾在昭陵见过的四骏的名字是:“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她曾惊奇于这艺术品的细腻和气派,一匹匹石马或奔跑,或站立,栩栩如生,仿佛看到它们在万里征尘之中飞扬的长鬃,仿佛听到它们在关山冰河之中划破长天的嘶鸣。她没有想到,它们中的两匹,竟孤独地远渡重洋,遗失在异国他乡,同她在这里邂逅。
梁思成虽然学的是建筑专业,但他在音乐和绘画方面都有很好的修养。宾大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作品,他的第一件作品便是给林徽因做了面仿古铜镜。那是用一个现代的圆玻璃镜面,镶嵌在仿古铜镜里合成的。铜镜正中刻着两个云冈石窟中的飞天浮雕,飞天的外围是一圈卷草花纹,花环与飞天组合成完美的圆形图案,图案中间刻着:徽因自鉴之用,思成自镌并铸喻其晶莹不珏也。
林徽因惊奇地赞叹着:“这件假古董简直可以乱真啦!”
梁思成说:“做好以后,我拿去让美术系研究东方美术史的教授,鉴定这个镜子的年代,他不懂中文,翻过来正过去看了半天,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厚的铜镜,从图案看,好像是北魏的,可这上面的文字又不像,最后我告诉教授,这是我的手艺。教授大笑,连说Hey!mischievousimp!(淘气包)”
林徽因也笑得前仰后合。
入校不到一个月,李夫人病逝。
因为他们刚刚入校,一切尚未就绪,梁启超再三致电不让思成回国奔丧,只让思永一人回去了。
梁思成悲痛欲绝,林徽因便同他在校园后边的山坡上,搞了一次小小的祭奠,梁思成焚烧了他写给母亲的祭文,林徽因采来鲜花绿草,编织了一只花环,挂在松枝上,朝着家乡的方向。
林徽因也好久没有收到家里的信了。
她心里开始不安起来,每天催着思成取信,而每次思成两手空空回来,总是使她感到失望和恐慌。李夫人去世后不久,思成接到父亲的信,讲林叔叔要去奉军郭松龄部做幕府,他不听朋友劝告,乱世之中,安危莫测。林徽因也无时不为父亲担心。
令人忧心的消息不断从大洋彼岸传来。报上有消息说:郭松龄在滦州召集部将会议,起事倒戈反奉,通电张作霖下野,并遣兵出关。
又有消息说:郭军在沈阳西南新民屯失利,郭部全军覆没。
忧心如焚的林徽因,终于盼到了家书,信是梁启超写给思成的:我现在总还存万一的希冀,他能在乱军中逃命出来。万一这种希望得不著,我有些话切实嘱咐你。
第一、你要自己十分镇静,不可因刺激太剧,致伤自己的身体。因为一年以来,我对于你的身体,始终没有放心,直到你到阿图利后,姐姐来信,我才算没有什么挂念。
现在又要挂起来了,你不要令万里外的老父为着你寝食不安,这是第一层。徽因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她,这是第二层。
第二、这种消息,看来瞒不过徽因。万一不幸,消息若确,我也无法用别的话解劝她,但你可以将我的话告诉她:我和林叔叔的关系,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何况更加以你们两个的关系。我从今以后,把她和思庄一样看待,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她领受我这十二分的同情,度过她目前的苦境。她要鼓起勇气,发挥她的天才,完成她的学问,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为林叔叔的好孩子。这些话你要用尽你的力量来开解她。
林徽因看了这封信,心上依然坠着那块沉甸甸的石头,再没有谁能比她更了解她的父亲了。
父亲性格开朗,不拘小节,但他是个严谨的充满了政治热情的人。他受祖父的影响很深。祖父林孝恂,早年及第,曾任浙江海宁知州,在任期间,他创办了求是书院、养正书塾、蚕桑职业学堂,培养造就人才,成为清末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父亲1906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主修政治、法律,不久回国,在杭州东文学校毕业,后再度赴日,1910年学成归国,踌躇满志,辛亥革命后,出任参议院秘书长。
在徽因幼小的记忆中,父亲经常带她去大嘉山南麓拜谒南宋爱国将领李纲墓,父亲教她背诵的第一首诗,是文天祥的《过伶仃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英国读中学时,父亲还给她讲自己的政治抱负,其实他那时已远远退出政界。他谈起在上海与汤化龙、张嘉森组建“共和建设讨论会”,后组成民主党;他谈起与梁启超一起,组织“宪法研究会”,总是眉飞色舞,仿佛又回到那叱咤风云的年代。只是在谈起他在段棋瑞政府当了五个月的司法总长时,却感慨万端,心中似有不平块垒,他怅然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得以实现。他曾对徽因说过:“爸这条潜龙,迟早有一天还要飞到空中去,只是需要一个风云际会的时机。”
林徽因知道,依照父亲的性格,他对认定了的事情,总是不遗余力,更不会吝惜自己的生命。
往国内拍发的几封电报,终于有了回音。那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梁启超在信中说:初二晨,得续电又复绝望。昨晚彼中脱难之人,到京面述情形,希望全绝,今日已发表了。遭难情形,我也不必详报,只报告两句话:(一)系中流弹而死,死时当无大痛苦。(二)遗骸已被焚烧,无从运回了。……徽因的娘,除自己悲痛外,最挂念的是徽因要急煞。我告诉她,我已经有很长的信给你们了。徽因好孩子,谅来还能信我的话。
我问她还有什么话要我转告徽因没有?她说:“没有,只有盼望徽因安命,自己保养身体,此时不必回国。”我的话前两封信都已说过了,现在也没有别的话说,只要你认真解慰便好了。
林徽因只看完开头几行便昏倒了。一连几天,她精神恍惚,眼前总是闪现着父亲的影子,仿佛看到雪池胡同家中那两棵括树,在料峭的寒风中颤抖。
不久,林徽因也接到了叔叔林天民的信和寄来的报纸。她从《京报》、《益世报》、《大公报》、《盛京时报》等报刊上知道了父亲亡故的详细经过。
父亲是受郭松龄将军之邀参加这次反奉战争的。
当时,郭松龄向全国发表宣言:反对内战,倡导和平;要求张作霖下野,惩办内战罪魁杨宇霆;改造东北,再造三省新局面。这个施政方针,有着鲜明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质,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一切进步团体以及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一时间,京津及全国各地,纷纷集会、发表通电支援郭军行动。
郭部开出十余列火车向山海关进发,出关后,迅速击溃辽西奉军各部,张作霖手中无兵可援,惶惶准备下野。正在此时,日本公开武力干涉,一度郭军受阻。
12月21日,郭松龄在辽河两岸的新民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当晚向张作霖的“讨逆军”发动总攻击。两个多小时激战后,逼进张部指挥中心。
后因张作霖的大军反攻和郭部内部出现了通奉的叛徒,形势急转直下,郭军节节溃败。
郭松龄见全线失利,遂宣告他率一部突围,同夫人韩淑秀、幕府饶汉祥、林长民及卫队乘马车向锦州方向奔逃,在行至新民县西南四十五华里苏家窝棚时,被穆春师王永清骑兵追上,郭松龄带领卫队进入村中,凭借村舍进行抵抗,卫队死伤过半,林长民中流弹身亡。郭松龄夫妇藏于民家菜窖中,后被搜出押往辽中县老达镇,25日被押至距老达镇五里许的地方枪杀。
林徽因放下手中的报纸,已是泣不成声。
梁思成每天陪伴在她身边,徽因吃不下饭的时候,他就去学校的餐馆烧了鸡汤,一勺一勺喂她。
林徽因挂念着年迈多病的母亲,挂念着几个幼小的弟弟,她知道父亲身后没有多少积蓄,一家人的生计将无法维持。她执意要回国,无奈梁启超频频电函阻止,说是福建匪祸迭起,交通阻隔,会出意外,加之徽因已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所击倒,再也没有力气站立起来。
她平生第一次尝到自己血液的滋味,那血是从她的心上流出来的。她觉得从这一天起,命运紧紧扼住了她的喉咙。
推开窗子,依然是漫天残霞般的火焰。
她感到了那火焰的冰冷。

跨越大洋的婚礼

春潮带雨的西太平洋季风,湿润温馨,尽情地向这里吹拂;三月的落矶山麓,针叶林迷濛着一片漫不经意的灰色。整整一个春天,温哥华沉浸在这灰色的温暖中。
古老的教堂溶人暮色。
最后一缕晚霞,却挂在尖顶的十字架上,不愿飞去,在风中招展成一条薄如蝉翼的披纱。
黑色沉重的大门打开,管风琴的音乐袅袅飘出,如烟如雾,在脚下缓缓地流淌。
牛油红烛燃起,整个厅堂弥漫着一派圣灵之光。
他们缓缓步入教堂。
奶油色花边长据拖地的婚纱,如一片缓缓移动的月光,林徽因宛若天使,同她挟臂并肩的梁思成,只身黑色的西装,平整挺括,显得越发神彩飞扬。
3月21日,是宋代为工部侍郎李诫立碑刻的日期,他们选择这个日子结婚,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这位著名建筑学家。
他们在梁思成的大姐梁思顺和姐夫周希哲的陪同下,走到圣餐台栏杆前,这是新郎和新娘的位置。
父亲去世后,林徽因一直被痛苦深深地折磨着。
1927年9月,林徽因结束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业,获美术学士学位,4年学业3年完成,转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C。P。贝克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半年,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国外学习舞美的学生。这年2月,梁思成也完成了宾大课程,获建筑学士学位,为研究东方建筑,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半年之后,他获得了建筑学硕士学位。
1928年2月,他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学成归国之前,梁启超便操劳他们的婚事了。他主张用外国最庄严的仪式举行,由在加拿大任总领事的女婿周希哲和女儿梁思顺帮助筹划,婚礼在温哥华举行。在此之前,北京家中先行举办了定婚仪式,梁启超在致女儿思顺信中,言其行文定礼极盛:这几天家里忙着为思成行文定礼,已定于(1927年12月)十八日在京寓举行,因婚礼十有八、九是在美举行,所以此次行文定礼特别庄严慎重些。晨起谒祖告聘,男女两家皆用全帖遍拜长亲,午间大宴,晚间家族欢宴。我本拟是日入京,但(一)因京中近日风潮正来,(二)因养病正见效,入京数日,起居饮食不能如法,恐或再发旧病,故二叔及王姨皆极力主张我勿往,一切由二叔代为执行,也是一样的。今将告庙文写寄,可由思成保藏之作纪念。
聘物我家用玉佩两方,一红一绿,林家初时拟用一玉印,后闻我家用双佩,他家中也用双印,但因刻玉好手难得,故暂且不刻,完其太璞。礼毕拟两家聘物汇寄坎京,备结婚时佩带,惟物品太贵重,深恐失落,届时当与邮局及海关交涉,看能否确实担保,若不能,即仍留两家家长,结婚后归来,乃授与保存。
其意殷殷,其情绵绵,可怜一副天下父母心肠。梁启超为儿子的婚事真是操碎了心,从聘礼的红绿庚帖,到大媒人选的择定,都是事必躬亲,甚至买一件交聘的玉器,从选料到玉牌孔眼的大小方圆,都考虑得面面俱到。这些繁琐的事情,虽然让他劳累不堪,但他心里却有难以掩饰的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